<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年,我們十五、六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劉滿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經(jīng)常讀到一些散文,人們愛說“歲月無痕,往事如煙……”但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故事難以忘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個世紀(jì)60年代中,中國的政治風(fēng)云卷起了一場紅色風(fēng)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轟轟烈烈的紅衛(wèi)兵運動首當(dāng)其沖,拉開了“大革命”的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短短五六個月,全國各地的大中院校沸騰起來,學(xué)生們在“你們要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口號下,心潮澎湃,紛紛奔走大江南北,全國串聯(lián),成千上萬的大中院校學(xué)生涌向北京,朝拜首都,希望接受毛主席的天安門揮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11月,全國紅衛(wèi)兵大串聯(lián)接近尾聲,北京傳來消息,來自各地的紅衛(wèi)兵已超過百萬滯留不走,誓言不見到毛主席不離開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將在11月中最后一次接見紅衛(wèi)兵。當(dāng)年,許定釗、李遜、刁亞華和我都是衡鐵二中初二、初三的中學(xué)生。我們都是學(xué)校足球隊的主力球員,平時像小兄弟一樣經(jīng)常玩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園文化大革命初始的日子,我們不熱衷參與批斗老師,當(dāng)了“空軍”。許定釗的父母都是新四軍老戰(zhàn)士,享受老紅軍待遇,住在苗圃花園大門旁的別墅;李遜是烈士子弟,父親在剛解放不久南下到衡陽,在執(zhí)行任務(wù)中遇難,生下來就沒見過父親;刁亞華父親是隨軍南下的鐵路干部,擔(dān)任鐵局分局下屬一個單位的領(lǐng)導(dǎo),我的父親是衡陽冶金機械廠的老工人。當(dāng)年我們都屬于“紅五類”家庭。當(dāng)時學(xué)校“革命運動”如火如荼,秩序十分混亂,學(xué)生已經(jīng)不上課,部分老師時不時站臺接受批斗,學(xué)生不去學(xué)校也沒有人過問,我們閑在學(xué)校無聊,隔三差五就跑到許定釗家里打撲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聽說大串聯(lián)要結(jié)束了,我們商量還是趁機會出去走走,也去北京拜見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經(jīng)經(jīng)風(fēng)雨,見見世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月初的一天,我們約好晚上七點到火車站會合,我們都是鐵路子弟,膽子也大,刁亞華又住在車站不遠(yuǎn),熟悉火車站的環(huán)境。晚上會合后,刁亞華帶我們從火車站貨房混進站臺,站臺上已經(jīng)人滿為患,只要往北開的列車都擠滿了人,根本上不了車,而且當(dāng)年廣州開往北京的列車,一天也就兩三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我們商定,只要往北開的車我們都爬上去。快十點了,一輛廣州開往上海的車徐徐進站了,車剛停下,幾乎沒有人下車,我們緊張的等待有人打開車窗。有了,亞華第一個爬上去,接著我們不顧一切的爬窗往車?yán)飻D。車廂已經(jīng)塞滿了人,走道、行李架上都是人,我們好不容易擠到車廂中間停下,人貼人的站了一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一早,火車開進金華站,一位坐在窗前的帥哥朝我們微笑點頭,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大眼睛女生也站起來伸腰,看著我們疲憊的樣子,友善的讓我們坐一下,旁邊的一位小胖子女生也站了起來。當(dāng)年的人際關(guān)系很單純,我們彼此做了自我介紹。帥哥叫肖幼誼,是北京91中學(xué)的青年教師,兩位女生是廣州22中的同學(xué),大眼睛叫陳今今,小胖子叫鄭元,與我一樣是66屆的初中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肖幼誼老師很熱情健談,風(fēng)華正茂,告訴我們他在下一站杭州下車,希望有機會北京見。陳今今落落大方,看上去人很開朗,滿臉掛笑;鄭元稍有點靦腆。我們都是剛出遠(yuǎn)門的中學(xué)生,新奇、興奮,一路毫不拘束的聊開來。金華到杭州大約三小時,肖老師在杭州站與我們揮手告別……杭州到上海不到200公里,三個多小時,火車抵達(dá)上海,時間大約中午12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dāng)年,我們四人中許定釗是核心,可能是老革命家庭長大,從小條件優(yōu)越,自我感覺良好,人很自信,也頗有主意;亞華人很樸實,一切隨大流;李遜是我們中間年齡最小的,當(dāng)年還沒滿15歲,有點小聰明,還顯得稚嫩,跟著我們走;我是四人中的初三生,比他們都高一年級,也是當(dāng)年最吃香的“工人階級”子弟,外表文靜沉著,其實內(nèi)心充滿野性,是“四人邦”中的穩(wěn)健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個年代,平時中學(xué)生也流行“男女界限”分明,男女生之間校內(nèi)校外都保持一定“距離”我們在考慮考慮下車后要不要一起走……下了火車,我們在站臺上悄悄商量,出了火車站我們還是與今今、鄭元她們分手,各自東西不住一起。于是,我們混在人群中故意磨蹭,走到火車站就與他們失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車站坪人山人海,很多單位的接待站都豎著牌子自由登記,我們就近看到上海市22中的招牌,登記完在工作人員的引領(lǐng)下坐車住進了22中的學(xué)生宿舍。安頓好以后,已經(jīng)過了中午2點,我們休息了一下,在校園溜達(dá),熟悉一下環(huán)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許是天意,我們在校園又遇上了今今和鄭元,大家很驚訝。今今說她們下車后在站臺上找了我們很久,不見我們蹤影。很失落走出了車站,她們也看到了22中的登記臺,因為她們也是廣州22中的學(xué)生,故選擇了22中接待站。大家都很高興又會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上午,我們一起坐公交車到了復(fù)旦校園。上海是“文化大革命”點火的地方,毛主席發(fā)動“文化大革命”剛開始在北京動靜不大,借助江青在上海搞“京劇現(xiàn)代革命”的筆桿子姚文遠(yuǎn)、張春橋的《海瑞罷官》而燎原全國。“文革”開始,上海的學(xué)生、工人運動一時轟轟烈烈引領(lǐng)全國。復(fù)旦大學(xué)校園的革命氣勢熱烈,大字報鋪天蓋地,很多聳聞的高層政治動態(tài)信息滿天飛,我們興奮的邊看邊抄和收集傳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許16歲的年華都是純真無邪的,幼稚的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與火紅的年代一起燃燒。毛主席當(dāng)年在長沙湘江橘子洲頭中流擊水,寫下的豪言壯語“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大幅標(biāo)語醒目的從天掛到地,讓我們熱血沸騰,我們流連在復(fù)旦校園,沉浸在大字報激發(fā)的革命熱浪中。直到下午四點了,我們才返回22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天,我們又去了上海交通大學(xué),與復(fù)旦大學(xué)校園一樣,滿校園都是大字報大標(biāo)語,“打倒黨內(nèi)最大的走資派——劉少奇、鄧小平”“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標(biāo)語還配上漫畫,格外醒目。“工人階級領(lǐng)導(dǎo)一切”的口號震響當(dāng)時的上海,影響全國。讓我們也心潮澎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許真有天意,又一個驚喜,我們居然在抄讀大字報的人群中看到了肖幼誼老師的身影,太神奇了。我們興奮的相擁,握手言歡,慶幸在“革命的潮流”中重逢。肖老師在杭州只呆了一天就趕來上海,住在華東師范學(xué)院的接待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我們一起到了華東師院,肖老師找到一間可以抄寫油印傳單的教室,我們開始了“上海革命”的故事。陳今今自告奮勇刻鋼板,肖老師整理文字資料,我們就負(fù)責(zé)打開油印機印傳單,大概印了上千張傳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飯后,肖老師帶領(lǐng)我們走到南京路,我們像當(dāng)年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一路走一路在大街上揚撒傳單,陶醉在革命的激情中,久久難以平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肖老師就像我們的革命導(dǎo)師,跟著他一路我們很晚才分手,回到二十二中住地。臨別時,他告訴我們次日返回北京,我們依依不舍。第四天上午,我們六人一起去了虹口公園,瞻仰了魯迅先生的墓地。下午我們?nèi)チ送鉃镅髨鲲L(fēng)光不再,到處是從天掛到地的大標(biāo)語,我們正趕上“火紅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在揚子江畔熊熊燃燒,滿大街行走的都是戴著紅袖章的革命造反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來的路上,“革命斗志”昂揚,小釗提議我們干脆去北京,去天安門見毛主席,大家意志高漲,一致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回到住地,我們就找接待站辦理了上海到北京的介紹信,趕到火車站領(lǐng)取了晚上8點的火車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見了,上海。火車徐徐的開動,夜色中的上海萬家燈火,大都市的印象深深留在我們心中。一座英雄的城市打開了我們成長的視野,又一座偉大的城市——首都北京在等著我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六人都是生活在南方,11月的南方還是深秋,出門時我們都只準(zhǔn)備了秋裝,連背心都沒有帶,當(dāng)時的上海已經(jīng)感到?jīng)鲆狻1鄙系牧熊嚿线€沒有空調(diào),越往北車廂里越來越冷了,我們縮成一團,半睡半醒地?fù)u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八點,火車抵達(dá)北京永定門車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dāng)年,個人和家庭都沒有電話,故肖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91中學(xué)的校址。出了火車站我們就找地圖,找行人問路北京91中學(xué)怎么走,一路走一路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月的北京已經(jīng)是初冬,路邊都已經(jīng)有了積雪,我們穿著夾衣單褲,迎著風(fēng)沙,冷得直打哆嗦,走了近一個小時,走不動了,于是找了一個避風(fēng)的街頭停下來,小釗和亞華去探路,尋找通往景山的公共汽車線路。沒隔多久,他們回來了,說找到汽車站可以通往景山后街的線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上了車大約半個小時到了后街,又找了一二十分鐘,總算找到了北京市91中學(xué)。記不清是傳達(dá)室的同志帶我們?nèi)ダ蠋熕奚幔€是我們自己找上門去的。肖老師見到我們很驚喜,看到我們一個個狼狽不堪的樣子,又很心疼,馬上又生爐子又燒開水,滿屋子里頓時暖和很多,我們又累又困沒聊幾句,今今和鄭元就倒在床上睡著了,我們?nèi)齻€也坐在椅子上、李遜躺在桌子上睡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午一點鐘左右,肖老師在食堂打了飯菜叫醒我們,大家顧不上體面,一頓難吞虎咽,肖老師告訴我們,毛主席第七次接見紅衛(wèi)兵活動大概還要等上七、八天,這一次接見可能和第八次接見一起安排在南苑機場。北京今年的冬天特別冷,你們穿的衣服又太少,可能挺不住,你們怎么想?大家你看我,我望著你,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說我是8月31號來京,在天安門參加了毛主席第二次接見紅衛(wèi)兵,50萬人在廣場喊了五六個小時口號,站在紀(jì)念碑下望天安門太遠(yuǎn),什么也看不清。小釗也說北京太冷了,還是別等了,回去算了。大家也覺得穿的太少了,等幾天也出不了門,誰感冒了更麻煩,都同意了離京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今說,干脆去廣州玩幾天,廣州天氣好,11月太陽還很大,暖和。好,去廣州,大家的興致又上來了,來日方長,友誼長存。下午,肖老師就帶著我們?nèi)ビ蓝ㄩT火車站辦理了去廣州的火車票,并陪著我們上了車,大家在火車上談笑風(fēng)生。夜深,火車到了武漢,肖老師下車與我們揮手告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短短十天,在生命的長河只是一瞬間流過,我們第一次經(jīng)歷這樣的感情交集,像兄弟姐妹,像校園無瑕的師生友誼,每一次再見都留下深深的眷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車?yán)^續(xù)奔馳在夜幕。第二天下午四、五點到達(dá)廣州站,今今聯(lián)系安排我們住在芳村廣州22中學(xué).接下來三天,今今和鄭元陪我們到了海珠廣場看珠江,到了越秀公園的五羊雕塑像下,參觀了黃花崗烈士陵園。節(jié)目很多。玩得十分開心,也有點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今還邀請我們苐三天到珠江電影制片廠她家里去做客。今今的爸爸是共和國最早的一批電影導(dǎo)演,從長春電影制片廠調(diào)到珠影,媽媽是化妝師。很遺憾,到了珠影,小釗又改變主意,不去今今家了。我們坐在草坪上傻傻的互相望著,今今拉著我們說父母都在家里等我們,都包好餃子了,大家望著小釗,小釗穩(wěn)穩(wěn)的說,謝謝了,我們帶了干糧。今今很失望的望著我們把接待站早上多領(lǐng)的饅頭拿出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廣州玩得很輕松盡興,我們6個人像兩小無猜的小同學(xué),無話不談,亞華和今今很投機,鄭元和小釗也有點小意思,看到他們經(jīng)常竊竊私語,我和李遜暗暗的“壞笑”,只是那個年齡十五、六歲的我們都還懵懵懂懂的,心靈的一顆“種子”還來不及萌芽就揮手告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記得今今和鄭元把我們送到廣州火車站,在進站口他們四人哭成一團,依依不舍,我和李遜也有些莫名的惆悵,廣州一別,天各一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年后,許定釗參軍入伍,后調(diào)入北京三軍儀仗隊吹號;我和亞華上山下鄉(xiāng)在祁陽的一個小山村務(wù)農(nóng);李遜因為是烈士子弟,照顧升了高中,畢業(yè)后安排在鐵路電務(wù)段,后保送去長沙鐵道學(xué)院學(xué)運輸專業(yè),再以后分到鐵局調(diào)度所,一路青云。當(dāng)過衡北車站站長、廣州路局調(diào)度處處長,羊城鐵路集團副總經(jīng)理,止步粵海鐵路集團副總經(jīng)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陳今今和鄭元1968年底下放到海南島建設(shè)兵團橡膠園割膠,三年后先后調(diào)回廣州工作,一直安居廣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晃六年過去了。1972年,北京肖幼誼老師(保持與我和今今書信往來)又把我們串聯(lián)在一起,重新結(jié)緣,把我們珍貴的友誼延續(xù)到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彈指一揮間,近60年過去了,我們從少年走進了暮年。遺憾的是許定釗于1994年在廣州病逝,李遜于今年8月2日在廣州與世長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肖幼誼老師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后從北京市91中學(xué)調(diào)任65中副校長至退休;期間榮任北京市東城區(qū)人大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農(nóng)村當(dāng)知青一年后招工進衡陽市第一建筑公司當(dāng)了三年木工,后調(diào)入公司技術(shù)科從事預(yù)結(jié)算工作。1979年調(diào)入市政府建委辦公室,1989年任城南區(qū)副區(qū)長,1992年移居深圳,在福田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任上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逝者如斯,歲月如煙,我們的友誼經(jīng)歷了太多的滄桑風(fēng)雨,始終不渝,永久長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崢嶸邂逅半世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國南方情意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芳華初識關(guān)山遠(yuǎ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歲月尋痕憶當(dāng)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京路上抒壯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安門前立誓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別夢依稀風(fēng)塵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滄海暮色望云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劉滿衡 二O二三年八月六日深夜于深圳</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光山县|
库尔勒市|
瑞昌市|
华宁县|
南通市|
门头沟区|
桐梓县|
博客|
闸北区|
蕲春县|
麟游县|
彭水|
新兴县|
顺平县|
德州市|
禹州市|
台中市|
松桃|
定西市|
拜城县|
侯马市|
长海县|
大连市|
万全县|
南和县|
彩票|
葵青区|
同德县|
哈密市|
乃东县|
台北县|
云浮市|
金山区|
留坝县|
贵定县|
连平县|
栾川县|
虹口区|
汉阴县|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