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拜年。一歲只有一次,它是春節(jié)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凡是農(nóng)村出來的人都經(jīng)歷過,那些瑣碎的模式固定的規(guī)矩,回憶起來可嘆又可笑。正是這些一點(diǎn)一滴的瑣事,構(gòu)成了華夏大地與眾不同的文化底蘊(yùn),也是世界民族中獨(dú)一無二的禮儀模式,誰也學(xué)不會,誰也做不到,這就是眾人仰慕的春節(jié)。</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jìn)步,過年的舊儀式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新花樣層出不窮,舊禮教越來越少,拜年磕頭基本上消失了。年輕人拿部手機(jī)足不出戶,可以向全世界的親朋好友發(fā)祝福,從網(wǎng)上摘個段子,詞好、意好既帶畫面又有音樂,多省事呀,想想我們小時候的拜年方式竟是那么可笑。</p><p class="ql-block"> 拜年,是從正月初一夜里煮熟餃子開始,那時候過年都是夜里吃餃子,孩子嘛過年興奮又貪玩兒,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被叫起來,心里煩還不敢說,總是想一頓好飯干嘛非得夜里吃!我是獨(dú)生女,過年總得一家三代一起吃飯吧。還有個規(guī)矩,過年這頓飯家里有幾口人就盛幾個碗,吃奶的小月孩子也盛碗餃子放在他身邊,家里有出門在外的也給他盛上碗。比如,二哥德福1947年參軍西征,過年時二嫂總按順序把第四碗餃子給他放在小桌上,第一碗先去屋門口雙手舉著敬天地神靈,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闔家平安,再放到供桌上敬爺爺娘娘,第二碗給公爹,第三碗給婆母。這套程序所有的家庭都一樣。所以那時候過年都買新筷子新碗,添碗預(yù)示著添人。</p><p class="ql-block"> 煮熟餃子盛好碗不能直接吃,得先磕頭拜年后吃飯。我母親聰明,她總是水餃煮到半熟,就盛上一碗去敬天地神靈,再讓父親端著去給爺爺娘娘(祖宗),回頭繼續(xù)煮鍋里的水餃,等父親回來水餃已煮好盛在了碗里,父母先給祖父祖母磕頭拜年,下一步理所當(dāng)然的輪著我了,可是我生來就不愿磕頭,總是揉鼻子揉眼的裝睡不醒。祖母就說:“別難為孩子了,擦把臉吃飯。”</p><p class="ql-block"> 這時候幾家近門的男人就開始拜年了,他們可是真磕頭呀,都能聽到額頭碰地的聲音。接下來是五服以內(nèi)的,本院的、本支的、本族的、正式拜年開始了,男的過后是女的,沒出嫁的閨女除外。</p><p class="ql-block"> 母親總是提前準(zhǔn)備好一笆籃棒子花和花生,迎接來拜年的眾人,人群中如有小男孩,就給他一毛兩毛的壓歲錢。</p><p class="ql-block"> 拜年的規(guī)矩太多,大潮過去還不算完,因?yàn)楫?dāng)年娶的新媳婦不能隨著大伙拜年,原因是有個“新人不空手”的說法,不能讓家家戶戶都花錢啊。只能等大家拜完后婆婆,再領(lǐng)著花枝招展的媳婦去那些“關(guān)系戶”走一遍。</p><p class="ql-block"> 下午還有拜年的,是那些有特殊情況的人,比如有老人去世的家庭,這種情況過年不早起,不放鞭炮,不早開院門,上午不拜年。直到下午送走爺爺娘娘再出來,還得低著頭表現(xiàn)出一種無精打采的樣子,見人只揮揮手或抱一下拳但不說話,只揀那些長輩家走走就回家。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規(guī)矩,誰也不能搞特殊。</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這天夜里盛上水餃開始,直到天黑基本上都是拜年,磕頭,拜年,磕頭。</p><p class="ql-block"> 加一段真實(shí)的趣聞。村西頭鋼子爺爺十歲喪母,父親周金庫撫養(yǎng)他長到十六歲娶了媳婦,十八歲生了兒子。周金庫總覺得與兒媳在一起生活不方便要續(xù)弦,鋼子堅(jiān)決反對。周金庫不顧兒子的反對,硬是找了個比他大三歲的女人王氏分家另過,這個女人勤勞善良又賢惠,深得莊鄉(xiāng)鄰里的稱贊。</p><p class="ql-block"> 初一夜里鋼子端了碗水餃去父親家給爺爺娘娘送飯,順便給坐在旁邊的父親拜年磕頭就走了。下午那些愛熱鬧的人照例在村中央大榆樹下敲鼓取樂,沒事的男人們也都圍在周圍看熱鬧,鋼子也在其中,這時他繼母王氏扭著小腳來在他跟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鋼子,我給你磕個頭吧。”</p><p class="ql-block"> 這件突如其來的事把所有人都驚呆了,鼓也不敲了,鑼也不打了,大家扶起滿臉淚水的王氏把她送回家,周金庫坐在椅子上大氣不出,這個表現(xiàn)證明是他讓王氏去的。</p><p class="ql-block"> 鋼子在村里的威信一落千丈,連話都沒人和他說,好幾年抬不起頭來。</p><p class="ql-block">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還是說拜年的規(guī)矩吧,過了初一就得走親戚拜年了,這也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初二走姥娘家,初三走姑家、姐家,妹妹家,初四媳婦回娘家,男的走丈人家,初五走老親戚,姑奶奶家,老姥娘家(奶奶的娘家)等。該去的必須去,不該去的別亂去。</p><p class="ql-block"> 還得講個笑話。這年春天在大寺集上,一個中年男子抓住一個青年男孩劈頭蓋臉地打,男孩一邊求饒一邊吵著:“你為啥打我呀?……”中年男子只顧打一聲不吭。很多路人抱打不平過來勸架,問中年男子為什么打人?中年男子說:“他是我外甥,正月初二去拜年把毛驢拴在俺門口那棵小槐樹上,驢把槐樹皮啃了個精光,到現(xiàn)在還不冒芽。”</p><p class="ql-block"> 青年男孩聽罷趕緊分辯說:“別聽他的,正月初二我沒去。”</p><p class="ql-block"> 勸架的聽了小青年這句話都散了,邊走邊說:打!打!該打!打得輕!</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個段子誰還敢正月初二不走姥娘家!</p><p class="ql-block"> 初三走姑家、姐家那也是必須的,因?yàn)槟鞘桥寺赌樀娜兆樱顼埡笳煞蝾I(lǐng)著自己的娘家人去院中(院中,指那些近門子)拜年時向人家介紹:“奶奶,這是俺媳婦的娘家哥(或娘家弟,娘家侄)來給你拜年了。”</p><p class="ql-block"> “哎喲!小伙子長得這么好呀,別磕頭了,見面就是禮,快給親戚燙壺酒喝了再走。”這種客套話家家都說得一模一樣。</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妯娌們多的戶,都變著花樣的顯擺娘家人,一早就翹首盼望今天誰來呀?娘家哥帶不帶侄子侄女?總得把攢的私房錢悄悄塞給孩子呀。</p><p class="ql-block"> 再說件事,不是段子是真事。</p><p class="ql-block"> 東胡同的柱子大爺,他有點(diǎn)鴕背,綽號“鍋腰柱子”,他姥娘家是徐家,姐家是徐家,媳婦還是徐家,姑奶奶也在徐家,徐家成了他家的親戚窩子。按規(guī)矩初二、初三、初四、初五連著四天都得去徐家拜年。有一年他想省一趟,上午去了姐家,午飯后由姐夫陪著去給姑奶奶拜年。姑奶奶是個認(rèn)死理的,看到柱子竟沉著臉問:“咋過晌午來呀?俺管不起你飯嗎?”</p><p class="ql-block"> 柱子怯懦地說:“頭響午來的。”</p><p class="ql-block"> “頭響午來的!”姑奶奶又問:“在哪里吃的飯?”</p><p class="ql-block"> “姐家。”</p><p class="ql-block"> “她家的飯好吃?吃龍肉嗎?別去院中拜年了,回去告訴你爹初五讓他來走姑家,俺娘家還有人啊!”姑奶奶說著眼圈紅了。</p><p class="ql-block"> 從此柱子再也不敢省一趟了,只得四天往徐家去四趟。</p><p class="ql-block"> 不知那個有才的把這事編成了歇后語:鍋腰柱子上徐家——熟道。(我們這一帶的方言把“上”代替“去”,比方:上哪來?上哪里趕集去?大哥,上縣城啊。)</p><p class="ql-block"> 其實(shí)拜年這事從正月初一夜里開始,拖拖拉拉直到正月初十才結(jié)束,因?yàn)橐粋€戶該走動的多著呢,沾親帶故,摯朋好友,干的表的,有過情的,結(jié)過怨的,都等拜年這一趟解決呢。</p><p class="ql-block"> 我講的這些都是發(fā)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只是年代久遠(yuǎn)罷了,這就是我們的春節(jié)文化,歸根結(jié)底還是儒家八德中的那個“禮”,聽起來呆板,可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個國家辦起了“孔子學(xué)院”,這一數(shù)字標(biāo)志著,“孔子學(xué)院”作為全球語言文化教育機(jī)構(gòu),它的影響力之大,覆蓋面之廣是無法估量的,我們?nèi)A夏子孫應(yīng)為有這樣的文化而驕傲、自豪。</p><p class="ql-block"> 科技發(fā)展是推動社會進(jìn)步的,老祖宗的教誨也是不能忘的,世界教科文衛(wèi)組織為什么接受我們的春節(jié)申遺,主要是我們的春節(jié)文化影響力太大了,它值得全世界人民學(xué)習(xí),愿我們的春節(jié)文化更進(jìn)一步的發(fā)揚(yáng)光大。</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過年的道道兒多著呢,咱慢慢一件一件的說吧。下一節(jié)讓大家聽聽——正月初四。</p><p class="ql-block"> 2025.1.19, 寫于德州乾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德令哈市|
桐梓县|
榆树市|
高雄县|
大连市|
丹棱县|
屏边|
辽源市|
南昌县|
阿瓦提县|
万山特区|
沈阳市|
高台县|
水城县|
玛多县|
重庆市|
陆河县|
濮阳县|
鄄城县|
伊川县|
大庆市|
巩留县|
临海市|
滦南县|
巴塘县|
施秉县|
仁化县|
灵宝市|
射阳县|
大城县|
临夏市|
昔阳县|
西安市|
泉州市|
安新县|
名山县|
丰都县|
尼勒克县|
慈溪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