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年前看到一幅金色的陽光映照在雪山之巔的美麗畫卷,名為”日照金山”。金色暈染的雪山看上去圣潔而美麗,很令人震撼!后來知道那是云南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也知道了“日照金山”是著名的可遇不可求的美景。因為雪峰終年處于云遮霧罩中,并非隨時都可以看到它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冬季時云層變化相對較小,天晴時更容易看到梅里雪山的美景。于是在冬至后的一天,從昆明和先生一道向著滇西北的香格里拉德欽縣自駕出發(fā),開始了追尋心中的雪山美景“日照金山”的冬季之旅。</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德欽縣。藏族稱為“絨贊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藏族人的朝覲圣地,也是“中國十大雄偉最美山峰”之一。</p><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是迄今為止未被人類征服的雪山。“梅里”為藏語,意思為”藥王山”,因為雪山盛產(chǎn)藥草。雪山異常險峻 ,主要有十三座雪峰。最高峰為”卡瓦博格峰”,海拔高度:6740米。</p><p class="ql-block"> 1990年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17名隊員在征服梅里雪山時全部遇難,十年后才被發(fā)現(xiàn)遺骸。當?shù)卣雠_了相關的雪山保護政策,目前禁止攀登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昆明到德欽縣飛來寺全程780多公里,其中,昆明到香格里拉全程高速路600多公里,香格里拉到德欽為214國道,180多公里。越野車一路上在崇山峻嶺中穿行,海拔從2000多米到4000多米不等。途中看到金沙江川流不息,蜿蜒曲折的河道包裹著一座錐形的小山,這里被稱之為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彎”,大自然真是神奇而美麗!</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9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在傍晚時分到達飛來寺景區(qū)。放眼望去,梅里雪山巍峨聳立,經(jīng)幡飛舞飄揚,一排藏族風情的白塔整齊地矗立著,好似守護著雪山之巔。</p> <p class="ql-block"> 梅里卡瓦格博峰正如它日常的形態(tài),籠罩在厚厚的云層中,若隱若現(xiàn),看不到它的真容,神秘而壯麗。山下的平地是一片人間煙火的房屋與雪山相依相伴。不覺感嘆,這里真是一個“人神共居”的美麗家園。</p> <p class="ql-block"> 翌日清晨,不到8點鐘,我們到達梅里雪山最佳觀景點—飛來寺觀景臺。觀景臺已被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層層包圍,大家都穿著厚厚的冬裝,在零下十度,清晨寒冷的霧氣中,期盼著日照金山的盛景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 昨晚厚厚的云層已經(jīng)飄散不見,只有淡淡的一層薄霧圍繞著的雪峰。卡瓦格博峰終于露出了它美麗的真容:它被白雪覆蓋著,高高聳立在云端,巍峨壯麗。形態(tài)猶如上帝張開了寬大的懷抱,俯視著眾生,也歡迎著來自四面八方對它崇拜的人們。 </p><p class="ql-block"> 看來今天運氣不錯,天氣晴朗,可以看到心心念念的“日照金山”美景啦!</p> <p class="ql-block"> 8點零9分,太陽出來啦,一點點照在了卡瓦博格峰的峰頂上,雪峰露出玫瑰色的朝霞光暈。所有人開始歡呼雀躍,神圣之光即將普照雪山。</p> <p class="ql-block"> 太陽終于暈染在整個卡瓦格博峰,金色的光芒也照耀著整座的梅里雪山。一瞬間,金光閃閃映襯著白雪皚皚的山峰,旁邊是淡淡的云霧環(huán)繞著,卡瓦格博峰呈現(xiàn)出一幅神姿仙態(tài)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而且不論在觀景臺的哪個角度看,都感覺到卡瓦格博雪峰面對著自己,只感覺到一種神圣和美麗。一時間,觀景臺上全是歡呼聲和照相機不停的咔嚓聲。</p> <p class="ql-block"> 在藏族文化中,“日照金山”被視為幸福和幸運的象征。傳說能看到日照金山的人會帶來一生的好運?。?為此,四面八方的人慕名而來,不單為一睹雪山盛景,更是為此憧憬美好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日照金山的美景也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越平凡的力量和神圣。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能看到“日照金山”這個吉祥之景,也預示著來年的美好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點多,太陽已然升得很高啦,天空一片蔚藍,萬里無云。在這高原地帶,空氣格外地清新。梅里卡瓦格博峰完整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藍天下的雪峰是那么地巍峨、圣潔,山的正前方是一條寬大的冰川順著山勢而下。在這里,會感覺到大自然的雄偉、神奇,心靈也會因為親近大自然而變得更加美好和純靜。</p> <p class="ql-block"> 在德欽看完”日照金山”盛景,先生提出到西藏鹽井去看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制鹽方式“鹽田”景觀。因為德欽到西藏鹽井就100多公里,于是我們向著鹽井進發(fā)啦。</p> <p class="ql-block"> 西藏鹽井的古鹽田已有1300年歷史,鹽井鎮(zhèn)位于西藏芒康縣的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目前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古鹽田順著山勢而建,當?shù)夭孛衩考叶加宣}田,自行經(jīng)營制鹽。做出來的鹽有白色、咖啡色。除了食用,還可以用來泡腳,具有保健功能。一塊塊的鹽田好像畫家的調色盤,淡淡的棕色的鹽泥和白色結晶的鹽互相交織著。又像面包房里在做的巧克力蛋糕,底色是巧克力色,結晶出來的鹽又如點綴的奶油一般,很有畫面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個小眾景點,比較安靜,這里的藏民村莊全是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沒有受外界過多影響的痕跡,一派自然的田園風光,藏民也很熱情。我們在當?shù)匾粦魢h笆,種著綠油油蔬菜,灑滿陽光的藏家小院里吃了當?shù)匦〕浴凹蛹用妗保壕褪强腿艘贿叧酝肜飻?shù)量不多的面,一邊數(shù)著小石子,吃完叫老板再加面直到吃飽為止的方式,很有當?shù)氐奶厣?粗披}田<span style="font-size:18px;">喝著藏民家濃郁的酥油茶,享</span>受著片刻的寧靜和愜意。</p> <p class="ql-block"> 從鹽井回到香格里拉,順道到著名的號稱“小布達拉宮”的松贊林寺去朝拜一番。</p><p class="ql-block"> 噶丹·松贊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市的東北邊,距離香格里拉5公里。始建于167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這里是云南省規(guī)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還是川滇一代的“黃教”中心。被譽為“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整個寺廟依山勢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寺廟位置海拔為3000多米,進入寺廟大殿正門,一共有147級樓梯,寺廟莊嚴雄偉。</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時,正好喇嘛們在廣場上虔誠地做法事,他們吹著長號,一個喇嘛在慢慢跳著敬神靈的舞蹈。廟堂里供奉著諸多藏傳佛教神靈菩薩,這里是個朝拜和祈福的好去處,也是一個豐富的“藏族藝術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這里最令人陶醉的是寺廟上空碧藍得讓人心醉的蒼穹。仿佛是在一個圣潔的地方,藍天也會為之護佑,讓寺廟籠罩在一片神圣、純凈、廣袤的深藍中,讓到這里的人們更加地感受到精神上的純粹和寧靜。</p> <p class="ql-block"> 松贊林寺朝拜完,按照旅行計劃,我們到了距離香格里拉100多公里的“白水臺”旅游景點,這里又是一番神奇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白水臺位于哈巴雪山北麓的香格里拉三壩鄉(xiāng)白地村,占地3平方公里。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冷泉型淡水碳酸鹽泉華臺地。它是由泉水中的碳酸鈣溶解后分解沉淀,形成了層層疊疊的鈣化池,形似梯田,因此有“仙人遺田”的美譽。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納西族,也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fā)祥地。</p> <p class="ql-block"> 白水臺在陡峭的山上,上山時騎著向當?shù)卮迕窆蛡虻鸟R匹,看滿山曼妙的風景別有一盤情趣。放眼望去,白水臺如乳白色的梯田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梯田里是一汪汪淡藍色的水如玉般溫潤澄澈。整座白水臺就如同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令人如夢如幻,感覺進入到了瑤琳仙境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個個碧藍色的石灰?guī)r水池也如同一個個的小泳池被一起挪到山里來,筑成了一座泳池山。</p> <p class="ql-block"> 一臺臺石灰?guī)r形成的乳白色“田埂”如同西點師正在做的奶油蛋糕般,讓人有垂涎欲滴想品嘗一下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看著白水臺仙氣飄飄的美景,一邊流連忘返不忍離去;一邊感嘆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非凡魔力和給與人類的慷慨饋贈,值得我們永遠地珍惜愛護。</p> <p class="ql-block"> 戀戀不舍離開白水臺后,決定前往距離不遠處的麗江玉龍縣寶山鄉(xiāng)的“石頭城”古村落游覽。</p> <p class="ql-block"> “石頭城”正式名稱為玉龍縣寶山鄉(xiāng)寶山村。整個村分城內城外,城內村子是建在一塊隆起的天然蘑菇狀巖石上,面積為0.5平方公里,共有108戶納西族人家在這塊大石頭上居住生活,體現(xiàn)出了“百戶人家一基石”的建筑奇觀。城外村莊層層疊疊建在半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村莊三面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懸崖絕壁,</span>西邊是牦牛嶺,北面是太子關,南面是巖可渡,東面陡坡直插金沙江。<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有重疊連綿的梯田,形成“三山為屏,一面臨江”的險要地勢,</span>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頭城始建于唐代,據(jù)傳元史祖忽必烈曾經(jīng)到過這里,通過“革囊渡江”到達太子關擴大疆域。這里地處大山深處,村民世代自給自足,繁衍生息,幾乎與世隔絕。2012年,被錄入第一批公布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p> <p class="ql-block"> 村里寧靜而祥和,一棟棟納西族木楞房風格的民居和田園籬笆墻。無人聲鼎沸,無商業(yè)嘈雜,只有馬蹄聲聲,恍如世外桃源般。村里小路曲里拐彎,上坡下坎,運輸主要靠馬馱。村里為發(fā)展旅游資源,建了部分具有當?shù)靥厣拿袼?,我們入住了一家臨江的名宿“石城人家”。</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戶納西人家,2層樓臨江而建,二樓寬大的陽臺就像一個觀景臺,放眼望去是四面秀麗的山景及江景。陽臺上還堆放著許多的南瓜和玉米,一派秋天豐收的果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時間仿佛停留了,到這里的人們可以按下暫停鍵,忘記生活中的一切繁務瑣事,悠然自得地曬太陽,發(fā)呆,觀景,享受村里寧靜的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 離開石頭城,繼續(xù)沿途旅行,去往距離不遠的下一站—劍川石寶山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石寶山以丹霞地貌自然景觀為主。丹霞地貌的紅砂石形成龜背狀裂紋,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奇峰異石,有的似象、有的似獅虎。其中,石鐘寺門前有一座龜背石猶如倒扣著的一座大鐘,石鐘寺就是因此得名。同時,這里建有西南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石鐘山石窟,形成了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結合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寶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窟,雕鑿于唐代南詔國和宋代大理國時期,以佛教密宗教和南詔王族歷史人物為主要內容,被譽為“南天瑰寶”?。</span>核心景區(qū)一共有16個石窟,分布在石鐘寺、獅子關和沙登菁三個區(qū)域,這些石窟歷史底蘊深厚,雕刻栩栩如生,因此也被民間稱為西南的“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達石寶山大門口,偶遇了一群野猴,聽管理人員說這里有近800多只野猴,與人類親密接觸。我們的車在停車場停下,剛打開兩側的車門準備整理上山的東西時,一只母猴背著一只小猴帶著它的三四只猴兄猴弟,靈巧地跳到車頂,又從車頂跳入車中,迅速抓起一包我們在山里買的蘋果干便匆匆離去,隱沒在樹林中。整套動作如行云流水般干脆利落,在幾秒鐘內完成,目標精準就是拿食物。我和先生不覺感嘆這些小精靈的可愛和頑皮,也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離開劍川石寶山,我們整理好行囊返回昆明啦。龍年歲末的冬季之旅順利結束。這次旅行來回共7天,行程2000多公里。看著坦克車面上結滿漂亮的霜花,回味著一路上的美好遇見,心里不禁期盼著下一次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仿佛是一個溫暖的懷抱,從一偶之地啟程旅行,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去領略春天的姹紫嫣紅、夏天的草長鶯飛、秋天的層林盡染,冬天的皚皚白雪!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及精神上的愉悅和寧靜;也仿佛感受到被愛擁抱著的溫暖。觀景的同時,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洗禮。長此以往的成果便是“眼里有星辰大海,胸中有繁花似錦”,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而純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拜城县|
石家庄市|
河东区|
东丽区|
雅安市|
赤城县|
登封市|
信宜市|
利津县|
龙里县|
乌拉特前旗|
武鸣县|
咸丰县|
察雅县|
延寿县|
宁陕县|
嵩明县|
易门县|
盐源县|
修武县|
米易县|
富蕴县|
高台县|
江达县|
伊春市|
漳州市|
本溪市|
五大连池市|
丘北县|
利辛县|
隆德县|
沙洋县|
阳高县|
石狮市|
淳安县|
乐昌市|
光山县|
镇平县|
峨眉山市|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