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書畫作品上蓋章,稱為“鈐印”(鈐,音同“前”字),是書畫藝術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印章的金石篆刻藝術有很多講究,使用的章料石材,更是種類和檔次高下繁多,我是一名初涉此門的愛好者,今聊聊我初探收集和制作印章的興致,并對如何鈐印作些介紹。書畫的題款鈐印是浩繁的知識海洋,此處略呈滄海一粟。<div><br></div><div><i>(本文引用了趙春秋老師講課的部分內容,順此致謝)</i></div><div><br></div><div><div><br></div></div> 我近期收集了一些印章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印章的發端</b></div><br>我國印章起于秦而盛于漢,據《歷代名畫記》記載,南北朝時梁元帝已經在畫上用印。唐代以前,印章只記姓名及官銜,清姜紹書《韻石齋筆談》說:“至宋始有齋名及別號”。<br><br>清陸時化《書畫說鈴》說:“宋人書名不用印,用印不書名,見之黃山谷暨先渭南公。” 宋代宋代趙希鵠《洞天清泉》中有“郭熙畫于角下有小熙字印;趙大年、永年則有大年某年筆記、永年某年筆記”的記載,證明前者郭熙用印未書名,后者趙大年、永年書名未用印。<br><br>但在宋代也非絕對“書名不用印,用印不書名”,署名同時用印的例子也是有的。如趙大年《山水卷》署款“元符庚辰大年”筆款下就有“大年”朱文印。<div><br></div><div>后來文人畫興起之后,詩、書、畫、印融為一體相輔相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藝術織體,增添題款題跋鈐蓋印章使得書畫作品更為豐富多彩。</div><div><br></div> 我的“黃龍玉璽”,閑章《盡精微致廣大》,印面尺寸6x6公分。 <div><br></div>印章又稱圖書、圖章。在署名后鈐蓋印章,一是表示畫家對自己創作權的鄭重其事,二是印文厚重沉著的深紅色與宣紙、墨色所形成的黑白紅之間強烈的對比,在畫面上能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br><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印章制作小議</b><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從初中生時代就對金石篆刻有興趣,自己動手刻制了一些印章,可惜后來沒有堅持學習,當年刻的印章現已不知所蹤。如今我已將近耄耋之年,退休后重溫學習了幾年書畫,再次引發了對印章的興致,但年齡關系,自己已經刻不動了,只好在網上收集一些心儀的刻章石料,請印社幫助制作。</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印章的章料石材品種繁多,檔次也高下千差萬別,最常見的四大國石章料是青田石、昌化石、壽山石和巴林石,硬度為2.5左右。當然,田黃是上品,價格非常昂貴,也極少見到,現在老撾一帶能采集到的田黃價格稍低,80一200元間可選幾枚收藏,有雞油黃、麥芽黃、黃金黃、烏鴉皮、老紅田等不同的材質。我作為一般愛好者,當然要考慮價廉物美,就首選青田、壽山、神木石等一般的石材為主了。在收藏制作方面,有幸得到老同學周正(金石篆刻、收藏家)的許多指導,順此致謝。</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青田石印章 《寧靜致遠》,《潤物細無聲》 印章在刻法上有白文與朱文之分,也叫陰文和陽文,由于白文與朱文的紅色占有的空間不同,其在畫面上所起的藝術效果也各有異趣。<div><br></div> 姓名章一對,姓為白文,名為朱文。按照鈐印的規矩,兩個姓名章一起使用時,應該陰文在上,陽文在下,這樣才契合風水順暢。 <div><br></div>在網上找到的刻章印社有質量優劣之分。有些印社是優質的,不僅提供刻章字樣的多種選擇,也接受客戶提供的圖樣來刻制,而且最終提供的印章石材與網上銷售時出示的圖錄基本一致,相當滿意。但也有服務低質的,特別體現在最終提供的印章石材和款式,與圖錄大相徑庭,深有被忽悠一把的感覺。遇到這種情況,只好退貨了之,好在網購都能保障退貨自由。<div><br><div><br></div></div> 神木石 《千秋墨緣》,壽山石 《翰墨豐碑》,都是按我提供的圖樣刻制的。 老撾石瑞獸呈祥 《撫琴聽者知音》,提供圖樣刻制。 下面這枚印章遇到了問題,印社發來的實物與圖錄展示的石材和款式根本不符,有天壤之別(下圖左邊為圖錄,右邊為實體),店家以次充好,章鈕上的雕刻亂七八糟,不知雕的什么東西,石材也不是天然壽山石,是石粉壓制的人造石,而且照我的圖刻制要多收50元手工費(實際上是電腦刻的),遇到這種商家,只能退掉。<div><br></div> 判斷章料是否是天然石材,一是看表面打磨后是否光滑如鏡,石粉壓的人造石打磨后表面少見有光,二是天然石材手感沉重,冰涼,人造石則不然。<div><br></div> 我有一位篆刻家朋友王龍,數年之中,為我手工刻制了一批姓名章和閑章。相比之下,專家的篆刻作品確實好,無論印章的真材實料,還是手工篆刻的靈動微妙,都堪稱上乘,而在網上找的印社,基本上都是電腦刻制的,難免呆板,明顯缺乏篆刻藝術的靈氣。<div><div><br></div></div> 這批印章是篆刻家王龍的作品,著實喜歡,順此向篆刻家致謝。 這枚名章,也是王龍的作品 《華錦洲璽》,是我的名章中最大的一枚,印面尺寸3.5x3.5公分。 <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如何鈐印</b></div><div><br></div><div><b>印章在國畫中的鈐蓋形式可分為兩類:</b></div><div>一類為隨款印,隨款印又分款尾印、攔腰印與引首印,這類印章必須伴隨款文鈐蓋;<br>另一類為布局印,用于畫中適當處。<br> <br>就印文內容看:</div><div>款尾印與攔腰印多為姓名、字號,俗稱姓名章或名印。<br>布局印與引首印多以詩文、警語、職銜、籍貫、年齡、書齋堂館等內容入印,慣稱閑文印,或閑章。這是就普遍情況而言,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款尾印用閑章或布局印用名號章的。</div></div><div><br></div></h3> 我的畫作《林泉高致》上引首章、名章、壓角章的位置。 <b>用印的講究</b><br>1、書畫上落款蓋印,印不可比字大。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br>2、國畫豎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br>3、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br>4、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br>5、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br>6、國畫橫幅落款,不可左右兩頭角邊蓋閑章。<div><br></div> 我的畫作《眏日紅荷》上加蓋引首章、名章(雙印)和壓角章。 7、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br>8、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否則就喧賓奪主了。<br>9、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br>10、蓋二印,大小宜相同或相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br>11、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不舒服,合作款除外。<div><br></div> 《出水芙蓉》上的鈐印 12、已經落款蓋印的字畫,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否則就失敬了。<br>13、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br>14、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br>15、蓋章,與邊距離約1.5公分為適中。<br>16、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叁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br>17、書畫蓋印也要符合章法,不可上下左右任意蓋印。<br>18、蓋印不可東倒西歪,建議用印規或打格。<div><br></div> 我的書法《重陽》、《沁園春·雪》,不僅僅是有引首章和名章 我的部分名章 雪花凍石《二泉聽月》,云海雞血玉《雨后登樓看山》閑章,均為我提供的圖樣。 部分閑章 我的印章集萃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編后絮語</b></div><div><br></div><div>“詩書畫印”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化藝術,吳昌碩是中國藝術史上杰出的詩書畫印四絕藝術巨匠之一。吳的諸藝中,篆刻最早成名,而書畫印,都圍繞著書法,特別是“石鼓文”書法而展開。</div><div><br></div><div>篆刻、鈐印和與此相關的書畫作品題款,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書畫藝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認真研習十分必要。我雖已年邁老朽,但涉足這個領域卻剛剛開始,今天是言猶未盡,但愿拋磚引玉,能得到您的指正。<br><div><br></div><div><b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莲花县|
贺兰县|
鹤壁市|
昌都县|
英山县|
丘北县|
萍乡市|
天峻县|
肇州县|
麻栗坡县|
宿迁市|
东莞市|
连山|
达拉特旗|
汝州市|
宁强县|
宁夏|
建瓯市|
黄陵县|
观塘区|
饶阳县|
象山县|
巩义市|
九龙县|
玉溪市|
靖远县|
乌审旗|
集贤县|
白山市|
普兰店市|
将乐县|
永修县|
富锦市|
密云县|
宣化县|
镇江市|
金山区|
喀喇沁旗|
富锦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