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關于孤獨之我見</p><p class="ql-block">札記/魯鳳20250120</p><p class="ql-block">?昨晚看一位老師朋友圈貼出一篇他對孤獨見解的文章??春?,我也簡單地理一下我對孤獨的之我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45歲后,我定居到了鄉村。所謂定居,是指把我固定的住所安定在了鄉村。但我的公司、我的工作仍設立在城市的人群密集地。又因我的家人暫時學習、工作在外地,所以大多數時間我獨自一人生活在這處鄉居小院。5年的時間,我對孤獨有了一種新的認知。</p><p class="ql-block">?1.孤獨是一種自我身心的保護</p><p class="ql-block">?我從事的職業是家政服務業,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又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說涉及到家庭、家務的“公理”,是剪不斷理還亂。又何況,我是帶著“外人——家政服務人員”上門去給“他的家人”做家庭服務。一旦發生服務與被服務的認知不一樣,各據其理、聲嘶力竭、唾沫橫飛、其紛爭可想而知。身處其中,日久對人性中的劣根性我是頗深感觸。工作之余,我最渴望逃離的就是人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因工作中付出的精力、體力比較多,客觀地需要給自己留有身體和心靈的休憩之所。所以,把居所安定在鄉村,并排斥把人際交往圈引流到這處鄉居小院,常以“婉拒”形式拒友于千里之外,其核心還是本能地對自我身心的一種保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人有交流的需求。但人的交流是可以多維度呈現的。人與人的交流,只是其一。人與自然的交流,人與書籍的交流,人與音樂的交流,人與運動的交流,人與一朵花的交流,人與一棵樹的交流,等等等等,人的這種交流需求可以得到多維度地疏解。所以,不能以人之數量多少來辨別人之孤獨深淺。往往,人少的地方,正是一個人自我享受這個世界美好的時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在世俗地引導中,很多人會走進一個誤區。舉例說明一二:譬如,女人的價值要來自于男人的認可,“你老公對你可好呀?”“我老公對我好好”這是市井婦女們群聚中常生訕笑或炫耀的源泉。譬如二,人的快樂要來自于人。非也,確切地說,人的煩惱通常來自于人。人的攀比,人對資源索求的無度,人與人之間妨礙與被妨礙。諸如種種,不勝枚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幸福是一種自我感知,</p><p class="ql-block">快樂是一種自我感知?,</p><p class="ql-block">輕松愉悅是一種自我感知,</p><p class="ql-block">顯然,以有形地肉眼可見的人之數量的多少,來度他人自我無形認知中的幸福、快樂、愉悅感,是不對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哈,晨起,匆匆幾筆,就此擱下。干活去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隨記于2025年1月20日?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石柱|
大宁县|
寿宁县|
海丰县|
阳原县|
巴里|
疏附县|
缙云县|
安塞县|
尚义县|
平南县|
花垣县|
如东县|
丰镇市|
太保市|
邛崃市|
乐安县|
沭阳县|
正镶白旗|
桐城市|
巴南区|
内黄县|
怀化市|
诸暨市|
怀柔区|
清远市|
宝应县|
桐城市|
和硕县|
社旗县|
鹤岗市|
台中市|
化州市|
北辰区|
资兴市|
武鸣县|
文水县|
华容县|
渝北区|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