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極齊老師晚年的座右銘是"學會欣賞自己、學會把握自己、學會照顧自己,學會依靠自己",這些觀點的含義涉及到自我認知、自我管理和自我關愛的幾個方面:</p><p class="ql-block">1. 學會欣賞自己:</p><p class="ql-block">? 自我價值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獨特性,對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給予肯定。</p><p class="ql-block">? 積極心態(tài):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即使在面對失敗和挑戰(zhàn)時也能保持樂觀。</p><p class="ql-block">? 自我接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并且這不影響自己的價值。</p><p class="ql-block">2. 學會把握自己:</p><p class="ql-block">? 自我控制: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被外界輕易影響。</p><p class="ql-block">? 目標設定: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有計劃地朝著目標前進。</p><p class="ql-block">? 決策能力:在面對選擇時,能夠做出符合自己價值觀和目標的決策。</p><p class="ql-block">3. 學習照顧自己:</p><p class="ql-block">? 身體健康: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通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休息來維護健康。</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關注并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通過適當?shù)姆绞骄徑鈮毫?,保持情緒平衡。</p><p class="ql-block">? 自我成長: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促進個人成長和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4.學會依靠自己:就是在思想和行動上獨立自主。思想上,有自己的主見,不輕易被別人的觀點左右,比如在面對重要決策時,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價值觀和實際情況思考判斷。行動上,憑借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像遇到經(jīng)濟困難,會努力通過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合法途徑去改善,而不是過度依賴他人幫助。</p><p class="ql-block">綜上所述,這些觀點強調(diào)了個人在自我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關注和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我欣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實現(xiàn)更全面和健康的成長。</p> <p class="ql-block">晚年"座右銘"視頻</p> <p class="ql-block">常練太極拳,益壽又延年!“祥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從字面意思理解,“祥推”可能是仔細地推究、探究的意思。這句話大概是在問某種行為(“祥推”的對象)最終的意圖在哪里,"用意"是指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后面“益壽延年不老春”則比較好理解,是說能夠讓人延長壽命,如同不老的春天一樣(保持年輕活力)。</p><p class="ql-block">不過這兩句話具體的含義還需要結(jié)合它們出現(xiàn)的具體情境,比如如果是在養(yǎng)生、保健相關的場景中,可能是在探究某種養(yǎng)生方法或者產(chǎn)品的最終目的是否是為了讓人益壽延年;如果是在文學作品等其他情境下,含義可能會因主題、風格等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太極拳晨練之歌</p> <p class="ql-block">太極拳博大精深,拳的總類也比較多,目前,主要練習的是楊氏太極拳和陳氏太極拳,那么是先有楊氏太極拳還是先有陳式太極拳呢?也是一個討論比最多的話題。</p><p class="ql-block">先有陳氏太極拳,后有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所創(chuàng)。陳王廷集眾家武術之長,將太極陰陽學說及導引、吐納和中醫(yī)經(jīng)絡學的理論融入家傳武術,創(chuàng)編出了陰陽開合、虛實轉(zhuǎn)換、剛?cè)嵯酀?、快慢相間、老少咸宜的新拳術,并以“太極”命拳名,稱之為太極拳。</p><p class="ql-block">楊氏太極拳則源于陳氏太極拳。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到河南溫縣陳家溝從師陳長興學拳,學成后回永年縣,后又進北京傳藝,聲名大盛。楊露禪考慮到京城貝勒貴族等人的身體素質(zhì)和保健需要,將陳式老架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動作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縮小動作,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逐漸形成了楊式太極拳,并發(fā)展成大小兩種套路。</p> <p class="ql-block">“太極”是一個內(nèi)涵豐富、多領域涉及的概念,以下是其在不同方面的主要含義:</p><p class="ql-block">一、哲學層面</p><p class="ql-block">1.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p><p class="ql-block">? 太極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見于《易傳·系辭上》:“易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這里,“太極”被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和起始狀態(tài)。它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元氣,是宇宙的最初形態(tài)。從太極中分化出陰陽兩種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陰陽的相互作用和變化推動了宇宙萬物的生成和發(fā)展。例如,天地的形成、四季的更替、晝夜的交替等自然現(xiàn)象都可以用陰陽變化來解釋,而這些陰陽變化又都源于太極這一本源。</p><p class="ql-block">? 太極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宇宙生成和變化的整體觀念。它強調(diào)萬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zhuǎn)化,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這種思想對后世的哲學、文化等諸多領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p><p class="ql-block">2. 道家思想中的太極</p><p class="ql-block">? 在道家哲學里,太極與“道”的概念緊密相連?!暗馈笔怯钪嫒f物的本體和終極原理,而太極則是“道”的具體體現(xiàn)。道家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從“道”中生發(fā)出來的,太極就是這個生發(fā)過程的初始階段。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里的“一”可以理解為太極,它處于道和萬物之間,是萬物生成的中介環(huán)節(jié)。</p><p class="ql-block">? 太極還蘊含著道家的自然無為思想。道家追求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強求、不妄為。太極所代表的宇宙自然狀態(tài)就是一種無為而治的典范,萬物在太極的演化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生長、變化,沒有人為的強制干預。這種思想倡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減少主觀妄為,以達到和諧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二、武術層面(太極拳)</p><p class="ql-block">1. 太極拳的起源與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內(nèi)家拳之一,起源于中國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它的創(chuàng)始人一般認為是明末清初的陳王庭。太極拳在發(fā)展過程中,融合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導引吐納術等多種元素。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形成了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多個流派,每個流派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p><p class="ql-block">? 例如,陳式太極拳動作剛勁有力,注重發(fā)力和纏絲勁的運用;楊式太極拳動作舒展大方,架勢端正,注重松柔、圓活。這些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使得太極拳在技術體系和文化內(nèi)涵上都更加豐富。</p><p class="ql-block">2.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p><p class="ql-block">? 動作柔和緩慢:太極拳的動作不像一些外家拳那樣剛猛迅疾,而是緩慢、連貫。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圓潤、流暢,如行云流水。這種緩慢的動作有助于練習者更好地控制身體,使身體的各個部位協(xié)調(diào)運動。例如,在練習“云手”這個動作時,手臂的轉(zhuǎn)動要緩慢而均勻,通過緩慢的動作來體會身體的平衡和力量的傳遞。</p><p class="ql-block">? 剛?cè)嵯酀弘m然動作整體上看起來柔和,但在某些瞬間又蘊含著剛勁。這種剛?cè)嵯酀奶攸c體現(xiàn)了太極拳對陰陽平衡的追求。在發(fā)力時,要求瞬間的爆發(fā)力,而在過渡動作中又要求柔和。比如在“單鞭”這個動作中,當手臂向前推出時,要有一定的力度,而在手臂回收和轉(zhuǎn)換動作時又要求輕柔。</p><p class="ql-block">? 意念引導:太極拳強調(diào)用意不用力,即通過意念來引導身體的動作。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要排除雜念,將注意力集中在動作的運行軌跡和身體的內(nèi)在感覺上。例如,在練習“白鶴亮翅”時,意念要集中在身體的平衡和手臂的伸展上,通過意念來調(diào)整身體的姿態(tài)和力量的分布,使動作更加精準和自然。</p><p class="ql-block">3. 太極拳的健身與養(yǎng)生價值</p><p class="ql-block">? 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太極拳的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它要求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長期練習可以使身體的肌肉、關節(jié)更加靈活,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例如,一些復雜的轉(zhuǎn)身和步法動作,能夠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空間感知能力。</p><p class="ql-block">? 內(nèi)臟調(diào)節(jié):太極拳的呼吸方式和動作特點對內(nèi)臟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練習太極拳時,通常采用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可以促進膈肌的運動,有助于按摩內(nèi)臟器官,增強腸胃蠕動,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同時,太極拳的緩慢動作和意念引導也有助于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緩解壓力,對心血管系統(tǒng)也有一定的益處。</p><p class="ql-block">? 精神修養(yǎng):太極拳的練習過程是一種身心放松的過程。在練習中,練習者需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擾,這有助于培養(yǎng)內(nèi)心的寧靜和專注力。長期練習可以使人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平和,增強心理素質(zhì),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三、文化符號層面</p><p class="ql-block">1. 太極圖</p><p class="ql-block">? 太極圖是太極概念的直觀表現(xiàn)形式,通常由一個圓圈內(nèi)兩個相互交織的黑白魚形圖案組成。黑色部分代表陰,白色部分代表陽,陰陽相互環(huán)繞、相互滲透。在太極圖中,陰陽魚的眼睛又是相反的顏色,這象征著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關系。例如,當陰發(fā)展到極點時,就會轉(zhuǎn)化為陽,反之亦然,體現(xiàn)了“物極必反”的哲學思想。</p><p class="ql-block">? 太極圖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廣泛應用于各種文化領域。在藝術設計中,太極圖的圖案經(jīng)常被用于裝飾,象征著和諧與平衡。在文學作品中,太極圖也常常被用來寓意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和變化發(fā)展。它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和魅力。</p><p class="ql-block">2. 太極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傳播</p><p class="ql-block">?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太極文化逐漸走向世界。太極拳作為一種健身方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愛好者。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開設了太極拳培訓班,一些國際體育賽事也將太極拳列為比賽項目。同時,太極的哲學思想也吸引了眾多學者和文化愛好者的研究。例如,在一些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通過展示太極圖和講解太極哲學,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在現(xiàn)代社會,太極文化還與科技、時尚等領域相結(jié)合。比如,一些運動品牌推出以太極為主題的運動服裝和裝備,將太極的元素融入現(xiàn)代設計中。在數(shù)字媒體領域,關于太極的紀錄片、動畫作品等也不斷涌現(xiàn),以新的形式傳播太極文化,使其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太極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生活的智慧和處世的哲學。將太極文化融入座右銘,讓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指引和力量源泉。在“上善若水”中學會柔和與奉獻,在“動靜相宜”中找到生活的平衡,在“天人合一”中感悟自然的和諧。讓我們以太極為銘,以太極為鏡,用太極的智慧去書寫人生的華章,在生活的舞臺上,舞出屬于自己的精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湾仔区|
太仓市|
仙桃市|
唐河县|
康乐县|
连云港市|
昆明市|
黄石市|
梧州市|
敖汉旗|
嵊州市|
安陆市|
内江市|
丹阳市|
贡嘎县|
丹凤县|
宜君县|
抚顺市|
凤庆县|
新昌县|
SHOW|
天祝|
滦平县|
苗栗县|
习水县|
清流县|
铜川市|
会同县|
盐津县|
巨野县|
固阳县|
乃东县|
牙克石市|
二手房|
沾益县|
资溪县|
保德县|
亚东县|
龙口市|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