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家的后面有一條長長的河,蜿蜒穿過整個縣城。大大小小的池塘散布在河的兩邊。一段殘缺的土城墻,披著晚霞映射在河水里,似乎告訴人們這里曾經是威嚴的武定府的護城河。<div> <br> 這條河,就是幼年時我和小伙伴們的天然博物館和運動游樂園。<br><br> 河的兩岸,草木蔥蘢。各類鳥蟲,呱噪不斷。清晰的河水下面,能看到魚蝦在游動。當環境安靜時,還能看到成串的小王八(鱉)浮出水面,互相叼著尾巴做游戲。</div><div><br> 岸邊的水面上,常見到一種名叫“香油官兒”(學名水黽)的小昆蟲。長的有點像巨大的蚊子。幾只細長的腿在水面飛奔,風一樣飄了過去,只留下一串漣漪,和微甜的一陣香氣。</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油官兒 / 網絡圖片</h5> 河邊的野地草叢中,經常會看見各種野生動物。黃鼠狼、野兔子出沒其間;野貓和蛇,纏打在一起。一次大白天,我在路上悠閑地走著,兩米外地上突然出現一條大蛇,它騰地挺起了身子,嘶嘶地對我吐著信子!“啊呀……!" 我下意識地發出一聲喊叫。這來自洪荒深處的怪叫,極其恐怖,不僅嚇著了我,居然把蛇也嚇跑了。<div><br></div><div> 打那以后,這聲音任我怎么整,再也發不出來了。很久以后揣測,這大概就是埋藏在人類大腦最原始的爬蟲復合體內的技能。是在遠古爬蟲統治世界時避免被當點心吃的保命手段,而且至今依然有效,十分神奇。 <br><br> 老話說,小孩子常能遇到詭異的事,這話真的不假。</div><div> 記得一次晚間從學校回家,就在我家的前院,一條火紅的比狐貍大不少的動物赫然站在我面前。它默默地和我對視了好一會兒,然后優雅地轉身離去。好迷人的表情啊!尤其它那朦朧神秘的微笑,讓我思念了很久。后來才想起,這可能就是民間盛傳的“皮達狐子”吧。</div><div><br> 還有一件事,更蹊蹺。那天,我在河邊獨自玩耍,忽然聽到了一聲聲奇怪的叫聲。“咕哇……咕哇…… ”悄悄走近一看,大吃一驚。一只青蛙,一面叫著,一面掙扎著往前跳。它面前一米的地方,一條蛇正張開大嘴,吐動著信子。那青蛙像被牽了魂一樣,一步步跳到了蛇的嘴里!</div><div><br></div><div> 后來有人對我說,蛇會吸食青蛙的。我不太相信,因為周邊的草葉都沒動。更有所謂科學的解釋:因為青蛙的眼睛善于看閃動的東西,對靜止不動的東西基本忽略。所以青蛙誤認為蛇的舌頭是飛蟲,就過來捕食,正好跳進蛇的嘴里了。這解釋有點鬼扯了。因為,我親耳聽到了青蛙凄慘的叫聲,也目擊了它拼命掙扎的步履。<br><br> 四季在河畔鮮活地展開著。</div><div> 春季最早的水果,就是桑椹了。離池塘不遠的地方,有別人家的四五棵桑樹。等到椹子熟透了的時候,會偷偷爬上樹美美地大吃一頓,直到滿嘴滿身滴滿紫紅的桑果汁。路過人家時,還扮出一臉無辜的天真。那家的爺爺奶奶啥也沒發現似地對我們揮手微笑。<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芭角毛毛蟲 / 網絡圖片</h5> <div> 初夏的時節最熱鬧。各種花兒相繼都開了,鮮嫩的樹葉茂密地鋪滿了枝頭。這時候,小伙伴們開始尋找一種極其誘惑人的小寵物--“芭角”毛毛蟲(學名刺毛蟲)。小東西色彩鮮艷,從頭到尾長了一大堆招搖的小丑帽子。簡直就是童話世界里的小丑明星,可愛極了。但是要抓到它非常不容易。一不小心被它蜇了,那可不得了了。皮膚會潰爛,劇痛會持續好多天呢。<div><br></div><div> 另一件好玩兒的事兒,就是尋找知了(蟬)的幼蟲:爬爬。到了晚間,拿著手電在樹林中,搜索樹干和地面拱起的小裂縫。幸運的話,這里面會有破土而出的爬爬。抓到的爬爬,用鹽水泡幾天,然后油炸了吃。那是非常可口的美味哦,據說還是高蛋白食品。</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爬爬 / 網絡圖片</h5> 要說夏天最迷人的活動,就是玩水了。有一次不小心跌落深潭,一陣慌亂的蹬腿以后,竟然學會了踩水。從此再不害怕深水了,一躍進入自由王國。什么狗爬式、躺平式、蛙式、潛泳等,無師自通,切換自如。暑期一到,簡直就是整天整天的泡在河里。抓魚、掏螃蟹、踩河蚌、捉青蛙,不亦樂乎。<div><br></div><div> 抓魚最有技巧。先把水攪渾,然后順著河床摸。摸到魚后,迅速下手抓獲。特別要小心的是一種背鰭長刺的魚。如果不能順勢將刺壓倒的話,就會被它刺傷。要腫脹好幾天才好。最熱鬧的就是大伙發明的各種游戲:深水尋寶、潛泳比賽、投泥大戰、水下扒褲衩……天天開心得不得了。<br><br> 秋季的大雨一過,河塘的水立刻漲得高高的。荷葉、荷花都挺直了身子。這時是摘蓮蓬、采荷花的最好時候---因為你可以很容易地避開那長滿尖刺的莖桿。盡管如此,還是會被劃滿一身火辣辣的紅道道。</div><div><br></div><div> 樹上的鳴蟬,此刻也成為孩子們捕捉的對象。先用面粉制作一團很粘的面團,綁在竹竿的一頭。幾根竹竿連成長長的一根,悄悄地伸到知了的身后。然后輕輕一彈,知了就粘在竿頭了。有一種體型嬌小,長相精美,叫聲很有韻律的知了,稱為“伏了”,如果能逮住它,那可是神品了。</div><div><br></div><div> 蛐蛐就比較常見了,但是蟈蟈卻不太容易碰到。一旦抓到,必須要去弄一只漂亮的高粱稈扎的小籠子,可以顯擺十來天。秋風一起,這些小昆蟲就很快消逝了。<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蟈蟈</h5> 冬天到了。那時的冬天真冷啊!河上的冰一層一層結了尺把厚。夜間經常聽到冰河斷裂的聲音。那悠長的“嘎,咻---”聲,像一道聲音的閃電,瞬間傳出很遠很遠。冰上的游戲開始了。玩的最多的是“抽懶老婆”。那是一種自己做的,用鞭子啟動和加力的小陀螺。為了保持旋轉時間長,需要專門在陀螺尖上,砸進一粒鋼珠。<div><br> “一九二九不出手”。當時的棉手套是四指連體的,戴上就沒法玩了。所以,小伙伴的手,大都生皴凍裂了。裂縫里冒著血絲,藏著垢物,又黑又臟,痛并快樂著。</div><div><br> 最刺激的冰上游戲,就是滑冰。冰鞋用兩片木板做。每塊木板下面固定兩條平行的鐵絲。一腳踩一塊,然后用一根一端綁鐵釘的棍子,從兩腿之間用力往后一推,人就開始向前滑行了。越用力越快。推動十幾個回合,就可以享受速度的快感了!</div><div><br> 高速度也會帶來危險。一塊凸出的冰塊躲不及,人就會摔出幾十米。更危險的是掉進冰水中。我就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正當享受著溜冰帶來的速度感,不經意間遠離了熟悉的區域。一片透明的薄冰區忽然出現,稀里嘩啦就掉進了河里。</div><div><br></div><div> 所幸水只有齊胸深,但人無法爬出來。爬哪兒,冰就碎哪兒。好不容易滾了出來,回頭一看,兩只木板冰鞋還在水面漂蕩。頭腦一犯傻,咣當一聲,又跳進了冰窟窿!……</div><div><br> 最終也不知一人怎么回的家。只依稀記得全身衣服硬得邁不開腿,還有姥姥那一臉驚恐的表情。事后知道,我曾經發燒迷糊了好幾天。姥姥為了召回我的魂,打著幡兒在河邊呼喚了很久……</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網絡圖片</h5> <h5></h5><h3> 再次見到童年的河,已經闊別幾十年了。<br> 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全部變成了高聳聯棟的居民樓。而那條彎彎曲曲,寬窄不一的河,已經修建成整齊劃一的水帶。兩岸茂密的草木,被筆直的石堤和精致的漢白玉欄桿代替了。</h3><h3><br> 衣著漂亮的小朋友們,有的騎著自行車,有的低頭玩電游,有的拿著手機照相,都忙碌得很。<br> 沒有了魚鱉,沒有了香油官兒,也很少見飛鳥。更沒有清澈見底的河水了。<br> 那青蛙和那吸食青蛙的蛇呢?</h3><h3> 那妖媚迷人的狐仙呢?<br> 我問那亙古不變的河水。</h3><h3> 河水依舊流淌著,潺潺無語。</h3><h3><br> 恍惚之間,氤氳的河面上隱隱映出了在河之洲的關關雎鳩,在水之湄的所謂伊人,滄浪之水的濯纓行者……<br> 一個遙遠的聲音飄了過來:<br>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h3><div><br></div><div><br></div><h5>注:皮達狐子又名皮狐子。流傳在老一輩民間,尤其北方農村。網上有討論,沒有定論。筆者更傾向通人性的狐貍。也就是聊齋中多次提到的狐仙。</h5><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日報 2025年1月17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四子王旗|
华容县|
霍山县|
远安县|
利辛县|
柞水县|
兰西县|
万州区|
平泉县|
新乡县|
特克斯县|
灵山县|
伊通|
平阴县|
虎林市|
民丰县|
达拉特旗|
青岛市|
广德县|
清远市|
旬阳县|
武安市|
嘉定区|
资溪县|
泌阳县|
新龙县|
靖边县|
嘉峪关市|
颍上县|
甘德县|
贺州市|
河西区|
敦化市|
荔浦县|
安康市|
桂平市|
浮梁县|
屯昌县|
平顶山市|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