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酷寒的冬日,我和朋友們踏上了前往南澳島的旅程,只為尋得一方溫暖的慰藉。當我踏上這片土地,那帶著咸腥味的海風輕輕拂面,寒意瞬間消散,竟讓我恍惚間以為回到了上海的深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到島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澄澈的藍天,瓦藍瓦藍的,如同畫布上最純凈的色彩,沒有一絲雜質。那純粹的藍,仿佛能洗凈心靈的塵埃,讓人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格外舒暢。走在沙灘上,腳下的沙子細軟如棉,盡管沒有光著腳丫,卻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種軟綿綿、輕飄飄的觸感,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云朵之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這座橫跨韓江的古老建筑,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它與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相比,更具獨特的魅力。廣濟橋建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橋亭30多座,數倍于五亭橋,其威武的陣仗和莊重的儀式感,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宋、明兩代。漫步在古橋上,我好像成為了官街上的一員,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行至橋的中段,橋亭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兩列黃色木船鋪排在奔騰不息的韓江上。這種“早上連通傍晚拆”的獨特設計,既方便了行人過江,又能讓大型船只順利穿梭,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即使是被現代科技加持的當代人,也不禁自嘆弗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歷經300余年的風雨,最終在明朝正德年間落成。它如同一位堅毅的守護者,在韓江上佇立了800余年,一路櫛風沐雨,卻依然挺立。與北京的盧溝橋、泉州的洛陽橋、河北的趙州橋并列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實至名歸。撫摸著橋身的古老磚石,我似乎能感受到歲月的痕跡,那些被歷史塵封的故事,也在這一刻緩緩展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澳島的日出日落,是大自然賜予的最美禮物。清晨,我站在歇宿的落地窗前,等待著那一抹曙光的出現。當紅彤彤的太陽從海平線上磅礴而出,金色的光芒瞬間灑遍整個海面,給人以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那一刻,我仿佛能聽到大海的心跳,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涌動。黃昏時分,金黃色的余暉灑在海面上,波浮光躍,如夢如幻。望著眼前的美景,我不禁感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短暫而美好的瞬間,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與生命的真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迷人的自然風光,南澳島的美食也讓人回味無窮。島上的海鮮,那叫一個鮮!無論是熱鬧的排檔,還是別具特色的船菜,頓頓都是滿滿一桌子的海鮮大餐。花蟹肉多殼薄,輕輕一咬,滿口的鮮甜,讓人誤以為廚師在烹飪時佐了糖;白鯧則新鮮得如同沖漿的嫩豆腐,入口即化,鮮美無比。還有那生蠔、扇貝、青口……每一口都充滿了大海的味道。尤其那碗紫菜海旦炒飯,香氣撲鼻,讓人意猶未盡,就連打出來的飽嗝都滿是紫菜的香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澳島的“自然之門”——北緯回歸線的標志塔,是島上的網紅打卡地。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兩個筷子夾一個牛肉丸”。雖然我來的不是時候,沒能在夏至正午看到太陽直射北緯回歸線,日影穿過“自然之門”上方圓球中心圓管,投射地臺中央,出現“立桿不見影”的科學奇觀,但這小小的遺憾,卻讓我對下次的相遇充滿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在南澳島的日子里,我暫別了上海的寒冷與喧囂,沉浸在這片溫暖而寧靜的海島世界。這里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與生命的力量。我帶著滿滿的回憶和對下次旅行的期待,踏上了歸程,期待著下一次與南澳島的完美邂逅,續寫這段美好的海島故事。</p> <p class="ql-block">文字:湯加</p><p class="ql-block">圖片:宗老師、老孫、湯加等</p><p class="ql-block">感謝宗老師、老孫、小李和小開開的一路陪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稻城县|
辉县市|
漯河市|
安国市|
莆田市|
临城县|
扶沟县|
山东省|
淮南市|
开江县|
信宜市|
遵义县|
基隆市|
胶南市|
九江市|
天气|
武山县|
左云县|
鄯善县|
宣汉县|
哈尔滨市|
桑日县|
大安市|
汕尾市|
甘孜县|
甘德县|
鹿泉市|
买车|
柯坪县|
昌图县|
突泉县|
清徐县|
新乐市|
北票市|
化隆|
房产|
留坝县|
青神县|
丽江市|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