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早,山頭的霧氣還未散去,宕昌縣興化鄉磑子壩炊煙裊裊的村口,一輛輛出山的牛車相繼出村。</p><p class="ql-block"> 一次次見證磑子壩的美麗,不光因為這里是甘肅南部最邊遠最原始的村落。吸引著我的,有這里淳樸憨厚、待人實誠的村民,有不加修飾、原汁原味的鄉音,還有原生態的、不帶任何功利因素的風土人情。當然,那咣當當作響的牛鈴鐺和吱扭扭轉動的木轱轆車就像遠古的使者,時常會走進我的夢鄉。</p><p class="ql-block"> 社會發展到今天,不論城鄉,交通工具已飛速更新。不少農民都騎上了摩托,開上了轎車。但走進磑子壩,除了見到汽車和摩托外,最美的交通工具還是木轱轆車。</p><p class="ql-block"> 它是這里最基本的生產生活工具。人們進縣城、去鄉里幾乎不用它,但上山下地送肥料拉莊稼非它莫屬。它就是村里人的奔馳寶馬巡洋艦,有牛的農戶幾乎每家都有一輛。它不用燒油,但動力不可低估,兩頭膘肥體壯的犏牛輕松地駕起車轅,趕車人嘴里銜一支卷煙,悠然地坐在車上,一手揚鞭,一手拉韁,無論前行或是拐彎,可謂靈活自如、游刃有余。別看它土里土氣,沒有它走不了的山路,沒有它蹚不過的泥坑。它既是實用性很強的交通工具,又是視覺很酷的手工藝品。它是從遠古走來的文明使者,它的誕生,無疑凝結了先人們爐火純青的勞動智慧。多少年來,每逢春耕和秋收時節,它從來就是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就有甘肅、陜西、四川等省、市的文化專家尤其是攝影家們不遠千里來到這里,一次次陶醉于這里神奇的木轱轆車和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態畫卷----黃蒿子草原。</p><p class="ql-block"> 自我們把木轱轆車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每去一次都讓我不斷地驚嘆于這位文明使者展示給人的精湛技藝和視覺回味。這一次,我在欣慰的同時,也多了一份困惑。</p><p class="ql-block"> 首先,隨著國家富民政策的不斷普及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原先凸凹不平的泥濘路變成了寬敞平坦的水泥路,整村推進項目也使村里不少茅草房變成了磚瓦房,好多人都用上了現代化的生活用具。這固然是件好事,但與此同時,原有的一些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東西也悄悄地、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p><p class="ql-block"> 其次,作為見證磑子壩悠久的交通變遷的木轱轆車,也正在面臨著日趨減少甚至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困境。這次我看到,用橡膠輪胎和鐵轱轆的牛車漸漸多了。這些改進了的牛車,工藝上沒有多少科技含量,與木轱轆車的制作技藝相去甚遠,其防滑性大大降低,通過性也打了折扣,觀賞性就更談不上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如何有效地保護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跟當地的鄉領導以及村干部還有傳承人不止一次地探討過保護辦法。鄉村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比如,有意識地培養制作樺木車轱轆的年輕人才,采取補助的辦法,保留和維修現有木轱轆車和一些古老的民居,等等。相信通過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共同努力,磑子壩木轱轆車今后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長。</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遵化市|
岳阳市|
砀山县|
禹州市|
方山县|
华坪县|
社旗县|
鹤岗市|
静宁县|
紫金县|
桓仁|
广昌县|
昭觉县|
保德县|
澄迈县|
榆树市|
南漳县|
阿瓦提县|
安远县|
拉孜县|
页游|
冀州市|
抚州市|
蕲春县|
大石桥市|
莱阳市|
梁山县|
运城市|
巨鹿县|
延庆县|
东乌|
盘锦市|
海原县|
宜都市|
井研县|
淮北市|
丹巴县|
宁蒗|
沭阳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