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里氣溫低,冷得早,農歷十月底,就有人開始燒火烤了。特別是家里有老年人的,氣候寒冷,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心腦血管的問題都來了,把身體搞暖和一點,會感覺舒服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屋子里已經支起了柴禾爐,煙囪伸向屋外,山里的冬天,室內室外,冰火兩重天的模式算是正式開啟了。前些年是直接把劈柴或樹蔸子堆在地上燒,房子不像現在是樓房,地面有地板磚或水泥硬化。那時的土磚瓦屋,密封性不好,屋子里有風,人更加離不了烤火,雖然烤火也不見得十分暖和,但不烤火會更冷,十、冬、臘、正月,每年需要大量的柴禾,門前的柴禾垛也比現在大得多。有人來串門,見家里沒有燒火,有事說事,說完轉身就走,坐不下來。飯熟了,端一碗飯,立馬往火邊湊,根本不上桌子坐;來了客人,先在餐桌下面放一個火盆,燒木炭或把燒過的火炭撮進去,才像個待客的樣子、也是像樣兒的人家。山里有一句諺語,“燒一堆火,有個主兒”,哪怕看到一絲火光,心里也覺得暖和一點兒。哪個地方暖和,哪個地方聚的人就多;哪家有人氣,哪家就興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冰雪的世界,人心的脆弱,有時候需要有一膛火的治愈。家里有一膛火,人從外面回來心里感覺踏實、身體也不覺得那么累,坐下來了,身上也不會那么寒冷;洗漱用水、料理家務,隨時都有現成的熱水,想用多少打多少;陰雨連綿的天氣,孩子弄臟或打濕了的衣物、鞋子襪子,換了洗了能夠及時烘干,不擔心缺換洗的孩子受凍……鄉里鄉親,日常生活,與鄰嫌隙,趁冬閑,圍爐煮茶,大概率冰釋前嫌。一灣住著,鄰里家務失和,女方鬧著回娘家,有人有心好意相勸,見人家心事重重正好經過,忙喊:“他嬸,莫著急,進屋坐會兒,喝點茶!”心情不好,找個人說說話,心里會好受點。人家就進來了,女主人忙把火撥旺,又端來茶水、小吃,然后坐下來和人嘮起了知心話。莊戶人家,多是雞毛蒜皮的事,人烤得暖和了,心就寬敞了,聽進耳朵里的話也暖心了。“吃顆荸薺轉口氣”,雞毛也好蒜皮也罷,輕飄飄的隨著一陣風就刮過去了。一個鍋里吃飯“哪有鍋鏟不碰鍋沿的”;“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有一時想不開,有人開導開導總是幸福的。一會兒,屋子里響起了熱熱鬧鬧拉家常的笑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烤火,不烤東西吃,還叫烤什么火呢!在爐子靠近煙道的位置有一個烤箱,可以將紅薯、糍粑塊放在里面,既干凈又衛生,還不用照管它。我們小時候是在火堆里烤食物,有時甚至直接煨進火灰里。烤糍粑,要在燃著的火炭上烤,將火鉗微張開架在火炭上,糍粑放在火鉗上,一不留神就烤糊了,不過那時候家里喂豬,丟進豬食里,重拿新的再烤,一次、二次,大人火了,現在想想也確實有些浪費。有時候,人拿火鉗理柴禾,燒紅過的鐵火鉗,紅褪了卻沒有冷透,一不小心燙得哇哦亂叫。烤紅薯的時候,沒有耐心,放進火堆里,人走了,等玩夠了,想起來,去扒出來吃,已烤成了火炭。有一次,我把姐姐煨在火堆里的紅薯吃了,姐姐回來吃紅薯,扒來扒去,什么也沒找見,“奇怪得很,我剛放進去沒多大會兒呀,怎么燒得這么快?”姐姐一幅十足可惜了的樣子,以為紅薯被燒成了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什么時候,也沒有人愿意把家里搞得邋里邋遢的,莊戶人家也不例外。可冬天,人要烤火、屋子要干凈,以前一直是個難以兩全的事情,在地上燒火的時期偏偏就是這樣。柴禾燃燒時冒出來的濃煙關在屋內出不去,人不得不忍受煙熏之苦,而且揚起來的灰塵還落到家里到處都是,根本擦不及。人烤完火,走到哪里去,身上都有一股煙塵味,很長時間散不去。孩子們天性喜歡火,大人把火燒著了,孩子拿著火鉗不停地在火堆里鼓搗,越鼓搗,火灰上揚得越快,落在桌子上、凳子上、人的身上。“莫玩火,晚上(會)屙尿床上。”大人告誡孩子,孩子玩得“耳不張”。尿床和玩火究竟有沒有直接關系,實際上也無從查考。大人煩不過,把火鉗沒收了,過不了多久,火鉗又到了孩子手上……摸過火鉗的手一會兒又去摸臉上、一會兒又去拿吃的,手上、臉上、嘴巴上一天到晚像從煤窯里出來的。如今燒火烤,柴禾不需要落地,屋子里煙塵很少,室內溫度比使用空調還暖和舒適,而且比使用空調節能。農家的房屋也打理得像城里一樣,孩子們身上也干凈多了。人們有能力改善生活環境時,文明能力自然水漲船高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冬天吃飯,飯菜見風就涼。所以,以前,山里人通常要在火邊上放一張桌子,平常一家人就在這張桌子上吃飯;來了客,有的客人,隨意不講究,因陋就簡,也說就在火邊上吃。人是不冷了,其實飯菜還是不保溫。現在,爐子可以當桌子用,飯菜擱在上面一直保溫,喝點小酒,再也不擔心吃冷菜,甚至上面還可以直接煮一個火鍋,咕嘟咕嘟,更是越吃越暖和。喝茶的杯子放在上面,茶也總是熱的。家里人少時,不想進灶屋,干脆就在爐子上炒菜煮飯,圖個方便。據說,這種爐子節省柴禾,隨便丟二根劈柴進去,就能燒老半天,濕的干的都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烤著火,身閑了心也閑了,一邊喝茶嗑瓜子一邊聊天,聊家長里短、聊古今傳奇、聊那個人物來過這里……老輩講了,鉤沉往事;后輩聽了,繼往開來;孩子聽著,小眼眨巴眨巴,展望長大了的自己。有一天,孩子長大了,這些就成為了家鄉的符號,像一棵長在了心里的樹。等他們有一天也聊起了家鄉,樹也許長成了森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什么時候,有人在爐子的烤箱放進了紅薯、栗子,已經有裊裊的香味彌漫出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時,太陽從半掩著的門洞照了進來,正在一旁打盹的貓咪倏地一下沖出去,去追趕太陽去了,跟著出去的,還有這家里的孩子。“哪去呀!”孩子還小,有大人想阻止他外出的聲音從后面傳來。</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字數:2179)</i></p> 劉仁杰原創·歡迎欣賞^O^? ? ? ? ? ? ? ? ? ?2025-01-17寫于孝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彰武县|
肇东市|
将乐县|
乡城县|
太康县|
渝北区|
修水县|
武宁县|
错那县|
安远县|
庆安县|
安丘市|
康定县|
南开区|
会泽县|
郎溪县|
怀远县|
四川省|
合山市|
民丰县|
潼关县|
恩平市|
芒康县|
长岛县|
海盐县|
新竹县|
海伦市|
霍州市|
马鞍山市|
万载县|
绵竹市|
犍为县|
乌兰县|
家居|
新巴尔虎左旗|
池州市|
舞钢市|
泰安市|
马尔康县|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