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代中期本人分配到單位,那時我才剛剛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子,因為來自農村的貧苦家庭,社會經驗嚴重匱乏,不知道江湖的險惡。所以,遇事處處碰壁、發展處處受限。就是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更沒有江湖潛規則意識,自以為老子是憑本事考上的大中專生,小人得志的心態,殊不知江湖的險惡時時都會作死你。吃虧就吃虧在這點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認知上。可是家庭就是這樣如此的“齷齪”,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加上當時我“一心只念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執拗性格,也導致了我的分配不如意與職場的晉職屢次受阻。正如俗話說的那樣:性格決定命運。借助美篇一角,下列將我40年職場生涯略作一二介紹,與廣大美篇好友一同分享。在此我沒有任何的做作或故作買賣慘狀以引發好友的同情,只是覺得必須改掉職場的潛規則,讓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減少權力尋租,真正地做到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覺得真實地回味這些往事,對至今或許仍有現實的意義與借鑒。冒犯魯莽之處,望笑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一 學校包分配被調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時我念的是現在叫國際金融的專業,國家剛剛開放,很需要這樣專業的“人才”。當時省級單位也到了我們學校多次約談學校領導,我也跟校領導協商了可否讓我留在省城,最后,我們學校也同意我留到這一省級單位。暑假期間我收到了錄取單位通知書,剛剛那時我國政府實行裁軍百萬的計劃,許多沒多少文化的部隊人員被轉業到地方單位,他們轉業到地方后,多數從事公檢法單位交通警察或者經濟警察(現在俗稱保安吧),也有相當部分人從事單位的人事部門工作。而當時我國剛剛恢復高考,跟現在相比,參與高考的考生少得可憐,錄取的考生更是風毛菱角。哪怕你是中專生也是地方的“香餑餑”的,甚是吃香。各單位爭著搶奪人才。可是對于那些手中掌握人事權力的退伍轉業軍人從業人員來說,他們可不是認為你是國家或地方政府所需要的“人才”那樣,他們就按照國家對人才的需求進行有效崗位配置。問題就出在這里,我當時在省級單位報到,按照通常情況,我是會分配到省級單位的。因為當時我們學校大多數畢業生都被分配到了這一省級單位了。按照通常慣例,分配省城的一般不會再次分配到縣城單位了。因為當時我的國際金融專業很緊缺。可是,當我報到后,當時省級單位的那位50多歲的男性人事科科長跟我說,他說,(我老家)的某某人是他的戰友,你可否知道。我說,我知道啊,我小時候經常在他家里玩耍的。他說,安排你暫住省級單位的招待所。你可以先回去,等五天后再來省級單位找他。當時我根本沒把他的這句話放在心上,滿心里還是夢想如今真的可以分配在省級單位了,真的是打心底的高興與偷著樂。根本沒有去找我的鄉親,也就是他的戰友,好哥們。可是,就在5天過后,我回省城報到單位時,那位男性人事科長說,你去福州市級單位報到。后來得知有一位大學英語專業的女生把我的名額給擠走了,即我被調包了,我后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性很大就是我沒有去交代那位他的戰友,“既然你不買我的人情(去找他的那位老戰、好戰友),那我就讓你滾蛋”,這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我個人疏忽或個人幼稚到不能再幼稚(頭腦簡單、年少無知)導致的重大過錯。那時,我一下子頭腦發暈。但來不及我發悶的時刻,我急匆匆地到了市級單位報到,接待我的還是軍轉人員負責招待我的人事安排。市級單位是管轄縣級單位,我后來的單位就屬于這市級單位的直接領導。當時縣級單位剛剛成立不久。那位市級領導想讓我回去,他說年輕人要去農村鍛煉鍛煉,不要老想待在城里。說了幾句政治話語后,他交代好姓鄭的那位(那時大概年齡是40歲左右)軍轉人事干部(后來據說也是我們縣城的人)跟我談談。后來不知那句話得罪了這位人事干部。他在我確定到縣級單位報到后,交給我一封信,由我轉交縣級單位管人事(軍轉人事干部,人秘股股長)的鄒姓領導。后來,據我單位內部人員告訴我說,他的這封信里夾有“此人精神不健康”的字眼。我操!我怎么這么不幸運呢?總是碰到這樣的歪瓜裂棗式的軍轉人事干部在使壞我的人生美夢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二 縣級領導故意整我壓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后來分配到了縣級單位。說句實話,我是單位里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干部。我這里不是吹牛逼,也沒有任何高估我的認知能力和理論知識水平。但至少我還是專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學過一定的專業知識。在此我不想多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時,我們時常有去市級單位出差,國營公交營運車輛往返班次少,或者經常時間到點會及時地收工休息。但因為我們有時工作會超過了或錯過國營公交車的班車出行時刻,那就只能去乘坐私營公交車了。私營公交車的車票價會稍微比國營的貴一點。有一次,我上市級單位出差,恰好乘坐了私營公交車。可是當我回來跟上述所說的那位軍轉的鄒姓人秘股股長申請要求出差報銷,他說我不能按私營公交車車出差補貼標準報銷。我跟他說,我為什么不能報銷?他說,就是不能。其實,就差那么幾毛錢(記得印象是3角)的補貼。當時我們的工資水準低,也就是這樣的出差補貼補助標準。那時,我的(管稽核審計的)直接領導科長告訴我,他自己同樣都能夠報銷,你為什么不能報銷?他向我提供了這位鄒姓人秘股股長上幾個月也都按照搭乘私營公交車并做了多次出差補貼經歷,還把他的會計憑證遞給我看。我腦子也是有點惱火,一下子火氣就上來了——這也是我的性格導致的。于是,我就找我們單位的“一把手”理論。最終,一把手還是公允地同意了我的出差報銷。這次算是我贏了。可是卻得罪了那位鄒姓人秘股股長。這個人秘股股長可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于是,我今后的人生職場注定充滿了多種的坎坷。后來,這位鄒姓人秘股股長果然在一場“鷸蚌相爭”的內部人事安排爭執不休的過程中,他竟然意外地當上了我們單位的二把手,主要分管保衛工作。我的職場生涯就此打住了。首先我的本職工作是專職工作,能夠在此執業的專職干部全省縣域中也就只有兩個縣城,一個是閩南的惠安縣,一個就是我所在的這個縣城,都屬于當時華僑眾多的縣城,每年其個人僑匯都是巨額地從海外匯入,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非常大。因為當時我們國家和政府都很窮。我在這專職職場上辛辛苦苦干了10年,成績在全市排名歷年都是名列前茅的,并獲得了上級領導的一致肯定與嘉獎。可是在1994年成立我的那種性質工作掛牌成立支局時,他們并沒有安排我擔任該支局的中層干部,而是由他的一位哥們,平時都在打球、打牌的剛入行4年、什么業務都不懂的人來充當,我仍然是一位的普通員工。我頓時“火氣”又上來了。于是,我憑著一股埋怨與不平,暗暗就向上反映此情況。上級單位也下來無助地安慰我、也提醒我:我的來生還很長,看開點!我知道這些廢話對我的無益,可是很無奈、心里很糾結、很痛苦。也許,你們覺得他只是副手,還有一把手呢?他為什么不出手“制止”呢?話說,這位副手溜須拍馬可是有一手呢,左領導、右領導的,阿諛奉承的,極盡殷勤。不過,我們單位一把手的這位領導,說實在的,他在行任職十年,沒有提拔過一位副職領導。總是嫌棄年輕人,太年輕、沒有經驗,總之,他看不起眼,根本不懂得如何培養年輕的干部。可是,他滿意的屬中的年紀大的上面又排不上號。這位一把手沒有能力、沒有水平,更沒有心胸與格局。這種情況下,讓這位副職領導幾乎一手遮天,放蕩不羈,拉幫結派,公開稱兄道弟,為所欲為。這是,他加害于我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我寫了13年入黨申請書,他老是不讓我入黨。后來第二任“一把手”領導有意思想提拔我,那位鄒姓副職領導他首先出來惡意阻攔我的晉職,但就是沒有特殊理由,或者故意找茬,也沒有人出來替我說句公道話,我自己也沒有去找關系(現在講公關),主要責任還是我政治幼稚、政治敏感度不夠吧。后來這位鄒姓副職領導還公開跟后來第二任的一位一把手干仗起來。可這位一把手領導也不是善茬,他只顧一個人努力地利用權力撈錢。我的晉職生涯的黃金時光的20年里,幾乎都是這位鄒姓副職領導他那里卡著,給我使絆子。當然,這其中更多的還是出自我的個人原因。可是,有相當部分的我單位的同齡或者大我一些年歲的人員,大字一個不識的,卻花錢買職務、買頭銜,他們曾經在單位里混得很嗨很開,很吃香,上下其手的大有人在。這就是當時的職場潛規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面這就是我的職場部分關鍵時間點,對于人生的或褒或貶,沒人說得清,道得明。其后果也沒有人知曉。猶如一句清朝名人孔尚任所言:“眼看他起朱樓,眼看宴賓客,眼看樓塔了”的人生可悲境遇現實中多如牛毛。我也只能從中回味后暫時得到自己心靈上的些許慰藉與心情的平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即使這個鄒姓副職領導多么地壓我貶我損我甚至害我,無論是工作職位方面的晉升,還是個人生活方面,這位領導人都在公開地或私下里說我的壞話或無端地毀損我的聲譽。有聰明人覺得我的勤奮與賣力不值得,曾勸我離開該單位,另謀他就,不該傻傻地為他們領導賣命、賣苦力。說實話,限于當時的各種客觀條件,我沒有選擇退出原單位,不得不繼續咬著牙關、忍著個人被這位鄒姓領導打壓受到的精神上的傷痛,堅持工作,并在后來的各個崗位取得了應該算是驕人的業績。40年來的工作業績評比均列居轄區前三名,很少有第四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些刻骨銘心的事,如今,我想起來,我看得很開了。雖然,我沒有當上什么的官和長,但我心里踏實得很。對于個人的名與利,我也看得很淡了。某種意義上,我的一生中我應該感謝這些“壞人”,是他們在幫助我,讓我長大,讓我成長,讓我成熟老練,讓我懂得了什么叫世故,什么叫人情社會的現實和人際交往的復雜性。雖然,當今的職場有些改進,但至今此類的事件仍在不斷發生著演繹著。我發此文僅僅希望,國家在職場上的環境必須予以徹底地改善,應當基本尊重每個人的勞動,尊重每一個人的勞動成果,維護一個普通人的尊嚴,有讓員工說話和維權的基本制度保障,既不偏袒資方,也不護短勞工方,獨立的法治精神,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即大家所言的普世價值,還職場一片藍天白云。</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肥乡县|
西城区|
神农架林区|
彰武县|
建宁县|
大邑县|
芮城县|
南靖县|
九龙县|
财经|
应城市|
剑川县|
敖汉旗|
萝北县|
建始县|
通山县|
共和县|
玛纳斯县|
迁西县|
保定市|
浙江省|
金塔县|
盈江县|
仁化县|
金昌市|
淳化县|
沈阳市|
延寿县|
应城市|
金寨县|
五大连池市|
鄄城县|
蓝山县|
松江区|
平山县|
克山县|
林甸县|
朝阳区|
澄江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