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撰文、編輯:趙英林</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2日從小石島、火炬八街打卡后,來到了劉公島。30年前曾帶著孩子來過劉公島,當時對劉公島的印象是通過《甲午戰爭》這部電影了解了一些真實故事。如今坐上游覽車在島上環游一周后,再次看到這些建筑遺址和飽經磨難的歷史遺跡在歲月中沉淀,更加厚重而珍貴。深刻體會到他們所承載的民族傷痛和不屈的抗爭精神。</p> <p class="ql-block">水師學堂,又稱威海水師學堂,是清政府創辦的第四所培訓海軍軍官的學堂。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水師學堂收歸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并進行了修復保護。</p> <p class="ql-block">禮儀廳是北洋海軍恭迎上諭圣旨、舉行會見活動的重要禮儀場所。楹聯“柔遠安還波濤靖,治軍愛民域疆寧”;匾額“威震海疆”,即“威海”地名之由來。1891年和1894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次來威海校閱北洋海軍,曾在此廳內宣讀上諭、接見北洋海軍副將以上高級將領。</p> <p class="ql-block">這組雕塑是1894年11月6日,日軍攻破金州城。破城之際,城內西街曲姓一家婦幼10人,為免遭日軍凌辱,毅然投井自盡。次年,金州廳海防官員王志修聞知曲姓一家的事跡,作《曲氏井題詠》以記其事。</p> <p class="ql-block">這是為紀念甲午海戰110周年于2004年新建的中華海壇。海壇正前方是精雕的56條龍,象征著56個民族一脈相連。正中是高16.8米的定海神針,上方鑲嵌的一枚直徑為1.6米的夜明珠。海壇的建筑造型寓意深刻,它借鑒了北京天壇的形式,象征著中華民族對海洋的崇敬,體現海洋在國民心中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279號潛水艇是引進前蘇聯技術于1979年制造的,1980年服役于東海艦隊,曾多次執行重大任務,立下赫赫戰功。2003年光榮退役,現停靠于劉公島供游客參觀瀏覽。</p> <p class="ql-block">參觀劉公島,我被先輩們的奮斗精神深深打動。水師學堂中,似乎還能聽到瑯瑯書聲;炮臺遺址上,見證著曾經的堅守。歷史雖已遠去,但這種愛國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不斷奮進,珍視和平,讓悲劇不再重演。</p><p class="ql-block">?2024.5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平果县|
左权县|
黄浦区|
新民市|
米易县|
舞钢市|
杭锦后旗|
桑日县|
翁源县|
六盘水市|
朝阳县|
佛山市|
青川县|
昂仁县|
嘉禾县|
治县。|
彭泽县|
三门县|
即墨市|
徐闻县|
鄂托克旗|
同仁县|
雷波县|
天台县|
南岸区|
莆田市|
高邑县|
水城县|
华宁县|
彰化县|
汤原县|
平江县|
庐江县|
固阳县|
汝州市|
高陵县|
庆阳市|
呼图壁县|
子洲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