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史海鉤沉《酷刑“點天燈”有多殘忍?他是首個被點天燈的人,尸體連燒了三天……》 </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刑罰之殘酷令人不寒而栗,而“點天燈”便是其中一項讓人聞之色變的酷刑。</p><p class="ql-block"> 這種刑罰不僅折磨肉體,更是對人性尊嚴的極致踐踏。</p><p class="ql-block"> 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刑罰的最早雛形竟源于東漢末年的一場歷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三國亂世中,一位權傾朝野、肆虐天下的梟雄一一董卓,在死后竟以一種極具象征意義的方式“被點天燈”。</p><p class="ql-block"> 他的尸體燃燒三天三夜,成為了第一個被“點天燈”者。</p><p class="ql-block"> 那么,董卓,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權臣,為何會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場?這一酷刑究竟有多殘忍?</p><p class="ql-block"> 權傾朝野的董卓</p><p class="ql-block">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士族門閥也各自盤踞山河,而董卓便是在這亂世中闖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漢靈帝在世時,天下已是動蕩不堪,宦官亂政、外戚爭權,黃巾起義的烽火更是點燃了整個王朝的頹勢。</p><p class="ql-block"> 局勢危急之時,董卓憑借其久經沙場的經驗與彪悍的涼州軍團,一路殺伐平叛,名聲大噪。</p><p class="ql-block"> 漢靈帝駕崩后,何進、袁紹等人謀劃鏟除宦官,卻不料弄巧成拙,宦官反而將何進謀害,擄走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令整個朝堂陷入一片混亂。</p><p class="ql-block"> 董卓便是趁著這一片混亂的時機,率軍抵達洛陽,成為了那個亂世里出場最為霸道的權臣。</p><p class="ql-block"> 董卓并非只是一介武夫,雖然他出身于邊塞,卻深諳權謀之道。</p><p class="ql-block"> 他救回少帝與陳留王后,不顧群臣反對,強行廢掉劉辯,改立劉協為漢獻帝。</p><p class="ql-block"> 表面上,他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可實際上,他用強大的兵力與兇殘的手段,控制了這座王朝。</p><p class="ql-block"> 他自封為相國,手握重權,頒布命令時甚至連皇帝的詔書也形同虛設。</p><p class="ql-block"> 權力的滋味讓董卓愈加肆無忌憚,他開始為所欲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p><p class="ql-block"> 據傳,他入宮后將洛陽宮室的金銀珠寶掠奪一空,不惜一把火將富麗堂皇的宮殿付之一炬。</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董卓還縱容軍隊在城中肆意掠奪,富貴之家被洗劫一空,尸橫遍野,百姓們流離失所,洛陽城化作一片人間地獄。</p><p class="ql-block"> 更可怕的是,董卓將自己的殘暴性格發揮到極致,他對百官威逼利誘,不順從者,立即被誅殺。</p><p class="ql-block"> 朝堂之上,群臣對他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而董卓卻渾然不覺自己的所作所為已觸及了天下人的底線。</p><p class="ql-block"> 他肆意改寫禮法,甚至將皇帝視為傀儡,自己高坐于龍椅之上,儼然一副帝王的姿態。</p><p class="ql-block"> 但這位“權臣之王”并未察覺,他的殘暴和貪婪已在朝堂內外積聚了無數仇恨。</p><p class="ql-block"> 一雙雙憤怒的眼睛盯著他,試圖找尋那個推翻他的機會,其中便包括他的義子呂布。</p><p class="ql-block"> 董卓覆滅</p><p class="ql-block"> 呂布原本是丁原的部下,但董卓慧眼識珠,便施以利誘,唆使呂布弒殺丁原,轉投自己門下。</p><p class="ql-block"> 呂布背負了“背叛”之名,但換來的卻是董卓的信任與重用。</p><p class="ql-block"> 董卓將他視為親信,甚至收他為義子,兩人表面上父慈子孝,實際上卻埋下了猜忌和背叛的種子。</p><p class="ql-block"> 董卓是個脾氣暴躁、心胸狹隘的人,而呂布雖勇猛,卻也極為驕傲。</p><p class="ql-block"> 董卓對呂布并非真正的信任,而是將他當作一把隨時可以揮舞的刀刃,一次小小的失誤,呂布便險些喪命于董卓的暴怒之下。</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董卓喝酒醉后,呂布因一件瑣事不小心觸犯了董卓的忌諱。</p><p class="ql-block"> 董卓勃然大怒,抄起手戟就朝呂布砍去,那手戟沉重無比,若非呂布反應迅速,身手矯健,早已命喪當場。</p><p class="ql-block"> 董卓的這番舉動,無異于在呂布心里埋下了一根刺。</p><p class="ql-block"> 但呂布并沒有立刻反叛,畢竟董卓的權勢正盛,單憑他一人之力不足以撼動這個巨頭,直到王允出現在他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王允,時任司徒,是漢朝中樞里少有的忠臣之一,他早已看透了董卓的狂妄與暴虐,深知如果再不除掉董卓,天下將徹底陷入黑暗之中。</p><p class="ql-block"> 于是,王允抓住了呂布心中對董卓的芥蒂,也利用一系列手段讓呂布和董卓徹底有了嫌隙。</p><p class="ql-block"> 之后,呂布答應了王允除掉董卓的提議,兩人也開始謀劃如何將董卓引入絕境。</p><p class="ql-block"> 時機很快就來了,那一天,王允以“皇帝設宴”為由,請董卓入宮慶賀,暗中卻已安排好了殺局。</p><p class="ql-block"> 董卓對此并未起疑,畢竟他一向自恃手握天下,根本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而呂布則如往常一般,親自護送董卓進宮,毫無異常。</p><p class="ql-block"> 隨后,當董卓邁步走進大殿時,埋伏已久的士兵突然從四面八方殺出,將他團團圍住,董卓驚愕不已,大聲呼喊呂布的名字:“奉先!快護我!”</p><p class="ql-block"> 可當董卓轉頭望去時,他看到的卻是呂布冷冷的眼神,那一刻,董卓終于明白,自己最信任的人,也是他最致命的敵人。</p><p class="ql-block"> 而呂布面無表情,手起戟落,一擊刺入董卓的胸膛。</p><p class="ql-block"> 尸體被焚三天</p><p class="ql-block"> 董卓的死訊傳出后,整個洛陽歡呼聲此起彼伏,只是董卓的死亡并不足以平息世人心中的憤怒。</p><p class="ql-block"> 他生前的罪行太多,燒殺搶掠、殘害忠良,甚至縱兵屠城,因此,百姓對他的恨意,并不能輕易熄滅。</p><p class="ql-block"> 董卓死后,人們并未因他歸于塵土而善罷甘休,他的尸體,成為泄憤的對象,被加諸了一場令人震驚的刑罰一一“點天燈”。</p><p class="ql-block"> 傳說,那日董卓死后,王允命士兵將尸體扔在宮外,讓人看守。</p><p class="ql-block"> 但即便他已死,那股駭人的威壓仿佛還未散去,連守衛的士兵也不敢靠近太久,只能遠遠地注視著那具龐大的尸體。</p><p class="ql-block"> 但時間一長,一名小兵心中的憤怒漸漸壓過了恐懼,他曾親眼目睹董卓手下軍隊燒毀村莊、掠奪百姓,甚至害死了他的親人。</p><p class="ql-block"> 董卓的死固然令人痛快,但小兵覺得,他的罪行如此之重,僅僅一戟斃命未免太便宜了這個暴君。</p><p class="ql-block"> 于是,這名小兵突發奇想,決定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讓董卓死后的軀體繼續承受折磨。</p><p class="ql-block"> 一個晚上,小兵趁著夜色,手持利刃,一刀刺開了董卓那鼓脹的肚腹。</p><p class="ql-block"> 油膩的脂肪順著裂開的口子翻涌出來,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小兵捏著鼻子,將那根粗大的燈捻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用火石點燃了燈芯。</p><p class="ql-block"> 很快,這場火引起了其他士兵的注意,起初,他們被眼前這一幕嚇得不敢靠近,畢竟死后被火焰焚燒的畫面過于瘆人。</p><p class="ql-block"> 但當他們看清燃燒的“燈”是誰時,竟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p><p class="ql-block"> 這笑聲不僅是對董卓的死幸災樂禍,更是對他生前種種暴行的嘲弄與反擊。</p><p class="ql-block"> 火光越來越旺,董卓的尸體仿佛一根巨大的蠟燭,而圍觀的士兵們仿佛受到了某種感染,有人甚至喊道:“燒得好!讓這奸賊化為灰燼,永不超生!”</p><p class="ql-block"> 據說,那一場焚燒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火光照亮了洛陽夜晚的天空,仿佛在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也在為董卓所留下的罪孽作最后的清算。</p><p class="ql-block"> 火焰燃盡的第三天,董卓的尸體早已化為灰燼,唯余一些焦黑的骨骸散落地面。</p><p class="ql-block"> 一些士兵拿著棍棒,將地上的灰燼攪拌成一片,最終將它掃入一個簡陋的棺木之中,草草埋葬。</p><p class="ql-block"> 酷刑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董卓死后的遭遇,成了天下人茶余飯后的笑談,也成為了“點天燈”這一酷刑的最初象征。</p><p class="ql-block"> 后世有人說,董卓的“點天燈”不過是士兵們的一時泄憤,但這一舉動卻間接開創了酷刑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真正意義上的“點天燈”,后來發展成更加殘忍的刑罰,甚至有犯人被用油浸泡全身,活活點燃,直至生命在烈火中燃盡。</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古代,刑罰種類之多令人咋舌,有些刑罰出于警示和威懾,有些卻完全是出于對人性極限的摧殘,而“點天燈”便是后者。</p><p class="ql-block"> 最初,這種酷刑并非真正的刑罰,而是人們對董卓死后尸體被焚燒一事的戲稱。</p><p class="ql-block">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事件竟被某些殘酷的統治者所借鑒,逐漸成為一種專門折磨人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傳說,“點天燈”最早盛行于川湘一帶,土匪為了懲罰背叛者或是敵對勢力,發明了這一殘忍的刑罰。</p><p class="ql-block"> 受刑者被脫光衣物,用粗麻布條層層纏繞全身,再被投入裝滿油脂的缸中浸泡數日,直至麻布被油脂完全浸透。</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深夜將犯人綁上長桿,從腳底點燃,油脂助燃,火勢迅速從腳底向上蔓延,犯人如同一根巨大的蠟燭,被活活燒死。</p><p class="ql-block"> 后來,有些統治者也會將“點天燈”作為震懾百姓的工具,以此警示反叛者的下場。</p><p class="ql-block"> 例如在清末太平天國時期,“點天燈”屢見不鮮。</p><p class="ql-block"> 犯人往往是那些被俘的敵軍士兵或是所謂的叛徒,他們的身體被浸透油脂后綁在村口或城門外點燃,意在向向所有人傳遞著無聲的恐嚇:誰敢反抗,這就是下場!</p><p class="ql-block"> 但值得深思的是,這種酷刑的存在并未真正帶來所謂的“公道”,反而更像是一種對人性的扭曲。</p><p class="ql-block"> 受刑者在烈火中承受的痛苦是無法言喻的,而那些圍觀者的眼神中,除了恐懼與麻木,還有一種隱藏在深處的病態興奮。</p><p class="ql-block"> 或許,這正是“點天燈”這種酷刑最為可怕之處一一它不僅摧毀了受刑者的生命,也讓觀看者逐漸對殘酷變得麻木甚至習以為常。</p><p class="ql-block"> 漸漸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生命的尊重逐漸超過了對殘酷懲罰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那些充滿血腥與羞辱的刑罰最終被歷史所淘汰,“點天燈”也在時光的流轉中消失。</p><p class="ql-block"> 但它所代表的殘酷與仇恨,卻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中,成為人性黑暗的一種見證。</p><p class="ql-block"> 編輯:云鷹</p><p class="ql-block"> 作者:曦言</p> <p class="ql-block"> 權傾天下的董卓:亂世中的梟雄。</p> <p class="ql-block"> 就在這時,董卓抓住了機會,帶兵殺入洛陽,從此開啟了他在亂世中最瘋狂的一段人生。</p> <p class="ql-block"> 那一天,王允以“皇帝設宴”為名,邀請董卓入宮。董卓毫無防備,認為自己掌控一切,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而呂布則像往常一樣,親自護送董卓進宮。</p> <p class="ql-block"> “點天燈”的開端:尸體燃燒三天。</p><p class="ql-block"> 董卓的死,令整個洛陽城沸騰。百姓奔走相告,朝野上下歡呼雀躍,但這場狂歡并未就此結束。董卓生前的暴行太過兇殘,僅僅一戟斃命,顯然無法平息人們心中的憤怒。</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的尸體成了眾人泄憤的對象。</p><p class="ql-block"> 據說,董卓死后,王允命士兵將尸體丟在宮外。最初,士兵們因恐懼而不敢靠近,但一名小兵因親眼目睹家園被毀、親人慘死,憤怒戰勝了恐懼。他用刀割開董卓的肚腹,將燈芯插入其中點燃,董卓的尸體頓時化作一根“巨型蠟燭”。</p><p class="ql-block"> 火焰燃燒得越來越旺,士兵們圍觀時,從最初的忌憚變成了狂笑。他們一邊嘲笑董卓的下場,一邊高喊:“燒得好!讓這奸賊永不超生!</p> <p class="ql-block"> ”據傳,這場焚燒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董卓的尸體最終化為灰燼,只剩下一些焦黑的骨頭。</p><p class="ql-block"> 酷刑的延續:從泄憤到刑罰。</p> <p class="ql-block"> “點天燈”這種刑罰,后來主要流行于川湘一帶。受刑者被脫光衣物,用麻布纏繞全身,再浸泡在油脂中,最后被綁在長桿上點燃,活活燒死。清末太平天國時期,這種刑罰甚至被用來震懾反叛者。</p><p class="ql-block"> 叛軍被點燃后綁在村口,火光四射,喊叫聲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 這種酷刑不僅摧毀了受刑者的生命,也對圍觀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血腥場面中,人性逐漸被麻木甚至扭曲,冷漠和病態的快感取代了應有的同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张家港市|
望谟县|
兴业县|
兰西县|
龙里县|
武宣县|
平度市|
万全县|
阿勒泰市|
鹤峰县|
阿尔山市|
金塔县|
益阳市|
陈巴尔虎旗|
宣武区|
肃宁县|
秦皇岛市|
太谷县|
林甸县|
新郑市|
丽江市|
麻江县|
怀化市|
蒙阴县|
句容市|
阳曲县|
安仁县|
巴里|
特克斯县|
镇巴县|
永福县|
清镇市|
金寨县|
高阳县|
云南省|
木兰县|
康乐县|
桃江县|
申扎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