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圖 文:古原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美篇號: 2781136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莫斯科近郊有這樣一個地方,長眠著許多偉大的靈魂,鐫刻著永恒的歷史印記,這就是我們這次要去參觀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埋葬了俄羅斯民族歷代的精英和偉人。平時有許多莫斯科市民前來這里瞻仰,好像只要在這里停留片刻,緊張的心情就會得到緩解,平淡的生活又會重新燃起希望之光。這里似乎有某種神奇的魔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俄羅斯人前來吊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新圣女公墓與新圣女修道院一墻之隔,新圣女公墓始建于16世紀,位于克里姆林宮西南4公里處。它不僅是俄羅斯最著名的公墓,也是歐洲三大墓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最初是教會上層人士及貴族的安息之地,據說當年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婭公主就在這里被囚禁和葬身。19世紀后,新圣女公墓才逐漸成為俄羅斯著名知識分子和各界社會名流的最后歸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圣女公墓總面積為7.5公頃,安葬著26000多個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名人的尸骨。他們中有著名的作家、詩人、藝術家,政治家、學者、高級軍官、體育明星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說是墓地,其實這里更像是一個雕塑藝術博物館,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雕塑藝術品,同時又是藝術與靈魂的結合體,可謂碑如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些曾經對俄羅斯歷史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世紀偉人都長眠于此,而且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獨特的墓碑,向世人講述著他們不同的生命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種把墓主人的靈魂與墓碑的雕塑藝術巧妙融合的構思,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在俄羅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讀生命、凈化靈魂的圣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與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生死觀有異曲同工之妙:</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星期四克里姆林宮閉館, 導游建議自費項目改為去新圣女公墓參觀。當時,我們20多人的團隊中不少年輕人都不愿意參加,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那段中蘇友好的蜜月時期,缺乏對俄羅斯文化和歷史的了解。而我們去過的人都認為,不虛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葉利欽墓(1931-2007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他的墓地用飄揚的俄羅斯白藍紅三色國旗做墓碑,由雪白的大理石,藍色的陶瓷以及紅色的花崗巖拼接而成,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葉利欽是個有爭議的政治人物,有人說他是自由俄羅斯的締造者,也有人說他是前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魯曉夫墓(1894-1971),前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他的墓地在西區。富有諷刺意味的是,赫魯曉夫的墓碑是由他生前極不待見、曾多次當眾羞辱的著名現代派雕塑家恩斯特. 涅伊茲維斯內創作完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墓前立著一塊三米高兩米寬的墓碑,墓碑由黑白分明的花崗石相間而成。雕塑家通過黑白交接的墓碑,充分展現了赫魯曉夫黑白分明的個性以及他毀譽參半的一生,這也是雕塑家對赫魯曉夫比較客觀的評價。你看!赫魯曉夫的頭從花崗石中探出,仿佛在傾聽后人對他的評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賴莎.戈爾巴喬娃墓(1932-1999),前蘇聯最后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的愛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墓碑是一位體態輕盈的少女銅像。據說,雕塑家是按戈爾巴喬夫第一次見到她時的樣子塑造的。當時她十八歲,他對她一見鐘情。墓前有一塊空地,據說是戈爾巴喬夫留給自己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別德墓(1950-2002) ,俄羅斯軍界和政界知名人物,授四星級中將軍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役從政后,擔任過俄羅斯人民共和黨領導人,2000年在總統競選中敗給普京。原本是葉利欽的不二接班人,因飛機失事而遇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園的一個角落里,有一塊斯大林妻子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9年,不滿十八歲的娜杰日達和39歲的斯大林成婚。她關心民間疾苦,與斯大林政見不合,于1932年十月革命15周年之際自殺,享年31歲。據傳,斯大林當時說:“她是唯一能打動我鐵石心腸的人。她死后,我對人們的最后一點溫情也隨之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明(1904-1974)?,原名陳紹禹,安徽六安人。王明曾留學蘇聯,被稱為斯大林的學生。回國后曾任中共早期重要的領導人, 在中共歷史上,王明幾乎是教條主義、左傾冒險主義等錯誤路線的代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國成立后,王明長期留居蘇聯,1974年在莫斯科病逝。一個中國人居然也在這里占了一席之地,而且是蘇共中央為他立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明夫人孟慶樹和女兒王芳妮的合葬墓,安葬在王明墓的對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圣女公墓里一共就埋葬了三個中國 人,分別是王明和他的妻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英雄卓婭和著名小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曾影響了無數的中國人。這部小說中的原型卓婭和舒拉,以及其母親都安葬在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說,卓婭雕像現在的表情和姿勢,就是年僅17歲的她被德軍絞死后的真實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卓婭墓對面是她弟弟舒拉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卓婭死后,她的弟弟舒拉也進入坦克學校學習。畢業后,作為坦克兵中尉在反攻柏林時英勇捐軀,年僅二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奧斯特洛夫斯基墓(1904 -1936),前蘇聯作家,列寧勛章獲得者。他在索契創作的《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影響了我們那一代中國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書中的保爾·柯察金原型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墓碑定格在墓主人臨終前的最后一刻,他的一只手伏在書稿上,飽受疾病折磨的身體微微抬起,眼睛凝視著遠方。墓碑下鐫刻著伴隨著他大半生的軍帽和馬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碑前,我們久久不忍離去,大家低聲吟誦著:</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捷耶夫墓(1901-1956 ) ,前蘇聯著名作家。 代表作《青年近衛軍》,熱情謳歌了與法西斯德國占領軍英勇斗爭的一代青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5月13日,在留下對文藝政策批判的絕命書后,飲彈自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蘇聯著名紅色詩人。 他屬于那個疾風暴雨的年代,左得可愛。因事業失意和情感受挫,自殺身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契科夫墓(1860-1904) ,小說家、劇作家,短篇小說的世界級巨匠。 他早年的經歷也和魯迅差不多,從學醫轉向文學。他的《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羅斯文學史上的珍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契科夫和家人合葬,墓地用鐵柵欄圍起來,墓碑看上去像個"小教堂",比較有特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果戈里墓(1809-1852) ,被譽為“俄國散文之父”。 代表作有《死魂靈》、《欽差大臣》等,是繼普希金之后的俄羅斯“文壇盟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果戈里的墓碑上只有一個十字架,沒有個人畫像和照片,比較簡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烏蘭諾娃墓(1910-1998 ) ,前蘇聯著名芭蕾舞藝術家,有芭蕾女神之稱。 她表演的《天鵝之死》 《羅密歐與朱麗葉》,讓世人無法忘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的墓碑是一塊鐫刻著她優美舞姿的白色大理石,恰如詩人艾青對她的印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像云一樣飄柔,像風一樣輕盈,比月光更明亮,比暗夜更寧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庫林墓(1921-1997) ,莫斯科大馬戲團創始人。家喻戶曉的著名喜劇藝術家,被比作蘇聯的卓別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德米拉.金澤娜墓(1929-2009),俄羅斯著名女歌唱家,有伏爾加女王之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里亞賓墓(1873-1938),前蘇聯最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移居西方,晚年落葉歸根。墓前豎立著一座全身雕像,他靠坐在沙發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頭略微上揚。神情專注,似乎在聚精會神地傾聽音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雕像栩栩如生 ,提起夏里亞賓的名字,耳邊便會響起那支深沉、悲壯的《伏爾加船夫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圖波列夫墓(1888-1972 ) ,著名的飛機設計師,也被稱為轟炸機之父,一人獨得三枚最高榮譽勛章。在他的領導下成立的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出圖系列各型飛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烏蘭諾娃墓對面,矗立著莫斯科保衛戰中三位英烈的墓地,他們是多瓦托爾少將、飛行員塔拉里欣中尉、潘菲洛·伊萬·瓦西里耶維奇少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蘇聯著名播音員列維坦墓。衛國戰爭時期,他宣讀了斯大林的《告全國人民書》。戰時,他的聲音給了蘇聯人民極大的精神力量。希特勒曾咬牙切齒地說,攻進莫斯科,他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列維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碑上,紅軍之星當頭照耀,他鎮定自若地面對話筒,身后一圈圈電波傳向遠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謝梅科維奇墓,蘇聯最偉大的婦產科醫生 。接生危重新生兒無數,其影響和地位相當于我國的林巧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俄羅斯社會經濟的變化,新圣女公墓也受到資金與墓地匱乏的雙重壓力。但想死后葬入新圣女公墓并非易事,有些商人愿意用巨資來交換墓地,但是俄羅斯人不同意。能否入葬此園須經俄羅斯全民表決,即使政商名流也難以破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藝術被俄羅斯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這塊陰陽交界之地。讓每一個到這里參觀的人得到藝術的享受,同時也讓我們感到,那些逝去的人,那些刻在墓碑上面的名字,仿佛依然活躍在我們身邊,他們栩栩如生在向我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俄羅斯的百年變遷。</span></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麻江县|
莎车县|
井陉县|
襄汾县|
仁化县|
广灵县|
昭通市|
吐鲁番市|
无锡市|
青田县|
米易县|
马尔康县|
平塘县|
桂平市|
台安县|
灌云县|
馆陶县|
德兴市|
营口市|
巴里|
彩票|
正定县|
达孜县|
安陆市|
孝感市|
原平市|
云南省|
沂水县|
逊克县|
体育|
油尖旺区|
江口县|
阿瓦提县|
太和县|
余姚市|
连平县|
华阴市|
达州市|
广饶县|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