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文/圖:胡志強</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音 樂:巴赫前奏曲 B.P</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部分照片來自網絡,誠致謝意!)</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倫敦之行,時間局促,所見所聞,認識十分膚淺。但是對某些事物,卻也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記述下來,一來便于自己回味,二來也可分享給朋友,故而樂此不彼。回顧游程,覺得倫敦之行,有幾個方面值得回望,可分上、中、下三個片段加以記述。</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上篇:甜美的泰晤士河</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甜美的泰晤士河,你要慢慢地流,直到我的歌聲停歇為止。”這是一位英國詩人因對泰晤士河的眷戀而寫下的詩句。</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泰晤士河景色</u></i></b></p><p class="ql-block"><i>多少年來,在文人雅士的贊嘆中,它穿過倫敦這座名城,緩緩流向溫莎堡和漢普頓庭,經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保羅大教堂、倫敦塔,直到格林威治然后入海。泰晤士河兩岸的一幢幢建筑,河上的一座座橋梁,都有著各自不平凡的故事。</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倫敦塔橋</u></i></b></p><p class="ql-block"><i>橫跨泰晤士河的倫敦塔橋,給人以一種厚重的感覺,建成于1894年,是倫敦的一個標志性建筑。它造型十分優美別致。塔橋兩邊各有一個塔樓,橋的下層為橋面,上層有兩條平行的鋼梁連接。橋基則有每塊重100噸的鋼筋混凝土鋪成,十分堅固。在橋面上、或乘電梯在鋼梁上瞭望,泰晤士河的旖旎風光可盡收眼底。</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塔橋以電力啟動,橋面可以從中間打開讓船只通過。過去有許多商船從世界各地進入倫敦,但現在商船一般都停泊在泰晤士河口,因此從橋下通過的船只比往日顯著減少,橋面也就很少開啟了。</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大本鐘</u></i></b></p><p class="ql-block"><i>聳立于泰晤士河邊的大本鐘,人們從老遠就能看見它的身影,它被公認為倫敦的又一處標志。這座320英尺高的鐘樓,是1873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建造的。在鐘樓上部,它有四個鐘面,每一面有23平方英尺大。據說因鐘體巨大,當時從鑄造廠運到鐘樓,動用了十六輛馬車。</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大本鐘的聲音非常清晰而洪亮,它的聲音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從十九世紀建成以來,盡管曾經兩次裂開而重新鑄造,但它從未間斷地為倫敦人報時,因此大家親昵的稱它為“倫敦的聲音”。</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國會大廈</u></i></b></p><p class="ql-block"><i>沿河而建的國會大廈長數百米,它與左面的大本鐘和右面的維多利亞塔共同構成了一幅最為完美壯麗的畫面。每當風和日麗之時,藍天白云和它的倒影映在泰晤士河中,其景色之美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國會大廈原來的建筑是英王愛德華在十一世紀時建造的,后來歷代君主加蓋了不少附屬建筑或對它作了修葺,才形成了目前的建筑格局。開始時,它是王家宴客的場所,后來隨著英國議會制度的建立,改為國會議事堂。英國國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十六世紀開始在里面開會。依照英國的法律,國會開會時,一般國民可在旁聽席上觀看和傾聽議員們的議事,英王、首相與內閣成員也分別列席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會議。</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倫敦塔</u></i></b></p><p class="ql-block"><i>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處古建筑,一向以它的壯觀和歷史聞名。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建筑,而是有許多塔身和建筑連接起來的建筑群。主要有白塔、魏克菲塔、布象塔、血塔、德佛羅塔、馬丁塔、弓箭手塔、鐘塔和女王之家、叛徒之門、滑鐵盧營、圣彼得小教堂等建筑構成。</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倫敦塔建成以來,曾經當過城堡、王宮、藏寶庫、鑄幣廠、監獄、天文臺等。有趣的是,曾經還有許多鳥獸關在這里的籠子里,十九世紀初,全部動物幾乎都遷出到了塔外的動物園去了,只有烏鴉被留了下來。據傳說,如果烏鴉飛走的話,倫敦塔或英國都將滅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現在,倫敦塔已經向游人開放,雖然不再是王宮或監獄,但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特點,如衛兵的仿古服飾、國王鑰匙的交接儀式等,讓人回想起過去的一切。</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u></i></b></p><p class="ql-block"><i>位于倫敦東南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威治,是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的舊址,地球經線為本初子午線的誕生地。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創建于1675年,1884年國際天文工作者在華盛頓的國際經度會議上作出決定,以經過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并以格林威治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從此,格林威治就聞名于世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后來,由于倫敦燈光強度增加,加上工業化的發展導致空氣污染,使天文臺的工作受到影響,于是從1948年起,天文臺遷移到了倫敦東南部蘇塞克斯。</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后來,原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被辟為格林威治公園。走入公園,便可看到小徑左側有一座典雅的庭院,這便是舊天文臺。庭院的大門右邊鑲著一口大鐘,它安裝于1851年,鐘周圍的羅馬數字表示24小時。在子午館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鑲嵌在大理石地面上的筆直銅線,這就是本初子午線。銅線兩邊分別標著“東經”和“西經”字樣。到此參觀的人,總喜歡跨在這條銅線上,雙腳踏著東、西兩半球,攝下一張珍貴的照片。子午館墻上的銅牌中央也刻著一條線,上面寫著:“世界本初子午線,北緯52度28分38秒2,經度零度零分零秒。”</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泰晤士河畔的商業區。</u></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泰晤士河畔的金融區。</u></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溫莎堡</u></i></b></p><p class="ql-block"><i>位于泰晤士河畔的溫莎堡,是世界上最古老,且目前仍有王室居住的城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u>圣保羅大教堂</u></i></b></p><p class="ql-block"><i>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圣保羅大教堂,是倫敦大主教的駐所,也是倫敦的宗教中心。</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倫敦,因泰晤士河而靈動,因泰晤士河而飄逸,更因泰晤士河而勃發。這條著名的河流兩岸,不僅顯現著現代倫敦的壯觀,而且還透出古代倫敦的繁榮。從空中鳥瞰,它像一條碧玉帶,溫柔而輕盈的纏抱著倫敦。</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嗨!甜美的泰晤士河!你令世人陶醉!</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2025年1月</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巫山县|
长岭县|
沁阳市|
黔江区|
阳新县|
阿克陶县|
沅陵县|
肃宁县|
麦盖提县|
荃湾区|
济阳县|
南木林县|
明光市|
阳江市|
台南市|
酉阳|
林州市|
岑巩县|
木里|
伽师县|
仙游县|
新宁县|
弥勒县|
海晏县|
石景山区|
奉新县|
江永县|
怀远县|
南阳市|
华容县|
连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海县|
岱山县|
车险|
克什克腾旗|
永州市|
乐都县|
略阳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