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8日上午9時,宜豐縣城源形新村的一間辦公樓里,一場關于“王錫侯與《字貫》案”的文史研討會在此隆重召開。會議由王氏宗親會名譽會長、原縣政協秘書長王立峰主持,宜豐縣王氏宗親會的多位族老與現任縣作協主席唐銀生、原縣史志辦主任辛增明、譜牒專家胡仁平,以及多位縣教育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全程參與了熱烈的討論與發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亦有幸受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作為土生土長的宜豐人,也作為一個業余的文學創作者,第一次聽說咱們宜豐的先賢王錫侯和他的煌煌巨著《字貫》,實乃孤陋寡聞,汗顏不已。在此之前,對于南宋狀元姚勉,倒自小常聽老人提起,其亦有《雪坡文集》傳世,后又拜讀過鄢文龍教授寫的幾篇關于姚勉的文章,所以印象頗深。而王錫侯因書獲罪,被乾隆皇帝抄家問斬,剛付梓不久的《字貫》一書及其近二十部著作悉數被毀,幾無傳世,以致王錫侯在歷史長河中沉寂了近250年,唯余零星的野史軼聞在桑梓之地口口相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里,不得不提沐溪為何地,王錫侯為何人,與《字貫》為何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沐溪,位于棠浦集鎮以南兩公里處,古名墨陂,依田傍水,是棠浦河與曲水河交匯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宜豐東大門的咽喉,是竹木、糧食外運內銷的必經之路和關卡,素有“竹木碼頭”之稱。地處遠近聞名的“曲水塅”之尾,是宜豐一大糧倉,本地有民諺曰:“上有良田鋪,下有曲水塅,三年不下露,還有糯米打麻糍。”沐溪村下轄四個自然村,除麻田姓鄒外,老屋場、對門、西濱三個自然村俱姓王。沐溪王氏子孫昌榮,目前約有1200人,為宜豐境內王氏宗族人數最多的聚居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錫侯,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于新昌縣(現宜豐縣)棠浦鎮沐溪村西濱自然村,是個典型的農家子弟。自小受鄰鄉先賢陶淵明和姚勉之影響,立志考取功名。24歲便考上秀才,38歲考中舉人,之后時遇不濟,曾九次赴京參加會試均落第,直到年近花甲。心灰意冷之際,便居于宅中埋頭著書立說,不料成果頗豐,有十多部書籍于坊間被文人雅士競相傳閱,在江西已小有名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多年之前,王錫侯便發現《康熙字典》存有不足,為查缺補漏,方便后學,遂參照《康熙字典》與《爾雅》,再加上自己精辟獨到的見解,重新編撰了一部長達40卷,門類齊全,涵蓋范圍大超前書的字典類實用工具書,“字又猶散錢,義以貫之”,故命名《字貫》。此書從1764年開始籌備,1768年動筆編寫,后不慎遺失一半初稿,1772年再次續寫并修訂,1774年進行雕版印刷,1775年竣工。前后歷時十余年,凝聚了王錫侯畢生心血的學術巨著《字貫》自此橫空出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字貫》一書剛面市兩年時間,尚未得到普及推廣,便遭到族侄王瀧南的挾私報復舉報。王瀧南乃游手好閑之輩,行事乖張,橫行鄉里,曾被官府懲處流放,后逃回老家,仍不思悔改,王錫侯出于維護家族聲譽,曾怒斥其行徑。王瀧南遂懷恨在心,從《字貫》中斷章取義,連夜向官府告發王錫侯“私自篡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且不避廟諱御名,實乃大不敬”。這還了得?從知縣到知府再到巡撫火速逐級上報,最后奏折傳到乾隆手里。乾隆查看后龍顏大怒,認為“此舉大逆不道,按罪當誅,以申國法而快人心”,并親自勒令刑部從重從速處理此案。最終,王錫侯全家15人中,8名成年男丁被問斬,7名婦孺流放東北為奴為婢;家產充公,其所著之書全國徹查銷毀,只字不留;有數十名相關官員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此案一時轟動全國,成為清代江西最大的文字獄冤案,影響深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王錫侯的《字貫》不因文字獄而遭禁毀絕跡,那么他在我國學術界定有一席之地的,王錫侯不僅是王氏家族一位值得驕傲的先賢,也稱得上宜豐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編校家和語言文字學家。2023年,在王錫侯誕辰310周年之際,宜豐王氏宗親會王立鋒會長邀請縣內外文史工作者四處走訪,廣泛搜羅資料,多次召開研討會,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終于在2024年編寫出《王錫侯與字貫案》一書,還歷史本來面目,以告慰先輩,啟迪后人。遺憾的是,王錫侯的《字貫》原本一直未在國內發現,致使不能明確認定王錫侯的學術界地位,不能充分展現王錫侯的研究價值,對王錫侯的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困頓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王錫侯與字貫案》編輯即將完成之際,突然喜從天降,經過不懈努力,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宜豐棠浦人龔汝富先生和王立鋒會長先后從日本早稻田大學與內閣文庫分別尋得《字貫》全書的電子版,并立即下載打印成冊,妥善保存,為今后研究王錫侯,深入發掘《字貫》的學術價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人功莫大焉!這套《字貫》原本,應該是當時《字貫》案發,乾隆下令全國查抄時的偶然漏網之魚,上世紀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期間又從中國民間搜刮而來的珍貴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研討會上,王立鋒會長高屋建瓴,提出了未來三年對王錫侯研究的三個方向和任務:一是對西濱自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對王錫侯故居的確認、保護和修繕;二是邀請專家學者認定《字貫》的文化地位和價值,認定王錫侯的歷史地位和名分;三是尋找王錫侯的嫡系子孫后人,完善這一支的族譜。并從學術研究、文藝創作、新聞報道三個方面明確指派了經驗學識豐富的專人進行負責推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石擊起千層浪,《字貫》全本的重現,一定會引起國內文史界的高度重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展望未來,對王錫侯與《字貫》的研究,一定會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研究和宣傳王錫侯與《字貫》,是宜豐王氏宗親會的家族義務,更是對歷史的尊重,是歷史賦予的光榮而神圣的使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合江县|
陇川县|
思茅市|
抚松县|
沅陵县|
滦平县|
垣曲县|
昆山市|
新密市|
自治县|
伊通|
金坛市|
于都县|
福安市|
鲁山县|
化州市|
新泰市|
茂名市|
望江县|
慈溪市|
乌海市|
赤城县|
健康|
定州市|
临漳县|
顺平县|
龙陵县|
洪湖市|
寻乌县|
新竹县|
晴隆县|
黄梅县|
顺平县|
永州市|
淮南市|
科尔|
井研县|
都昌县|
巍山|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