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6927198</p> <p class="ql-block"> 天津廣東會館在天津英商怡和洋行買辦梁炎卿的主辦下籌建,館址選定了當時天津城絕對市中心,在鼓樓南大街購置了原鹽運使署舊址的土地,計地23畝。會館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4年)2月12日動工。</p><p class="ql-block">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十四日會館落成,取名廣東會館。當時,廣東會館的主要功能是,當廣東商人初到天津時,可以第一時間落腳會館,站穩腳跟后再以會館為平臺圖謀發展。會館不僅提供基本的住宿等服務,也是商務洽談、同鄉聚會、節日娛樂的場所。</p><p class="ql-block"> 1985年,天津廣東會館成為中國第一座專門以戲劇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曹禺先生任名譽館長,鄧穎超題寫館名。</p><p class="ql-block"> 我到了廣東會館觀看京劇時,看見觀眾席旁的櫥柜,里面展示是京劇各角色形象的人偶,這些戲曲人偶引起了我的喜愛。在京劇演出前,對戲曲人偶,我拿出相機拍攝了部分戲曲人偶,分享大家!</p> <p class="ql-block"> 《中國戲劇人物造型藝術展覽》</p><p class="ql-block"> 天津戲劇博物館以天津廣東會館為依托而興建。天津廣東會館始建于1903年,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清式會館建筑之一,其主體建筑古典式戲樓,以它的空間跨度大、設計巧妙和裝飾精美而成為我國古典劇場中的精品。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尚小云等人都曾在這里登臺獻藝。</p><p class="ql-block"> 《中國戲劇藝術人物造型展覽》是天津戲曲博物館和天津華夏石雕藝術博物館聯合推出的旨在弘揚戲劇藝術,展示戲劇人物藝術形象,介紹戲劇人物舞臺服飾、臉譜、行當、劇目及歷史背景等多維知識內容的展覽,共展出戲劇舞臺中生、旦、凈、末、丑各行當的藝術人物近百個,涉及觀眾熟悉的傳統劇目52出。</p><p class="ql-block"> 中國戲劇是一門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綜合藝術,主要以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塑造人物,同時用服裝、頭盔、頭飾、臉譜等刻畫人物。通過穿、戴、化妝、勾臉,把人物的身份、性格、忠奸、善惡乃至文武等都能基本上表現出來。 </p><p class="ql-block"> 為適應舞臺上表演的需要,把戲劇人物的服裝、頭盔、頭飾進行美化加工和加長夸大。如蟒、褶、氅、靠、長衣、短衣等都比實際生活中的服裝色彩鮮艷和花色多樣,以達到美化角色、增加表演難度、提高觀賞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展覽中展示的戲劇人物,完全按照舞臺演出時真實扮相,穿戴、動作,按比例縮小精制而成。服飾在選材、面料、線料、制作等方面,均按實際用料和傳統制作程序,全手工一針一線縫制而成。囊括“蟒、褶、氅、靠、衣”五大類,戲裝近百種。尤其是,花臉人物的臉譜,均是刺繡而成,針腳勻稱、色彩分明。</p><p class="ql-block"> 戲劇人物整體造型比例協調、神態逼真、動作準確、做工精細、栩栩如生。堪稱戲劇人物造型藝術的彪炳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注重虛實相生、形神兼備、剛柔并濟、動靜互見的特點,形象的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精髓。這在《中國戲劇藝術人物造型展覽》得以充分展示。</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您看過本文和現場實拍的戲劇藝術人物造型,有沒有勾起您關于中國傳統戲劇的一些美好回憶,方便的時候請您也來天津戲曲博物館看看。</p><p class="ql-block">(網絡下載)</p> <p class="ql-block">攝影:曉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聊城市|
韩城市|
宁远县|
宜川县|
班戈县|
安阳市|
武乡县|
玉龙|
黔南|
麻栗坡县|
浦县|
讷河市|
屏东县|
内江市|
寿阳县|
潮安县|
景谷|
建始县|
故城县|
郁南县|
甘德县|
新干县|
来宾市|
宣威市|
嘉定区|
普定县|
万全县|
阳新县|
陇川县|
油尖旺区|
宜丰县|
万州区|
河东区|
仙居县|
平江县|
尼木县|
迭部县|
锡林浩特市|
康平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