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紅色涇縣,宣紙之鄉。2006年,“宣紙制作技藝”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保護名錄。</p> <p class="ql-block">涇縣宣紙文化園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國風與自然山水,用極簡的風格展示中國宣紙文化,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已經成為網紅景點啦。</p> <p class="ql-block">踏入宣紙文化園,儼然穿越千年時光,感受匠心的脈動與傳承。結構主體是大面積的留白,將宣紙的切片工藝在建筑中完美呈現,仿佛一座座宣紙堆疊起來的立體水墨畫,無論是直線還是曲線,都展現出絲滑流暢的美感,賞心悅目,似乎每個角落都會給你帶來驚喜!</p> <p class="ql-block">漫步園區,邂逅千年白色情緣,建筑線條交織變幻,點線面在光影雕琢下充滿了韻律,展現出東方美學的深邃幽靜和清冷素雅,盡顯宣紙風華。</p> <p class="ql-block">水泊倒影的詩情畫意,中式美學的神秘意境,不愧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設計。小小的點綴,微微的變化,不期然的靜物,別具匠心的設置,一步一景,眼前一亮。這些建筑設計得到了國際認可,榮獲佛羅倫薩藝術展的最高獎項“達芬奇金獎”。</p> <p class="ql-block">參觀宣紙體驗園,可以親眼目睹大國工匠展示制作宣紙的“撈紙”“剪紙“曬紙”等傳統工藝,承載著歲月的故事,顯現出古老技藝、古韻遺風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赴一場宣紙的時光之旅,感受千年文化的流淌,每一頁都訴說著過往,每一筆都是歷史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涇縣古城墻始建于明朝,之所以碑上寫清朝,是因為從清朝多次維修和重建時算起的吧,如今仍起到防洪護堤的作用。這座古城墻靜靜地屹立在歷史長河中,見證了歲月的更迭變遷,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城墻邊曬曬薯干,晾晾咸肉,白色葛粉,紅色鴨胗,不就是當地人生活的煙火氣息么。</p> <p class="ql-block">拾級而下,青戈江如一條碧綠的綢帶環繞著古城,江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倒影交相輝映,美景如詩如畫。河面不時有漁舟輕泛,漁人撒捕魚。在江邊還能聽到熟悉而又親切的“搗衣”聲,家住附近的家庭主婦們都喜歡在江邊洗衣服,這個習慣怕是已經保存成百上千年了吧。</p> <p class="ql-block">涇縣查濟古村始建于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因村中查姓人口居多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查姓始祖查偉為唐朝開國功臣。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這里綠樹成蔭,溪水潺潺,自然環境優美,民俗風情濃郁。</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財神樓和財神橋,是進入查濟村的第一道風景,也是村落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橋建于明朝中期,因其獨特的財神樓而得名。橋長約5米,寬約2米。橋上有一面照壁,上書“紫氣東來”,寓意衣錦還鄉,留住財氣。</p> <p class="ql-block">村內有許多徽式古民居,查濟河從村中逶迤穿過,沿河錯落有致地建有拱石橋、平拱石橋、板石橋等,掩映在兩岸粉墻黛瓦之間,確實是開門走橋,推窗見河。</p> <p class="ql-block">最有特色的紅樓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因旁邊曾有一座小紅樓而得名。始建于明代,為拱形石橋,拱高10米。目前整座橋身被綠色植物覆蓋,成為一座綠橋,當地人叫它“一簾幽夢”。</p> <p class="ql-block">查濟村原有108座橋梁,108座祠堂,108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筑140余處,其中橋梁40余座,祠堂30座,廟宇4座。</p> <p class="ql-block">查濟依山面水,田園景觀特色明顯,美麗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藝術家前來創作,也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這里是美術家的畫廊,有“安徽美術家村”稱號,又被稱為“中華寫生第一村”,進一步增添了這個古村落的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查濟古村是一幅動人的歷史與自然結合的完美畫卷,是一首流淌著詩意與遠方的田園牧歌。曾上榜2017年發布的“中國記錄古村落排行榜”,位列第三名。</p> <p class="ql-block">距查濟十多公里的桃花潭,水深碧綠,清澈晶瑩,山光水色,旖旎風光。因大詩人李白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而成為歷史名勝。</p> <p class="ql-block">義門始建于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清乾隆年間重建。大理石門額,上書“義門”兩字,大門邊墻下部為石塊砌成,上部磚砌,用磨光花磚貼面。造工精細,別具特色。現尚存主體建筑。</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既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又有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筑,既可觀山川之靈氣,亦可發思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至江南,遂修書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見面后,汪倫據實告之,桃花者指的是潭名,萬家者乃店主姓萬。李白聽后大笑不止,并被汪倫的深情相邀所感動。李白與汪倫在桃花潭邊詩酒唱合,流連忘返。臨別時寫下《贈汪倫》的千古絕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p class="ql-block">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以豪放不羈的風格和豐富的想象力著稱,被譽為“詩仙”。青蓮祠門口的對聯是:青蓮汪公咲美談,縱酒當歌萬古傳。</p> <p class="ql-block">汪倫在唐開元年間曾任涇縣縣令,與李白是好友,兩人友情深厚,曾以美酒款待李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文化|
剑阁县|
平遥县|
蓬莱市|
江都市|
任丘市|
普兰县|
麟游县|
万荣县|
颍上县|
黎城县|
巢湖市|
大宁县|
五常市|
林州市|
汨罗市|
长治市|
南岸区|
鹤山市|
巫山县|
平塘县|
张掖市|
南通市|
泰州市|
恭城|
宣化县|
大洼县|
衢州市|
修水县|
肥城市|
灵璧县|
哈巴河县|
行唐县|
昌平区|
五家渠市|
湖北省|
屯门区|
新昌县|
城口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