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踏入西藏,步入塵世之外的幻妙之境,拉薩的每一寸土地都似被神佛之手精心雕琢。</p><p class="ql-block">請欣賞2003年、2016年、2024年三次與拉薩相遇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照片:2016布達拉宮背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2024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照片:2016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出發前的準備</p><p class="ql-block">第一篇“瘋狂的決定”——去阿里,這是我國內旅行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阿里被稱為高原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景區與景區之間路途遙遠,平均每天行駛里程400公里左右,而且要翻山越嶺,省道以下的支路崎嶇不平,有句話說“走最爛的路,看最美的景”是生動的表述。雖說幾十年的旅行走遍全國,至少十五次進入高原藏區,但絕不能掉以輕心。</p> <p class="ql-block">為防高反,我幾個月前就加強自己的體能鍛煉,堅持每天慢跑快走8千步,不定期出門行走2~4小時。出發前半個月喝紅景天茶,不管有用無用天天喝,至少在心理上是有用的。出發前10天,特別注意預防感冒,確保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適當增加營養,提高免疫抵抗力,將體能和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準備行李時帶上防高反、防暈車各種藥物,帶上夏、秋、冬三季衣物及少量食物。出發時帶著一個行李箱(15公斤),一個雙肩背(4公斤),輕裝上陣。</p> <p class="ql-block">照片:2016布達拉宮背影</p> <p class="ql-block">圖片:2024.9拍攝于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照片:2016..9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這次阿里之行是2024.9.13正式開始,我9,10就到拉薩,整整提前3天,適應高海拔環境,預防高反。實踐證明這個環節非常必要,十分有效。</p> <p class="ql-block">與拉薩再相遇</p><p class="ql-block">第一天,2024.9.10(星期二)上海晴</p><p class="ql-block">終于等來了——2024.9.10。清晨6:30出門,打起背包,拖著行李箱,打車到2號線地鐵站,乘地鐵去浦東機場T1航站樓,7:30到達。東方航空班機9:35準時起飛,約12點抵達重慶江北機場,轉乘西藏航空,15:15準時起飛,行李聯運直接到拉薩。</p> <p class="ql-block">從重慶江北機場飛拉薩,2小時的飛行并不算長,但舷窗外的風光令人神往。空中白云升騰百余米之高,排山倒海般向飛機迊面快速沖來,飛機受到氣浪沖擊激烈的晃動,神經一下子緊張起來。</p> <p class="ql-block">天邊云墻好似白雪覆蓋連綿不斷的山脈。眼前腳下大朵大朵的云層飛快向身后移動,中間濃厚的云層連接成一片,如同茫茫雪原遼闊壯麗,特別震撼,氣勢非常壯觀。偶爾有云層空隙,不規則圓形的空洞,透著深色的藍光,如同高原湖泊,一個連著一個“一措再措”,這種景色在飛機上很少見到,興奮的我用手機拍了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整個航程并不枯燥,這段航程不虛此行。17:40抵達拉薩貢嘎機場。</p> <p class="ql-block">一出機場,拉薩上空大片的白云在藍天下聚集,漂移,視覺通透,遼闊壯觀。這次看到貢嘎機場比當年大多了,象是一座嶄新的機場,更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到達拉薩,有點頭暈腳輕,嘴唇發紫,我知道這是輕度高反。對付高反的辦法說來也簡單,一切行動慢慢來,少說話,休息,早睡,不洗澡。</p><p class="ql-block">下樓吃晚飯后,躺在床上發了些飛機上拍的照片給家人報個平安。10點就睡了,但睡的不深,夜里起床三次,翻來覆去很久才迷迷糊糊,似睡非睡,腦海中浮現前二次來西藏所見所聞。</p> <p class="ql-block">照片:從布達拉宮俯瞰拉薩街景</p> <p class="ql-block">歲月故事,西藏印象</p><p class="ql-block">二十幾年前,我對于西藏的印象,還局限于50元人民幣上的布達拉宮,局限于新聞聯播里潔白的哈達,局限于那一聲聲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照片:50元人民幣上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說起西藏,雖說不上有多深認知,但并不陌生,也算多少有些感性體驗。初次相遏距離與兒子同行去西藏已有二十一年了。那年我們從云南香格里拉飛往拉薩貢嘎機場。機場不大,航班也少,當時到西藏旅游的人不多。公路交通,住宿吃飯條件都比較差,但參觀游覽沒有人擠人,玩的比較盡興。</p> <p class="ql-block">在拉薩參觀布達拉宮,大召寺不用預約,不用安檢,不用排隊,還能上布達拉宮金頂俯瞰整個拉薩城,而且布達拉宮內所有房間基本都對外開放。還去游覽了羊湖,也不用買門票。我們從拉薩一直玩到了日喀則。</p> <p class="ql-block">↑↓圖片:2016.9拍攝于拉薩八廓街</p> <p class="ql-block">2003日喀則,去了位于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的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也稱作“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創始于公元1446年,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興建。自四世班禪之后,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駐錫之地,這里是后藏第一大寺院,在藏族同胞中的影響與布達拉宮齊名,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圖片:2003年日喀則扎什倫布寺</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進西藏是2016年,背包獨行,從青海西寧乘火車到拉薩,拉薩火車站挺有特色,非常漂亮。去了拉薩近郊的哲蚌寺和色拉寺。那時從拉薩到林芝沒有高速,大巴在國道上跑了整整七個小時。主要游覽了林芝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還游覽了那木措,當時只需購買門票,大雪中大巴沿彎彎曲曲的山道直接可開到離景點很近的停車場,然后步行到景點,不需換乘景觀車。回程坐火車從拉薩到上海,來回欣賞到了極高山的可可西里壯麗風光。記得那年的中秋節還是在火車上度過的。</p> <p class="ql-block">↑↓圖片:2016.9火車進藏可可西里風光</p> <p class="ql-block">↑↓圖片:2016.9火車進藏沿途風景</p> <p class="ql-block">圖片:晚霞中的格爾木火車站臺</p> <p class="ql-block">圖片:拉薩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圖片:2016年拉薩→那木錯沿途遇到軍車</p> <p class="ql-block">少有游人去的“二寺一林卡”</p><p class="ql-block">哲蚌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山坳里,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征繁榮,于1416年創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擁有141個莊園與540多個牧場,是格魯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p><p class="ql-block">↓照片:哲蚌寺</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建筑布局嚴謹且富有層次感,展現了藏傳佛教的宇宙觀和藏族建筑的獨特美學。寺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白色墻體象征著純潔與神圣,而紅色銜接則顯得絢爛奪目。金色的銅瓦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莊嚴肅穆。門窗和檐口上的精美木雕和彩繪更是細節之處見獨特。</p><p class="ql-block">↓照片:色拉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色拉寺辯經</span></p><p class="ql-block">辯經是喇嘛們交流學習佛經的一種方式,不僅用語言,還會加上肢體動作來配合“辯論”。色拉寺的辯經最出名,很多游客都是沖著辯經來的。</p> <p class="ql-block">羅布林卡,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風格園林。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照片: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24.9.11(星期三)拉薩晴</p><p class="ql-block">早晨6:30起床,感覺比昨天好些。</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去了八廓街,現在進去需安撿。排隊的人很多,我排了20分鐘,進去逛了20分鐘,就出來了,不想走的太累保存好體力,預防高反,下午還要去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照片:八廓街2016.:八廓街2024</p> <p class="ql-block">↑↓照片:八廊街清朝駐藏大臣衙門</p> <p class="ql-block">↑↓照片:拉薩八廊街上的藏民和游客</p> <p class="ql-block">三進布宮,歷史低語</p><p class="ql-block">我沿宇拓步行街步行約20分鐘,去布達拉宮。三進布宮比以前麻煩些,先網上預約,分一號線路和二號線路,老年人也須購票100~50元,孫女給我買的是50元票。再是排隊安檢,根據預約時間(12:30)進去參觀。</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矗立紅山之巔,氣勢恢宏。宮殿層疊錯落,紅白相間的墻體在高原澄澈日光下閃耀圣潔光芒。金頂輝煌,與藍天相映成趣,每一道飛檐、每一扇窗欞,都承載著歲月沉淀的故事,能聽見歷史的低語。</p> <p class="ql-block">我從山路之字形石頭步道緩慢的爬上去。“之”字形步道,一共1080個臺階,是上山的唯一通道。藍天背景之下,大塊大塊棉朵似的白云奔跑著,我邊登臺階上山,邊賞景,邊拍攝。放眼望去,遠的山,近的河,皆靜默著。天地是那么的蒼遠寥廓!所有的一切都顯視出人的“小”來。</p> <p class="ql-block">往上到入宮的東大門,圓滿匯集道大門,門楣上有梵、藏、漢等三種文字書寫的“百種圓滿匯道”字樣的匾文。</p> <p class="ql-block">作為藏民族藝術的代表作,布達拉宮內的殿宇、佛堂、經室、僧舍、庭院鱗次櫛比,參差錯落;經卷、靈塔、壁畫、唐卡、佛像等更是無以數計,浩繁絕世。因為其壯美的形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藝術藏品,布達拉宮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雪域高原上受全世界人民珍視的文化遺產。西藏最早的木結構建筑——大昭寺與西藏著名的古代園林——羅布林卡,分別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照片:布達拉宮背影</p> <p class="ql-block">在爬上臺階的路上我問自己:“布達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稱它為“宮”,而不叫寺呢?</p><p class="ql-block">《西藏王統記》中曾記載吐蕃王朝的第32代贊普松贊干布“居紅山之巔”。他于七世紀初從雅礱河谷遷都拉薩,并為妻子文成公主筑建宮殿,信佛樂善的松贊干布將王宮取名為“布達拉”。在梵語中,“布達拉”是“普陀羅”的意思,指的是觀音菩薩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照片:布達拉宮背面轉經道</p> <p class="ql-block">照片:轉經</p> <p class="ql-block">雖然布達拉宮內的格局,裝飾、藏品、供物、都與宗教息息相關,可它最初僅僅只是作為王者的宮殿而存在。這也是它以“宮”而名的原因。那時的布達拉宮3道圍城,100個房間,“一切宮檐,以寶為飾,走廊臺閣,鈴鐸泠然”。其高、雄、麗、圣,無以言語。</p> <p class="ql-block">照片:站在布達拉宮府瞰拉薩</p> <p class="ql-block">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631年,迄今為止已經是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土木石結構,主樓紅宮的部分,有13層,地壟是占6層,地面上是有7層,曾經有一個謎說,布達拉宮里面有多少個房間,專家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數,過去一共是有2800多個房間,我覺得還有更多想象的空間。這邊是白宮,主行政和居住功能,紅宮是舉辦宗教儀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照片:2016大昭寺廣場</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2024.9.12(星期四)晴</p><p class="ql-block">今天7:30起床,9:00出門,在弄口當地藏族人開的茶館吃了一碗藏面(6元)。就去了大昭寺,這已是第三次進寺了。進寺安檢排著長龍,門票85元。寺內朝拜的和旅游的人擠人擠,我懷著虔誠的心跟著人流轉了一圈,然后上二樓平臺拍照。在此休息了一個多小時,真想再多坐一會。此時,輕微高反的感覺已經完全沒有了,看來提前兩三天到拉薩適應高原環境是完全必要和有效的。</p><p class="ql-block">照片:拉薩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圖片:2024.9大昭寺廣場</p> <p class="ql-block">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薩城。</p><p class="ql-block">在許多人眼中,布達拉宮是拉薩乃至西藏的地標。但在藏傳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因其內部供奉著文成公主陪嫁的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經幡隨著微風舞動, 金頂在寺廟上閃光,酥油燈在寺內帶出了酥油特有的香味,仿佛在訴說大昭寺悠遠的歷史,其實用不著訴說,這座寺廟本身就是歷史,而外面的信徒就告訴了我們遙遠的過去。</p> <p class="ql-block">步入寺內,四大金剛依然鎮守著大門處,四周是經聲低吟,莊嚴肅穆的佛像與金碧輝煌的壁畫, 唐卡交相輝映,讓人目眩神迷,人也特別的多。</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門前廣場上擠滿了磕長頭的信徒。據說藏人一生修行,要磕十萬長頭。大昭寺門前的廣場上從來不缺磕長頭的人。一次一次站起,一次一次匍匐。磕長頭至少需要一個好的體力,還是忍不住暗自計算一下,一天能磕幾個頭。這要磕上多少年?世俗的心讓我們總在權衡利弊中。浮淺了。</p> <p class="ql-block">你見,或不見,佛陀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不念,信仰就在那里,不來不去。</p><p class="ql-block">一張歲月刻痕的臉,一顆純樸善良的心,一條虔誠朝拜的路,手持轉經筒,在布達拉宮、在大昭寺高墻外,在通往朝拜的路上,圍著,繞著,匍匐前行著,能分辯出每一步的印痕,傳承著祖輩的信仰,延續著子子孫孫朝拜的路。</p><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心是十分平靜的。我本想努力知道世界屋脊、布達拉宮與我有著什么樣的機緣?</p> <p class="ql-block">藏族人信仰佛教知足常樂,不慕榮耀的生活。他們互相之間很少攀比,絕不內卷,內心有著難得的平和簡單而快樂。這一點不僅值得我們羨慕,也值得我們學習,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我們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隨著近50年的變革開放,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西藏已經有了高鐵和高速。同時,旅游業的開放也讓更多的人來到此地,一窺這片神秘而美好的土地,體會那種悠閑和平和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進入西藏你會不知不覺放慢腳步,你的周圍很少有行色匆匆的人。很多城鎮沒有紅綠燈,即使上班也少見堵車,本地人有著某種慵懶的氣息,脾氣隨和游客們本來就是為了逃避日常的喧囂雜亂,到這里也似乎是在向自己的匆忙告別。</p> <p class="ql-block">聽著黃昏的鐘聲,余暉將一份寧靜灑向大地,正如音符在琴鍵緩緩的流淌,瞬間讓人忘卻世間的喧囂。如果說日出之美,脫胎于最深的黑暗;那么夕陽之美,應是沉醉于最絢爛的浪漫……人生不過是午后到黃昏的距離,而我們終究會遇見這抹絢麗的夕陽,或早或晚。看著僧人的腳步呈現在拉薩河的落日中,連血液的流動都開始緩慢下來。落日的余暉,是一天溫柔的告別,愿這份溫柔能讓我們回歸心靈的寧靜與平和……</p> <p class="ql-block">生命行走在這樣的路上,你會有一股異樣的感覺,是蒼桑,是悲苦,誰也分不清楚。所有曾經的艱難,已經成為我朝圣的級級階梯,那一刻,會感到心靈至清無瑕和靈魂的凈化,生命象似被賦予了另外一層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照片:拉薩康桑平措酒店</p> <p class="ql-block">照片:旅行者168馬隊召開阿里深度自駕游隊行前會</p> <p class="ql-block">12點至前回客棧退房,然后打的去了“康桑平措酒店”,下午旅行者168自駕車友將會合,晚上聚會,明天正式開啟23天阿里深度自駕游行程。</p><p class="ql-block">宿:拉薩康桑平措酒店。</p><p class="ql-block">2025.1.16修改</p><p class="ql-block">下期:《世界之巔的饋贈》第三篇——“遇見不一樣的羊湖”</p><p class="ql-block">謝謝分享點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内丘县|
凯里市|
西乌珠穆沁旗|
永春县|
博兴县|
常德市|
东光县|
茂名市|
茶陵县|
晋江市|
故城县|
平远县|
沁源县|
大荔县|
临清市|
东方市|
九龙城区|
会东县|
孟连|
五大连池市|
城固县|
将乐县|
石门县|
弥渡县|
东港市|
沅江市|
都匀市|
瓦房店市|
陆丰市|
都江堰市|
财经|
泰州市|
屏南县|
衡阳县|
阳东县|
尼玛县|
漾濞|
延边|
河津市|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