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緬懷英雄張秋林 紅色基因傳呂梁——柳林縣關工委深入張家莊考察調研創建“張秋林紀念館” </p><p class="ql-block"> 1月10日上午,柳林縣關工委主任曹大斌,副主任陳保華深入晉綏邊區特等勞動英雄張秋林同志的故鄉成家莊鎮張家莊村,對創建“張秋林紀念館”進行考察調研。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創建紅色教育基地積極開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張秋林,1918年生于山西省離石縣碾墕村(現屬柳林縣王家溝鄉)。7歲時跟著母親學會了紡花織布。15歲時,因生活所迫嫁到十幾里外的偏僻山莊——成家莊鎮張家莊村。抗日戰爭爆發后,張秋林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為支援晉綏邊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說服公婆成為第一個送丈夫參軍的青年婦女。時年,9歲的兒子不幸被日寇殘殺身亡。張秋林同志忍痛安葬了兒子,化悲痛為力量,建起“秋林合作社”,號召婦女紡線織布制作軍服鞋襪支援前線抗戰,成為晉綏邊區遠近聞名的支前勞動能手,先后兩次被評為晉綏邊區婦女特等勞動英雄第一名,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她的英雄事跡被譜成歌曲廣為傳頌。為了緬懷張秋林同志的先進事跡,柳林縣關工委籌劃創辦“張秋林紀念館”,作為柳林縣青少年黨史國史紅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王崇斌等陪同下,先后深入張秋林同志故居、張秋林兒子被害地方、“張秋林紀念館”籌劃創辦處、張家莊村學校等實地進行了調研考察,最后在村委黨群服務中心召開了籌劃創辦“張秋林紀念館”座談會。曹大斌主任從晉綏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晉綏邊區人民為保衛陜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做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籌劃創辦“張秋林紀念館”就是緬懷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教育青少年一代。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王崇斌等表示,對籌劃創辦“張秋林紀念館”非常贊同,積極支持建設青少年黨史國史紅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參加調研商討的還有張家莊村關工委主任、原黨支部書記王根平,村關工委副主任、原黨支部書記王常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尚志市|
饶阳县|
田阳县|
蒲江县|
洛隆县|
丰都县|
赫章县|
灵寿县|
沛县|
南宫市|
健康|
广平县|
遂昌县|
西华县|
盈江县|
晋州市|
孟村|
全州县|
南岸区|
平谷区|
仪陇县|
昌乐县|
连州市|
哈巴河县|
沙坪坝区|
永清县|
电白县|
花莲县|
宝应县|
苏尼特右旗|
龙陵县|
湛江市|
皮山县|
耒阳市|
三明市|
东兴市|
温州市|
夏河县|
连山|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