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少小下鄉去 大荒煉一生》</p><p class="ql-block"> 文/李玉仁</p><p class="ql-block"> 說起我老伴,農場的女同胞可以說沒有幾個不知道,不認識的,她就是農場醫院婦產科醫生·主任蔡麗珍女士。在農場工作四十年來,雖說沒什么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在平凡的工作中也透著不平凡,一點一滴地成長史足以說明四十年來不平凡的工作經歷。</p><p class="ql-block"> 十六歲,還是一個花季少女的年令,她卻不顧家人的種種勸說和阻攔,坐上八五一〇招工接人的汽車,義無反顧地來到了當時的十二連,蒙蒙朧朧地跟大家一起下了車,這時的時間定格在一九六六年的初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大門從這個時候就打開了。</p><p class="ql-block"> 別看年令小,身上永不服輸的倔勁卻在受教育的大潮中讓人刮目相看。人小志氣不小,和成年一樣,不惜力氣,你搬一塊大石頭,我可以在同等時間搬兩塊,不少一斤一兩,至于割地我也不會讓你拉下,你割到頭我也能到頭。少說話,多干活,在農工班深受老職工的喜歡和贊楊。在兩次評選商店售貨員和連隊赤腳醫生當中,都被大家選上,最終,老伴選擇了做一名赤腳醫生,開始了學醫行醫工作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十二連干了兩年之后,又被調到新開荒建點的七連,剛組建的連隊,條件十分艱苦惡劣,蛟咬蟲叮,住宿大通鋪火炕,吃飯一條大長桌,一根長方木釘兩腿就算凳子,那也不見得能撈著坐,這就得蹲著站著端碗溜邊吃了,每天大饅頭,大白萊,大土豆,大蘿卜,大咸菜,就這幾樣輪翻轟炸,伙食非常簡單單調,但職工們都毫無怨言,仍熱氣高漲,在草甸里排水開荒,硬是把一片沼澤地開成水稻田。老伴除給職工家屬看病治療外,也積極抽出時間參加會戰,深得連隊好評。</p><p class="ql-block"> 赤腳醫生需要業務培訓,到農墾衛校學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亊情,老伴文化少,底子又淺,小學剛畢業就來到了農場,學起來很是費力,理解能力,書寫速度都比別的學員慢了許多,怎么辦?只能厚著臉皮一一不恥下問,笨鳥先飛,別人休息了,老伴就得挑燈整理筆記,不懂的地方就得不厭其煩的去記去看去,得比別人多付出一倍或幾倍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學到和別的學員一樣的知識。</p><p class="ql-block"> 七三年成家后,調到農場職工醫院,開始在處置室工作,沒多長時間,婦產科缺人,老伴就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婦產科,這一干就不可收拾,一直干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婦產科有兩名老醫生,一名主任劉大夫,另一名是為人和善,醫術精湛的曹廣琴大夫,在她們的帶領下,老伴虛心學習請教,各種手術主動站臺學習干或當助手,仔細觀察老醫生的手技和枝巧,進步很快。得到了老同志的賞識。</p><p class="ql-block"> 為了提高業務水平,醫院決定送她到武漢軍工醫院進修學習,在這一年里,為了不負眾望,很少和進修的學員到繁華的市里游玩看熱鬧,自已悶在宿舍看書,整理學習筆記心得摘抄好的病歷。工作中,更是虛心好學,心細手勤,手里有活,就這樣,深得帶班醫生的好評,在業務上就特別照顧她,也偏心吃點小灶,就這樣學到很多手術新手術,新技術。比如下段剖腹產,橫切刀口剖腹產,八字封合等一系列手術,圓滿地完成了進修學習任務。</p><p class="ql-block"> 回農場醫院后,在老醫生的帶領下,把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很快運用到臨床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在老主任退休之后,老伴馬上接任了婦產科主任一職,肩上的擔子重啦,如何把老主任的好思想,好作風,好技術傳承下來,是老伴接手后不可放松不可丟失的一個嚴肅課題。為了管理好一個科室,要付出很多難以想象的代價,把十幾個人攏到一起,談何容易,這就得以身作則,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更要吃苦在前。那時老伴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為了工作,有時連到托兒所給孩子喂奶都不能按時,甚至喂不上,只能委托阿姨給照顧一下。</p><p class="ql-block"> 各種手術她主刀的時間多一些,有時一天好幾臺,飯都顧不上吃,饑一頓飽一頓的,晚上加班還不知道幾點回到家,醫院離家有兩里多地,道上連個路燈都沒有,漆黑一片,我深更半夜把孩子丟在家里就得去接她,這樣的事用數字是統計不出來了。有一次老伴逗大女兒:你畢業后跟我學醫吧,大女兒不屑一顧:我可不學,累啥樣不說,連家都顧不上,沒黑沒白的……。</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二年,在評審高級職稱中,老伴被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九個評委一致通過。在多年的工作中,連續多年被評為農場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十佳黨員。農墾管理局百佳職工等模范稱號,現在老伴還保存一大紙箱的榮譽證書,在農場和管局醫療系統中也小有名氣。</p><p class="ql-block"> 二OO五年退休后,隨子女遷居北京,又應聘到私人醫療系統的一個公司,這一干就是十六年,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待患者熱情周到,噓寒問暖,技術精堪,很受患者的愛戴,對多年在其他診所沒能看好的婦科病,經過老伴的精心治療,都有好轉或治愈,所以口碑相當好,一傳十,十傳百,回頭治療的患者和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在公司多年來一直被評為先進,科室被評為先進單位。二O二二年退下來之后,還有好多患者來找她。這就是俺老伴的一生經歷和不平凡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01月09日</p> <p class="ql-block"> 蔡麗珍簡歷</p><p class="ql-block"> 蔡麗珍,中共黨員,現年75周歲,十六歲由雙鴨山下鄉到農場,先后在十二連、七連任衛生員,一九七四年調到農場職工醫院,先后任婦產科醫生,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p><p class="ql-block"> 參加工作四十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業績突出,連續多年獲獎,被授予農場: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十佳黨員、勞動模范稱號,在管局被授予三八紅旗手、先進衛生工作者、百佳職工稱號。</p><p class="ql-block"> 在任職期間,撰寫論文多篇,分別刊登在《中國農村醫療匯編》和管局科技三等獎。</p> <p class="ql-block"> 《 一腔熱血灑故鄉》</p><p class="ql-block"> 文/李玉仁</p><p class="ql-block"> 以第一人稱寫寫自已一一李玉仁先生。一九五四年,當我八歲時,便隨父母,哥哥姐姐妹妹來到了北大荒,開始落腳在雞東程家屯,好心的村民騰出一間草房,說是一間,實際就是對面炕,簾子一拉,就是全家吃喝睡覺的地方了,廚房兩家共用,一邊一個土灶臺,做起飯來灶坑冒煙,鍋臺冒氣,煙霧燎饒,啥也看不清,這就算站住腳,闖關東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我都十歲了,才開始上小學,先后在新義、發展、八五O農場一分場、十七隊、八鋪炕上小學。六二年考入東海中學,一念就是六年,其實高中就讀了一年,兩年文化大革命,就算高中畢業了。畢業后直接留在十九隊(校隊合一)當文書,和連隊的老職工一起坡下開河道,上山放炮打石頭,干了整整一年。當時的隊長王金元要調到十六隊任職,非要帶我一起去,就這樣,回到了自己父母家一一八鋪炕,仍操舊業當文書,干了不到半年,也就是九月份,團里來電話,說要給連隊培養電工,讓我參加培訓,到團里軍務股報到后,拿到的卻是調到電影隊的調令,原來是怕連隊不放,才使出下策。</p><p class="ql-block"> 團部當時在四營,整個大俱樂部晚上就我一個人在住,空落落的,說實在的還真有點害怕,但也得走黑道吹口哨給自已壯膽,那年代能在電影隊放電影,是多么難得的一份好工作,說真話,給個連長都不換,這么一想,條件苦點也就無所謂了。</p><p class="ql-block"> 記得到電影隊的第二年去二營公路慰問,條件那是真叫苦,唯一的運輸工具就是拖拉機拉爬犁,大沼澤地,一人多高的蒿草,不管黑天白天,蚊子小咬象一窩蜂一樣,見人就叮,群起而攻之。沒有蚊賬,蚊帽,厚手套,你根本就呆不了,活都成問題。說句不好聽的,上廁所如果不點點冒煙的東西,屁股要比上廁所前肥了許多一一腫了。到了睌上放電影的時間,由于我到電影隊沒幾個月,技術也不熟練,上片時片夾鎖扣沒鎖上,放了一會,供片夾離開了放映機,滾到了地上,老隊長劉和也沒過多說我,事后當笑話說了好一陣,這件亊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烙印。</p><p class="ql-block"> 隨著電影亊業的發展,上級電影部門給農場下撥了一臺8.75毫米放映機,小巧玲瓏,這臺放映機就交給我使用。后來戰備形勢的需要,團部由四營搬到東海大樓,電影隊也隨遷。起初,下連隊放映都是車接車送,給連隊增加了不少麻煩和困難,也影響連隊的正常生產,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腦海里生成,騎自行車馱電影機下連,將普通的二八大杠改成加重輔條,兩邊按上貨架,沒想到,一試還真行,這一亊物的出現,得到了師部和兵團電影主管部門的大力認可,隨之多次來團電影隊進行錄相拍照,采訪發文,號召兵團系統電影系統學習,當時我也成了電影界在兵團的焦點人物。</p><p class="ql-block"> 騎車下連放電影說起來容易,下雨泥塞車推不動,就得邊扣邊走,十幾里的路程半天都到不了,下雪路滑,弄不好就摔跟頭,為了保護放映設備,就得讓自行車往身上倒,人在車下,確保放映設備的安全。記得有一次。雪下的特別大,平地有三十公分。我和老隊長王克有騎車馱兩臺放映機(一臺16mm,一臺8.75mm),從檔壁鎮的六連到楊木林子五連放映,七十多里的雪山之路,三十公分的厚雪只能順著不到二十公分的車轍騎,騎上最好別倒別下來,一旦下來再想騎上去就難了,近七個多小時才到五連,屁股都磨破了,當電影開演后,看到職工群眾、家屬小孩歡聲笑語的喜慶場面,一切疲勞傷痛都覺得值了。</p><p class="ql-block"> 兵團時期,每年春節都下連慰問電影,給連隊帶去節日的歡樂,大年初二我們就坐著團部的嘎斯車下連開始放映。為了御寒,團里政治處的現役干部把自已的軍用皮大衣拿出來給我們穿,全團三十多個放映點,一天一宿要放映五場,這就得轉五次點,六天下來,放映員都精疲力盡,我也和大家一樣,回到家中人造的都沒孩子樣了,污頭垢面的,去廁所就一下暈倒在地上,醒來后靠墻邊都站不住,人己虛脫了。在去二營的路上,為了趕時間,車開的也快顛的也利害,放映員曹志恒的尾骨都蹾骨折了。</p><p class="ql-block"> 農場電影隊每年要放映二千多場,年年都被評為師部電影系統先進電影隊,我個人在兵團電影界也有點小名氣。</p><p class="ql-block"> 在電影隊期間,師部電影站為了培養師資力量,送我和其他團的幾個同志到沈陽軍區電影學習班培訓半年,到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南京電影機械廠共學習四個月,回來后,在師部培訓班擔任放映機主講老師,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同志們的幫助,自已的刻苦努力。</p><p class="ql-block"> 八三年,組織需要改行轉干,調到農場紀委,兩年后,又把我送到電大學習,近四十歲的人了,又一次坐到課桌前聽老師講課,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確是一件興亊。努力,努力,再努力,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兩年之內將二十門課程全部結業,最終以每門考試成績平均86.3分的優異成績順利畢業,同時被評為電大優秀學員和學生會優秀干部。</p><p class="ql-block"> 畢業后回到農場被分配到農場工會,主管民主管理,一年后被提升農場工會副主席,這一干就是十七年,先后陪了四任主席,他們是:單景忠,杜林,趙明宇,張明宇,能在工會副主席位置上工作十五六年,足以說明我的工作能力和親和力。八五一O農場工會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1989年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農場工會被授于《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這是黑龍江農墾唯一一家榮獲的最高榮譽。獲得榮譽難,保持榮譽就更難,各方面工作不能吃老本,需要有創新,有引領,開創新局面,在幾位主席接力試的努力下,帶領工會一班人馬更上一層樓。省總工會代表全總先后來農場工會復查驗收三次,全部迖標,保持了來之不易的榮譽。在工會這些年,自己是一個復合型干部,寫,畫,組織大型活動的能力,大材料文字的形成,都可以說拿得起,放地下,手到勤來。在寫私營經濟調查報告中,全面總結了農場在這方面的現狀,目前的優勢,存在的不足,解決辦法,遠景的規劃,報告得到了場長的賞識,并以文件的形式轉發各基層單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農場的私營經濟有了跨躍式的發展。</p><p class="ql-block"> 工會組織各項大型活動,我都是唱主角,精心策劃,周密組織,詳細的預案,所以每次都能圓滿地完成任務,農場各種大型會議,我都是首當其沖,從會標,會場布置,場外景觀等,這一系列準備都得面面俱到,不可有一點馬虎。在工會期間,有一段近半年時間調到農場紀委任副書記,為農場黨委參加管局黨委擴大會寫一份有份量的典型材料,幾天的伏案疾書,寫完后親自送管局宣傳部審稿,定稿后才能上會,沒成想,審后跟我交代說:材料形成的很好,分量很足,有一氣呵成之勢,沒有語病,一個字都不用改,回去之后調整一下標點符號即可,通過。沒想到一炮打響,之后,管局紀委要調我到紀委黨風辦任主仼,但因老伴工作脫離不開,就沒去上。</p><p class="ql-block"> 在農場四十年來的工作經歷,自己沒留什么遺憾,認真做人,實在干事,清清白白退休,干干凈凈一生,群眾的囗碑給了我一個真實的評價:李玉仁好人一個。</p><p class="ql-block"> 2025年01月10日</p> <p class="ql-block">美篇編輯:姚華</p><p class="ql-block">美篇文:李玉仁</p><p class="ql-block">美篇呢稱:對世界充滿愛</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7032884</p><p class="ql-block">美篇配圖:李玉仁提供</p><p class="ql-block">美篇配歌:回到那年</p><p class="ql-block">演唱:致謝網絡提供者</p><p class="ql-block">發布時間:2025年01月11日</p> 讀者點評 <p class="ql-block">農場建設比翼,夫妻貢獻雙飛</p><p class="ql-block">曾經一零梁柱,崗位建功樹碑</p><p class="ql-block">成績有賴才華,黑土拼搏有為</p><p class="ql-block">崗位技術能手,行業尖兵紅梅</p><p class="ql-block">——品讀欣賞《一腔熱血灑故鄉》</p><p class="ql-block"> 江河</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1曰</p> <p class="ql-block">品讀欣賞松仁玉米散文《少小下鄉去大荒煉一生》</p><p class="ql-block">少女離家奔農場,方剛血氣獻新鄉。</p><p class="ql-block">千般錘煉憑意志,萬種打磨經考量。</p><p class="ql-block">手術臺上擎生命,無影燈下學特長。</p><p class="ql-block">精益求精勤服務,救死不辭更扶傷。</p><p class="ql-block">夫妻恩愛老來伴,榮退喬遷福壽享。</p><p class="ql-block">備注:老同學用他的散文把老伴兒一生腳步用心用情做了一個捋順,以表達對老伴兒由衷的敬佩之情,文字樸實而生動具體,這就是愛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江河</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1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伊川县|
亚东县|
全州县|
锡林郭勒盟|
涞水县|
思南县|
乳源|
新宁县|
砚山县|
岚皋县|
青龙|
正定县|
安国市|
临夏市|
平凉市|
华池县|
台山市|
获嘉县|
吉安市|
宁波市|
锡林浩特市|
饶平县|
大同县|
宜章县|
教育|
徐闻县|
垣曲县|
岳阳市|
巴南区|
金山区|
浦东新区|
宁乡县|
仙居县|
吴桥县|
禄丰县|
襄樊市|
克什克腾旗|
酒泉市|
缙云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