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巍巍長白山,涓涓松江水,延綿不斷的長白山脈覆蓋著遼、吉大地。</p><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勝利結束后,整個東北戰場的局勢已向有利于我轉變,我東北民主聯軍已經在南滿站穩了腳跟;北滿根據地剿匪工作順利進行,群眾發動工作也已經打開局面,根據地范圍已擴大到包括松江、嫩江、黑龍江、合江、牡丹江(前綏寧省)等五省及哈爾濱特別市大約包括80個縣和市的廣大地區。</p><p class="ql-block"> 此時,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也已近完成,工農業生產和軍事工業建設都有所發展和建立,東北民主聯軍總兵力已發展為46萬余人,其中野戰軍25萬余人。為適應整個東北戰場局勢的變化和今后的行動,4月8日,“東總”電報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我軍戰略主攻方向與主要力量使用于南滿,北滿擬以八個師及兩個炮兵團于開江后大舉南下,把兩個拳頭的南北分兵狀況形成一個大拳頭的集中作戰。”根據敵情,敵主力離開北滿后我軍在北滿留下兩三個師保衛北滿。</p> <p class="ql-block"> 據此,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決心趁國民黨軍兵力分散,關內援軍未到和東北溶冰翻漿季節已過,便于我軍作戰行動之際,發動夏季攻勢。</p><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14日,中共中央電復“東總”:“同意你們的戰略計劃”;4月23日,“東總”下達了《關于新的戰役行動的指示》,指出:“我軍主力于最近期內采取新的行動,向敵人腹地進擊,在敵人兵力空虛、防御薄弱地帶發展攻勢,以求吸引敵人,達到大量殲滅敵人之目的”。</p><p class="ql-block"> 5月5日,東北局發布《關于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決議》提出了新的任務,即:“積極組織力量,全力準備大反攻,大量殲滅敵人,大量收復失地,鞏固和擴大解放區。”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斷,“東總”確定發動一場新的攻勢,即夏季攻勢。</p> <p class="ql-block"> 夏季攻勢將分兩步實施,第一步:以北滿主力部隊和東、西、南滿部隊同時實施突擊,殲滅當面防御薄弱分散孤立之敵,收復小城市和廣大農村;第二步:集中兵力機動作戰,相機奪取中等城市,并求得殲滅國民黨軍部分主力。</p> <p class="ql-block"> 具體部署是:</p><p class="ql-block"> 1、以北滿第一、第二縱隊及獨立第一、第二師共計8個師擔任主要突擊任務,向長春、四平之間實施遠距離奔襲,吸引敵主力,并在運動中殲滅守敵新一軍或七十一軍一部;</p><p class="ql-block"> 2、以遼吉軍區保安第一、第二旅和西滿獨立師組成的遼吉縱隊擔任輔助突擊,牽制四平、鄭家屯一線敵軍,配合第一、第二縱隊作戰;</p><p class="ql-block"> 3、以第六縱隊及獨立第三師、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團由榆樹地區出發,第一步突擊拉吉線(拉法——吉林)之敵,首先殲滅該線之敵,保障戰役供給線拉濱線(拉法——哈爾濱)南段安全;第二步西渡松花江向海龍方向攻擊,協同南滿部隊力求全殲敵六十軍;</p><p class="ql-block"> 4、以南滿第三、第四縱隊與遼東軍區部隊一部,由三源浦、柳河地區出發,奔襲沈吉線的清原、梅河口之間的國民黨軍斬斷沈吉線后,再沿鐵路向東攻擊,與六縱一同合圍全殲敵六十軍;爾后再向四梅線以西發展,與北滿主力匯合。</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5月8日,中央軍委批準了上述作戰計劃;為確保夏季攻勢的達成,“東總”還召開了師以上干部會議進行動員,</span>并在后方組織、動員了龐大的群眾支援力量,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與保障。</p><p class="ql-block"> 南滿戰場主要圍繞梅河口這個主戰場展開,遼東軍區決定:第一階段,三縱九師及縱隊炮兵一部和八師二十三團三營負責殲滅山城鎮之敵;八師(欠一個營)及軍區野炮4門,殲滅草市、二龍山之敵;七師為位于靠山屯一帶為預備隊。</p> <p class="ql-block"> 5月13日17時,在我炮火支援下,第九師第二十七團由山城鎮東發起進攻,第二十五團插到鎮北部警戒梅河口方向之敵,主力向鎮北491、495高地發起進攻;第二十六團迂回至鎮南至西南,二十三團三營至西,形成了四面包圍。14日6時許大部敵人被殲,至次日7時將敵全部殲滅。</p> <p class="ql-block"> 第八師在九師主力攻占山城鎮的同時,以其二十四團和軍區配屬的野炮向草市發起了進攻,戰斗中該團八連連長楊清河率領連隊冒著敵火力嚴密封鎖,穿過千余米的開闊地帶,直撲草市西北山敵主要外圍據點,組織了多達8次沖鋒,連續搗毀敵多坐地堡、暗堡,經過激烈的巷戰后全殲守敵百余人,戰后八連被縱隊記集體特等功1次,連長楊清河被授予“戰斗英雄”稱號。</p> <p class="ql-block"> 海龍籍戰士鄭和珠剛剛參軍入伍不久也加入了九師二十六團的解放山城鎮戰斗,戰斗中他擔任救護員工作,平均每天要照顧幾十名傷員,不但給傷員喂水喂飯、端屎端尿,為傷員換洗衣服,還要上山打柴燒水做飯。戰斗中敵人飛機來轟炸他奮不顧剛剛把傷員背出不遠,房子就被敵機炸塌了,小鄭確平和地說道:“我不能讓戰友們在我這里二次負傷”,看似平淡的一句話,確極大地鼓舞了傷員們養好傷返回戰場殺敵再立新功的決心和信心。鄭和珠同志從到部隊那天起就向黨組織表示,“哪里有槍聲,我就到哪里搶救!”小鄭也正是用行動完成了他的誓言,1948年1月,鄭和珠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9月,經過幾次重大戰斗的洗禮,已經榮立4次大功、11次小功的鄭和珠經過層層選拔,被三縱評為出席全國英模代表大會代表。</p> <p class="ql-block"> 鄭和珠也是眾多海龍籍戰士的縮影,還有戰斗英雄楊文、戰斗英雄遲秉勝等等海龍籍英烈,他們不但為了海龍的解放、更為了全中國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28日,梅河戰役進入第二階段,在我三縱攻克東豐之敵時,梅河口鎮外圍之敵基本已被掃清,隨之梅河鎮攻堅戰的大幕也拉開了,四縱十師在進攻梅河鎮一度受挫,根據遼東軍區的指示,三縱迅速做出調整,除九師主力位于梅河口——海龍一線打擊可能援梅之敵外,以二十六團加入梅河鎮戰斗;七師一部于東豐外圍警戒,十九團匯同二十六團及四縱十師一同對梅河發起了連續攻擊,戰至28日15時,敵企圖向西北方向突圍逃竄,被警戒部隊一舉全殲。</p> <p class="ql-block"> 戰斗至當晚20時左右,我軍全殲梅河口守敵一八四師師部及兩個團、生俘敵少將師長陳開文;戰后,遼東軍區授予七師十九團“鐵拳”團稱號。</p> <p class="ql-block"> 為繼續擴大戰果,遼東軍區命令三縱留二十六團于海龍附近繼續監視敵人外,全部主力及獨立2師等部隊攻克西安(今遼原)殲敵二零七師一部,清原、西豐守敵聞風棄城逃竄。5月31日,海龍守敵也棄城而逃,至此,海龍、梅河鎮終于從國民黨鐵蹄的蹂躪下回到了人民的懷抱。在其它戰場上也捷報頻傳,我軍勝利收復了四平以東的廣大地區,梅河戰役的勝利,使我南滿廣大地區連成了一片,解放區根據地也進一步擴大;梅河戰役的勝利,為夏季攻勢第二階段,集中兵力拔除四平連通南、北滿這一戰略要地上的最后一棵釘子奠定堅實的基礎。梅河戰役的勝利,是最終實現南、北滿兩個戰區連成一片,形成一個拳頭的關鍵著力點。</p> <p class="ql-block"> 77年前,一場梅河戰役,改變了敵強我弱敵優我劣的基本格局,建立起了南、北滿兩個戰區的聯絡通道,使整個東北戰場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77年前,梅河人民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犧牲,涌現出了陳樹棠、張英旺、鄭和珠等等英雄事跡。</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考察遼沈戰役紀念館時,回顧了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沈戰役勝利進程。習近平指出,“東北的解放是東北人民支前支出來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守好江山責任重大。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梅河一幅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一個高端大氣極具現代的城市,道路寬廣、綠蔭成行,每當華燈閃爍時更能沁人心扉。</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家園讓人向往,幸福的生活令人回味。但我們更不能忘記是無數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美好今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木里|
广元市|
嵊泗县|
浦东新区|
清徐县|
随州市|
福鼎市|
四平市|
西宁市|
台北市|
射阳县|
开封市|
巍山|
榆树市|
普宁市|
菏泽市|
茂名市|
宜宾市|
凤翔县|
彭阳县|
榕江县|
华阴市|
射洪县|
浦县|
江油市|
汽车|
三亚市|
福海县|
兴安盟|
古蔺县|
青龙|
岢岚县|
平罗县|
栾川县|
穆棱市|
崇文区|
同心县|
建始县|
丰台区|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