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復制展 <p class="ql-block">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絲綢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要地。自西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鑿空西域,敦煌成為古代中西方文化匯聚、碰撞、交融的圣地,華戎交匯的都市,也被譽為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季羨林先生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 </p><p class="ql-block">1900年敦煌藏經洞的發現,敦煌藝術和敦煌文化橫空出世,然而生不逢時,命途多舛,國外考古學家紛至沓來,藏經洞的諸多珍寶流失國外,至今難以聚首,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正如陳寅恪先生說的那樣,“敦煌者, 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p><p class="ql-block">為了使敦煌藏經洞諸多珍寶重見天日,100多年來,幾代敦煌學者,歷盡千辛萬苦,復制拓印,整理收集流失在海外的敦煌學資料,敦煌藏經洞文物以各種方式回歸,讓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p><p class="ql-block">《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精品文物復制展》正是在前輩收藏資料的基礎上,收集整理流失在英、法、俄、日等國收藏單位的敦煌藏經洞資料,采用原大、原色復制的原則,進行集中展示,再現敦煌輝煌! </p> <p class="ql-block">引路菩薩圖</p> <p class="ql-block">靈鷲山說法圖</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藥師凈土變相圖</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報恩經變相圖</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如意輪觀音菩薩圖</p><p class="ql-block">法國國家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法華經普門品變相圖</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地藏菩薩與十王像</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十一面觀音菩薩圖</p><p class="ql-block">法國吉美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法華經普門品</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觀經變相圖</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觀世音菩薩像</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楊柳觀音菩薩立像幡</p><p class="ql-block">法國吉美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佛傳圖:</p><p class="ql-block">燃燈佛授記、 三苦、 入胎、籠居</p> <p class="ql-block">佛傳圖:雷雨、苦行、 尼連禪河</p> <p class="ql-block">佛傳圖:離別、剃度、苦行</p> <p class="ql-block">未生怨</p><p class="ql-block">法國吉美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孔雀明王菩薩立像幡</p><p class="ql-block">美國大都會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日曜菩薩像幡</p> <p class="ql-block">地藏十王圖</p><p class="ql-block">法國國家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降魔變圖卷 (舍利弗與勞度叉斗法)</p><p class="ql-block">法國國家圖書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长乐市|
青河县|
蓝山县|
钟山县|
宁武县|
吉安市|
仲巴县|
米泉市|
巴青县|
砚山县|
徐闻县|
江油市|
榆树市|
丹东市|
莒南县|
团风县|
齐齐哈尔市|
岳西县|
姜堰市|
万载县|
饶阳县|
高台县|
隆德县|
榆中县|
龙海市|
永吉县|
建水县|
舒城县|
海淀区|
通江县|
安阳市|
稷山县|
万山特区|
疏附县|
丁青县|
双流县|
九寨沟县|
来安县|
察雅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