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6日,我們滿懷著一探究竟的期待心情來到了位于非洲大陸北部的利比亞。</p> <p class="ql-block"> 如今能夠前往這個國家實地探訪,是不太容易的。2011年卡扎菲政權倒臺后,利比亞陷入了分崩離析長期動蕩之中。雖然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之下,利比亞的內戰已經暫時停火,國內也在推進民族和解進程,但目前依舊處于"兩個主要政府并立"的復雜局面,其中,"民族統一政府"控制著西部地區,包括管轄第一大城市的黎波里;而“民族穩定政府”則占據了東部以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雙方形成對峙態勢。這種不穩定的局勢給獲得利比亞入境簽證帶來了困難和不確定性。</p> <h5> 簡介:<i>利比亞位于非洲大陸的北部,國土面積175.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20萬,95%民眾信奉伊斯蘭教,以遜尼派為主。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i></h5> <h5></h5><h5> <i>回溯利比亞的歷史長卷,這片土地最早是努米底亞王國棲息之所,歲月流轉,它先后歷經古羅馬、阿拉伯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912年,意大利強勢侵占利比亞,將其變為自己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后,利比亞被英國和法國分而治之。 <br></i></h5><h5><i>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了利比亞聯合王國。<br></i><i> 1969年,卡扎菲發動政變,一舉推翻了伊德里斯國王的統治,建立起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自此開啟長達42年的執政統治,他獨特的執政理念與推行的改革措施,曾經使利比亞這個國家備受全球的關注,直至2011年其政權轟然倒塌。 </i></h5> <h5> <i>1959年,利比亞開始發現了第一批油氣資源,此后,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為這個國家帶來了巨額財富。到20世紀80年代初,利比亞經濟迅猛發展,已經超越南非,躍居非洲的第一富國之位,國民享受著極為優渥的社會福利。</i></h5> <h5></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i style="color: inherit;">然而,自卡扎菲政權倒臺后的十多年間,利比亞陷入了無盡的內戰沖突。整個國家分崩離析,長期動蕩,昔日的輝煌盛世化作了硝煙與廢墟。(網絡照片)</i></h5> 我們的飛機降落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米提加國際機場,該機場最初是一個軍事基地,后來改為民用機場,內戰時期多次被迫關閉和重新開放。機場內比較簡陋,不允許拍照,所以只能上了大巴車后悄悄拍下一張機場的遠景。 <p class="ql-block"> 的黎波里,坐落于地中海南岸,它不僅擔當著利比亞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核心角色,也是一座重要的商業和海港城市。</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存在兩座名為的黎波里的城市,另一座位于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南部。</p> <p class="ql-block"> 考慮到當地的安全因素,旅行社僅規劃了兩天的游覽日程,并且在市區內的活動安排相對較少。如此一來,這次行程注定只能是走馬觀花式的打卡游覽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出了機場就是這條海濱大道。</p> 不遠是的黎波里港口,它是利比亞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該國國際貿易主要港口和主要石油出口港口之一。 <p class="ql-block"> 寬闊的烈士廣場上,飄揚著巨大的利比亞國旗。 廣場兩邊分別是奧斯曼風格和意大利風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 目前是由軍人替代警察行使管理職責,巡邏,維護社會治安,市區內顯得很平靜。</p> <p class="ql-block"> 受內戰沖突與經濟制裁的雙重沖擊,卡扎菲時代遺留下來的部分現代化建筑和基礎設施,已然呈現出破敗之態。</p> <p class="ql-block"> 曾經動工的樓宇因戰亂,淪為無人問津的爛尾樓。</p> <p class="ql-block"> 居民樓墻體上留下的槍彈孔,無聲地訴說著曾經的殘酷。</p> <p class="ql-block"> 的黎波里城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1951 年利比亞獨立后被確定為首都。</p> <p class="ql-block"> 城門之內是被稱為“紅堡”的老城區,保留了腓尼基、古羅馬、阿拉伯風格迥異的古建筑和文化遺存,是此次市內游覽的重點區域。</p> 的黎波里歷史中心(阿拉伯文字)<div><br></div> <font color="#ff8a00">馬可.奧勒留拱門(Marcus Aurelius Arch) </font>為紀念馬可?奧勒留于161年至166年羅馬-帕提亞戰爭中擊敗安息人所取得的勝利而興建的,該拱門至今保存完好,成為歷史的有力見證者。<div> 馬可?奧勒留是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末代皇帝,他創作的傳世經典《沉思錄》,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div> <font color="#ff8a00">古爾吉清真寺(Gurgi Mosque )</font>建于 1883 年,是當時最大的清真寺,其建筑規模宏大,可同時容納眾多信徒進行禮拜。 <font color="#ff8a00">鐘樓(Belfry)</font> <font color="#ff8a00">歷史文化展覽館</font> 步入館內,獨特的民族風情與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因為時間太早,街上比較冷清,走動的人不多,絕大部分店鋪還沒有開門。 <p class="ql-block"> 工匠們仍然保留著已經傳承了幾個世紀的手工藝,這不僅是當地居民的謀生手段,也是的黎波里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市區內原本有大約 2000 家中餐館,內亂發生后,中國人員全部撤離回國,現在沒有一家中餐館了。午餐時,我們“入鄉隨俗” ,來到了一家受當地人好評的餐館,品嘗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 點餐時,大部分人挑選了一種北非傳統美食庫斯庫斯(Couscous)(右上)。它看起來像小米飯,實際是由小麥粗粒蒸制而成。口感松軟略帶嚼勁,搭配羊肉、雞肉等燉肉和蔬菜,再澆上調味湯汁后,味道濃郁。</p> 在歷史的長河中,利比亞在古羅馬時代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從經濟層面而言,它是古羅馬的重要糧倉和優質礦產資源。 在戰略意義方面上,利比亞雄踞北非沿海地區,俯瞰地中海,是古羅馬把控地中海海上貿易航線的關鍵。<div><div> 因此,利比亞境內擁有的五處世界遺產中,薩布拉塔、大萊波蒂斯這兩處古羅馬遺址意義非凡。</div></div> <font color="#ff8a00">薩布拉塔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Sabratha )</font>位于的黎波里以西60公里的地中海岸邊。 這里由腓尼基人建于公元前 5 世紀,是腓尼基人的貿易站,非洲內陸商品輸出的出口。曾是努米底亞王朝的一部分,公元前 46 年被并入羅馬帝國的非洲版圖。<br> 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它作為非洲內陸與羅馬本土間的轉運港盛極一時,以象牙貿易著稱。7 世紀遭到阿拉伯人摧毀遺棄,在漫漫黃沙中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20 世紀 40 年代末,歐洲考古學家意外發現并展開發掘工作,這座古城才重見天日,向世人展露它曾經的輝煌。 薩布拉塔的整體建筑布局呈長方形,城內留存著港口、神殿、廣場、法庭、集市、浴場、劇場、墓地等諸多建筑遺跡。這些建筑大多興建于公元 2 至 3 世紀,歷經歲月洗禮,仍能從中一窺往昔的繁華風貌。 1982年薩布拉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與遺址區保安人員的合影。 與地接導游(左一)和旅游警察(右二)的合影。 此刻,夕陽的余暉傾灑而下,為這片承載千年歷史的古老土地,披上了一層如夢似幻的金色薄紗。 徜徉在這片遺址間,恍惚間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古羅馬的輝煌盛景之中。 <p class="ql-block"> 特別壯觀的是那座依海而立的三層大劇場。</p> 舞臺正面大理石基部上刻著精美的浮雕像。 巨大的粉紅色大理石柱支撐著后臺的平臺。 對面的扇形劇場,坐席設計的聲學效果精妙絕倫。 <font color="#ff8a00">大萊波蒂斯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font><font color="#333333">地處的黎波里以東123公里的萊卜達河出??谔?,這是利比亞</font>最負盛名的名勝古跡<font color="#333333">,</font>其壯觀的規模無不讓人震撼。<br> 這座城市始建于公元前1000年的腓尼基人時代,最初是港口城市,公元1世紀被并入羅馬帝國版圖,逐步發展為谷物貿易樞紐以及非洲主要的橄欖油集散中心 。<div><div> 公元193年,出生在這里的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登上羅馬帝位,他大力營建故鄉,親自擘畫城市的設計與擴建工作,大萊波蒂斯由此躋身羅馬帝國最美麗的城市之列。</div><div> 7 世紀后,隨著伊斯蘭勢力興起,大萊波蒂斯逐漸被廢棄。</div></div> 從園區南門進入,一座巨大石拱門首先映入眼簾。<div> 此拱門是塞維魯于公元 202 年在東部前線大獲全勝,翌年榮歸前倉促建成,用以迎接自己凱旋。</div> 拱門的東、南、西、北四方各設一個門洞,主體石料以石灰石為主,外部以大理石浮雕與檐柱裝點,造型高大精美,氣勢雄偉且堅固異常。 沿著主路徑直向北,盡頭便是海邊。 已發掘的遺址區規模龐大,布局井然有序,有橫向東西縱向南北的大道,不僅有規模宏大的人工港口、配套的倉庫和工廠,還有神殿、法院、圖書館、市場、居住區、大劇場、斗獸場、紅燈區、公共浴場等等,一應俱全。整個建筑群完美呈現出典型的古羅馬城市建筑特色,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那段輝煌的歷史。 1982年大萊波蒂斯考古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我們漫步于這片古羅馬遺址,悠悠度過四個多小時。期間,與古老的石柱、殘垣斷壁 “對話”,不禁為古羅馬人對建筑藝術的極致追求和精湛的工程技術所折服,深切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文明的輝煌。<br> 無數的大理石雕塑、大理石浮雕和檐柱裝飾,高大而精美,給人留下特別深刻印象。 你能想得到嗎?這居然是兩千年前古羅馬帝國的公共衛生間。 宏大壯觀的斗獸場、劇場再次震撼人心。 大劇場臨海而立,雄渾大氣,坐在看臺上可以看到舞臺和高大的背景墻,起身站立則可眺望美麗的地中海,心曠神怡。 <p class="ql-block"> 湛藍的海面波光粼粼,與歷經歲月沉淀的古老遺跡相互映襯。遺跡雖已破敗,卻依然散發著一種莊重而深沉的美,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變遷?! ?lt;/p> 利比亞,宛如一本厚重的史書,等待著你翻開,值得前來細細品味。<div> 謝謝您的來訪與鼓勵!</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梁河县|
石河子市|
韩城市|
潮州市|
福建省|
宜章县|
太康县|
长治市|
独山县|
光泽县|
克拉玛依市|
丰县|
阿拉尔市|
潢川县|
武强县|
遂宁市|
盘锦市|
洛浦县|
龙岩市|
阳山县|
满城县|
肥乡县|
秭归县|
米林县|
伊春市|
泌阳县|
伽师县|
崇明县|
罗定市|
富平县|
张掖市|
苏尼特右旗|
新绛县|
独山县|
徐水县|
育儿|
惠东县|
来宾市|
麻城市|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