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一場場的打怪升級,我在對西班牙一知半解中開始了自駕旅居西葡一個月的行程,2024年的忙碌讓我倍感疲憊,所以對于年節期間去哪里畫畫也沒有很早的規劃,申根簽證至少需要提前三個月左右進行申請,我們卻在出發前一個月才決定去西葡自駕,一開始還不疾不徐的準備著材料,完全不在狀態,也沒有考慮到拒簽或者其他的問題(因為之前在希臘土耳其自駕過,所以對申根簽證迷之“自信”),直到離出發還有十多天簽證卻沒下來才開始著急,因為租車,往返機票、住宿、路線都沒提前預定,那幾天的我忙工作忙到暈頭轉向,西葡相關的文化歷史背景只有夜深時通過看書和網絡查資料臨時抱佛腳,完全不像一個要去異國他鄉旅繪一個月的人的狀態,但是,勇敢的我們就這樣出發了??</p> <p class="ql-block">2025年伊始,為期一個月的歐洲旅居寫生生活開啟啦??,安全落地巴塞羅那,與提前聯系好的接機小帥哥匯合,順利到達酒店,寄存好行李,開啟我的2025第一場City Walk ??</p><p class="ql-block">巴塞羅那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大區的首府,坐落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前沿,它呼吸著地中海的風,散發著藝術的光彩和熱情,它不是一般的商業都市,是被世界建筑界公認為將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結合最完美的地方,這里是安東尼·高迪建筑作品的露天博物館。安東尼·高迪,是一個定義了巴塞羅那的建筑大師,有7處建筑作品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是這位建筑大師以離奇的想象和狂熱的宗教熱情,用磚瓦玻璃和鋼筋水泥譜寫出的一首首立體建筑之詩的地方,沒有哪座城市會像巴塞羅那,因一個人而變得熠熠生輝,也沒有哪一個人像安東尼·高迪,因一座城市而變得精神不滅。</p><p class="ql-block">所以第一站就是拜訪高迪設計建造的“巴特羅之家”,走起……??</p> <p class="ql-block">高迪曾說“直線屬于人類,而曲線屬于上帝”,在巴特羅之家,完美詮釋了建筑的曲線之美,沒有一個角落或者墻面是直線的,充滿了建筑大師的奇妙想象??</p><p class="ql-block">巴特羅之家始建于1877年,高迪在1904年受托重建,重建了外立面、天井,并加建了頂層閣樓,設計理念的原型來自圣喬治屠龍的寓言故事,巴特羅之家的外立面和屋頂就是龍的彩色鱗片,十字寶劍是圣喬治的屠龍利器,而頂樓的玫瑰陽臺花窗就是圣喬治獻給美麗少女的花朵,而下層的陽臺護欄既像惡龍的白骨,又像派對里神秘的面具。入口處二樓的玻璃窗造型則像一個張開正在打哈欠的大嘴,所以巴特羅之家也被稱為 “骨頭屋”或者 “哈欠之家”,看完了外立面,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另一側的構造,因為惡龍生活在水中,所以天井內漸變的藍色為主要色調,從實用的角度,上端采光充足,所以使用了深藍色。縱深往下采光逐漸變少,顏色也由深藍變成反光度更高的淡藍色,天井一側走廊的欄桿也被設計成波浪的形狀,玻璃做了馬賽克處理,又制造出了水波蕩漾的視覺感受,而建筑內部,目之所及全部使用曲線設計,門窗、甚至天花板和樓梯也不例外,樓梯的臺階外側更是做成了龍脊的樣子,內外呼應圣喬治屠龍的故事,玻璃花窗上的圓形鏤空和彩色玻璃裝飾,也像是海浪里的小氣泡,而天花板則是旋轉的波浪造型。沿著室內樓梯走上頂層閣樓,是一個拱形的洗衣和存儲空間,縱深感拉滿,同時沒有一根直線。閣樓上到天臺之后,則是閃著光的紅色龍脊,都是就地取材用破碎的瓷片拼接鑲嵌,看起來鮮活又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即便是站在這條充滿個性的格拉西亞大道上,巴特羅之家也當仁不讓地閃耀著它獨有的無限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拜別巴特羅之家,造訪米拉之家,好在建筑之間還算方便,走路也就十多分鐘,米拉之家建于1906-1912 年間,它是建筑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杰作之一,也是他設計的最后一處私人住所。</p><p class="ql-block">它被認為是所有現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獨創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外觀呈波浪形,整棟建筑如波濤洶涌的海面,屋頂上奇形怪狀的煙囪和通風管道也是其最顯著的特征。米拉之家規模很大,大部分空間仍然在使用和可供參觀。一路走來,被高迪腦洞大開的設計震撼著,這才是創意沒有天花板的自由揮灑[強][強],實在獲益匪淺[合十]</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巴塞羅那的靈魂,光影與信仰的交織</p><p class="ql-block">緩緩漫步在巴塞羅那的街頭,天際線上那高聳的壯麗建筑便是圣家堂??,這座由安東尼·高迪精心設計的建筑,宛如一首悠揚的史詩,在光與影的交錯中述說著無盡的神秘與美妙?,每一處細節都被雕琢得淋漓盡致,圣家堂不僅僅是一座教堂,它是一場視覺與靈魂的盛宴,是對美的無盡追求,也是對信仰的深刻表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仰望這座巨大的宗教建筑,你會被其獨特的設計所震撼。塔樓直插云霄,將人們的信仰與祈禱帶至天堂之上??,錯綜復雜的立面,每一寸石雕都講述著從耶穌的誕生到復活的故事,高迪的設計哲學在這里得到了完美體現——不僅在建筑中尋求自然的形態,更讓建筑本身成為一部圣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進入教堂內部,高聳的柱子如同森林中的巨樹,支撐著錯綜復雜的穹頂。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灑下,斑駁的光影將空間點綴得如夢如幻??,在此,無論信仰與否,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種莊嚴與神圣,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只有虔誠的祈禱聲和內心的寧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后是探訪圣家堂的最佳時刻,當太陽西斜,暖暖的陽光通過西面的玻璃窗溫柔地灑進內部,整個教堂彌漫著斑斕炫目的色彩。<span style="font-size:18px;">仰望、震撼、感動成為了此行的關鍵詞,可見,高迪是懂耶穌的,在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仿若到達圣經里的“天堂”,我也遇見了此生最美的光,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夢幻之光,絢麗神圣,感動直達心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高迪最具生命力的建筑作品、耗盡高迪43年光陰的遺作。建造雖然持續了一百四十多年,中途停工多次,主建筑師也換了近十輪,但最后的建成效果卻高度符合高迪設計的原貌,非常值得去現場感受??</p> <p class="ql-block">出發前的我忙的暈頭轉向,安排處理工作,推辭掉所有的筆會邀約,出發前十天簽證才下來,于是這個匆忙的人又要抓緊時間安排所有的行程計劃,簡直忙的不可開交,所以,稀里糊涂的我就把行程最重要的建筑藝術之旅安排在了下飛機的第一天,這一天我們要用腳步丈量巴塞羅那的土地,造訪建筑大師安東尼·高迪的“建筑三件套”,累到腳底板起泡,雙腿要罷工????,真真的辛苦????,好在高迪的建筑實在石破天驚好不震撼????,足可安慰這辛苦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巴塞羅那凱旋門是巴塞羅那的標志性建筑,位于老城區的東北側,作為1888年世博會的主入口而建,用紅磚砌筑,屬于摩爾復興風格。前面的門楣上雕刻有 "巴塞羅那歡迎各國”,凱旋門的頂端裝飾著西班牙其他49個省的省徽,凱旋門還有12尊女性雕像,這些雕像代表著榮譽和聲望。</p> <p class="ql-block">今日重點是拜訪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世界上共有四座畢加索博物館,其中一座在巴塞羅那。畢加索生長于馬拉加,學習于巴塞羅那,成名于巴黎,在巴塞羅那多數為其早期作品。</p><p class="ql-block">巴塞羅那畢加索博物館是由5座豪宅連成的博物館,展示了他各個時期的不同作品,其中很多是由畫家本人于1970年捐獻。</p><p class="ql-block">據說畢加索文化課成績不好,他回憶道:簡直不可思議,我一上課就凝視著掛鐘,抬著眼,歪著頭,像個大白癡”??,好在他生活在一個自由包容的環境里,他們更擅長挖掘個人特長和潛力。畢加索的爸爸本身就是一名美術老師,所以畢加索在孩童時期就受到了專業的訓練,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據說在13歲時畫技已超過父親。所以不要以為畢加索所有作品都像大眾熟知的那些抽象的、立體的風格。早期畢加索的畫作還是十分學院派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畫的真好看”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博物館(Museu Picasso)位于巴塞羅那歷史悠久的哥特區,于1963年3月9日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座畢加索專題博物館,也是唯一一座在其生前建立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畢加索與巴塞羅那有著深厚的淵源。他于1895年隨家人從馬拉加遷至巴塞羅那,在這里度過了重要的青年時期,并在拉洛喬亞藝術學院接受訓練。博物館的建立主要歸功于畢加索的好友兼私人秘書豪梅·薩巴特斯(Jaume Sabartés),他提議并促成了博物館的成立。畢加索本人也為博物館捐贈了大量作品,包括繪畫、素描、雕塑和陶瓷等。</p><p class="ql-block">博物館由五座相互連通的中世紀宮殿組成,這些建筑始建于13至14世紀,展現了典型的加泰羅尼亞哥特式風格,擁有幽靜的庭院、華麗的墻壁和窗欞。漫步其中,古老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品[強]</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收藏了超過4,000件畢加索的作品,涵蓋他從早期到“藍色時期”的重要創作。其中,《宮娥》系列是館內的珍貴藏品之一。此外,博物館還收藏了畢加索捐贈的42件陶瓷作品,以及大量的素描和版畫,全面展示了藝術家的發展歷程。</p><p class="ql-block">即使走到雙腿又酸又累,但是置身畢加索的藝術世界,你依然會不知不覺的被那些不同時期的藝術品感染著,激動著……,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都來打卡畢加索博物館,人們往往津津樂道于藝術家的營銷策略,卻全然隱沒了天才背后的付出和早期大量的努力??,所以,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各行各業皆如是,人生路上,當不斷進取和學習才是正解??</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巴塞羅那的老城哥特區,整齊有序的街道不時可見幾百年的老建筑點綴其間,即使普通民居建筑風格和裝飾浮雕圖案也會有不同,在這里,建筑在居住的實用功能外更注重空間的舒適性和形式美感的體現。</p><p class="ql-block">我是如此喜歡安達盧西亞風格的建筑庭院,安達盧西亞風格喜歡使用色彩鮮艷的瓷磚,弧形拱門和曲線設計是這一風格的標志性元素,常用于門廊、走廊和入口處,為空間增添了一種古老而優雅的氛圍,同時,安達盧西亞風格非常注重引入自然光線和通風,旨在打造一個獨特而有自然氣息的花園住宅。</p><p class="ql-block">而漫步巴塞羅那的街頭,隨處可見這樣舒適的建筑風格,在橘樹飄香的庭院間抬頭可見隔壁教堂的十字尖頂,偶或有海鷗從頭頂鳴唱著掠過,那一刻,不由得憶起多年前在摩洛哥菲斯老城曾經住過的那個十九世紀的特色民宿,也有著安達盧西亞風格的庭院,每次在橘樹下的晚餐都是對旅途疲憊的心最大的撫慰??</p> <p class="ql-block">離開畢加索博物館,前往波蓋利亞市場的路上順道打卡巴塞羅那大教堂,一上午流連于畢加索的藝術世界,雙腿累到不行,實在走不動的兩人只好先找了一家咖啡館吃個簡餐,于是就品嘗了特色美食:西班牙油條蘸熱可可,那個甜膩實在??,好在有咖啡調和,這個可憐的中國胃呀??,不過能量倒是瞬間滿滿,繼續前進??</p><p class="ql-block">巴塞羅那主教堂始建于13至15世紀的巴塞羅那鼎盛時期,其主體結構是非常經典的哥特式建筑風格,細長的線條、高聳的尖頂和尖拱形門窗等哥特式元素貫穿其中。</p><p class="ql-block">到達的時候教堂不開放,所以我們只在外邊欣賞了大教堂的古老建筑,教堂的外部裝飾以石雕和浮雕為主,雕刻工藝精湛,圖案多樣,包括十字架、鴿子等基督教象征元素,以及怪獸滴水嘴、蜥蜴、蛇和蠑螈等形象生動的裝飾物,其建筑裝飾和圣家堂風格迥異,卻同樣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話說傍晚時分的大教堂實在太出片。環繞一圈每個角度都透露著不同的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漫步巷道緊湊的哥特老城區,風格各異的建筑裝飾或繁或簡別出心裁,建筑風格也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和巴洛克式……我們可以在游覽的時候感受歷史的更迭和建筑藝術的洗禮</p> <p class="ql-block">相較于現代化的城市規劃,我更喜歡這樣古老的透露著歲月痕跡的老建筑,那是歷經歲月洗禮而沉淀出的古樸典雅的藝術之美,胡同轉角不一定遇到愛,卻隨時有可能看到歌者在路邊彈著琴唱著悠揚的歌曲,海鷗和鴿子翱翔在游人頭頂和樓宇間,譜寫了這個季節巴塞羅那最浪漫的樂曲??</p> <p class="ql-block">到達波蓋利亞市場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了,跟我們的農貿市場差不多,只不過各式商品擺放就像有強迫癥一般,那叫一個整齊有序,絕對不能亂??,當然,跟我們最大的不同還是地中海剛上岸的魚貨看起來屬實新鮮,因為吃過油條的緣故所以也不餓,轉了一圈,在一家蠻熱鬧的海鮮大排檔吃了份烤魷魚,配上薯條、海鹽和歐芹碎,確實新鮮美味,不枉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們糟糕透了,好在取車時遇到熱情的主動幫忙的華裔小美女,很順利的取車開啟了西葡自駕之旅,但是接下來在古老的塔拉戈納小城因為語言不通我們被困地下停車場了,沒有工作人員,我們的停車卡因為程序不對被吞了,停車桿卻沒抬起來,全自助的場子里找不到一個求助的人影,那一刻的無助與懊惱史無前例[抓狂][抓狂],終于在一位好心的女司機幫助下成功付費離開,然后就是定酒店的尷尬,飛豬旅行上找不到我們要入住的瓦倫西亞的房源,愛彼迎上的房源沒有停車場,終于在繽客上找到標注有停車場的房源,卻又綁不上維薩卡無法付費,簡直糟透了,行程中全程埋頭找酒店和停車場,完全無暇欣賞地中海的沿路風光,終于到達瓦倫西亞,自助入住又是一番折騰,最后成功入住的經驗告訴我: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每一次的出行,在克服困難中不斷迭代升級也是一種進步,給自己點個贊吧[強]</p> <p class="ql-block">瓦倫西亞真是一個讓人非常舒服的城市,擁有美麗的地中海海灘,是僅次于馬德里和巴塞羅那的西班牙第三大城市,被譽為歐洲的“陽光之城”。</p><p class="ql-block">這里擁有11處世界文化遺產,在長達500KM的海岸線上坐擁近90個藍旗海灘,這里還是西班牙海鮮飯和牛軋糖(Turrón)的發源地。2022年瓦倫西亞城市被評選為“世界設計之都”。</p><p class="ql-block">在這個冬季煦暖陽光下的瓦倫西亞街頭,領略歐洲建筑藝術的魅力,所有照片均是隨拍無濾鏡原圖直出,就這樣漫步在這個地中海畔的古老城市里,靜靜的感受著,就像流連在一個露天博物館,在古老的建筑與現代生活方式中快閃,即使我們是去國家陶瓷博物館,也不去趕時間,就這樣徜徉其間慢慢走著就很好[啤酒][咖啡]</p> <p class="ql-block">瓦倫西亞國家陶瓷博物館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洛可可式的建筑真的太美了,仿佛通過大門就穿越到了中世紀。</p><p class="ql-block">這座宮殿原本為多薩瓜斯侯爵宮,最初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在18世紀中期被改造為巴洛克風格,幾經改造成為了今天結合了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的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裝飾華麗的大門、天井、一樓的仙女戰車馬車,館內收藏了各式各樣古今東西的陶瓷作品,其中也不乏稀奇古怪的有趣玩意兒。當然,中國的陶瓷更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多是我們國內沒有的樣式和裝飾,應該為當時的貴族定制作品吧,中國傳統的故事人物描繪在西洋制式的瓷器上,完美的中西合璧????,世界文明都是相通的,果然優秀的文化藝術之間都是相互融合發展創新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瓦倫西亞美術博物館是西班牙很重要的藝術展館,有著從14世紀到19世紀的諸多作品,剛進門會發現很多宗教題材的作品,有雕塑也有繪畫,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de Goya),他的作品從洛可可發展到新古典主義,再到前浪漫主義,不過他的作品在進門的展廳沒有幾幅,但無論是有名或者無名的宗教藝術作品無不透露著神性與人性交織的光輝,信仰真的可以讓人產生無盡的創造力,當我們嘆服于敦煌壁畫的恢弘壯觀與精美畫工時,世界各民族也在自己的信仰加持下發展出了令人驚嘆的藝術風格,基督教在西方的發展與強大確實催生了許多不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建筑、繪畫、雕塑、浮雕等和我們的佛教壁畫、彩塑與摩崖石刻一樣都是全人類的藝術瑰寶????</p> <p class="ql-block">在瓦倫西亞美術博物館欣賞到西班牙19世紀末的印象派光影大師~華金·索羅拉的作品,纖毫畢現的筆觸下光影交錯,作品中透露著無限魅力。</p><p class="ql-block">索羅拉以其對光影的精湛捕捉和獨特的構圖技巧,被譽為“光之大師”。他的作品不僅在西班牙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還深受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的喜愛。</p><p class="ql-block">索羅拉的作品超過2000多幅,涵蓋了從人像到風景的各種題材。他擅長捕捉人物的神情,以及日光下瞬息萬變的自然景色。創作靈感往往來源于對光影的敏銳捕捉,因此他偏愛在戶外進行創作。</p><p class="ql-block">索羅拉的畫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得益于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藝術的真摯情感。他的作品不僅影響了后世的藝術家,還為觀眾提供了無盡的審美享受。</p><p class="ql-block">?? 索羅拉與美國的約翰·沙金特和瑞典的佐恩并稱為19世紀末三大藝術大師,他的藝術成就和影響力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欣賞了瓦倫西亞的驕傲~西班牙著名畫家伊格納西奧 ?皮納佐? 卡馬倫奇的作品,他是十九世紀末西班牙最杰出的印象派畫家之一。皮納佐擅長使用深色:黑色、棕色和其他土色,以及印象派典型的閃亮色調。致敬他的雕像在街頭的橘樹下高高矗立,代表著一個城市對于藝術家的尊重與崇敬,也讓每一位置身瓦倫西亞的人不僅能夠隨時感受到建筑藝術的美,更能瞻仰為這個城市留下不朽畫作的藝術巨匠??</p> <p class="ql-block">欣賞完瓦倫西亞古老的建筑藝術,也不忘領略這個城市的現代文明之光~科學藝術城,這是瓦倫西亞杜利亞河床上5個建筑的總稱。藝術科學城是由瓦倫西亞的設計師~被譽為“建筑詩人”的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所設計的,并且在1996年7月開始動工,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在流經瓦倫西亞市的杜利亞河床,杜利亞河因為曾經泛濫,早已被引導到城外,原來河流所在位置的河床,現在成為公園、運動場、音樂廳,是當地居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沿著杜利亞河床改建的公園漫步,粗壯的橄欖樹松樹、高大的桑樹、楸樹和紫荊以及各種不知名的植物鱗次櫛比的在公園里遮天蔽日,各種鳥兒隱沒其間,在草地上覓食的鸚鵡、斑鳩等也不怕人,在草地上兀自吃的歡快,可見在這里人與自然的相處融洽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藝術科學城這項大工程,包括科學博物館、海洋世界、 歌劇院、公園等。把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說成是二十一世紀的高迪其實一點不為過,這兩個西班牙人的建筑有許多共性,比如融合了自然靈感,帶有一點哥特風的創新結構。瓦倫西亞的藝術科學城展示了仿生設計與結構技術的完美結合。而且藝術科學城中多座不同形式但相同理念的建筑組成了一個建筑群,這種整片都統一風格帶來的沖擊力是單體建筑不可比擬的??</p> <p class="ql-block">從瓦倫西亞出發到阿利坎特的路上經過一個并不起眼的海邊小鎮,于是停車打算簡單畫個小速寫,結果海風實在太熱情??,在炫目的陽光照耀下,地中海畔的阿爾特阿小鎮閃現著迷人的光彩,因為是冬季鮮少游人,偶爾能見到來度假的歐洲人在海灘上可著勁的暴曬[偷笑],這日光浴真不是我們能享受得了的[捂臉],還是漫步巷道靜靜感受海風的洗禮吧[呲牙]</p> <p class="ql-block">陽光、大海、美食,還有松弛的慢生活,單說一樣都能夠治愈人心,而西班牙的阿利坎特全都有!這座位于西班牙東部的城市是這一地區主要文明的交匯點。作為西班牙的“稻米之城”,正宗的海鮮飯和各種燴飯??對想體驗西班牙美食的“中國胃”非常友好!</p><p class="ql-block">漫步在阿利坎特小城,去尋覓水彩大師筆下那些異域風情的街道風景,陽光依然燦爛耀眼,路遇的行人悠閑自得,對我們這樣的異鄉客投以善意的微笑,即使語言不通??</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畔的藍色小鎮各有特色,阿利坎特圣巴巴拉城堡下的巷道呈現著迷人的藍白色系,其實相比2018年我曾去過的北非摩洛哥的藍城~舍夫沙萬多有不及,但仍然讓人眼前一亮,屬實漂亮??</p><p class="ql-block">信步走到海港邊,靜靜感受地中海跳躍的陽光??</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大區的摩爾都市,是種滿橘子樹的古老城邦,也是詩人們筆下的浪漫樂園。與塞維利亞、科爾多瓦并稱為安達盧西亞三顆明珠,這就是格拉納達!</p><p class="ql-block">大文豪維克多·雨果曾贊美它:“沒有一座城市,能像格拉納達那樣,帶著優雅和微笑,帶著閃爍的東方美麗,在明凈的蒼穹下鋪展”,格拉納達算得上是影響西班牙歷史的城市,這一點也體現在西班牙????的國徽上,西班牙國徽上的那個石榴就是這里,格拉納達在西語的意思便是“石榴”,所以這座被雨果爆贊的他鄉,還有個美麗的名字~“石榴城”。</p><p class="ql-block">傍晚驅車到達格拉納達,辦理好入住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正好趕去圣尼古拉斯觀景臺看日落,于是,在這個會發光的城市開啟新一輪的city walk,走起??</p><p class="ql-block">格拉納達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內格拉納達省的省會,位于內華達山麓,達若河和赫尼爾河匯合處,羅馬文化、摩爾文化、猶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里相互撞擊、交融,見證了各種文化的融合共生。這座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城市,宛如一顆鑲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發著濃郁的摩爾風情。</p><p class="ql-block">漫步在黃昏的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踏入了一個充滿神秘與浪漫的世界。街頭巷尾,古老的建筑訴說著摩爾人的輝煌歷史,而登上觀景臺,瞬間就會被內華達雪山映照下的阿爾罕布拉宮所震撼,擠在周圍都是人的墻墩上欣賞落日中的阿宮慢慢由金色變為橙色,再變為紅色,最后是華燈初上,這一刻的景色真的是永生難忘??</p> <p class="ql-block">今日,拜訪格拉納達的世界文化遺產~阿爾罕布拉宮,在統治西班牙近800年間,摩爾人曾在這里創造了他們的輝煌,留下了舉世聞名的阿爾汗布拉宮,被稱為歐洲最具特色的十大城堡??,它是格拉納達的標志性建筑,伊斯蘭藝術在西班牙最集中的瑰寶,有“宮殿之城”和“世界奇跡”之稱,號稱世界上最美的阿拉伯宮殿。它始建于13世紀,融合了伊斯蘭、基督教和西班牙文化的元素,由眾多宮殿、庭院和花園組成,建筑風格精美絕倫。宮殿無處不在的設計嚴謹、雕刻精細的幾何紋樣瓷磚裝飾蔚為壯觀,打動著每一個來此瞻仰的人。</p> <p class="ql-block">198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阿爾罕布拉宮分為四個部分:卡洛斯五世宮殿、阿卡薩巴城堡、納塞瑞斯宮和赫內拉利費宮,大部分的照片拍攝于納宮,設計精湛的圖案和精致的雕刻藝術在照片中遜色不少,不及現場感受的萬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帶你去看宏偉壯觀的格拉納達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在原清真寺的遺址上,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風格。教堂內部高大而寬敞,華麗的穹頂、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和雕刻繁復的唱詩班席位都令人贊嘆。主祭壇的裝飾金碧輝煌,展現了宗教藝術的莊嚴與神圣??</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教堂,我們也去過不少的清真寺和教堂,無論規模大小,每一處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每次來歐洲看的教堂太多,為了避免審美疲勞,在對教堂的選擇上也越來越斟酌,而今天參觀的這座位于格拉納達的天主圣若望圣殿,也叫圣胡安·徳迪奧斯大教堂,卻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震撼,也是除了阿爾罕布拉宮外給我的意外驚喜。</p><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1737年至1759年之間,教堂內有很多16到18世紀的收藏品。教堂里陳列了大量的宗教油畫,其中還有藝術大師提香的作品,可謂陣容豪華,大量的浮雕、繪畫、粉紅色碧玉壁柱條、來自內華達山脈的黑色大理石……繁復而奢華,堪稱“黃金巴洛克極繁美學盛宴”,以致有人說在極至繁復精致的巴洛克面前,哥特風簡直就是赤貧風[捂臉],其實不然,每一種藝術風格都有其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就像暑假期間專程去拜訪的山西隰縣“小西天”,堪稱中式極繁美學的典范之作,跟眼前的巴洛克極繁美學卻又有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卻都堪稱人類建筑、雕塑、彩繪藝術之絕唱,可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p> <p class="ql-block">終于可以抽時間拿起畫筆寫生了,開心??</p> <p class="ql-block">抽出半天時間在格拉納達街頭隨筆寫生,信步走到阿宮腳下的著名歷史街道Paseo de los Tristes,找個街角坐下來就開始慢慢找角度,歐洲人對藝術的喜愛體現在生活日常,對于陌生人也是不吝溢美之詞,即使我們剛剛坐下來,僅僅剛開筆就會有路過的行人駐足停留,每一個人離開時都會點一個??,也會有人上來問這是什么畫,于是,用翻譯軟件現場給歐洲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許諾老師的水彩畫是歐洲人司空見慣的,而國畫對于他們可是不多見的藝術表現形式,沿途記錄我們眼中的西班牙風情,也向他們傳播我們的國畫藝術,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離開石榴城~格拉納達,驅車趕到安達盧西亞大區三顆明珠之一的科爾多瓦,去翻閱這本寫滿摩爾人舊世紀的歲月史書,一座隱藏在鮮花與庭院里的千年古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是讓我不得不愛的安達盧西亞小城。在長達800年的戰爭歲月里,北非阿拉伯與西班牙文明在這里沖擊交融,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值得花時間細細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這座古老與浪漫交織的古城里,置身橘樹飄香的街道,在這片未曾了解過的陌生世界里竟然有種熱淚翻涌的激動,直面建于公元一世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羅馬大橋之上,看不同膚色的現代人穿梭其間,仿若穿越時空,透過歷史的吉光片羽,看到了人類文明在閃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偉大的歷史遺跡面前,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類文明超越了膚色,種族和語言,那種感受不同于書本和照片,真真切切地接收到不同于自身文化環境帶來的沖擊感,有一瞬間感動到熱淚盈眶,感嘆于我們不遠萬里來感知和欣賞這一切,能看見、聽見和去觸碰到的人類文明的歷史,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卻能理解,并為之感動??</p> <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大清真寺,是在科爾多瓦市內,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具有摩爾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風格。大清真寺建于8世紀,是穆斯林占領了科爾多瓦,拉赫曼一世改建了當時西哥特人天主教會,興建了科爾多瓦清真寺部分,而后基督徒收復失地,又重新使清真寺變為教堂。科爾多瓦清真寺比其他建筑更能顯示出摩爾人建筑在西班牙的誕生和興衰。</p><p class="ql-block">現實中的清真寺大教堂,卻不見一絲想像中的怪異,只有勢均力敵的對峙和珠聯璧合。宏偉幽深的大殿與明亮華麗的禮拜正殿呼應,肅穆厚重的大門與清雅別致的花窗呼應,耀眼奪目的物件與古樸端莊的馬蹄雙拱呼應,盛大恢宏的柱林與繁復瑰麗的紋飾呼應,氣韻既寧靜又磅礴,美得不可方物。</p><p class="ql-block">只有置身于此,才能體會到,它是多么地 ~ Beautiful and Insane!</p> <p class="ql-block">雨中,漫步科爾多瓦老城區的百花巷,別有一番韻味……</p><p class="ql-block">在科爾多瓦老城,根本不必費心去找景點,因為這座城本身就是景點,一磚一瓦都是歷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做為安達盧西亞大區的三座歷史名城之一,科爾多瓦有著顯赫輝煌的過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的鼎盛時期始于被摩爾人征服后的八世紀,當時建造了大約300座清真寺和無數的宮殿和公共建筑,分毫不輸君士坦丁堡、大馬士革和巴格達的繁榮景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了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的巔峰時期,科爾多瓦已經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大的文化中心,同時也是穆斯林世界乃至全世界文明最繁榮,文化科學最先進前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紀。當年的羅馬帝國曾控制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南部長達六百多年。古羅馬人以完全不輸當今天朝的基建狂魔之勢,所過之處,遇水架橋,開山劈路,幾個世紀中,在地中海兩岸,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后,羅馬人被趕走了,阿拉伯人來了,建立了摩爾王國,在羅馬人地基上,重建改造 … … 再然后,摩爾人被趕走了,基督教王國光復了科爾多瓦,在摩爾人地基上,接著重建改造…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城,就是這樣一部活著的歷史[合十]</p> <p class="ql-block">馬拉加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是西班牙南部的城市,作為畢加索的家鄉,這里色彩絢爛、陽光豐沛,被稱為太陽之城,它也是安達盧西亞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里曾是古羅馬帝國的重要港口,也是伊斯蘭教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后一個據點,因此,馬拉加的建筑風格融合了古羅馬、伊斯蘭和基督教等多種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走在街道隨處可見的豐富色彩,南部人民的熱情和馬拉加獨有的魅力撲面而來,迎著蓬皮杜藝術中心的晚霞,感受一場地中海畔唯美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拜訪馬拉加附近著名的哥倫布城堡??</p><p class="ql-block">在安達盧西亞的邊陲小鎮Benalmádena,藏著一座讓人難以置信的建筑奇跡。這里,有一座外形酷似中世紀城堡的奇特建筑,它其實是一座紀念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的紀念碑。</p><p class="ql-block">走進這座名為“哥倫布城堡”的地方,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大航海的時代。外形雖然是一座城堡,但內里卻充滿了對哥倫布的敬意和紀念。城堡的每一磚每一瓦,都似乎在訴說著哥倫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座精美獨特的城堡的主人,竟是一位美國外科醫生。他并非專業的建筑師,只是憑借著對哥倫布的熱愛和對建筑的熱情,利用業余時間,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家產,與兩位泥瓦匠一起,將多種建筑風格融合統一,打造出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城堡??</p><p class="ql-block">城堡上有許多與哥倫布有關的元素,每一件雕刻都細致入微,栩栩如生。 從城堡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主人對哥倫布的敬仰和對建筑藝術的熱愛??</p><p class="ql-block">走進這里,能夠深深地感受到熱愛的力量, 這座城堡,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份對熱愛的堅持以及無窮的藝術創造力??</p> <p class="ql-block">從馬拉加到龍達的路上要經過白色小鎮米哈斯,為了一睹小鎮芳容,被導航領著轉圈圈走錯了兩次,第三次才找到正確位置,浪費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本來要在小鎮上寫生的,也就無奈錯過了,山坡上鱗次櫛比的白房子頗具特色,值得閑適地逛一下,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只能匆匆到此一游,稍顯遺憾??</p> <p class="ql-block">龍達,一座懸崖之上的天空之城,被譽為“建在云端的城市”。陡峭的峽谷將新城與老城一分為二,老城佇立在萬丈懸崖之上,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壯美之感,海明威在龍達創作的小說《死在午后》中寫道:”如果你想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話,龍達最適合。如果在龍達度蜜月或私奔都沒有成功的話,那么再去巴黎另覓新歡好了。”??</p><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西班牙斗牛的發源地,有歷史悠久的斗牛場及博物館~因為不感興趣,所以斗牛場路過的時候看了看外觀,沒有進去,懸崖絕壁上的大橋才是我們的重點,出發??</p> <p class="ql-block">雖然很辛苦,依然堅持下到谷底,貼著懸崖邊在迂回崎嶇的小路上穿梭,太陽若隱若現的變化著,就這樣徜徉于這個懸崖小城,仿若夢境般的世界,一切都是剛剛好??</p> <p class="ql-block">離開海明威筆下最適合私奔的天空之城~龍達,來到了美麗的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的首府~塞維利亞,它是西班牙的第四大城市,是該國南部最主要的工商業和文化藝術中心,也是一座超過2700年歷史的古城,漫步街道隨處可見氣勢恢宏的建筑遺產。</p><p class="ql-block">這座橘子花開、香飄四處的古城文化底蘊尤為深厚,她是文學巨著《唐吉訶德》和著名歌劇《卡門》、《唐璜》的所寫成之地或是故事發生地。塞萬提斯就是在塞維利亞寫成了《堂吉柯德》。</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夜色中的塞維利亞古城,打卡了設計精妙的都市地標~城市陽傘,這座壯觀的木結構建筑不僅是建筑愛好者的圣地,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由德國著名設計師設計打造,4000多片木頭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結構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座現代藝術與傳統元素完美結合的建筑,仿佛一把巨大的蘑菇傘,為塞維利亞的天空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美感。即使在夜色下,夢幻迷離的燈光效果也足以讓人著迷??,在西班牙的游學時光,你會被這里古老的建筑藝術、想象力與創造力爆棚的現代藝術所深深打動,那是建立在實用功能外的對美和藝術的執著追求,街道公園隨處可見藝術家的銘牌和紀念雕塑,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藝術對美的尊重、保護與贊許,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能領略到的震撼人心的歷史內涵與美的韻味??</p><p class="ql-block">夜里九點,這個城市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歐洲人喜歡三五好友聚在露天咖啡廳或者酒吧的卡座里,或者就這樣站著端一杯酒或咖啡,一碟小食,就可以熱絡的聊上半天,很少有玩手機的低頭族,處處洋溢著熱鬧而鮮活的人間煙火氣,仿若走進了梵高《夜間的露天咖啡館》,我喜歡置身這樣的氛圍里,去感受,去體驗,那些日常里久違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的首府塞維利亞是個寶藏城市,處處充滿驚喜,今天陰天,沒有陽光璀璨、碧藍晴空的加持,風景少了許多的顏色,但這不妨礙我們去拜訪滿眼都是文藝復興藝術品的女主宮,始建于15世紀后期,她分為主宮和庭院兩個部分,主庭院是塞爾維亞摩爾藝術的典型代表,宮里陳列有大量的藝術品和裝飾元素,無論是門廳、宴會廳、會客廳、起居室、書房、禮拜堂、走廊……甚至是庭院的回廊都陳列著女王的收藏,精致到每一處都有特別的擺件,精美華麗令人目不暇接,讓我們透過藝術品的吉光片羽去一窺女王對藝術的熱愛與鑒賞??</p><p class="ql-block">宮中的庭院因為冬日雨后的緣故,在我看來它不怎么精致也貌似沒什么人打理,中庭的棕櫚樹搭配低矮的灌木和掛滿成熟果子的橘樹,映襯著掛滿藝術品和陶瓷、鐵藝擺件和阿拉伯吊燈的宮殿回廊有了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噴泉,綠植、雕塑,彩色瓷磚、文藝復興大師的油畫作品……哥特式和摩爾建筑就這樣在女主宮交相輝映出文藝復興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就是塞維利亞大教堂</p><p class="ql-block">1??說到塞維利亞大教堂的歷史,我們必須得說一下塞維利亞這座城市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被穆斯林統治了將近5個世紀,在1248年由當時的卡斯蒂利亞國王費爾南多三世收復,所以整座城市是有濃濃的阿拉伯文化色彩的,從建筑到文化,即使是到現在。</p><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大教堂也是如此,它的前身是一座用于穆斯林禮拜的清真寺。盡管1248年西班牙軍隊就已經從穆斯林的手里收復了塞維利亞,但是人們依然在這座清真寺里做了將近一百年的彌撒,直到1433年才正式開始施工,開始建造大教堂。</p><p class="ql-block">2??塞維利大教堂在1506年完工,這個工程一共持續了73年。作為在設計之初,教堂就被賦予了神圣榮耀的象征,象征基督對穆斯林的勝利,所以這座教堂建成的時候,也是中世紀歐洲基督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整一個教堂的占地面積為2萬3千5百平方米。</p><p class="ql-block">3??塞維利亞教堂里躺著許許多多的國王,名人以及主教,其中有著名的哥倫布;從穆斯林手中收復塞維利亞的費爾南多三世國王;阿方索十世(費爾南多他兒子);佩德羅一世…..,其中最著名的是四王抬棺,就是抬的哥倫布的靈柩??</p><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大教堂也被稱作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因為里面也有數不清的藝術品,并且本身大教堂就是一個宏偉美麗的存在,被視為哥特時期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塞維利亞最美廣場~西班牙廣場,建于1914至1929年間,為籌備1929年的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而建立廣場由塞維利亞本地建筑師阿尼巴爾·岡薩雷斯設計,他巧妙地融合了摩爾復興、哥特式、文藝復興及巴洛克等多元建筑風格,使之成為塞維利亞乃至西班牙最著名的地標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廣場呈半圓形,直徑約200米,由三個主要建筑構成:中間是一個大型的水池噴泉,兩側則是長廊和馬賽克瓷磚制成的拱廊。這些瓷磚壁畫描繪了西班牙各個地區的風景和歷史場景,共計50幅,每一幅都代表了一個省。</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廣場不僅吸引了無數游客,也成為了電影拍攝的熱門地點。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影片之一是在這里拍攝的《星球大戰前傳二:克隆人的進攻》,廣場的部分場景被用作納布星球的宮殿外景。此外,多位西班牙皇室成員和國際政要訪問塞維利亞時,也會選擇西班牙廣場作為重要一站。</p><p class="ql-block">當我們兩個雙腳丈量西班牙土地的人city walk到此的時候,雙腿已經快麻木了??,滿眼的美景竟然有了種累覺不愛的趕腳??,明天就要穿越西班牙到達葡萄牙境內了,珍惜眼前這美好的一切吧??</p> <p class="ql-block">又是打怪升級的一天,車在西班牙與葡萄牙交界地帶突然機油警示燈亮起,對于從沒遇到這種情況的人來說真焦慮??????,于是趕忙拐進旁邊鄉間小路停好車,聯系租車平臺,好在是國內晚上八點半,不算太晚,又趕忙聯系修車的朋友,在他指導下完成機油測試,找到加油站加好機油繼續前進,西班牙的高速一路走來都是免費的,但是過境葡萄牙卻是步步交費,于是,又get了在葡萄牙過高速以及完成交費的新技能??,終于到達了這個七丘之城~里斯本,順利完成自助入住,又頗費周折的找好停車場,做完這一切如釋重負,現在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困難,可在當時,面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任何小事情,車上每一次亮起的預警燈,特別是在少有人煙的地方,就怕車子拋錨,因為你不知道哪里可能出了問題,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可能讓人焦躁不安,所以,我們總是一次次為自己的認知買單??</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這樣一次次走進陌生的城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語言、生活習慣與社會法則,需要一點點的觸碰、接受與融合,想想很難,但實際行動起來,我們需要的僅僅只是一點點勇氣而已,為勇敢的自己點贊加油[強]??</p> <p class="ql-block">浪漫的不是歐洲,而是藏在歐洲每個國度里的古老城市。從陰天到風雨交加,我們就這樣認識了葡萄牙里斯本,里斯本,帶著陳舊的氛圍,上下起伏的街道,精致里帶著破舊感的建筑,仿佛訴說著15、16世紀它的輝煌過往,即使沒有太陽的陰雨天,也藏不住這個七丘之城的明媚與美好[強]</p> <p class="ql-block">在里斯本打卡創立于1732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看印刷精美的藝術家圖冊,雖然文字看起來猶如天書,但是藝術卻是通行世界的語言[偷笑]</p><p class="ql-block">去歐洲的盡頭~羅卡角去感受海風呼嘯的肆虐,站在羅卡角遠眺一望無際的大西洋,看著遠方海天連為一體,真的有一種世界到此為止的錯覺[捂臉],羅卡角的石碑??上刻著葡萄牙詩人卡蒙斯極致浪漫的古老格言:“陸止于此,海始于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葡萄牙的童話小鎮辛特拉,一窺雷加萊拉莊園的神秘奢華,這個被稱為辛特拉最美、最神秘的地方包括浪漫主義的雷加萊拉宮、雷加萊拉小教堂,還包括一個豪華的花園,內有湖泊、洞穴、水井、長椅、噴泉……,不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更充滿了神秘色彩,傳聞莊園主人與玫瑰十字會、共濟會、圣殿騎士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花園中藏著許多秘密通道和暗門,27米深的詭異深井被稱為葡萄牙版“九層妖塔”,螺旋樓梯一共9個旋層,象征著但丁描寫的“天堂、地獄、煉獄”的9重循環,從塔底通向天井象征由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切讓雷加萊拉莊園整體籠罩著一層神秘又詭異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這個葡萄牙滿城盡帶青花瓷的城市,依然是陰雨連綿的濕冷,可擋不住這個城市要溢出屏幕的美好[強][強]</p><p class="ql-block">打卡圣本篤火車站: 歐洲最美火車站之一,由2萬多塊青花瓷磚壁畫建成,講述了葡萄牙????曾經的輝煌。</p><p class="ql-block">圣靈教堂: 教堂四面墻壁上都是18世紀風格的青花瓷壁畫。</p><p class="ql-block">萊羅書店: 被評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據說哈利波特的作者就是在這里汲取了靈感,打卡??的好去處[強]</p> <p class="ql-block">晴空下的波爾圖在閃光,杜羅河兩岸是高低起落的山城,每天爬斷腿,當然如果想省力也可以坐纜車或升降機,沿著路易一世大橋看兩岸多巴胺色系的房子、往來頻繁的游船與運酒船與海鷗漫天飛舞、游人如織,街頭回蕩著歌手抒情的演唱,與河邊寫生的水彩畫家席爾瓦先生熱情交流,這滿是松弛感的氛圍,讓人流連忘返[強]</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的阿維羅~一座會發光的小城,運河網絡如絲線般交織,編織出如夢如幻的畫卷。阿拉貢小船搖曳其中,色彩斑斕得如同上帝打翻了調色盤,迷離得讓人心醉。</p><p class="ql-block">漫步其間,時光仿佛靜止,每一步都踩在歲月的音符上。微風拂過,帶來浪漫的氣息,那是阿維羅獨有的問候。</p><p class="ql-block">這座小城,宛如一顆被遺忘的明珠,靜靜地散發著它的光芒,而我,甘愿在這光芒中沉醉,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西班牙的托萊多古城~這個塞萬提斯筆下的永恒之城,宛如踏入歷史的長卷。</p><p class="ql-block">這座曾為西班牙首都的古城,歷史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它歷經多個王朝,融合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文化,托萊多見證了無數的權力更迭與文明交融,其豐富的歷史遺產令人驚嘆。</p><p class="ql-block">如今,整座城作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藝術在這里蓬勃生長,歷史的余韻彌漫在每一個角落,漫步其中,感受著歲月的沉淀與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用一個小時穿越塔霍河去山谷觀景臺一覽托萊多古城的全貌,路上又遇到了第一晚深夜到達時幫助過我們的小美女,到達托萊多找了兩個小時停車場,終于停好車又搞不定提前交費,特別焦慮無助的時候就是這位牽著狗狗的小美女幫我們成功辦理好停車交費,歐洲的停車真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中世紀的古城巷道路窄到緊貼著兩邊的車后視鏡,停車很麻煩,停車費換算成RMB貴的離譜,每次停車還要讓車干干凈凈,不能有哪怕一張紙片,謹防被砸車??,所以,游學路上除了藝術學習外還要學習解鎖各種設施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種防盜技巧[捂臉]</p><p class="ql-block">好在絕美的風景和人文歷史可以讓人忘卻這些頭疼的小問題,也感恩一路上走來遇到的每一個幫助我們的好心人,讓我們的旅程一路溫暖??</p><p class="ql-block">等我們第三次遇到小美女的時候,簡直是莫大的緣分啊,合影留念必須滴[勝利][呲牙],沿著山間蜿蜒曲折的路登上山谷觀景臺,放眼望去,托萊多的美一覽無余,塔霍河奔流不息,野鴨、鵝、鵜鶘、海燕、灰鷺在水邊盤旋,山間滿眼的郁郁蔥蔥,讓人陶醉在這不同層次的綠色里沉醉不知歸路[強]</p> <p class="ql-block">作家林達在《西班牙旅行筆記》寫道:“看過塞哥維亞的輸水渠,這張去西班牙的飛機票,就算是值了。”恰好,飛機票我也有[呲牙],塞哥維亞,我來啦[勝利][勝利]</p><p class="ql-block">塞哥維亞,距離馬德里僅一小時車程。它建于公元80年的古羅馬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洗禮,仍然保存著完好的古羅馬建筑,“孤獨星球”稱它仍留著卡斯蒂利亞靈魂。</p><p class="ql-block">其中,最有標志性的古羅馬遺跡,一定是古羅馬引水渠(Acueducto de Segovia),它有167個拱門,約15公里長,從東到西穿塞哥維亞城而過。它建造于公元1世紀羅馬時期,是伊比利亞半島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工程。而它最神奇之處在于,建造時未使用任何水泥或灰漿,僅是用石塊一塊疊放在另一塊上建成,堪稱“工程奇跡”。</p><p class="ql-block">當你親自站在大水渠底下,仰望這座兩千多年的歷史奇跡,會被它深深的折服,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建筑竟然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依然屹立不倒[強][強],我們到達時正逢當地居民盛裝舉行某種儀式,那輕快的舞步歡樂洋溢的笑容會讓你不由自主愛上這座城,拾階而上,到達水渠上方,雪山映襯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的塞哥維亞古城別有一番韻味,漫步到塞哥維亞城堡~也是白雪公主城堡的靈感之源,看一場鶴舞長空,體驗童話照進現實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到達馬德里,帶你走進提森·博內米撒博物館,去看文藝復興時期時尚貴族弄潮兒們,這些畫作不僅體現著十五十六世紀貴族奢靡浮華的時尚生活,更能透過他們的著裝、配飾與妝容體現出那個時代貴族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取向,站在大師原作前的震撼與感動,體驗一場真正的藝術洗禮[強][合十]</p> <p class="ql-block">相機尚未發明出來的時候,畫家的眼睛和畫筆就是那個時期相機的平替,感謝這些偉大藝術家的作品,讓我們今天得以通過他們的畫作來一窺幾百年前的歐洲生活方式與歷史變遷,許多城市景觀與建筑風景是我們今天依然可以親臨現場感受的偉大歷史遺作,當藝術與現實結合在一起,你會有種穿越時空的夢幻錯覺??</p> <p class="ql-block">來一波印象派大師們的偉大杰作,當寫實不再是西方社會的主流,藝術家們則更注重主觀意識的表現和自我的覺醒。1874 年,印象派在巴黎出現,成為第一個提倡直接觀察自然的藝術運動。莫奈、雷諾阿和畢沙羅意識到藝術難以捕捉現實的變化條件,因此他們開始到戶外進行繪畫。他們以松散、快速的筆觸和明亮的色調,充分利用視覺的模糊性,并以新的繪畫表現方式,為現代藝術鋪平了道路。</p><p class="ql-block">印象派展廳里,莫奈、高更、梵高、畢沙羅、德加、雷諾阿……等大師的作品以自然的筆觸色調讓你直觀感受那個偉大時代的藝術魅力????</p> <p class="ql-block">當藝術不再單純的以寫實為目的時,藝術家們轉而嘗試以更多元的方式實現藝術價值和情感訴求,歐洲自由包容的環境給了藝術家更多發揮的空間,于是各種繪畫主張和觀點被提出和實踐,也因此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在博物館內可飽覽各時期藝術大師們的偉大杰作,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因其豐富多樣的藏品而聞名,展示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末的藝術作品,包括畫作、雕塑和工藝品,涵蓋了從文藝復興到現代藝術的各個時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藝術收藏之一,足足用掉了我們6個多小時的時間,真是一場雙腿在地獄,眼睛在天堂的藝術饕餮盛宴啊??</p> <p class="ql-block">世界十大博物館的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就像迷宮,兜兜轉轉又是7個小時的觀展時間,美術史上耳熟能詳的大師們你都可以在這里一睹風采,簡直是一場讓人目不暇接的藝術盛宴[強][強]</p><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是西班牙的國寶級藝術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收藏、獨特的建筑和在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聞名于世。博物館的收藏覆蓋了從中世紀到19世紀末的西方藝術,其中以西班牙、意大利和佛蘭德斯的作品為主。</p><p class="ql-block">截至2017年2月,藝術品清單包括超過 35000件物品,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藝術品收藏之一。由于空間有限,博物館只展出了精選的高質量作品,約900件,因此被譽為“每平方米擁有的杰作數量最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雕塑作品不是很多,卻件件是精品,無論中世紀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都在畫家筆下將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向我們緩緩展開,讓我們透過藝術品的吉光片羽一窺歷史的精彩瞬間[合十]</p> <p class="ql-block">當年輕的我們還在大學里欣賞著藝術大師們的作品集的時候,西方的孩子們已經可以自由的在博物館美術館里面對大師的原作進行賞析與發散性思維的再創作,而立之年的我們面對大師們的原作嘖嘖稱奇震撼到無以言表的時候,西班牙畫家可以靜立博物館面對大師原作進行臨摹復制,那種對藝術的崇敬與尊重以及不俗的審美品位是從小浸淫在藝術環境中油然生發的,藝術是貫穿在歐洲人的日常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常常在想,藝苑美術絕不僅僅是我教你學的藝術指導,更多的是啟發,是引導,是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也希望以更專業的態度和方式將美分享給大家[合十]</p><p class="ql-block">以下作品依次為:</p><p class="ql-block">丟勒《自畫像》、</p><p class="ql-block">拉斐爾《紅衣主教》、</p><p class="ql-block">倫勃朗《霍洛荷尼晚會上的朱迪斯》、</p><p class="ql-block">委拉斯凱茲《宮娥》、</p><p class="ql-block">格列柯《手胸騎士》、</p><p class="ql-block">戈雅《穿衣瑪哈》、</p><p class="ql-block">卡拉瓦喬《大衛戰勝歌利亞》</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漫步于馬德里的街頭,走過三毛曾經流連駐足的這片藝術之地,五十多年過去,三毛眼中的藝術之都和我們今天看到的別無二致,街頭隨處可見的雕塑,還有美術館博物館里大量的藝術珍藏,是西班牙對世人的慷慨饋贈,而其中最為著名的普拉多博物館擁有著大量的委拉斯凱茲、埃爾?格列柯、戈雅、提香、魯本斯和博斯的作品。此外,還包括如穆里略、里貝拉、祖巴蘭、帕雷特、弗拉?安杰利科、拉斐爾、維羅內塞、丁托列托、杜勒、帕蒂尼爾、安東尼奧?莫羅、范戴克和普桑等重要作者的杰出作品。</p><p class="ql-block">以下依次是:克拉拉·佩特斯《靜物》、老楊·勃魯蓋爾和魯本斯合作《五感:視覺》、安尼巴萊·卡拉奇《維納斯、阿多尼斯與丘比特》、里貝拉《以撒與雅各》、保羅·維羅內塞《在圣殿中與教士辯論》、安東尼·凡戴克《加冕荊棘王國》、里貝拉《瑪格達萊納·文圖拉與她的丈夫》[強]</p> <p class="ql-block">反戰是全世界熱愛和平人們的共同訴求,感謝偉大的藝術家們運用各種的藝術手段揭示戰爭帶來的痛苦創傷:失去孩子的母親因痛苦而扭曲變形的畫面、支離破碎的人與動物的尸體,壓抑的人性與無聲的吶喊、人物的分解、發出尖叫的半張的嘴、淚汪汪的眼睛和手帕……無不傳達了痛苦哭泣的本質,表達了戰爭造成的深刻的生存危機,此刻,畫筆就是藝術家最有力的抗爭武器??,而作為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畢加索著名的反戰作品《格爾尼卡》前永遠站滿了駐足觀摩的人群,就像許諾老師說:站在這幅畫前,透過支離變形的畫面,戰爭的殘酷如此真實的呈現眼前,讓人不禁感嘆落淚[合十]</p> <p class="ql-block">解構立體主義來一波[呲牙],展廳出來,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散在走廊的墻壁,人行其間,點線面與光影的交錯活脫脫一幅現實結構主義的畫面躍然眼前[偷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四会市|
巨野县|
东宁县|
沅江市|
寿阳县|
色达县|
济宁市|
镇宁|
浦北县|
门头沟区|
栾川县|
辰溪县|
甘孜县|
荔波县|
苍南县|
寻乌县|
东安县|
安顺市|
邻水|
岑巩县|
阆中市|
奉节县|
西昌市|
郓城县|
肇东市|
宁武县|
洪洞县|
阜新|
浪卡子县|
江安县|
丽水市|
东辽县|
尚义县|
福贡县|
广元市|
如东县|
达尔|
尉氏县|
峨边|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