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維也納深度游:美景宮

紅蘿卜

<p class="ql-block">美泉宮,哈布斯堡王朝極盡奢華的夏宮;美景宮,則是歐根親王的夏宮。看了美泉宮要不要去美景宮?雖只有一字之別,但無論是等級還是規模都不可同日而語。糾結之中決定:隨機而變。這不,剩最后半天時間,拖著行李去。好在美景宮距維也納中心火車站相當近,行李先寄存在車站。</p> <p class="ql-block">請橫屏觀看</p> <p class="ql-block">歐根親王何許人也?在《老城漫步(上)》中已有提及,現再作補充。</p> <p class="ql-block">歐根親王畫像</p> <p class="ql-block">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1663年10月18日-1736年4月21日)在奧地利歷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原籍法國,因為個子矮小,被法國軍隊拒絕入伍。1683年,歐根親王加入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做一名往返于前線和皇宮之間的通訊兵。這一年,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士兵卷土重來,又一次把維也納市包圍得水泄不通。年僅二十歲的歐根親王參加了解放維也納的決一死戰,并且表現出驚人的果敢和聰慧。</p><p class="ql-block">十年之后,歐根親王被封為元帥。1697年,歐根親王在和土耳其人的較量中,奠定了自己在軍中的統帥地位。之后,歐根親王無論是在西班牙皇位繼承戰中還是在和法國路易十四的談判中,都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p><p class="ql-block">在1714年至1718年的土耳其戰爭中,老練的元帥一直把土耳其人打到巴爾干的貝爾格萊德。歐根親王曾經服務于哈布斯堡的三朝皇帝,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日不落帝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于此,不僅在霍夫堡宮有他的騎馬雕像,并獲準在皇帝賜給他的土地上建造夏宮,這座巴洛克風格的恢弘建筑歷經二十余年才完成。</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宮的歐根親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歐根親王終身未婚,也沒有子女。在晚年,他將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收藏書籍、修葺花園、研究建筑和飼養珍禽異獸上。歐根死后,繼承他遺產的侄女Maria Anna Victoria沉溺于賭博,把這些宮殿和藏品變賣還債。1752年,哈布斯堡王朝把這座宮殿贖回。如今,美景宮是奧地利國家美術博物館,是世界最重要的美術品收藏博物館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景宮游覽地圖</p> <p class="ql-block">美景宮有兩座巴洛克式宮殿——上宮和下宮,連接上下兩個美景宮的,是一座華麗的花園。對稱設計的梯階和軸向設置的噴泉水池被草地和樹木所環繞。噴泉中的海神塑像和巴洛克的斯芬克斯雕像(獅身人面)把游客帶進一個奇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跪著的斯芬克斯雕像后面是上美景宮(綠頂米黃色墻)</p> <p class="ql-block">蹲著的斯芬克斯雕像后面是下美景宮(紅頂黃墻)</p> <p class="ql-block">海神噴泉</p> <p class="ql-block">站在上美景宮遠眺內城,維也納市內建筑和維也納森林交相輝映,構成一片獨一無二的美麗景色。</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教堂及后面的維也納森林</p> <p class="ql-block">請橫屏觀看</p> <p class="ql-block">由神話動物守衛著的上瀑布分五層落入下面的水池之中。</p> <p class="ql-block">請橫屏觀看</p> <p class="ql-block">水池邊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美景宮的花園讓人心曠神怡,絲毫不遜色于美泉宮。</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上美景宮。</p> <p class="ql-block">底層大廳(Sala Terrena)由四個巨大的希臘神話大力神阿特拉斯(Atlas)柱子支撐著充滿精美灰泥浮雕的拱形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阿特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因反抗宙斯而受罰以肩擎天的巨人,柱子由意大利雕塑家Lorenzo Mattielli制作。</p> <p class="ql-block">主樓梯</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大廳由奧地利特產的阿德奈特(Adnet)棕紅色大理石裝飾而成。天頂畫為意大利畫家卡羅·尹諾森佐·卡爾洛尼(Carlo Innocenzo Carlone,1686-1775)于1721年繪制的《歐根親王的榮譽》。水晶吊燈把大廳照亮得如同白晝,華麗又氣派。</p> <p class="ql-block">天頂壁畫</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美術館中的繪畫精品不計其數,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揀重點的來欣賞。</p> <p class="ql-block"> 一、與宗教、神話有關</p> <p class="ql-block">1、約翰·喬治·普拉澤(Johann Georg Platzer,1704-1761)</p> <p class="ql-block">《參孫的復仇》,1730/40</p><p class="ql-block">據《士師記》第16章記載,以色列士師參孫向大利拉泄露自己力大的秘密后,被非利士人剃去發綹捆綁捉拿,剜去雙眼,失去力量,關進監里推磨。不久他的頭發又漸漸長出來。非利士人為慶賀勝利,聚眾祭神,歡宴作樂,把參孫從監里提出來,讓他站在房內兩柱中間,當眾戲耍。參孫請求身邊童子拉他靠在托房的柱子上。那時房內滿是男女,非利士眾首領也在其中,房的平頂上約有3000人,都在圍觀。參孫求告耶和華再賜他一次力量,然后左右各抱一根柱子,盡力屈身。頓時柱倒房塌,他與敵人同歸于盡,被壓死的非利士人比他在戰場上所殺的還多。這是《圣經》中極為悲壯的一幕,參孫因此被視為寧死不屈的古代英雄。</p> <p class="ql-block">2、約瑟夫·溫特哈爾德(Joseph Winterhalder,1743-1807)</p> <p class="ql-block">《基督的洗禮》,1766/67</p> <p class="ql-block">3、《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的寓言》,1787 (作者不詳)</p> <p class="ql-block">4、《圣母升天》,1782(作者不詳)</p> <p class="ql-block">5、弗朗茲·安東·莫爾伯奇(Franz Anton Maulbertsch,1724-1796),奧地利知名的壁畫和雕塑家,他的作品常常描繪宗教主題,尤其是圣徒和圣母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向瑪麗亞報喜》,1766</p><p class="ql-block">天使向瑪麗亞報喜耶穌即將誕生。</p> <p class="ql-block">6、卡斯帕·弗朗茨·桑巴赫( Caspar Franz Sambach,1715-1795),維也納美術學院的教授和院長,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和藝術作品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圣潔的升天》,1763</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人物肖像</p> <p class="ql-block">1、克里斯蒂安?塞博爾德 (Christian Seybold,1695-1768),以細致逼真的人物頭像和肖像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男孩的肖像》,1749年前</p> <p class="ql-block">《穿藍色連衣裙的女孩》,1749年前</p> <p class="ql-block">2、約翰 · 庫佩茨基(Johann Kupetzky,1666-1740)</p> <p class="ql-block">《畫架前的自畫像》,1700</p> <p class="ql-block">3、E. K. 勞特(E. K. LAUTTER)</p> <p class="ql-block">《制作蕾絲花邊》,1710</p><p class="ql-block">最吸引我的是右邊老婦人,那種忍著笑的帶有調皮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4、弗朗茨?克里斯托夫?詹內克(Franz Christoph Jannek,1703-1761),以巴洛克風格繪制神話場景、宗教畫布、肖像和風景的畫家。</p> <p class="ql-block">《美酒與歌唱的戶外樂趣》,1740</p> <p class="ql-block">《音樂與舞蹈的戶外樂趣》,1740</p> <p class="ql-block">5、馬丁·范·梅滕斯(Martin van Meytens,1695-1770),瑞典裔奧地利畫家,曾為奧地利皇室成員作畫,他的繪畫風格激發了許多其他畫家以類似的形式作畫。</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斯·帕爾菲伯爵一家》,1754</p><p class="ql-block">匈牙利法院大法官Nikolaus Palffy伯爵在匈牙利貴族圈里有著一席之地,掛在樹上的紅色布幔暗示著其社會地位。十幾歲的兒子背著獵槍擺姿勢,另一邊是一個女兒在喂羊羔。畫家一絲不茍地描繪了奢華的服裝,證明了匈牙利高級貴族在瑪麗亞·特蕾西亞時代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6、弗朗索瓦·帕斯卡爾·西蒙·熱拉爾( Fran?ois Pascal Simon Gérard,1770-1837),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杰出代表,是拿破侖一世時期的宮廷畫師,并在此后擔任了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首席畫師。</p> <p class="ql-block">《莫里茨·克里斯蒂安伯爵和妻子瑪麗亞·特蕾西亞及兒子》,1805</p><p class="ql-block">帝國伯爵Moritz Christian Frles身著騎馬裝,他的妻子Mania Theresia 穿著時尚的高腰連衣裙,不帶珠寶首飾,他們一歲的兒子赤裸著躺在嬰兒床上。然而背景中的古典建筑以及女士華麗的羊絨披肩和天鵝絨腳墊則顯示出:伯爵是19世紀維也納重要的銀行家和藝術贊助人。</p> <p class="ql-block">7、弗里德里希·馮·阿莫林(Friedrich Von Amerling,1803-1887),奧地利著名藝術家,被公認為是奧地利最優秀的肖像畫家。</p> <p class="ql-block">《魯道夫·馮·阿爾塔伯和他的孩子們》,1837</p><p class="ql-block">Rudoif von Arthaber是個成功的商人和收藏家,作為父親,被他的孩子們包圍著。好溫馨的一幅畫面。</p> <p class="ql-block">8、費迪南德?格奧爾格?瓦爾德米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1793-1865),比德邁爾時期最重要的奧地利畫家之一。無論是對風景、近距離或遠距離的渲染以及對人臉的準確刻畫,還是對鄉村日常生活的描繪,他的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藝術家。</p> <p class="ql-block">《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1857</p><p class="ql-block">科珀斯克里斯蒂的一個早晨,一群孩子們在為游行做著準備。女孩們頭戴花冠,精致的白色連衣裙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個拿著蠟燭的男孩扭頭笑著。然而前景中有幾個孩子看起來非常不同:赤著腳,衣著普通,他們羨慕地看著這群同齡人。半跪著女孩手舉花冠,好像在提醒男孩戴上它……</p> <p class="ql-block">9、雅克· 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色彩莊重,構圖嚴謹。</p> <p class="ql-block">《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侖》,1801</p><p class="ql-block">再現了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拿破侖率領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為爭取時間抄近道越過圣伯納隘道,進入意大利的情景。雅克· 路易·大衛將拿破侖描繪成一名強大的戰士,用一匹戰馬取代了原本的坐騎——騾子,飛揚的紅斗篷氣勢奪人,在駿馬揚起蹄子下前進的是拿破侖的士兵們。</p> <p class="ql-block">震撼人心的畫作</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1、約翰?克里斯蒂安 (Johan Christian,1722-1795)</p> <p class="ql-block">《從哈納草甸上的拉德森堡望向莫德林》①,1758</p> <p class="ql-block">《從哈納草甸上的拉德森堡望向莫德林》②,1758</p> <p class="ql-block">2、路德維希·費迪南德·施諾爾·馮·卡羅爾斯菲爾德(Ludwig Ferdinand Schnorr von Carolsfeld,1788-1853),他的作品以風景畫為主,尤其擅長描繪自然景觀和鄉村景色。</p> <p class="ql-block">《莫德林附近山谷中的松樹》,1838</p><p class="ql-block">維也納附近Modling景色秀美,起伏綿延的山丘上矗立著一棵巨大的傘狀松樹,這里是個旅游景點。前景中一對穿著優雅的夫婦向一個乞丐施舍,一群農民遠離他們坐著休息。</p> <p class="ql-block">3、奧爾加·維辛格·弗洛里安(Olga Wisinger Florian,1844-1926),奧地利畫家,最初是學習鋼琴的,19世紀70年代開始轉向繪畫,主要創作花卉靜物畫和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落葉》,1899</p> <p class="ql-block">4、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荷蘭后印象派畫家。</p> <p class="ql-block">《奧弗斯平原》,1890</p><p class="ql-block">為梵高去世前所作。</p> <p class="ql-block">5、阿克塞利·加倫-卡勒拉(芬蘭語:Akseli Gallen-Kallela,1865-1931),芬蘭最顯著的藝術畫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早春》,1900</p><p class="ql-block">第一縷溫暖的陽光觸化了積雪。</p> <p class="ql-block"> 四、莫奈、席勒與克里姆特</p> <p class="ql-block">莫奈、席勒和克里姆特三位重量級人物的畫作,在上美景宮作為重點展出,其中克里姆特的畫作就占了一個展廳。</p> <p class="ql-block">1、奧斯卡-克勞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吉弗里的莫奈花園里的小徑》,1902</p> <p class="ql-block">《廚師》,1882</p><p class="ql-block">保羅?安托萬?格拉夫,一位備受贊譽的廚師,也是法國北部普爾維爾一家小酒店的老板,莫奈于1882年在那里呆了幾周。這幅莫奈為數不多的人物肖像畫,背景簡單,帶著廚師帽、紅棕色皮膚的廚師,那調皮的眼神、桀驁不馴的胡須既生動又傳神。</p> <p class="ql-block">2、埃貢·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20世紀初期的表現主義畫家,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代表人物。(《利奧波德博物館》中已有詳細的席勒介紹)</p> <p class="ql-block">《死神與少女》,1915</p><p class="ql-block">少女穿著不及膝的紅黃彩衣,底邊有尖的棱角,跪拜在死神面前,摟抱住了他,無限依戀,兩眼望著另一面,神態有些猶疑。死神是個穿黑袍子的男人,俯身靠向少女,頭并著頭,似乎在她耳邊輕訴。他的手安放在少女的紅色短發上,臉上充滿著憐憫安慰驚恐,仿若一個男人與自己心愛的女人告別。這幅畫體現出席勒不得不與情人分離的恐懼和痛苦。</p> <p class="ql-block">3、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奧地利知名象征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克里姆特是一位獨具藝術個性且以強烈民族風格的繪畫大師。他認為“只有通過藝術,不斷滲透到生活中去,藝術家才能找到基礎,以取得進步”。他的這一觀點與他的藝術實踐證明了他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是相當敏銳的,這也是他能在藝術上取得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盛開的罌粟花》,1907</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農舍》,1911</p> <p class="ql-block">《通往卡默爾宮的林蔭大道》,1912</p> <p class="ql-block">《亞特湖邊的森林人之家》,1914</p> <p class="ql-block">  《兩個孩子的母親》,1909</p><p class="ql-block">年輕的母親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睡著了。他們是在黑暗的房間里還是屋外?甚至街上?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一個處于社會邊緣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準備好,以下畫作真的可以“亮”瞎眼~</p> <p class="ql-block">《一個女人的肖像》,1893</p><p class="ql-block">這是克里姆特的第一幅女性肖像,她的像瓷一般的膚色和項鏈及墻上的掛毯,每個細節都如此逼真、細膩,好像一幅攝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弗里茨婭·里德勒的肖像》,1906</p> <p class="ql-block">《朱迪絲》,1901</p><p class="ql-block">朱迪絲(Judith)斬首霍洛弗尼斯(Holofernes)是圣經里的一個故事,作為正義戰勝邪惡的例子,這個主題在古典繪畫大師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克里姆特沒有沿襲前人的傳統,他將朱迪絲描繪成了維也納上流社會里的一個美人(模特是他曾經畫過肖像畫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看到畫面右邊那小半個頭顱了嗎?朱迪絲幾乎溫柔地抓著他,好像要把他推出去。作為勝利者的形象,這幅《朱迪絲》成為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昒》,1908</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表現愛的抽象主題寓意的杰作,以金箔、銀和鉑金制成,被譽為克里姆特“黃金時期”的巔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男人輕柔地抱起女人的頭,富有激情地親吻著她的臉頰。男人身上的裝飾都是方正色塊,由黑白黃三色方塊構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堅強的特質。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圓形圖案與流動的線條,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溫柔圓潤。女人一條手臂摟著男人的脖頸,一只手緊抓著男人的手,閉著眼睛盡情享受著幸福的感覺。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滿足的,甚至似乎還有些害怕這幸福時刻的結束。在畫面形式營造上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諸如線條和色塊的組合,色彩中摻入金粉,使畫面呈現出美妙溫馨的夢幻場景。當時很少有畫家會把這么亮的黃色(金箔)用在畫里,不同的黃色按著幾何圖形拼湊在一起,很容易就抓住眼球。有人認為這是克里姆特唯一的自畫像,畫面中的女性是他畢生的情人、伴侶、模特繆斯艾米麗·弗羅杰,克里姆特給她寫過數百張明信片,每年他們會結伴到鄉間度夏。然而,二人從未同居、結婚,或生下孩子。克里姆特一輩子和老母及兩個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工作室是他創作的天堂,也是他激情的溫柔鄉。</p> <p class="ql-block">《新娘》(未完成),1917</p><p class="ql-block">畫的中心,一個年輕女子把頭靠在一名男子肩上,她閉著眼睛,臉上有著害羞的笑容,身體被完全包裹著。她的周圍是各種扭曲的裸體或半裸體的女性。</p><p class="ql-block">相比以往的創作,《新娘》的色彩明顯弱了很多。克里姆特雖然依舊在畫中表現出濃烈的欲和妖艷,但色彩方面卻不再金光閃閃,而是逐漸趨于平和。這幅畫作尚未完成,就因腦中風離開了人世,享年56歲。</p> <p class="ql-block">《亞當與夏娃》,1916-1918</p><p class="ql-block">亞當閉上眼睛,陶醉在愛中,他傾斜著頭,溫柔地依偎在夏娃身上。地上的海葵是生育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這也是克里姆特未完成的畫作,可謂別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其它</p> <p class="ql-block">1、卡爾·卡格(Karl Karger,1848-1913)</p> <p class="ql-block">《火車抵達維也納西北火車站》,1875</p><p class="ql-block">這是唯一已知的記錄當時維也納車站內部的畫作。從西北火車站可以到達波西米亞的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德累斯頓和柏林。</p> <p class="ql-block">2、弗里德里希·阿洛伊斯·舍恩(Friedrich Alois Schonn,1826-1897)</p> <p class="ql-block">《在薩拉熱窩的拉丁橋邊》,1883</p><p class="ql-block">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米利亞茨河上的拉丁橋邊,一派????攘攘的市場景象。30年后的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經過這座橋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p> <p class="ql-block">3、弗朗茨?馮?斯塔克(Franz von Stuck,1863-1928),德國表現主義畫家。</p> <p class="ql-block">《迷失》,1891</p><p class="ql-block">白茫茫的雪地,一個孤獨的迷茫的生命,蜷縮著,躊躇著……</p> <p class="ql-block">4、喬瓦尼·塞岡蒂尼(Giovanni Segantini,1858-1899),19世紀意大利現實主義畫家,以描繪牧村和阿爾卑斯山區田園風景聞名。</p> <p class="ql-block">《邪惡的母親》,1894</p><p class="ql-block">畫中,冰原上枯樹環繞,象征著棄嬰的樹。一個嬰孩吮吸著母親的乳房,彎曲的樹枝如同鐐銬般束縛著母親。</p> <p class="ql-block">當時社會上,女性排斥被認為其天生命運是成為母親的宿命,因而她們拒絕懷孕或自行終止妊娠。塞岡蒂尼用這幅畫表達了女性的痛苦、無奈和掙扎。</p> <p class="ql-block"> 五、雕塑</p> <p class="ql-block">1、西奧多·弗里德爾(Theodor Friedl ,1842-1900)</p> <p class="ql-block">《丘比特和普賽克》,1890</p> <p class="ql-block">2、弗朗茨·克薩韋爾·梅瑟施密特(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1736-1783),奧地利雕型家,以極端的面部表情的胸像著名。</p> <p class="ql-block">《瑪麗亞·特蕾西亞》,1760</p> <p class="ql-block">這位奧地利雕塑家塑造的各色表情人頭雕像前聚集了不少觀眾:</p> <p class="ql-block">這些人臉雕塑,豐富的表情變化,如此傳神逼真,讓人忍俊不禁,甚至會不自覺地跟著模仿。</p> <p class="ql-block">藝術史學家邁克爾·約南 (Michael Yonan)曾在一本關于該系列的書中寫道:“它們甚至讓最疲憊的博物館參觀者從他們虔誠的平靜中脫離出來,進入困惑的凝視和笑聲中,通常會產生與雕塑本身所表達的沒有太大不同的困惑的傻笑。”</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又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美景宮,宮殿宏偉,風光秀麗,國家美術館的繪畫、雕塑太精彩了,完全出乎意料,真是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因時間有限,下美景宮去不成了,留個遺憾和念想吧。</p> <p class="ql-block">注:門票18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尤溪县| 昌吉市| 聂拉木县| 邵东县| 洛川县| 梓潼县| 迁西县| 苏州市| 卢氏县| 博兴县| 新乡市| 方城县| 沭阳县| 启东市| 双城市| 辽宁省| 凉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湘乡市| 新安县| 武平县| 邵武市| 桦川县| 竹北市| 八宿县| 田阳县| 潍坊市| 尚志市| 当雄县| 博罗县| 临泉县| 高碑店市| 墨竹工卡县| 清远市| 高平市| 杂多县| 沾化县| 元朗区| 高青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