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21,我在徐州旅居了一個周,十年前在濟寧支教時,魚臺距離徐州很近,因為對歷史不了解,所以一直對徐州不感興趣,這次覺著閑著也是閑著,就去那里呆幾天吧,臨時簡單做了一下攻略,徐州主要景點有:回籠窩、戶部山、云龍湖、云龍山、龜山漢墓、寶蓮寺、文廟、金鷹、乾隆行宮、徐州博物館、鐘書閣、戲馬臺、淮海戰役紀念塔。據說那里的美食也值得去嘗嘗。差不多三個小時的駕駛路程,很快就到達。 <p class="ql-block">落地徐州已是晚飯時間,把車停放路邊,要了一份徐州板面,實際就是手搟面,很筋道,店里有幾位大哥,一起聊去新疆旅游,西藏旅游,建議我們十月份去新疆,住宿便宜,不過草原已不綠。聊天就那么簡單,只要有共同的喜好。</p> 這次徐州之旅,真的是又一次感受到自己歷史知識的匱乏,這么重要的地方,歷史悠久的城市竟然被我忽視了。 寶蓮寺。<div>徐州寶蓮寺位于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山麓,占地面積約1100畝。?該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原是中國第一座具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寶蓮寺歷經多次興廢,曾稱龍華寺、洪峰寺、紅蓮寺,在清乾隆年間定名為寶蓮寺。2009年,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決定重新修建蟠桃山歷史文化景區,由香港金鋒公司發起立項,并得到江蘇省宗教事務局批準。重建后的寶蓮寺內有“八殿、兩閣、一院”,建筑風格顯盛唐特色。其中,七佛殿是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筑面積達2377平方米,殿內藏有長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觀音壁畫,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佛教題材壁畫。此外,寶蓮寺內還有高59.88米的通天閣,供奉著彌勒菩薩真身——天冠彌勒,佛像高39.88米,是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br></div><div>殿內還珍藏著一幅長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觀音壁畫,這幅壁畫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佛教題材作品,其宏偉的規模令人嘆為觀止。<br></div><div>寶蓮寺景區擁有國內“四個第一”:</div><div>“七佛殿第一”:擁有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占地超過2000平方米,高度26米。<br>“通天閣第一”:國內最高的佛閣,高度達59.88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br>“天冠彌勒佛像第一”: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高度39米。<br>“獨占鰲頭塑像第一”:國內最大的鰲型塑像,高度約10米,長度約18米,寬度約13米。<br></div> (二)龜山漢墓<div>龜山漢墓距離寶蓮寺駕車幾分鐘的路程,免費停車,門票每人80元,提前一天預定69元每人,開始感覺有點貴,等過后才知道,這里包括三個景點。<br></div><div>龜山漢墓,位于徐州市鼓樓區拾屯街道龜山景區,是第六代楚(襄)王劉注及王后同瑩異穴的合葬墓,兩墓并列開鑿于龜山西麓,各有一條墓道和甬道。南側為主墓,即楚(襄)王劉注墓,共有10間墓室,北側為附葬墓,即王后墓,共有5間墓室,楚王(后)墓有壼門相連,室室相通。龜山漢墓整體規模龐大、配套齊全,墓室精雕細琢,宛若一座地下宮殿。<br></div><div>在發掘龜山漢墓時,還遇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甬道最前端“第百上石”上有九行44字: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槨,不布凡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母今玉器。后世幸視此書,此也心者,悲之。銘文是想告訴世人,尤其是盜墓賊:我雖貴為楚王,但我對天發誓,我的墓中絕對沒有金銀財寶,只有薄棺一具、瓦器若干,若看到此文,一定不要盜我的墓穴!果真是和漢文帝一樣愛惜民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由于龜山漢墓早年被盜,殘存文物極少,是被盜還是原本就沒有陪葬器物?考古人員一時無法下定結論。但后來發現,劉注墓甬道中段還隱藏有3間耳室未被盜掘,出土了玉器、五銖錢、麟趾金等劫后余物。這樣看來,是劉注自己不誠實了!漢代行孝道、重厚葬,劉注生活在漢武帝時期,國力較強,能夠大費周章把整座龜山挖空造墓,卻不放點值錢的陪葬品,是在說不過去?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另外,1972年在龜山西麓發掘的一座豎穴石室墓(編號:龜山一號墓),墓主是劉注的妹妹或女兒,出土了金、玉、銅、鐵、陶等器物400余件,這便是劉注墓一定陪葬豐厚的最好佐證。<br></div><div>參觀龜山漢墓時會發現,在劉注棺槨旁的墻壁上,有一真人大小、拱手作揖狀的陰影,被稱作“楚王迎賓”,是龜山漢墓一個重要看點。據說這個陰影考古挖掘時是沒有的,開放后才逐漸顯現,形成原因至今不明。是自然出現?還是一種引流的手段?又為何浮現在劉注的棺槨旁?難道是這位楚王不希望有人打攪他的春秋大夢?真是一個難解之謎!</div><div><br></div> 云龍山。<div>云龍山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景觀。山上文化古跡眾多,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br></div><div>云龍山名字的來歷,說法不一。一說,因劉邦曾藏于此山。董其昌《彭城云龍山重修放鶴亭記》說:“按史記稱秦始皇東于厭王氣,漢祖心自疑,避匿山中,呂后嘗得之,曰季所居有云成五彩云,而赤帝子斬白帝子,蓋龍德也,彭城之有云龍山,其得名當以此。”公元前206年,劉邦在豐西澤斬白蛇,舉義旗,宣布抗秦起義,隱匿于芒碭山、云龍山之間,總有一片祥云,形狀如龍,圍繞在劉邦頭頂。因劉邦后來當了漢朝的開國皇帝,皇帝是“龍”,他藏過身的山,也就稱為云龍山了。因為最近在聽三國演義,比較喜歡歷史故事,還是相信這種說法。<br></div><div>大士巖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創建的,原為放鶴亭僧舍。興建僧舍挖地基時,發現一巨石長約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為觀音大士像,原石當中有白紋一道,橫亙腰間,隨示名玉帶觀音,統名為大士殿。大士巖院內有清代種植的古柏兩株,已有幾百年的歷史。<br></div><div>興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開元年間。歷經數朝代,古跡眾多:大雄寶殿、濟公殿、鐘樓、藏經樓等,其中較出名的是北魏時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為釋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約三丈二尺。這就是與云崗和龍門石窟同時代富有盛名。<br></div><div>云龍書院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云改建為云龍書院。著名詞人、探花馮煦當過院長,進士王欽霖、劉庠當過教師,其學生韓志正曾當選為孫中山大總統時的中華民國國會議員。書院最初為清初宮式建筑,內有講堂、四賢祠、文昌閣、宜福堂、紫翠軒、白鹿洞、望湖亭等建筑。辛亥革命后,書院為戰爭所破壞,夷為廢墟,前后共存182年。1996年園林部門依史料記載,恢復了白鹿洞、望湖亭、可廊等古建筑,部分再現了云龍書院昔日的風采。<br></div><div>云龍山東門附近,誤入一個大酒店,感覺很隱蔽但是很豪華。不是有人在那邊消失,我們還不知道那里有個門能進去。人的認知還是要不斷進步和探索。有時候金錢也決定人的認知水平。</div><div>乾隆行宮和徐州博物館就是路過,不懂歷史,景色都是如今修建。<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云龍湖。</p><p class="ql-block">從云龍山山下來,走到云龍湖邊,還真有點冷,不過那里的杉樹林還是很出片。夏天應該是個很美的地方。后來才知道,駕車穿過了云龍湖,那條路兩側很美。云龍湖畔看到了很美的落日。</p> 戶部山。<div>在這里玩了一天,值得隆重推薦。</div><div>戶部山是位于徐州市云龍區的4A級景點,又稱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頂建戲馬臺,而成為徐州的第一勝跡。作為“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歷史上曾有“窮北關,富南關,有錢都住戶部山”的俗語。</div><div>僅康熙一代從戶部山上就走出了令徐州人驕傲的兩名才子:狀元李蟠與《金瓶梅》評點家張竹坡。道光年間又有一位名叫崔燾的翰林為戶部山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張竹坡故居雖然頹廢了,但李蟠的狀元府及崔燾的翰林舊居還保持著大體的格局。</div><div>看了介紹,真是令我震驚。戶部山的翰林院是徐州高名門望族崔海和崔濤的宅第。是當地明、清民居的代表作。因崔家先后出了兩位翰林和九位進士而聞名。整個家族中為官者多達十三人。顯示了崔家在當時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力。當然,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社會等級制度和對家族榮譽的重視。戶部山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后來道光年間又擴建了一部分。整體規模很可觀。資料顯示占地面積約5200平方米,光建筑面積就達3100平方米。包括12個四合院和150余間房屋。隨著腳步的深入,來到了翰林樓。原來這里是崔燾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該樓屋脊兩端安放“插花云燕”,標明屋主人地位頗高。可見這里的建筑頗為講究。由于院落眾多,游走在崔家大院中仿若步入迷宮。</div><div>我流連在古色古香崔家大院中,滿眼新奇,令我不無感慨。這座古老建筑群的厚重和精彩,似乎和這里的人文相得益彰。或許它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雖然這個顯赫的建筑群是建立在那個社會等級制度的時代,但為后人留下了研究人文、歷史等好教材。真是古韻悠悠啊!</div><div><br></div> 余家大院的中院,那可不是一般的民宅,它原來是明代徐州戶部分司的官府公署。走在院子里,可以想象當年這里是何等熱鬧快樂,而此時此刻只有我們在這里參觀,距離歷史這么久,還是有太多像我一樣的游客感嘆——多么奢華! 這次徐州之行,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歷史的深厚,文化的底蘊,風光的無限。我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無知,知識的匱乏,邊寫文章邊聽著藏族歌手,楊秀措的想念的禮物,太應景了,我想念那里的一切,想念歷史,想念建筑,想念人物,想念我經歷的故事,想念每個情景,想念那些溫馨,想念朝出夜歸的相伴,也想念一次次在路邊找車位的不容易。想念烤肉、燒烤,想念早餐的美味。期待2025年,我的旅行繼續如此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独山县|
靖边县|
本溪|
获嘉县|
满洲里市|
彭阳县|
阿巴嘎旗|
宝清县|
慈利县|
天台县|
九龙县|
博客|
平顶山市|
壤塘县|
和静县|
黑水县|
双桥区|
仁布县|
隆林|
大埔区|
原平市|
阿克|
镇康县|
修水县|
鹿邑县|
揭阳市|
邻水|
合山市|
新竹市|
尼勒克县|
永泰县|
洞头县|
河源市|
光山县|
交城县|
柳林县|
增城市|
遂川县|
乌恰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