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5慢生活記實--滇西南之旅2

春深日暖

<p class="ql-block">  <b>1月7日</b>,早上7點在酒店早餐后,我和部分旅友,乘大巴前往距酒店的16公里的佤山云海觀景臺,觀云海。</p><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前幾天的記實,請點擊鏈接<a href="http://www.xsjgww.com/59uoara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5慢生活記實--滇西南之旅1</a></p> <p class="ql-block">  早上7:50左右,云海下滄源縣城隱約可見。</p> <p class="ql-block">  視頻:佤山云海全景掃描</p> <p class="ql-block">  云海隨著時辰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p> <p class="ql-block">  佤山云海延遲照(我手持20分所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約8:30離開觀景臺,返回酒店,退房后9:15點發車,前往翁丁村,到達景區游客中心后,換乘電瓶車,于10:10到達翁丁村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  翁丁村是中國佤族歷史文化和傳統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態村落,“翁丁”在佤語中的意思是云霧繚繞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之靈秀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翁丁大寨坐北朝南,整個寨子形似大椅子,周邊有連綿的大山相圍。村落建筑風格統一,為全木結構茅草房,分為干欄式和落地式兩種,民居落地房、干欄式房屋及附設建筑糧倉房、木鼓房、撒拉房、梅依吉祭祀房以及寨門等建筑構成佤族完整的房屋建筑體系。</p><p class="ql-block"> 翁丁村共有120項文物,其中105戶是傳統民居建筑群,15項是歷史環境要素。</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下電瓶車后,跟隨講解員進入寨子,村民在寨門迎賓,迎接客人進入翁丁原始部落。</p><p class="ql-block"> 寨門這里每來一波游客都會有一個小型表演,把佤族人民的熱情展現出來,還有一個大爺在這里把準備好的黑色藥膏涂到游客的腦門上,據說可以防蚊蟲毒蛇。</p> <p class="ql-block">  進入寨門,來到人頭樁供放點,講解員介紹說:這里還有駭人聽聞的人頭祭,直到1958年才被廢除,改用牛頭祭祀。</p> <p class="ql-block">  在過去,居住在這里的阿佤人遭遇天災,人和牲畜大批死亡,谷子也長不好,沒有吃的,活下去都困難。</p><p class="ql-block"> 于是人們就用各種獸頭祭祀神靈,都沒有效果,后來就“砍人頭”祭祀才免去災難。</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當地這就有了“獵人頭祭谷”的傳統,而“獵人頭”的主要目標是那些毛發旺盛和長得胖的。</p><p class="ql-block"> 但也不是隨便獵別人的人頭,一般只獵外邊的不認識的人,不能獵熟人和有勢力的人。</p><p class="ql-block"> 一般在農歷三月撒下谷種卻不下雨,或者到了八月谷子揚花卻遭到蟲災或者是洪災時,遇到這種不可抗的災害,部落里的男人們才會去獵取其他部落的人頭用來祭祀。</p><p class="ql-block"> 隨著現代文明的傳播和滲透,佤族“獵人頭”這種血腥而古老的陋習早已被拋棄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現在看看那些人頭樁,依然對當年的真實歷史心有余悸。</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們上坡,走進到神林。</p><p class="ql-block"> 神林,低語稱“公莫偉”,是佤族供奉社神和祭祀祖先的神秘之地。佤族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神林之木不可亂砍,神山之草不宜亂割,神靈之地不可觸犯。每年的春節前、播種前和秋收前,村寨老人要到神林中的社房舉行祭祀社神精靈、列祖列宗重大活動。</p> <p class="ql-block">  神林中一棵500年的高山榕</p> <p class="ql-block">  過高山榕后,到達第一觀景臺,觀翁丁村全景。</p><p class="ql-block"> 湛藍的天空,雪白的云,村落濃烈的金黃色為基調,使人聯想起梵高的油畫。全村沒有一幢磚瓦房,沒有一堵不透風的墻。鱗次節比的茅草屋,成排成片,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4日17時40分許,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老寨(4A級景區)發生嚴重火災,過火房屋101戶。</p> <p class="ql-block">  火災發生后,專家、學者以及社會人士圍繞翁丁村的恢復重建與保護建言獻策。在重建過程中,所有的房屋建設都采用了原材料及原工藝,確保還原翁丁村原貌。同時,還鋪設了消防管道、健全消防設施、增加消防人力。僅僅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這里就完成了重建,并且跟從前一模一樣。</p><p class="ql-block"> 現在見到的是 “涅槃重生”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翁丁村</span>。如蘑菇一樣的茅草屋緊密相連,仍然散發著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p> <p class="ql-block">  10:30觀看翁丁村中的一個表演----拉木鼓。</p><p class="ql-block"> 拉木鼓祭祀儀式也是佤族的重要活動,節前一天會進行祭祀和驅鬼儀式,第二天清晨,寨民們盛裝出席,一起拉木鼓?。</p> <p class="ql-block">  儀式開始,所有的村民跪拜在周圍,魔巴開始對著神樹的樹樁念咒文,然后用一只活雞作為祭品,割了雞的脖子,然后讓雞的鮮血灑在木鼓上,圍繞著木鼓轉了幾圈后,站登上了木鼓,并用鐵槍插入了木鼓的孔洞之中。村民們分成前后兩隊,分別拉拴在木鼓上的繩子,將木鼓一路從山上的神林,拖到村寨的廣場上。……</p> <p class="ql-block">  因視頻時間受限,只能選取二個片段分享。</p><p class="ql-block"> 視頻:祭祀儀式片斷</p> <p class="ql-block">  視頻:拉木鼓片斷</p><p class="ql-block"> 村民們拉動木鼓的時候,會唱起拉木鼓的歌曲,站在木鼓上的魔巴也會發出響亮和有節奏的呼喊,指揮大家拉動木鼓,魔巴手中的樹枝和著歌曲的節奏揮動,這種聲音震動心靈,讓人心臟血液加速。有時魔巴還會發出號令,所有的人會倒著快速拉木鼓,整個拉木鼓的歌聲盈蕩在樹林中。</p> <p class="ql-block">  在觀看完拉木鼓表演后,再看另一個表演(具體叫什么,我忘了,網上也沒查到)</p> <p class="ql-block">  而后來到佤王府,佤王府的結構、布局和一般的民居相同,只是更寬敞更高大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在佤王府內,我們可以看到三個火塘,正中間的是主火塘是佤王以及他的家人用的,一個是接待客人用的客火塘,還有一個是鬼火塘是祭祀時用的,以主火塘為中心,大堂正中是佤王椅,兩側是親王、貴賓、長輩的座椅。</p> <p class="ql-block">  視頻:講解員講解</p> <p class="ql-block">  離開佤王府,我開始自由活動,先去一下民俗館打個卡。</p><p class="ql-block">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間用鍋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額頭上以驅邪祈福求平安的習俗。模給老人</p><p class="ql-block">健康長壽,摸給姑娘小伙愛情美滿,摸給小孩茁壯成長。摸黑一臉,快樂一年,摸黑一身,幸福終生!佤族就是這樣一個崇尚黑色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生活器具等</p> <p class="ql-block">  寨中的女神樁,佤語稱“司崗耶里”。女神樁是女神崇拜的化身,是對佤族創世史詩《司崗里》的部分闡釋神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頭部有高舉的雙手和突出的眼、鼻、口;二是脛部,沒有圖案;三是身部,有很多圖案符號:圓點表示天上星星,表示佤族分星星肉劃姓氏的故事;斜紋表示山川與河流,表達司崗里傳說中山川河流的形成;燕尾形狀表示火神燕子;牙形圖案代表果實和豐收;三角符號表示陰陽結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最下端的橫豎條紋表示用于與天神對話的木鼓。</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沿著窄路小徑,走進布局著各式佤族茅草房民居,桿欄式竹木樓。</p><p class="ql-block"> 翁丁的茅草屋很美,你絲毫感覺不到它的破舊,在這里茅草成為了一種裝飾,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欣賞到它的天然古樸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  房頂上的茅草兩年一換,這樣斜坡的設計很利于雨水的滑落。</p> <p class="ql-block">  房屋從大的方面分兩類,一是單身成人住的屋頂很矮的單層橢圓形屋,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都住這樣的房。</p> <p class="ql-block">  另一種就是普遍的兩層樓,樓上住人,樓下畜居。</p> <p class="ql-block">  寨樁,伍語稱“司崗永”。寨樁位于寨子中央,是佤族村寨的標志。每逢重大節慶全寨人要圍著寨樁通宵打歌。寨樁由4部分組成:一是記錄司崗里故事的木塔,從上往下第一木刻是葫蘆蒂,是對生命之源,男根的崇拜;第二木刻是葫蘆身,象征孕人的腹部,是孕育生命“司崗”的容器,梁上木刻闡釋人類生命誕生之源司崗里的內涵。其他木刻代表鍋碗、甑子、三角架等生活用具。二是由寨樁和臺板合組成的供臺,用來放置祭品。三是“拷筒”,由竹桿、經幡、魚、船、鳥、花組成。四是寨樁臺,臺上有個建寨時放置的寨心石,代表寨子的心臟。</p> <p class="ql-block">  村中還有許多互動項目,我們因故都沒有參與。</p> <p class="ql-block">  糧倉,伍語稱“各饒”,是佤族儲存糧食的小倉庫。在佤族村寨的寨周邊,各戶人家建有自家的糧倉,使糧倉與村寨稍有些距離,這樣,即便村寨發生火災,糧倉還可以搶救保存,體現佤族防火不防盜的傳統民俗。佤族糧倉構造為方形木柱、橫梁、柁、木板穿斗的方形木柜,四根方柱不入土,根部支在平整石塊上,地板距離地面高約30厘米,以防潮。倉柜上搭起橫梁,建起小草房,以擋風遮雨。年中所有糧食收成,曬干揚凈后,儲存在糧倉里,隨時備用。</p> <p class="ql-block">  撒拉房,佤語稱“捏邦”。在佤族村寨中,一般建有撒拉房。撒拉房結構簡單,有四根柱子,一棵中梁幾根木條構架,草片覆頂,四根柱子低部之間穿斗木板,作為坐凳。撒拉房是外地人入村寨時歇腳的地方,白天是村民休閑聊天的場所,晚上便是青年男女娛樂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村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二號觀景臺,換個角度,再次俯瞰翁丁村。</p> <p class="ql-block">  約13時,在旅友們全部回到游客中心后,發車,于16時左右到達瀾滄上允鎮遠大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各自安排,我和部分旅友,步行前往離酒店約1.2公里的傣家允安小吃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b>8日</b>在酒店早餐后,8:30發車。途中時時有云海出現,10:40司機在一處可停車,且拍攝位置較佳處,給我們下車打卡。</p> <p class="ql-block">  觀完云海,再行駛約20分鐘,轉到G219上行駛,11:40到達西盟縣一家餐館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發車,前往勐梭龍潭景區,于12:35到達。</p> <p class="ql-block">  勐梭龍潭是一個天然的熱帶雨林淡水湖泊,位于勐梭龍潭自然保護區中段,縣城南側。湖面海拔1170米,四周林翠山青、環境清幽、山巒疊障、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麗。水域面積46.7公頃(約700畝),南北長740米,東西長1000米;潭水最深處37.8米,平均水深11.5米,蓄水量500多萬立方。</p><p class="ql-block"> 勐梭龍潭屬斷層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懸崖峭壁,東岸和北岸地勢平緩,龍潭水源主要來源于湖泊底部的地下水,以及山澗小溪和地表積水。</p> <p class="ql-block">勐梭龍潭環湖一圈的距離約為?5公里?。</p> <p class="ql-block">  龍潭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  13:54到達景區唯一的瀑布處,開始登上百級臺級,去龍摩爺圣地。</p> <p class="ql-block">  龍摩爺圣地勐梭龍潭景區最讓人感到震撼的人文景觀,是佤族萬物有靈原始宗教的具體體現。“龍摩爺”是佤語的音譯,“龍”是神山、圣林、圣地之意,“摩”是神靈,“爺”即“眾”,也就是全部的、所有的意思,“龍摩爺”意為“眾神靈聚集的地方”,即人們向“眾神靈”祈福求安的圣靈之地。</p><p class="ql-block"> 阿佤人認為所有具有生命的一切動植物,當生命結束、終止之后,它的“靈魂”并沒有立刻“上天堂”,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寄托在“龍摩”這一圣地。因此,阿低人每逢重大事件,或舉行重大活動,或是遇到重大自然災害,難以解決困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由德高望重的巴猜(相當于日常所說的祭師)帶領部落里的人們,以最圣潔、最虔誠的心靈來到“龍摩爺圣地”。通過舉行神圣的祭拜儀式,向“眾神靈”敬獻祭祀物品,以祈求"眾神靈"賜予人們幸福、平安,幫助人們化解生產生活中遇到的艱難困苦,使人們免遭災難,從而人畜興旺、五谷豐登、安居樂業。</p> <p class="ql-block">  約14:50發車,沿G219前往孟連縣城入住。</p> <p class="ql-block">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G219。</p><p class="ql-block"> 國道219線起于新疆喀納斯,終于廣西東興,全長10065公里,是我國西南邊境里程最長、離邊境最近的國道線。</p><p class="ql-block"> 這條路沿途有雪域冰川,高山峽谷、江河湖泊、草原森林,最終抵達大海。</p><p class="ql-block"> 目前有七個路段還沒有通車,部分路段在改建中,路況較差。</p> <p class="ql-block">  云南G219國道的規劃路線是2626公里,目前有二個路段還沒有通車。</p><p class="ql-block"> G219<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南、西藏交界處的路牌是6733km+877米,是進入云南的第一個路牌;</span>廣西與云南的交界在9359km與9358km之間;就是說離開云南的最后一個路牌是9358km。所以說:云南G219國道的規劃路線是9359-6733=2626公里;</p> <p class="ql-block">  約16:15到達孟連泰蘭娜酒店,晚餐自由安排,酒店給了一張周邊特色美食的地圖,部分旅友去了陀螺飯店,覺得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我和大部分旅友,在酒店附近的四季春飯店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部分旅友,晚餐后,去娜允古鎮拍攝的夜景照。</p> <p class="ql-block">  <b>9日</b>在酒店早餐后8:30發車,還是沿G219行駛,于10:18到達老達保村。</p> <p class="ql-block">  <b>唱響"快樂拉祜"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 老達保位于瀾滄縣城東南部,離縣城42公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之一,是《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少數民族“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特性在老達保這個拉祜族村寨得到了充分展示。2006年老達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07年老達保的李扎戈、李扎保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錄;2011年經李長春同志批示,老達保成為瀾滄縣新建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牡帕密帕》保護傳承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老達保,拉祜族的聚居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拉祜族,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拉”指老虎,“祜”指把肉烤香。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又被稱為“獵虎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走進老達保,你會發現這里處處可見葫蘆,葫蘆是拉祜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據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中的傳說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天神“厄莎”在農歷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蘆培育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  老達保寨傳統的居民建筑很有特色,一共分為2層,木頭打樁、竹子撐梁。一層懸空,用于放置雜物,二層則是伙房和住房。</p> <p class="ql-block">  老達保村風光秀美,民風淳樸,家家戶戶都不設門。從民宅路過,敞口里面的場景一覽無余,完全不遮不掩。</p> <p class="ql-block">  院內種花兒草,院外有樹木,沒有奇珍異草,少了著名景點的名氣,淳樸的生活方式,更顯得老達保原始了些許。</p> <p class="ql-block">  在村中見識到了,我見到過最長們樹豆角--木蝴蝶(千張紙),其長度約1米多,寬度接近一個手掌的長度?? 。木蝴蝶是一種生長在我國南方的特殊植物,雖然其果實外形類似豆角,但內部果肉完全由木質構成,不適合食用。木蝴蝶的種子被稱為“千張紙”,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p> <p class="ql-block">  村中廣場便是老達保村民的文化交流場所,也是他們展示民族魅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廣場邊墻體上,掛有13幅圖案(<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處),當時沒搞清楚是什么含義,后面介紹是回家后,查到資料,來作個簡單介紹。</p> <p class="ql-block">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一部長篇詩體創世神話,主要流傳于云南省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境內,是拉祜族民族民間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品。《牡帕密帕》說,拉祜人民祖先一男一女就是從葫蘆里出來的,男的叫“扎笛”,女的叫“娜笛”,扎笛是葫蘆的兒子,娜笛是葫蘆的女兒。……</p><p class="ql-block"> 扎笛娜笛長大后,厄薩叫他們倆結婚,但他倆認為同是葫蘆里走出來的兄妹,不能結婚。扎笛走進月亮,娜笛走進太陽。厄莎做好迷藥,裝在蜂子身上,蜂子繞著太陽月亮飛,扎笛和娜笛回來了。厄莎砍來竹子,做成了響篾,又在響篾上,放上相思藥,他倆彈過響篾,就不愿分開。</p> <p class="ql-block">  扎笛、娜笛熱戀起來,兄妹終于結為夫妻。經過十月懷胎,娜笛生下了十二對孩子。扎笛夫婦養不了,厄薩又叫來狗、豬、牛、虎等十二種動物幫助娜笛喂養孩子。</p><p class="ql-block"> 并給孩子們分配了屬相,屬鼠的叫扎發娜發、屬牛的叫扎努娜努、屬虎的叫扎拉娜拉、屬兔的叫扎妥娜妥、屬龍的叫扎倮娜倮、屬蛇的叫扎思娜思、屬馬的叫扎母娜母、屬羊的叫扎約娜約、屬猴的叫扎莫娜莫、屬雞的叫扎啊拉啊、屬狗的叫扎丕娜丕、屬豬的叫扎襪娜襪。</p> <p class="ql-block">  離開老達保村,回到主路上,繼續沿G219行駛。</p> <p class="ql-block">  約12:50到達糯干古寨。</p> <p class="ql-block">  糯崗老寨,隸屬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枯族自治縣惠民鎮景邁村,主要民族為傣族。該村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邁古茶園”文物構成,也是被列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遺產要素的9個傳統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糯崗老寨坐落于糯崗山東側,嵌于山間盆地,被古茶林包圍。海拔1450米左右,處于霧線之上。據考古調查和村民口述,糯崗老寨曾經歷整體搬遷,在現址東側還留存有百余年前的老寨村落遺址。村寨完整保存著景邁山傣族村落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以寨心為中心,呈向心式布局發展。糯崗佛寺位于村落北面高臺上,是村民舉行宗教活動與重大節慶的場所。該寺的佛殿大約建于清晚期至民國初年,與村內保留的79座干欄式傳統民居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邁古茶園”的文物建筑。村西側有溪流水塘,東側有糯崗河繞村而過,體現了傣族村落選址對水源的重視,“糯崗”在傣語中即有“金子掉入水塘”之意。寨心、佛寺、傳統民居與水源等均為糯崗老寨傳統村落的遺產價值載體。</p> <p class="ql-block">  一進入糯崗老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青翠的茶園和茂密的熱帶雨林,給人一種原始而神秘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沿著石板路走進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座古老的傣族民居,充滿了濃郁的傣族風情。</p> <p class="ql-block">  景邁山傣族、布朗族傳統民居均采為干欄式建筑。建筑材料以木、竹為主,其中木材多用木荷、櫟樹與松樹等。屋頂形式為歇山頂,上覆方形掛耳,歷史上則用茅草頂。建筑分兩層,底層為干欄層,傳統用于家畜飼養、雜物儲藏,井設樓梯通往三層前廊,再經前廊進入室內與掌臺。</p> <p class="ql-block">  進入村寨后,我們各自先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古寨中,好多民居,均掛有樹豆角--木蝴蝶。</p> <p class="ql-block">  寨中一些老建筑,作為文物,被保護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  古寨傳承著傣族制茶的傳統工藝,當地人喜歡以茶會客,游人也可以免費品嘗,其中古樹茶的味道更是讓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寨心是景邁山民族村落建設的起點和中心,被認為是寨神所在,是舉行祭寨神儀式的場所。據當地傳說,糯崗老寨寨神為最早建寨的頭人死后所化。</p><p class="ql-block"> 至今村內發生建新房、嬰兒出生或老人去世等重大變動時,仍需由現任頭人代為祭拜寨心、告知寨神。寨心是景邁山傣族祖先崇拜與民間信仰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  寨心邊上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獨自登上觀景臺,觀古寨全貌。</p> <p class="ql-block">  俯瞰寨子中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糯崗老寨游覽后,發車前往翁基古寨,但在去的途中(14:45),因前方發生車禍,小車大梁斷裂,已無法移動,造成我們大巴無法通過。據現場警察講,清除路障至少要二小時,故我們只能調頭,前往景邁大寨客棧入住(分二家住)。</p><p class="ql-block"> 事后證明,警察講的沒錯,在17:05我們見到二輛事故車輛才被拖走。</p> <p class="ql-block">  景邁山客棧的環境還不錯,在放好行李后,我去了解一下,明天看云海日出的具體位置。</p> <p class="ql-block">  客棧老板,開摩托車帶我到大金塔,他介紹說,這兒是看日出云海的最佳位置。如想看壯觀的云海,需到大寨中心的咖啡館平臺上去。</p> <p class="ql-block">  離開大金塔,再乘摩托到達景邁佛寺的平臺上,此處已可以觀云海,但看不到日出。</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漫步在景邁大寨中,此處的建筑已現代化了。</p> <p class="ql-block">  景邁大寨餐館很少,多的是茶葉合作社,我們在景香園一起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從景香園上行約100米,也有一處觀景臺,可觀云海,繼續上行約700米,有一處最佳位置的云海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后幾天的記實,請點擊鏈接<a href="http://www.xsjgww.com/5a43sq3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5慢生活記實--滇西南之旅3</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广南县| 河池市| 丰镇市| 万荣县| 汉川市| 阿拉尔市| 方城县| 朔州市| 宁化县| 财经| 天长市| 比如县| 河北区| 江陵县| 册亨县| 哈尔滨市| 海丰县| 罗平县| 阳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新竹市| 杭锦旗| 博湖县| 历史| 陵水| 陵川县| 鸡泽县| 杭锦旗| 曲阳县| 民勤县| 金秀| 清水县| 德钦县| 屏东县| 横山县| 铜川市| 布拖县| 茶陵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