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最美的風景在路上(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盛京中街</b></p><p class="ql-block"> <b>盛京中街著盛裝,爍爍霓虹夜未央。</b></p><p class="ql-block"><b> 古韻今風交織處,珠釵團扇配新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三天,我們三人便來了省會沈陽。下了地鐵,我們便在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沈陽中街上漫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沈陽中街也是中國十大著名商業街之一。始建于1625年,全長約1500米,有著近400年的歷史。中街當時名為“四平街”,意為“四季平安”。它不僅是沈陽最早的商業中心,也是東北地區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街上有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如鐘樓、鼓樓等。改造后的中街恢復了部分老建筑的歷史風貌。中街的形成與沈陽故宮密切相關?;侍珮O修故宮時,按照“前朝后市”的規制,在故宮后面興建了中街,作為貴族購買物品的場所。清軍入關后,沈陽成為清朝的陪都,中街逐漸發展成為東北最大的商業集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街匯聚了各類商場、老字號店鋪、特色美食以及文化娛樂場所。這里不僅有時尚前沿的品牌,還有許多沈陽特色的美食,如老邊餃子、李連貴熏肉大餅、烤豬蹄等。午餐時分,我們也嘗試了地道的東北小吃,那大快朵頤的感覺,令人心神俱悅。中街還有夜市、金銀市、銅市等特色市場,吸引了眾多游客。它不僅是購物和品嘗美食的好地方,也是了解沈陽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氏帥府</b></p><p class="ql-block"><b> 帥府巍峨歲月長,青磚灰瓦映斜陽。</b></p><p class="ql-block"><b> 風云變幻今猶在,往事如煙話滄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張氏帥府,又稱為“大帥府”或“少帥府”,是東北軍統帥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的官邸和舊居。始建于1914年, 2002年被更名為張氏帥府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張氏帥府的建筑風格多樣,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整個建筑群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個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中院是三進四合院,具有明清建筑風格和民國時期的特點。東院包括大青樓、小青樓和帥府花園等,其中大青樓是帥府的標志性建筑,為仿羅馬式建筑。西院則是民國十九年(1930年)由張學良規劃并筑好地基,后建成的七座紅樓建筑群張氏帥府見證了張氏父子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這里不僅是他們的官邸,也是私宅,具有“前政后寢”的建筑功能。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例如“九·一八”事變前張學良奠基的西院紅樓群。</p><p class="ql-block"> 張氏帥府不僅是研究中國建筑藝術與民間習俗的珍貴資料,也是了解東北歷史和張氏父子生平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沈陽故宮</b></p><p class="ql-block"> <b>故宮獨特仿軍帳,綠瓦紅墻韻味長。</b></p><p class="ql-block"><b> 帝業興衰成舊夢,論今談古話凄涼。</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抵達沈陽后的第二天,我們參觀了沈陽故宮。</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沈陽故宮占地面積約63272平方米,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努爾哈赤時期:1625年開始創建大政殿與十王亭,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八旗大臣辦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皇太極時期:1627年至1635年建成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是皇帝進行政治活動和后妃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清朝入關后:成為康熙、乾隆等皇帝東巡祭祖期間居住的行宮,稱為“陪都宮殿”。</p><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的建筑具有鮮明的滿族文化特點,與北京故宮的“宮低殿高”相反,沈陽故宮為“宮高殿低”的形制建筑風格。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八角重檐攢尖頂木結構,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處理政務和接見外國使臣的重要場所。鳳凰樓:三層歇山式建筑,是休息和宴會之所。清寧宮:寢宮區,建于高臺之上。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宮廷藝術品,包括服飾、琺瑯器、書畫、雕刻品、漆器、瓷器等,反映了明清時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踏上歸途</b></p><p class="ql-block"> 帶著滿滿的回憶和收獲,我們踏上了返回臨汾的列車。窗外的景色再次從東北的雪景變回華北的平原,我們的心卻依舊停留在那片美麗的白山黑水之間。這次難忘的旅行,讓我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們約定,未來還要一起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這次旅行,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遷徙,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從臨汾到太原到本溪到沈陽,我們穿越了時間和空間,體驗了不同的風土人情,收獲了友誼和回憶。這將是一段我們永遠珍藏的記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互助|
海南省|
宁远县|
天津市|
景谷|
沿河|
元朗区|
峡江县|
子洲县|
安顺市|
农安县|
栾城县|
凤冈县|
黄龙县|
青铜峡市|
五大连池市|
阿拉尔市|
化德县|
呼和浩特市|
开阳县|
绥阳县|
孝昌县|
民县|
修水县|
浦城县|
固安县|
吉木萨尔县|
宜兰县|
邻水|
微山县|
无为县|
金门县|
阿拉善右旗|
鄂尔多斯市|
左云县|
科技|
营山县|
新乡市|
浙江省|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