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沱江的春天 <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3日,我隨富順縣攝影家協會的老師們一起,參加了“自貢市攝影家協會攝影采風團走進長灘古鎮暨自貢市攝影家協會一季度季賽”活動。這次活動是自貢市攝影家協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組團采風活動,參加的攝影者達130人,參加者來自于自貢市攝影家協會、自貢市女攝影家協會、榮縣攝影家協會和富順縣攝影家協會。</p><p class="ql-block"> 攝影采風團分為若干小組,沿沱江下游各景點采風拍攝至長灘古鎮集合,春天的沱江兩岸呈現出春暖花開的景色,金黃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李花正在盛開,沱江兩岸潔白的蔬菜塑料大棚一片連一片,遠遠望去,猶如下了一場春雪。攝影師們在這春天的美景中,各自亮出長槍短炮、手機、無人機,各自尋找拍攝目標,咔嚓咔嚓的快門聲此起彼伏,拍攝者們盡情享受著美景拍攝的無比快樂。</p> <p class="ql-block"> 我們小組最先從鄧井關街道鎖江社區大佛崖處的沱江邊開始拍攝,這里兩岸油菜花都在爭相競放,農家房舍被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李花掩映著,時不時傳來雞鳴狗叫的聲音,近處河灣里有幾個垂釣愛好者冒著早春的寒冷在江邊垂釣。</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富順沱江的每一個角落。山坡上,油菜花如同金色的海洋,隨風輕輕搖曳。那片金黃與嫩綠的小樹相互映襯,仿佛大自然用最絢麗的色彩繪制了一幅田園畫卷。我靜靜地站在岸邊,望著那停泊的小船,它就像一位忠實的伙伴,等待著下一次與沱江的親密接觸,我快速舉起相機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一幅幅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我們行走在沱江邊,用攝影人特有的目光掃視著每一處美景。油菜花田像是一塊巨大的金色地毯,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小村莊,地里可見到農人勞動的身影。我看到其他攝友們也正在專注地捕捉著這美麗的瞬間,那紅色的外套在花田間格外醒目。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拍攝,更像是在記錄一段美好的回憶,而那小村莊也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富順沱江的春天是寧靜而美麗的。一條河流宛如絲帶般穿過這片土地,河水清澈得能看見水底的沙石。兩岸的油菜花田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與綠色的植物相互交織。我沿著河岸漫步,感受著微風拂面,心中滿是對這美景的喜愛。偶爾還能看到幾只白鷺在水面掠過,給這寧靜的畫面增添了幾分靈動。</p> <p class="ql-block"> 我們驅車來到安溪鎮臨江村,在村委會院子里停好車后,來到江邊,眼前的景色讓我陶醉。山水之間,那片金黃璀璨的油菜花,還有天空與青幽的山巒倒映在沱江綠色的水面上,仿佛一幅天然的畫卷。我靜靜地欣賞著這和諧的畫面,心中涌起一股寧靜與祥和之感。偶爾有微風吹過,油菜花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語著春天的故事,攝友們紛紛舉起相機拍下了這美麗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沱江兩岸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我站在河邊,望著那片金黃與綠色相間的美景。河流靜靜地流淌著,它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我沉浸在這片美景之中,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心中滿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處江邊,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黃色的油菜花開滿河岸兩側,那片金黃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寧靜。遠處的潔白蔬菜大棚像天空下了一場春雪,黛色的山巒起伏,像是大自然的守護者。我靜靜地站在這里,仿佛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享受著這份靜謐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安溪古鎮青山峽下面螺海堆的一段沱江邊,來到一處叫“石龍過江”的景點,這里被金黃的油菜花掩映著一個渡口,這個渡口也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代,兩岸十鄉八里的人們來來往往都要從這里擺渡。這兒景色非常漂亮,兩岸青山悠悠,江水明凈透亮,渡船不慌不忙慢慢悠悠渡來渡往,過渡的人上岸后就在油菜花叢中穿行,一幅幅好美的春景畫面。關于這個“石龍過江”一直流傳著一個神秘而動人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螺海堆一帶的沱江中潛伏著一條兇猛的蛟龍,它時常在渡口一帶興妖作怪,洪水來時它趁機卷起風浪引起洪水泛爛而淹沒農田、莊稼、沖毀房屋,時常作孽害人,因此人們稱它為孽龍。</p><p class="ql-block"> 孽龍時不時還會變化成一個面若桃花無比妖艷的年輕女人,自稱叫“曾妖姑”,隨人們在渡口乘船擺渡,每當渡船行駛至江中,它就興妖作怪,卷起狂風掀起巨浪,把船掀翻后,趁機在水中吃人。由于孽龍作妖,在安溪鎮螺海堆一帶江中失去的生命不計其數,至使好多家庭因失去親人而家散人亡。</p><p class="ql-block"> 話說上游獅市古鎮斜對岸有一古寺叫“團標寺”,住著一位得道高深的道人叫苗理圭,人稱苗道人,他長期在平緩的沱江邊練功修道。(他練功修道的地方后來被人們稱為苗仙湖),據說建文皇帝落難逃到富順,隱居在青山嶺金佃寺,苗理圭同建文皇帝有秘密來往,在暗中保護著建文皇帝。苗道人時常外出云游四方傳經送道;這一天,他云游到了沱江下游的安溪古鎮,聽說了孽龍變化為一個無比妖艷的女人叫“曾幺姑”常在江中害人,經他掐算這是一個修練不成的孽龍作怪。</p><p class="ql-block"> 他決定用自己的道法為民除害,他了解到“曾幺姑”常到螺海堆過渡,于是在螺海堆江邊山崖上刻畫了一道鎮妖除魔的靈符,(后來這靈符被人們鑲嵌在石崖上,至今仍保留著。)“曾幺姑”來到這里,看見靈符后不敢近前,也不敢來這個渡口過渡了,于是它又走到下面的渡口來作怪。不成想苗道人在這渡口已經等它好久啦,只等它上前便要降服它。二人同時前后上了渡船,苗道人通過道法識破了變化為“曾幺姑”的孽龍,可孽龍“曾幺姑”卻不認識苗道人。</p><p class="ql-block"> 當渡船行至江心,“曾幺姑”舊法重施正待作妖,被苗道人及時出手制住動彈不得,苗道人使盡全力不敢大意,待船老大把船撐至岸邊,過渡的人全部上岸后,二人才從船上打斗至水中,“曾幺姑”顯出原形,苗道人施出道法,你來我往在沱江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他們翻江倒海的身軀掀起驚濤駭浪,天空黑云密布、電閃雷鳴。經過數天的殊死博斗,苗道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終將孽龍“曾幺姑”制服。然而,在戰斗中,苗道人也身受重傷,他的身軀重重地倒在沱江的右岸,化作了一道巨大的石埂,直直通向江中心。</p><p class="ql-block"> 百姓們為了紀念英勇的苗道人,把他稱為苗仙,在他練功修道和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團標寺為他立了塑像,修了一個苗仙亭,這個苗仙亭和他的塑像后來于1961年夏天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倒塌了(當時筆者在這個廟里讀小學一年級,未滿8歲,還與同學們一起去看了剛倒塌的亭子。)。現在獅市古鎮平緩的沱江段(苗道人練功修道之地)被稱為苗仙湖就是為了紀念他。在他勇斗孽龍“曾幺姑”,為民除害的地方,將這道石埂取名為“石龍過江”。人們相信,石龍的存在會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保佑沱江兩岸風平浪靜,讓這里的人們過上安寧祥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從此以后,每當洪水來臨,石龍都會發揮神奇的力量,減緩水流的激烈沖擊,保護著岸邊的農田和村莊,而“石龍過江”的傳說,也一代一代地在當地和富順全縣流傳下來,并激勵著后人們勇敢面對困難,建設和守護著家園。</p> <p class="ql-block"> 春風輕拂,我同攝友們走進了一片一望無際的金黃油菜花地。陽光傾灑而下,油菜花仿佛被鍍上了一層璀璨的金邊,閃耀著迷人的光芒。踏入花叢中,濃郁的花香瞬間將我們包圍,那是春天獨有的芬芳氣息。油菜花高及腰間或肩頭,細長的花莖輕輕搖曳,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興奮的穿梭其中,每一步都伴隨著花朵的輕撫。金黃的花海如同一幅巨大的油畫,每一朵油菜花都是大自然精心描繪的筆觸。</p><p class="ql-block"> 我頻頻舉起相機,不斷地定格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在鏡頭中,朋友們的笑臉與燦爛的油菜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充滿生機與歡樂的畫面。金黃的花海是美麗天然的背景,讓每一張照片都充滿了陽光和溫暖。在這里,時間仿佛靜止,我們沉浸在這片金黃的世界中,忘卻了一切煩惱,只留下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大自然的無盡贊美!</p> <p class="ql-block"> 在安溪古鎮臨江村的一處江邊,這里視野開闊,遠處青山幽幽,江水靜靜的流淌,近處油菜花盛開,蜜蜂嗡嗡的鳴唱。女攝的會員們大多來自一百多里外的自貢市區,她們久居鬧市,第一次來到富順沱江青山峽,見到如此美景自然是興奮不已,大呼小叫搶鏡頭,咔嚓咔嚓快門聲不斷,她們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話不停。常聽人說,哪里有了女人哪里就熱鬧,氣氛就更為熱烈歡樂,今天的場面的確如此。她們相聚在一起,全體女子攝影協會的會員拍下了合影照,算是今年最有意義的記念吧。</p><p class="ql-block"> 永遠喜歡那一句話:我們站在春天里,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風景在人的心里。春風十里不如你,你就是人間最曼妙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在這最美的人間三月天,愿我們的生活里,每天都開出一朵朵春風無限,每天都是春光燦爛的三月天。</p> <p class="ql-block"> 在長灘古鎮沱江邊的一個村,我們踏進了一個桃花盛開而如夢如幻的桃林,眼前是一片紅白相間的絢爛世界,微風拂過,花瓣如雪般飄落,我們仿若置身于仙境之中。紅色的桃花如烈火般艷麗,熱情地綻放著,像是在訴說著生命的激情;白色的桃花似雪花般純凈,優雅地舒展著花瓣,宛如仙子的裙擺。我們舉著相機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生怕驚擾了這份寧靜的美。</p><p class="ql-block"> 陽光透過枝葉與花叢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與桃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畫卷。在這片紅白相間的桃林里,我不僅記錄下了這美麗的景色,更留下心中那份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長灘古鎮的一個蔬菜基地,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我們的眼簾。此時,正時花椰菜收獲的季節,菜農們正熱火朝天地采收著。放眼望去,菜地里滿是潔白緊實的花椰菜,它們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雪蓮,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誘人。菜農們頭戴草帽,系著圍裙彎著腰,手持鐮刀采割,動作嫻熟而利落,小心翼翼地一顆一顆割著花椰菜,然后輕輕地放入身邊的菜筐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p><p class="ql-block"> 一會兒,一筐筐裝滿花椰菜的菜筐被陸續抬上卡車,即將運往各地菜市場,為人們餐桌增添一道美味與營養。在這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菜農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的生活,每一顆花椰菜都承載著他們的心血與付出,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心中不僅對這份樸實的勞動充滿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一個廣袤而生機勃勃的柑橘園,當我踏進這片綠意盎然的世界時,一股清新的果香撲鼻而來,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漫步在柑橘園的小徑上,滿眼都是翠綠的枝葉和掛滿枝頭的果實,那些柑橘如同一個個黃澄澄的小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真像是在向我們招手致意。果農們正在忙著給每一個果子套上保護袋,他們用辛勤的勞作承載著豐收的希望。果農們忙碌地穿梭其中,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的笑容。他們用粗糙的雙手精心呵護著每一顆果實,那是他們的心血與汗水的結晶。在這里我感到了大自然的慷慨與恩賜。這片柑橘園不僅僅是一片果園,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見證。它讓我明白:只有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收獲豐碩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離開柑橘園時,我心中滿是感慨,那片金黃與翠綠交織的美景,以及果農們樸實而勤勞的身影,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我期待下一次相遇,再次感受到這片土地的魅力與生機。</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在長灘古鎮政府禮堂參加了自貢市攝影協會舉辦的攝影藝術講座和今年市攝影協會一季度季賽,經過評委評選,全市共有9人的攝影作品和2人的視頻共11幅作品獲得季賽獎。</p><p class="ql-block"> 本次季賽活動,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作為一個剛入攝協的攝影小白,能夠參加與見證這次季賽活動已是不易,真是大開眼界了,感到這次季賽就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也是一次心靈的旅程。特別是評委老師對獲獎作品的點評,還有獲獎作者的交流發言,讓我見識到了眾多優秀攝影師們獨具匠心的作品,也懂得了很多攝影作品的創意和所要表達的意義,他們用鏡頭訴說著無言的故事,讓人一看就懂他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這些參賽獲獎作品展現著世界的多彩與深邃,讓我深感自己的不足與巨大的差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頒獎結束后全體人員來到長灘中壩蔬萊基地參觀,最后全體人員拍合影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通過這次大型攝影采風活動和季賽活動,強烈的激發了我的創作熱情和斗志,我懂得了每一幅參賽作品的背后,都凝聚著作者的思考和努力,也讓我明白,攝影不僅是按下快門的瞬間,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細微觀察、感悟和表達。</p><p class="ql-block"> 我會將此次活動經歷視為成長的契機,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藝和審美水平,期待在未來的攝影道路上,能夠用鏡頭捕捉更多美好的瞬間,記錄和傳遞更多美好生活畫面和真摯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初稿于2024年3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4年12月1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炉霍县|
石渠县|
阿拉善右旗|
阜新市|
澄迈县|
舒兰市|
邵武市|
大名县|
定南县|
焦作市|
大埔县|
波密县|
高平市|
吴江市|
鸡西市|
金溪县|
鹰潭市|
安远县|
如皋市|
牙克石市|
蓬莱市|
九台市|
东乌珠穆沁旗|
奈曼旗|
合山市|
阳西县|
山东省|
女性|
乌鲁木齐市|
团风县|
鄄城县|
南阳市|
安多县|
浦北县|
沂源县|
张北县|
平邑县|
额济纳旗|
景洪市|
清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