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羅漢,是修行得道的高僧,為梵語譯音"阿羅漢果"的簡稱,在佛教中的地位次于佛與菩薩。</p><p class="ql-block">? 在佛教中,能"聞佛之言教而開悟",即親自聽到佛的言教聲音而覺悟者,這個果位就是"阿羅漢果"即羅漢。羅漢又稱"聲聞",意思是"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是弘揚佛法之意。能進入羅漢范圍的都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優秀大弟子。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獲得羅漢果位的比丘。比丘是古印度話,在中國就是"和尚"。</p><p class="ql-block"> ? 羅漢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稱其為"無極果"或"無學果",認為已達到極點,所學已盡。而大乘佛教認為還不夠,主張修到"佛"的境地,至少也應到"菩薩"的果位。在寺廟的造像中,羅漢往往在大雄寶殿內作為陪襯人物環護在佛的兩旁。</p><p class="ql-block">? 由于羅漢所證的果位次于佛和菩薩,地位也比他們低,因此,羅漢住的地方不能叫"殿"只能叫"堂"。</p><p class="ql-block">? 羅漢從印度傳入中國時為十六尊,稱十六"尊者",尊者,即"值得受世人尊敬者"。十六尊者的名稱來源出自唐代高僧玄奘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該書還詳細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名稱和所住地方。由于羅漢在佛教中沒有規定其具體的形象特征,故這十六位"洋羅漢"在中國民間藝人的塑造過程中逐漸被中國化。</p><p class="ql-block">? 那么,十六羅漢是怎樣演變成十八羅漢的呢?有以下幾種記載:</p><p class="ql-block">? 一、唐玄奘西行取經帶回了《法住記》,而《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尊者,在涅槃時將十六羅漢的名號告知大眾,十六羅漢廣為弘傳。世人為十六羅漢造像時,出于尊重便把慶友尊者和玄奘大師加了進去,于是十六羅漢演變成十八羅漢。</p><p class="ql-block">? 二、最早的十八羅漢畫像出自公元10世紀的民間畫師張玄和貫休之手,北宋大詩人蘇東坡看了貫休(禪目大師)的羅漢畫像后,認為有生活情趣,在《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目所畫十八羅漢》一文中,寫出了十八羅漢的名號,前十六位和《法住記》所述相同,后兩位則加了《法住記》作者慶友尊者和賓頭盧尊者(重復了第一尊羅漢的名字),又成十八羅漢。此后,十八羅漢中的后兩位眾說紛紜,難以確定,有的加上玄奘,有的加上"一葦渡江"的達摩,還有的把"布袋和尚"彌勒也納入十八羅漢行列。(注:十八羅漢中的"布袋羅漢和中國漢地寺院天王殿中的"布袋和尚"有本質上的區別)</p><p class="ql-block"> ? 三、清乾隆年間,由皇帝欽定為"降龍"和"伏虎"兩羅漢,十八羅漢才在中國確定下來。但在藏傳佛教添加的兩位卻有所不同,為"摩耶夫人"(佛陀釋迦牟尼的母親)和"彌勒"。而且藏傳佛教寺院中供奉的羅漢一般為十六尊。</p><p class="ql-block"> 中國?漢地佛教寺院里一般均有十八羅漢造像,這是中國式的羅漢。</p><p class="ql-block">?隨著佛教影響的不斷擴大,羅漢的形象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歡迎,羅漢的成員不斷增加,后來竟發展到五百羅漢之多。五百羅漢陣容龐大,非一般殿堂能夠容納,所以一些上規模的佛寺多建造羅漢堂以供奉塑像。</p><p class="ql-block">? 當十六羅漢在中國大地上得到推崇時,五百羅漢像也相繼在五代時期的繪畫和雕塑中出現。不久一些上規模的寺院建立了五百羅漢堂,并列舉出五百羅漢的名字,其實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因為佛經中并沒有他們的具體名號。至于寺院中出現的五百羅漢形象也完全出自民間藝術家的臆造,不符合佛教造像的規律。</p><p class="ql-block">? 關于 羅漢的形象造型,有兩種不同主張:一些人認為,羅漢是佛的弟子,塑造要突出高僧那種特有的精神氣質。也有人認為羅漢形象,各人各樣,行為乖張,不守規章,均可塑造,以外表的"丑"來襯托羅漢美好的內心世界,把人們引入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后人對這種評價頗高。正因為羅漢的形象沒有統一標準,這也為藝術家提供了無限的形象塑造空間。</p><p class="ql-block">? 我從13年開始,通過對繪本、木雕、竹雕、陶瓷等作品借鑒以及文字的描述,十年間畫過四組羅漢國畫作品,大概六十多張羅漢形象。開始以頭像臨摹為主,后面逐漸擴展到羅漢的全身動態造型為主。自認為有些面部好的造形,前后幾組一直沿用,之后畫羅漢,除了研究形象之外,還注重了繪畫技法,不同的紙張材質只要運用巧妙,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拿這一組羅漢作品來說,是從網上購買的買二送一的卡紙(以前買過同一家,感覺紙質不錯),共三袋,每袋12張,其中送的一袋紙質不同于另外兩袋(特別給商家要求的)。然而,以前用過感覺不錯的兩袋卡紙和以往用過的感覺大相徑庭,滲洇效果極度不適,且出現花斑,淡墨效果稍好且滲洇較慢,快筆用墨容易滑脫。畫廢幾張后,心情郁悶。重新調整,飽含淡墨,筆尖帶濃,只重大形,不拘細節,用筆緩進,線面同行,虛實相生,濃淡相洇,一筆完成,不復二三,效果盡顯,喜不自勝。而另一贈送卡紙,又是一個極端,滲洇很快,難留筆線,更令人沮喪的是大墨過后一片灰,仔細觀察這種紙面用了粉。</p><p class="ql-block">? 總結兩點體會:一是不同紙張的運用,會打破以往固定用紙舒適度,提高繪畫技法,尤其是大寫意畫;二是 少占便宜,送不好的東西的原因是,好的東西變壞了!阿彌陀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品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台中县|
渑池县|
沾益县|
赤壁市|
固阳县|
浦县|
正蓝旗|
伊川县|
凤冈县|
体育|
太仓市|
安义县|
古蔺县|
麻江县|
平安县|
彩票|
广德县|
北流市|
安仁县|
尼勒克县|
秦皇岛市|
福安市|
缙云县|
通化市|
河源市|
巫山县|
巫溪县|
兴仁县|
临沧市|
绍兴市|
衡水市|
罗平县|
白城市|
越西县|
辉县市|
涪陵区|
南部县|
荆门市|
灵丘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