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渭南公安機關的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戰爭的進程中,每解放一個地方,隨即就建立起人民的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公安隊伍成長壯大的重要階段,也是政權建設的寶貴經驗。</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的警察生涯,我與渭南的公安事業有著不解之緣。半個多世紀來,渭南公安事業的歷史與發展對渭南的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渭南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走進渭南行署公安處時,時逢“文革”中被“砸爛”的公安處剛剛恢復。據前輩們講,此次恢復的渭南公安處是渭南公安史上第三次組建的公安處。除了渭南全境解放后成立的渭南公安處和這次恢復的公安處外,渭南公安史上還有渭南最早的公安機關、鮮為人知的大荔公安處。</p> <p class="ql-block">(1988年,大荔公安處第一任處長、國家公安部原副部長于桑回合陽 雷俊民 供圖)</p> <p class="ql-block">(雷俊民 供圖)</p> <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我西北野戰軍配合全國攻勢,在彭德懷副總司令員的直接指揮下,發動了著名的“瓦子街戰役”,一舉殲滅胡宗南部隊3萬余人,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改變了西北的形勢,為我軍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礎。此后,韓城、合陽、白水等縣相繼解放。為了更好地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6月,中共陜西省委決定成立路東工委,轄銅官(現銅川市)、富平、蒲城、白水四縣,工委社會部隨之成立。8月,中共東府工委宣布成立,轄韓城、合陽、澄城、大荔、朝邑、平民六個縣。10月,我軍又發動了著名的“荔北戰役”,殲敵2.5萬余人,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為我軍南下創造了有利條件。根據形勢的發展,11月,中共陜西省委決定撤銷路東工委,成立了黃龍情報工作站。1949年春,我西北野戰軍向敵人發動了春季攻勢。從2月20日起,蒲城、大荔、朝邑、平民等縣相繼解放。3月10日,陜甘寧邊區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大荔分區,轄韓城、合陽、澄城、白水、蒲城、大荔、朝邑、平民八縣,分區機關暫設在合陽縣城,公安分處隨分區成立(1949年11月8日,陜甘寧邊區政府通知將大荔分區公安分處改為“大荔分區公安處”)。社會部是公安處的前身,大荔公安處是在原東府工委社會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安處設立了文書、偵察、治安、預審、總務等五個股和工作隊、保訓隊。一九四九年四月,大荔分區徹底解放,公安處隨分區機關遷回大荔縣城。</p><p class="ql-block"> 大荔分區解放后,隱蔽的零散土匪不斷進行搶劫、暗殺等破壞活動,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公安處擴建了警衛連,干部戰士共120人。警衛連除押解、看守、護送、擔任機關警衛外,還負責清剿零散土匪及城防警戒等工作。隨著縣級人民政府的建立,公安保衛組織縣保安科也相繼誕生,1949年4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縣保安科改為縣公安局。</p><p class="ql-block"> 大荔分區未解放前,社會部、情工站、公安處的主要任務是策反國民黨舊部投誠起義和搜集敵方情報工作,這個時期共策反投誠起義6起,獲取重要情報3次,出色地配合了我軍的軍事攻勢。1948年10月6日,東府工委社會部的同志深入敵區,積極協助朝邑地下黨開展工作,策反偽保警隊和常備隊起義,活捉偽縣長卜儒英,俘敵300余人。1949年1月,東府工委社會部策動國民黨合陽縣長兼第八區保安副司令潘禹九率部300余人起義。1948年9月,路東工委社會部打進敵第十二陸軍編聯司令部的情報力量,將敵人“關中地區作戰防御圖”搞到后,密交地下交通將圖帶入解放區,上報西北野戰軍,受到前總嘉獎。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的當天,進入西安部隊龍江第四支隊保衛科,在大荔公安處打入西安的地下情報人員指引下,逮捕了國民黨保密局派來西安的潛伏特務,繳獲電臺、手槍。大荔分區解放后,公安處的主要任務是剿滅零散土匪、打擊刑事犯罪、加強社會治安管控。在這一時期,共破獲土匪暗殺、搶劫案件3起,抓捕6人,破獲重大刑事案件9起,召開公開審判大會5場。1950年3月9日,蒲城居民劉某等八人由渭南賣炭返回,途經吳家寨被三名手持短槍和手榴彈的匪徒以我哨站名義進行檢查,搶走現金60萬元。縣公安局獲悉后立即展開偵察,將三名匪徒一網打盡。1949年4月28日,平民縣南區上八戶村村民蘇某,因解放后協助政府工作積極,引起王某等三人不滿,于深夜點燃蘇家草房,燒死蘇某夫婦。案發后經縣保安科偵破,三天內案情大白,罪犯落網。在剿滅土匪、打擊犯罪的同時,公安處進行了社會面治安管控工作。1949年8月對各縣特務等危害社會人員普遍進行登記,共繳獲各種證件3,239件,長短槍支715枝,手榴彈150枚,各種物資2,788件。同時在全分區城鄉普遍組織建立了群眾性的治安保衛組織,截止1950年3月,建立治安組織547個,村治安小組2,813個,治安組員11,155人,設立群眾哨所280個,配備機關保衛干部276名。</p><p class="ql-block"> 在進行艱苦斗爭的同時,公安處注重自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工作規范化和干部素質。1949年6月3日,公安處通過了《大荔分區各級保衛組織與任務的規定》《關于偵察工作的規定》《關于治安工作的規定》《關于逮捕、預審、看守、處理人犯等工作的規定》,明確了工作紀律。公安處的人員除老區來的骨干外,主要從進步的青年學生中選拔招收。1949年12月,公安處舉辦多期保衛干部訓練班,對各縣局、處機關和新調來的學員進行培訓,提高公安保衛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p> <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19日,中共陜西省委決定,大荔、渭南兩個分區合并,成立渭南專區,大荔公安處亦與渭南公安處合并。從五月一日起,原所屬各縣歸渭南專區領導。原大荔公安處部分干部調渭南公安處工作,部分調省公安廳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的大荔公安處,經受了歷史的鍛煉和考驗。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采取秘密或公開的斗爭方式,摧毀反動勢力,建立人民政權,為解放關中和大西北做出了很大貢獻。在解放初期,他們在接受敵偽政權,進行民主建設,維護社會治安,反特剿匪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為公安保衛戰線培養了大批的領導和骨干力量,在大荔公安處工作的人員中,先后有三人調到新區工作,有13人調到陜甘寧邊區公安廳和省公安廳。原大荔公安處第一任處長于桑同志曾任國家公安部副部長。原大荔公安處處長曹子謙同志曾任延安行署副專員。原大荔公安處副處長、渭南公安處長高步林同志曾任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省公安廳長。原大荔公安處副處長曾泉生同志曾任海軍艦艇學院院長。原大荔公安處文書股股長草平同志曾任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調省公安廳的王復士、王茂謙等同志長期擔任省公安廳的重要業務處長,成為全國有名的政保、刑偵專家。更有公安處機關和所屬縣局的大批同志成為渭南公安戰線的領導力量和業務骨干,賡續了陜甘寧邊區公安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奠定了渭南公安隊伍的良好基礎。1979年我來到公安處時,公安處設在行署院內,占用兩排平房和幾孔窯洞共有56人,除設有政治處和辦公室外,設有政保科、內保科、治安科、刑偵科、預審科、民警科、消防科等業務科室及收審所、干訓班。全區只有渭南縣公安局6名交警負責城區的交通管理,交通事故歸治安部門協助交通局辦理。隨著治安任務的增加,相繼成立了武警支隊和消防支隊,1987年成立交警支隊。1980年耀縣劃歸銅川市,1983年臨潼、藍田縣劃歸西安市。1985年公安處遷到民主南路新址,1995年5月,國務院改渭南地區設渭南市,渭南地區公安處改名渭南市公安局,業務范圍隨之拓展,人員和內設機構也不斷增加。</p><p class="ql-block"> 在渭南公安史上,大荔公安處創立和發展的歷史是短暫的、特殊的。然而,這段歷史留存的紅色基因和傳統作風,鑄造的警魂精神是渭南公安工作的寶貴財富,將繼續激勵渭南公安干警奮勇向前。應該說,大荔公安處的歷史留給渭南公安事業的是永遠的史跡,永遠的榜樣,永遠的基因。</p><p class="ql-block"> (摘自《在黃河與雪域高原之間》一書)</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田海龍,祖籍山西運城,1952年出生于陜西合陽,1968年服役西藏軍區,1970年8月至1971年9月在北京大學東語系學習。1979年轉業供職渭南市公安局,資深警官。曾整理出版其父遺稿《平易〈傷寒論〉銓稿》一書,出版有散文集《在黃河與雪域高原之間》)</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983年臨潼、藍田縣劃歸西安市,歡送臨潼、藍田縣公安局人口統計人員合影 張建海 供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错那县|
浑源县|
海城市|
会东县|
泰兴市|
赫章县|
岳西县|
桓仁|
新邵县|
潞城市|
磐石市|
庆云县|
武宣县|
南木林县|
乌兰察布市|
宁明县|
拉萨市|
玉屏|
舒兰市|
乌兰浩特市|
于都县|
东平县|
万载县|
双牌县|
衡南县|
咸丰县|
济宁市|
营山县|
陆丰市|
慈溪市|
保德县|
阿拉善左旗|
疏附县|
林芝县|
巴中市|
岱山县|
浙江省|
库尔勒市|
申扎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