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尊重自己</b></p><p class="ql-block"> 在談及這個話題之前,首先還是得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個人的執業情況。本人雖然也先后取得了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一級造價師從業資質證書,但對于個人而言,心里始終覺得并沒有利用好或沒有真正意義上從事跟兩項執業證書完全相關的工作。曾經也自暴自棄的認為過,在建筑業執業人員里,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Loser。</p><p class="ql-block"> 請讀者暫時冷靜一下,若要批評或諷刺在下,就待耐心看完我以下的文字后,再行駛您們應有的權利也不遲。也在此耽誤大家幾分鐘,聽我講述一位Loser心里認為的建筑類證書真正的價值和眼里看到的建筑行業現狀,或許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09年一所野雞大學土木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的。在此我并沒侮辱母校的丁點意思,只不過想要表達一點:上大學那年我選擇專業是認真的!八零年代出生的人,穿越過九零年代正值最易片面接納的年齡段,那時最流行的一句就業口號是:要想富學土木。我記得那一年是02年,掰手指算算已經過去22年了,可以說這二十二年是祖國建筑業最為輝煌的時期,我榮幸見證和參與了。</p> <p class="ql-block"> 雖是畢業于野雞大學,可我一直沒把自己當作是草包,更一度自信的認為自己是野雞窩里飛出的金鳳凰。我在此還是不得不申明:這所野雞大學的確帶給了我自信與成就感。我在大學時期與之前的學業里比較性格變化很大,從高中時期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鄉巴佬”一越成為大學時期校園里的“風云人物”,這僅僅是一次生活環境的變化所致。當然,現在看來與另外兩項高中時期才喜歡上的閱讀和寫作習慣也是分不開的。 </p><p class="ql-block"> 我因寫作愛好大一進入校學生會編輯部;因閱讀善于思考和表達在大一下半學期被分院院長賞識破格提拔為學生會副主席,隨之而來的當然是緊接著擔任學生會主席。一度被老師和同學視為眼里的土鱉,竟然還有揚眉吐氣的那一天,那時期我做人做事是后槽牙都咬緊了的,是要憋住勁的表現給那些吃不到說葡萄酸的人看。現在回想起來自然是囂張跋扈、放肆至極,不過都是過去式了。在此沒必要贅述太多,好漢不提著當年勇,更何況那些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別人嘴里的笑柄罷了。再何況偏題太遠,怕只言片語不那么容易拉得回來。</p> <p class="ql-block"><b>接納自己 </b></p><p class="ql-block"><b> </b>那時候算是學校風云人物了吧!又是新建社團;又是搞校企外聯;還搞了音樂節、運動會;還搞了一些雜七雜八的能掙點小錢的社會實踐工作…種種行為,現在看是那么的滑稽和蒼白。如此不堪回首,但其實不然,我在此并沒有表現自己在二十年前讀書期間多牛掰,反倒是更想由此說明一點:學校沒有學到多少土木專業知識。</p><p class="ql-block"> 因為有學校帶來的實習機會,比大多數同學更有條件提前參與社會實踐;大學還沒畢業就提前到工地實習,做過測量、施工,初步接觸了項目預結算工作,說個很真實的就是現在都在給小師弟、師妹說的一段話:搞工程還得腳踏實地先跑兩年工地。這真不假,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段話:跑工地時可一定要多用心。</p><p class="ql-block"> 有機會還得要自己努力才行,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白吃的苦;天上若真掉落餡餅,還得有那個能力接得住不是?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更應該如此,學習、考證,蓄能,扎扎實實的為“專業”兩個字賦能。跨行易當如此。大學畢業參加“雙選會”順利進入央企工作,當時得知消息后并沒有野雞大學里的其他師生那么為自己高興,因為自己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心里的潛臺詞是:非我莫屬嘛,央企不選擇像我這樣的人才,那還應該選擇哪類人呢?我云里霧里的感覺自己是建筑時代的產物,那就任由歲月蹉跎吧!</p><p class="ql-block"> 后來,三十幾歲回憶起那十來年的從業經歷,卻是無限懊惱和沮喪的。還時常跟小自己十來歲的同樣從事建筑業的小老板偉洋說起往事自嘲:我在你們這么大歲數時還是個蠓蟲一樣沒長醒,真羨慕你們九零后、零零后,醒事比八零后大叔早。 </p> <p class="ql-block"> 贊揚晚生可不是虛情假意的,而是由衷的感概。時常遺憾為什么自己在他們這個年齡沒有他們那么多超前的行業理解和精準的行業認識。至少讀書那些年,我是浪費了時光的,書本知識和土木實戰關聯不大,但關系卻重大。關聯不大是由于建筑行業本質其實是在建成若干金融產品的基調下的行為,至少我接觸的建筑就是搬磚,沒有所謂的美學色彩。</p><p class="ql-block"> 就是和一群農民工、和無數上下游供應商、和建設項目各形形色色的參建主體打交道;我接觸的建筑業,牽動著全國70%的產業鏈。你們說這不算建筑,什么才叫建筑?難道真的小片的建筑美學家說的那些所謂藝術才叫建筑嗎?他們能解決社會根本收入問題嗎?他們能代表廣大勞動人民意志嗎?他們又能深刻感受到建筑金融品因政策調控帶來的階段性大范圍大動蕩嗎?我能感受到切膚之痛,所以我愛把建筑讀成金融品,因為他是被時代搓圓捏扁造就成的時代產物,就應該正視矛盾、聚焦重點!</p><p class="ql-block"> 所謂解決民生只是當政者的話術,真正的目的是維穩。通過大學系統化的學習和執業資格證書的考前輔導學習,自然理解了建筑技術和從業套路。書本教會我們專業知識、社會實踐和工作中讓我深切體會了什么是社會的殘酷無情。教育本該是傳道授業解惑,可我們被短視頻和抖音等新媒介“干糧”洗腦著、被蠶食和催眠,忘記了教育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學習本該是了解社會語言和掌握社會常識性問題,去偽存真;一旦掌握了行業之根本,才能尋求機會、突破封鎖,夾縫中求得生存。做人一定要切記:改變只能靠自己,哪怕是等來的機會,也需要自己把握得住才行。</p><p class="ql-block"> 人生頁面的任何收錄哪怕是負面的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它也可以教會我們什么叫痛徹心扉;什么叫心如刀絞;什么叫苦中作樂;什么叫絕地反擊!本文說的關鍵詞是“建筑”“證書”相關話題,不便再一度延伸相關話題。但是否偏離了該文的主題請讀者自己判斷。</p> <p class="ql-block"><b>塑造自己</b> </p><p class="ql-block"> 建筑專業化的學習和執業資格考試的備考輔導學習并沒有讓我感受到獲知的喜悅;成家立業也算不上無限榮光;拿下三四個職業資格證的志得意滿更是無稽之談。或許以上的說辭會讓讀者不悅或感到不舒服,可能還會感覺這些言辭中帶有些許虛偽之態。那就算是吧,但這些確實是我真心想與讀者在此分享的。</p><p class="ql-block"> 土木專業是我自己選擇走的路,取得部分執業資格也算是逼不得已要去拿的。但對于廣大的建筑從業人員和考證族,你們是何心態驅使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我從業源之情懷而離之情感;考證源之無奈而獲之無味。雖然我還身處建筑業夾縫中,如取證,只不過是證明我能,但不代表我愿意為之繼續奮斗。</p><p class="ql-block"> 言歸正傳,很無奈的是畢業這些年,從業路線從央企到民企;從工程施工技術崗轉到預結算崗;從打工仔變為小老板;然后呢?又從小老板開始幫人、合作再轉為工程咨詢...工作十多年來,和工程圈打交道二十載,身心俱疲。工作這些年,有好多次機會可以逃離建筑行業;也有好多次機會換城市生活,但卻沒有耐心和決心。我認為這是行業影響了心態;心態左右了狀態;狀態造就了走向。</p> <p class="ql-block"> 如上所言,我接納了自己的平庸,雖然從業里也曾有所獲,但并沒有真真切切的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我壓根沒覺得是建筑業造就了我們這群從業者的成功,在這個行業里所謂的成功都是曇花一現:建林、家印、宏斌...等等人物,算佼佼者吧?到最后怎樣了?哦,還沒有最后,壓根兒沒有最后。 </p><p class="ql-block"> 消極也代表著一種態度嘛,我不能否認:躺平也是一種態度。如龍炎飛所言:建筑業行業下行但不意味著從業者能力下行。人可以消極和躺平,但不能失去了追求人生意義的態度。我的態度是,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那么執業證書照樣應該取得,這是人生之信念,跟價值并無關系;正如,掙錢和修行并無關系一樣,我熱愛學習,但并不是說我就不能成為一個衣衫襤褸的苦行僧。</p><p class="ql-block"> 還是那句話,機會是留給時刻有準備的人,考證如此,學習如此,資源積累如此;人生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走的路。道理說的再多,懂得自然懂。駱駝祥子到死也未能明白為什么擁有一輛自己的人力車就那么難!</p> <p class="ql-block">圖.網絡</p><p class="ql-block">文.泊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垦利县|
石泉县|
大同市|
托克逊县|
曲水县|
根河市|
龙陵县|
曲周县|
东山县|
陆川县|
迁安市|
湖南省|
萨嘎县|
积石山|
郑州市|
东兴市|
河源市|
海丰县|
阿城市|
盖州市|
泊头市|
通海县|
韶关市|
荆门市|
无为县|
浦江县|
蛟河市|
河曲县|
广饶县|
宾阳县|
卫辉市|
富锦市|
安国市|
贡觉县|
苏州市|
巍山|
留坝县|
武定县|
湘潭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