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家高州,漢稱高涼,南朝建城,藏于南國之隅,山川靈秀,為高涼文化發祥地。</p><p class="ql-block"> 晨曦微露,古城的街道漸漸蘇醒,空氣中開始彌漫起一股獨特的香氣,那是豬雜粉獨有的誘惑。沿街的小店,蒸汽繚繞,一鍋鍋熱騰騰的豬骨湯底咕嘟作響,那是豬雜粉的靈魂所在。店家熟練地挑選著新鮮的豬雜——豬肝、豬心、豬肚、粉腸,每一樣都經過精心清洗與處理,確保那份原始的鮮美得以最大保留。</p><p class="ql-block"> 制作豬雜粉,火候與時間至關重要。將處理好的豬雜快速汆燙,鎖住肉質的鮮嫩與汁水,隨后投入那翻滾的豬骨湯中,慢火細燉,讓豬雜的鮮香與骨湯的醇厚相互交融,彼此成就。而粉則選用當地特有的細米粉或寬粉,輕裹湯汁,更添幾分順滑與飽滿。</p> <p class="ql-block"> 味蕾中的記憶是半個世紀前留下的。</p><p class="ql-block"> 那個時候,出生于北國的我被親戚帶回原藉,第一次品嘗到熱騰騰的豬雜粉。白瓷碗中,翠綠的蔥花、香菜點綴其間,邊上一碟紅亮的辣椒油配上金黃的蒜蓉,色彩斑斕,誘人食欲。輕輕攪拌,每根粉都裹滿了濃郁的湯汁,豬雜的鮮香在口腔中綻放,既有肉質的細膩,又有湯底的醇厚,兩者相得益彰,令人回味無窮。不同于北方的打鹵面或湯面,豬雜粉的米粉更清淡,湯汁更鮮香,配料更豐富。盈盈一碗,色彩極具對比,品味各自不同,碳水、蛋白質和維生素一應俱全,營養極為豐富,品之啜之,宛如起伏人生,臻入化境。</p> <p class="ql-block"> 美食和親情是兒時最深刻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記憶里的姑媽,瘦小、精干,整日里穿梭于家庭與工廠,市井和學堂,勞碌的背影帶給我們的永遠是豐盈的滋味和溫暖的依靠,讓我忘記了遠離父母的孤單和環境的陌生,也深深植入了老廣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寶光塔, 觀山寺,西關街,冼太廟~~</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過去了,仍然夢縈神繞。每一次返鄉都歸心似箭,每一次抵達都會故地重游,每一次相會都要親友歡聚。</p><p class="ql-block"> 粵西人的早餐,多是從一碗撈粉開始。撈粉最為簡單,將剛剛燙熟的粉皮淋上麻油,撒點芝麻、蔥花,再澆上醬油就行了。而豬雜粉就豐富得多,不僅僅是果腹,更是一種升華和情感的寄托。無論是遠方的游子,還是匆匆趕路的上班族,一碗豬雜粉總能迅速喚醒味蕾,激活記憶。它不僅見證了無數平凡生活的瞬間,也成為通往品質和連接情感的橋梁。</p><p class="ql-block"> 歲月流轉,時代變遷。豬雜粉、糯米餃、薯包籺~~家鄉美食的味道,如同粵西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一般,恒久不變。回歸的日子里,豬雜粉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講述著遙遠而又新鮮的故事,傳遞著綿綿的親情與幸福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95歲的姑媽,是上一輩中的長者。老人家耳不聾眼不花,容慈面善,腳步輕盈。一見面便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執意要打開她的“百寶箱”取錢請客。第二天,得知我們去游玩,還嗔怪沒帶上她。臨行,老人家硬是把紅包塞到每一位遠方親人手上,直到車子啟動,還站在路邊凝望。</p><p class="ql-block"> 我的眼睛有些模糊,腦海中不時浮現半個世紀前她送我上學,因公失去中指和無名指還為我洗衣,帶我坐了一整天班車去廣州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姑媽,我還會回來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合山市|
老河口市|
溆浦县|
衡阳县|
家居|
临汾市|
奇台县|
弋阳县|
正定县|
天长市|
嘉禾县|
蓝山县|
遂平县|
贵港市|
安西县|
措美县|
高平市|
营山县|
江西省|
波密县|
应用必备|
岳西县|
开封市|
枣庄市|
青岛市|
奈曼旗|
邢台市|
阿合奇县|
星座|
特克斯县|
灵川县|
宜丰县|
新沂市|
西青区|
鹤岗市|
涞水县|
永靖县|
安岳县|
利辛县|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