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老村圖 張根書畫</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聲一呼雷》是由月山原村幾位晚輩為緬懷父輩而撰寫的書稿。始于2021年6月,即建黨一百周年前夕,原計劃于2022年底出版,未曾想校對與資料完善竟耗時兩年之久,遠超預期。如今的《三聲一呼雷》與最初的構想已大相徑庭。</p><p class="ql-block"> 回顧這三年多來的編纂和校稿經歷,點點滴滴,有苦有甜,宛如一場漫長的旅程,充滿了曲折與感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聲一呼雷》封面初稿</span></p> <p class="ql-block"> 《三聲一呼雷》最耗時的部分當屬“同聲篇”。大伯張同聲是月山原村最早接觸革命并率先投身革命的“領頭雁”,也是“三聲一呼雷”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人生經歷最為坎坷,所謂的“歷史問題”也最為復雜。</p><p class="ql-block"> 關于他的生平記事從《張同聲傳略》《大伯張同聲》到《張同聲其人》,一直都在探尋最能代表他人生經歷的文章,最終決定三篇文章合并成一篇,采用《張同聲其人》的題目。</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張同聲其人》對大伯的所謂“三條命案”,尤其是對在他任中共洛寧第九區副區長時,轄區內發生的“張虎事件”進行了詳細闡述,還原了事件真相,澄清了所謂的“歷史血債”。但鑒于種種因素,最終刪除了這部分內容,僅保留了對“張虎事件”的注釋。</p><p class="ql-block"> 大伯曾三次受到處分,被遣返回家勞動改造,皆與所謂的“三條命案”有所關聯。在組織部門的“復議結論”中,大伯任聯保主任時涉及的兩條命案已被否定。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對“張虎事件”予以交代,還原其歷史真相,以糾正人們對此事的錯誤認知。</p><p class="ql-block"> 這篇文章耗時超過一年,從發現問題到修正,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沉淀與修訂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伯手稿《給縣委的一封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影像圖片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給縣委的一封信》是大伯首次被清洗回家后寫給縣委的申訴材料,原命題目《我的申訴》,后為緩和語氣改為《給縣委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該文涵蓋了大量歷史史實與個人經歷,在最初抄錄時,由于原文是拍攝的圖片,有些字跡模糊及對當時語言運用環境認知的差異,部分字詞存在變動。在校對過程中,我不斷與原文對比,發現問題便予以還原,但始終未能徹底。直到2024年8月,在表弟澤武的協助下,我們仔細對比了原文與抄錄版本,最終還原了原文。這篇文章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p><p class="ql-block"> 《給縣委的一封信》是大伯遺留在世間的珍貴墨寶,不但涵蓋了大伯人生的重要歷程,歷史貢獻,也體現了大伯耿直樸實的性格。此文所具資料對研究陳吳地區革命史乃至中共洛寧黨史有重要價值。</p><p class="ql-block"> 該文結構嚴謹,敘事清楚,語言樸實,簡練利落,其體裁雖不能盡顯大伯文采,但扎實的文字功底從中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就在彎月的懷抱里</span></p> <p class="ql-block"> 《平反紀實》摘錄了我父親在大伯平反過程中歷時三年的日記,殊為不易?!镀椒醇o實》近萬字,是本書中文字最長的一篇文章,見證了父親的不易,也見證了長輩一代人血濃于水的親情。</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飽經滄桑,在他所有的手稿里,我沒有發現父親用過感嘆號。不論是反省、檢討、申訴、懷念的文字還是日記里,從不用感嘆號,體現出了他溫和通達的性情。有人讀完《三聲一呼雷》書稿,稱父親睿智。起初,我因父親一生忠厚老實,覺得“睿智”二字于他并不相稱。但后來一想,父親在“三聲一呼雷”四人當中得以幸存并高壽善終,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智慧呢?再聯想到父親對標點符號的運用,確是文如其人。父親豁達包容的心境,值得晚輩們用一生去學習領悟。</p><p class="ql-block"> 《平反紀實》中涉及大量匯報、申訴、信函、決定、通知等文件,以及眾多人物和階段性用語,如“造反派”“反右”“右派”“四清”“文革”“三青團骨干分子”“整風”“整風運動”“鎮反”“鎮反運動”等等諸多,這些詞語散見于正文、通知、書信與口語中,令人眼花繚亂。以我有限的文字水平校對此文,只能盡力而為,自評僅僅及格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村大隊部</span></p> <p class="ql-block"> 《恒聲篇》中父親的幾篇日記和文章涉及較多注解,需要查閱許多資料,也頗為費事,但相較《同聲篇》還是容易一些。</p><p class="ql-block"> 《振聲篇》與《虎林篇》較為簡潔,校對內容集中在記述的事件和時間需與個人《大事年表》以及歷史史實相契合。對此,也需要查閱許多資料,才能確定他們的經歷是否準確。在查閱有關的歷史文獻時,內心一直都充盈著難以言喻的激動。為長輩青春如火卻英年早逝而惋惜,為長輩忍辱負重走出了陰霾而感動。</p><p class="ql-block"> 《虎林篇》中的《特殊歲月》記述了虎林爺在“整風運動”被錯劃“右派”時的一段往事,涉及對1945年陳吳地區歷史背景的描述,也展現出了1957年“反右運動”擴大化的歷史現狀,在定稿時考慮諸多因素沒有錄入,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附篇》收錄的文章,文字上都很干凈整潔,正常校對程序,沒有牽扯太大精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個人《大事年表》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個人簡歷部分卻頗費周折,簡介、簡歷、大事記等嘗試多次均不滿意,最終在澤民兄建議下采用《大事年表》的形式,清晰列出長輩們從出生到去世的每年經歷,包括月份,令人一目了然。大事年表完成后,又對書中所有文字進行了詳細校對,以保證內容嚴謹。</p><p class="ql-block"> 書中涉及到的人物名字二百人左右,有的人名在多人的文中多次出現,有的人還有化名或字號,在所有文章中要確保每一個人名字的正確和統一。其中對80余名人物做了注解,此工程量亦不小。如:張緘三、張秉圭、段繼高、段文杰、雷雨亭、張芝勝等諸多人都沒有檔案可查,能把他們的生卒時間以及人生經歷做出注解,實屬不易。有時候為了一個人的生卒或入黨時間,會花費很多功夫,如李仁民,頗費周折才聯系上了他的后代,明確了他的去世時間,也給以后的地方史志留存了資料。</p><p class="ql-block"> 在調查過程中,澤民兄和澤武弟給予了我極大幫助。澤民兄作為洛寧地方史志的研究者,他對老家陳吳鄉的史志情有獨鐘,對《三聲一呼雷》的編寫熱情關注,審稿校正,提出建議,給予了諸多關鍵性的指導和幫助,十分感謝。澤武弟為舅家之事盡心竭力,功不可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火石坡,月山原人的精神圖騰。</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編寫校對過程中,我也收獲了許多史志方面的知識,發現了一些洛寧地方志上的疏漏或錯誤,對此,在書中做出了一些注解或說明,冀以給后人留下考證資料。</p><p class="ql-block"> 《三聲一呼雷》的校稿過程漫長又崎嶇周折,作文時是個體,收錄后要考慮全局,在完善的過程中需要查閱調查大量資料。問題不斷出現,內容不斷填充,思路也在不斷拓展,遲遲交不了稿,大家都很著急。許多人都說我太過認真,說這類文章又沒有多少人看,不用為細節問題太費精力。但我認為有關史實的事不能敷衍。保持嚴謹的態度,即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每一個已逝長者的敬重。例如在給雷振都做注解時,介紹其簡師畢業,后代指出學歷是縣立師范而非簡師(縣立師范是中等師范學校,學制有三年和四年。簡師即簡易師范,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為了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免費開辦的一年制簡易師范學校)。類似這些問題真是馬虎不得。</p><p class="ql-block"> 東輝弟說:咱要出書,就得像一本書。我贊同這個觀點。有朋友看我辛苦得沒有頭尾,就問我:你后悔嗎?說老實話,我真沒有后悔過。為長輩們寫書,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生命里最有意義的事。雖苦尤甜,今生不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柿子樹下觀夕陽</span></p>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謝眾人的鼓勵和支持!也非常感謝澤民兄和瑞民兄在審稿時給予我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以上便是《三聲一呼雷》文稿編纂的歷程,歷時漫長,令人疲憊,甚至產生了“審美疲勞”,難免會有疏漏。</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8號,終于完成了文字校對工作。目前由東輝弟負責排版,愿一切順利,早日付梓,完成心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月山原后山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通往火石坡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俯瞰月山原村</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固镇县|
鹰潭市|
松潘县|
大方县|
资兴市|
临邑县|
乌拉特前旗|
宁乡县|
临武县|
贵南县|
轮台县|
施秉县|
嘉善县|
东港市|
临夏市|
龙口市|
肃北|
博湖县|
锦州市|
潢川县|
包头市|
乐山市|
山东省|
旬邑县|
界首市|
贵定县|
铜陵市|
舒城县|
色达县|
甘肃省|
龙江县|
百色市|
阿鲁科尔沁旗|
盘山县|
舒兰市|
巴中市|
油尖旺区|
缙云县|
宁南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