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藩:三藩西斯科,San Fransisco,舊金山,一個城市的多個名字。】</p> <p class="ql-block">這回去南亞,在三藩西斯科轉機,卻因為飛機延誤而沒趕上下一個航班。還好美聯航態度不錯,積極補償,給改簽了后天的下一班同等水平的飛機,管吃管住管打車,讓我發不出脾氣來,便安下心來聽天由命了。</p><p class="ql-block">(結果下一班飛機又晚點6個小時,至使我們在飛行16個小時之后于凌晨著陸,無端地給我們增加了不少麻煩,令人很是不爽。這是后話。)</p> <p class="ql-block">憑空有了一大把時間消磨,便生了閑心,趁著LD去檢查托運行李的去向,我便四處轉悠,伺機欣賞一下三藩機場,不料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有文有品的地方。一路走過來,見步道兩側的墻上有些大型壁畫真好看,比如上邊那幅。幾十米長的一面墻,滿滿的無意義色塊,像是隨意刷上去的(因為我實在看不出作者著色的邏輯規律),卻頗為協調養眼。所以說這畫畫比寫字做起來更有趣,不非得要描繪個什么具象的事物,只要看上去舒服就好。</p><p class="ql-block">我喜歡。</p> <p class="ql-block">在取行李的地方有個“歡迎來到三藩市”的巨大字幅鐫刻在墻上。仔細一看,竟是用舊金山的街區地圖打底,大大小小的街名歷歷在線。</p><p class="ql-block">有趣??!</p> <p class="ql-block">在這歡迎字幅的右邊有六面拼貼式彩圖,色彩鮮明風格獨特,尤其那“天下為公”四個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令我不能不趨近細看。</p> <p class="ql-block">這個系列畫作的題目叫Strangehood,翻譯成中文是異鄉、異客、疏離感、陌生狀態的意思。我且把它翻譯成《獨在異鄉為異客》,多少也符合我當時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系列畫作的介紹是這樣寫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獨在異鄉為異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鋁材數字印刷)</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洛迪·羅德里格斯</p><p class="ql-block">美國人,1976 年出生于菲律賓共和國</p><p class="ql-block">? 2014</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獨在異鄉為異客</span>》借用地圖圖式將舊金山的六個標志性街區——唐人街、北灘、使命區、卡斯楚區、海特-阿什伯里區和漁人碼頭<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繪成了獨立的國家。</span>藝術家之所以選擇這些街區,是因為它們都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特色,而且目前已經成為旅游勝地。通過探索這些地方的特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羅德里格斯</span>鼓勵觀眾思考它們的象征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了我們對舊金山街區的感知和體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舊金山唐人街(英語:Chinatown, San Francisco)是北美洲最古老的唐人街、亞洲以外最大的華人社區,也是舊金山市內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唐人街自1840年代成立以來,一直在美國以至整個北美洲華人移民社區的歷史和文化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它除了曾經是千百萬華人移民抵美后的落腳點和安家之處外,也是舊金山一個主要的旅游勝地——其商店、餐館和景點每年吸引的游客數量超過了金門大橋。(維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舊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發展最成熟的華人聚居區之一。在標志性的龍門后方,可見到迷宮般的繁華街道和巷弄,隨處可見港式點心坊和其他傳統餐館。此外還有草藥店、糕餅店、紀念品店和燈光暗淡的雞尾酒吧與卡拉 OK 酒吧。那里也有包括地標建筑天后廟在內的華麗寺廟,以及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博物館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useum)。 (谷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灘</p> <p class="ql-block">北灘 (North Beach) 是意大利傳統文化濃厚的熱鬧區域,吸引著當地人和游客前往鋪著紅白格子桌布的餐廳、咖啡店和復古酒吧。想體驗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最好的方式是到訪傳說中的城市之光書店 (City Lights bookstore) 和充滿紀念價值的維蘇威咖啡吧 (Vesuvio Cafe bar)。踏上電報山 (Telegraph Hill) 上的費爾伯特階梯 (Filbert Step),可以一覽地標性的科伊特塔 (Coit Tower) 美景、大蕭條時代的壁畫和城市全景。</p><p class="ql-block">北灘位于舊金山東北部,毗鄰唐人街和漁人碼頭。它被稱為舊金山的“小意大利”,因為意大利裔移民曾經占該區人口的大多數。北灘也是舊金山主要的紅燈區和夜生活區域。(維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卡斯楚</p> <p class="ql-block">卡斯楚街(Castro Street),一般在英文中常被稱做“The Castro”,是位于加州舊金山市的一個區,鄰近歐瑞卡谷區(Eureka Valley)。那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處處飄揚著彩虹旗,</span>是世界著名的同志村和觀光景點。(此處省略128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特─艾許伯里區</p> <p class="ql-block">海特─艾許伯里 (Haight-Ashbury) 區是 1960 年代反文化運動的誕生地,吸引充滿活力且背景多元的人潮來訪,親身體驗歷史悠久的嬉皮氛圍。上海特街 (Upper Haight Street) 集結了復古服飾精品店、唱片行、書店、廉價酒吧和氣氛悠閑且風格獨特的餐廳。這一區毗鄰金門公園 (Golden Gate Park),有許多色彩繽紛、保存完好的維多利亞式住宅,包括傳說中的死之華樂團故居 (Grateful Dead House)。 ― 谷歌</p><p class="ql-block">步行在這里的街道上,你仍能感覺像是回到了過去。這里是音樂愛好者的打卡之地,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來到這里你都不會敗興而歸。要記得在發間別上一朵花哦(我:why???)。——維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使命區</p> <p class="ql-block">使命區(Mission)曾經是舊金山市區一塊危險的地區,有很多流浪漢和賣DM的在人這里聚集。后來因為很多餐館、酒吧、藝術畫廊、特色手工品店、古裝店、涂鴉墻的興起,這里成了一個帶著嬉皮士品位的街區。但其實,流浪漢和許多身份模糊的人現在還是會在這里晃蕩,DM的氣味在每個街角都清晰可聞,晚上仍舊不是很安全。也有人說,其實真正的嬉皮士文化已死,只剩下了商機。無論如何,這個街區還是發展起來了。——Maggie Ma,medium.com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漁人碼頭</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部海濱的漁人碼頭 (Fisherman''s Wharf) 是當地最繁忙的旅游區之一,它大致包括了從舊金山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廣場(Ghirardelli Square)到35號碼頭一帶,當中最為著名的是39號碼頭。在那里,紀念品商店、賣當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的鄧杰內斯大螃蟹(Dungeness crabs) 的餐館和</span>攤位、(我最喜歡吃的)以法式寶丁酸面包(Boudin sourdough bread) 做碗盛著的蛤蜊濃湯處處都有,印著海灣、金門大橋和惡魔島的明信片也彼彼皆是。那里還可以看到一群群的海獅鏗鏘怒吼著曬太陽,也可以乘歷史悠久的船只游弋海上。哥羅多利廣場 (Ghirardelli Square) 上過去有個很有名的巧克力工廠,現在里面都是精品店和餐廳。 漁人碼頭一帶的景點包括舊金山海洋國家歷史公園、哥拉德利廣場和機械博物館(Musée Mécanique)等。——谷歌及維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哇哦!隨便遇見的一個藝術創作,就讓我了解了舊金山不少的歷史文化,勾起了我對這座城市的好奇心。希望下次來舊金山不再是路過,能給自己留幾天時間游覽一下這些城中“國”!</p> <p class="ql-block">(以上六區的內容均采用谷歌及維基百科的介紹,我只做了些綜述與文字修訂,並非本人原創。特此說明與致謝。)</p> —————— <p class="ql-block">回到現實中。</p><p class="ql-block">夜半三更天,終于取到行李打車來到希爾頓酒店住下。若按美東時間算,已經是凌晨5點來鐘了。唉,這一路的折騰??</p> <p class="ql-block">一進屋我就注意到了,我們酒店房間里有兩幅畫,看似不經意,用報紙雜志剪成條拼貼而成,但我越看越喜歡。說來,當年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最喜歡的手工活動就是剪剪貼貼。除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經常受到老師的夸獎之外,</span>與此同時獲得的技能就是使用剪刀的精準度,讓我受益一生。</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想,這個回家可以有——每月送回收那么多印刷精良的廣告,拿來做拼貼既環保又藝術,一舉兩得??。(理想當然要豐滿些??)</p> <p class="ql-block">第2天上午起來,吃過希爾頓雙樹賓館一頓豐盛的自助早餐之后,閑著沒事兒干,見窗外不遠處有桅桿林立像是個船塢,便和LD信步朝那邊走過去。</p> <p class="ql-block">半道上見路邊草地上一動不動站著個大鳥,LD說,那是個雕塑嗎?走近了一看,卻是個活物??只見它“長須”飄飄,一臉傲驕,對我們根本就不屑一顧,連眼睫毛(它若是有的話??)都不肯動一動。</p><p class="ql-block">嗬,你膽子不小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這是藍鷺。嗯……可以叫它美髯公嗎???</p> <p class="ql-block">大藍鷺(學名:Ardea herodias)是鵜形目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常見于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加拉帕戈斯群島 (沙漠與高山地區除外),是北美洲最大的鷺,外型與歐洲的近親蒼鷺相似,但兩者腿部及脅腹顏色不同,前者體型亦較大。——谷歌</p> <p class="ql-block">判它繼續原地罰站??,我們繼續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海灣步道的一側有幾棵巨大的樹,枝條扭曲,樹皮開裂,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樣。</p><p class="ql-block">誰那么沒德性欺負這樹啊???</p> <p class="ql-block">仔細看樹皮開裂的邊緣,卻是一層一層<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紙片一樣</span>疊在一起的。輕輕揭一片下來,像紙一樣輕軟纖細,手感柔和。我知道白樺、梧桐,還有紫薇的樹皮都會剝落,那原是大樹成長中必經的蛻變。個中的原因,有說是為了產生更好的光合作用,也有說是避免野藤的糾纏,還說是大樹是為了減重、為了暴露害蟲、還有樹皮生長速度趕不上樹干所以撐破了等等,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不過,脫皮樹的皮多半都很粗硬厚實,偶爾的我會拾幾片回家做手工,都沒有這樹的皮細緻。</p><p class="ql-block">這是什么樹呢?</p> <p class="ql-block">我不失時機地現場用手機里的APP查了一下,得知它的名字叫paperbark tree,紙皮樹——它這未免也太直白了點兒吧??? </p><p class="ql-block">究其實,紙皮樹并非一種而是一類會脫皮的樹,包括我前邊提到的那些品種,而我眼前這種據說是與油茶樹有親緣關系。</p> <p class="ql-block">還是要問問谷大哥(谷歌??)和維小妹(維基百科)。維妹是這樣說的:</p><p class="ql-block">Melaleuca,木本植物,多喬木,亦少見些為灌木,可生長2-30米高,都屬于常綠樹,樹皮色澤較淡。由于樹皮木栓形成層發達,每年會快速生長而把老樹皮向外推擠。樹皮厚而松軟富彈性,可一層層剝落,所以叫“千層樹”。——唔,這個名稱又比紙皮樹更具體形象了。</p><p class="ql-block">網上見,千層樹開花是這樣的??——這不就是我叫它“瓶刷樹”的樹嗎!?? 由于它開白花,所以在分類上被稱為白千層樹,以示與開紅花的紅千層樹之區別。</p> <p class="ql-block">話說,樹脫皮真的是一場蛻變,可以露出皮下掩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新生嬰兒柔嫩肌膚一般的樹干,有的樹</span>非常漂亮。上圖是我們在夏威夷茂宜島開Hana高速公路時得以見到的一景——彩虹桉(Rainbow Eucalyptus) 樹林 。那天下大雨,驚悚的路況令我不敢停車拍照,所以上圖來自谷歌。彩虹桉應該是紙皮樹家族中最美艷的一個了。</p><p class="ql-block">(維基百科:彩虹桉(學名:Eucalyptus deglupta)是桃金娘科桉屬的物種,為常綠大型喬木,一般可高達75米,原生于新幾內亞、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等地,因色彩斑斕的樹干而得名,樹干可造紙。)</p> <p class="ql-block">繼續往前走,終于來到了水邊。船真多啊!??</p> <p class="ql-block">英語:Mai Toi—— my toy?(我的玩意兒???)</p><p class="ql-block">越南語:M?i T?i——永遠到(谷歌翻譯)</p><p class="ql-block">不知道?? 反正LD認為這個小船很有趣,讓我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輕風微瀾抖船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們回家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閑記于2024年1月4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月8日完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陕西省|
新田县|
班玛县|
武强县|
通城县|
伊金霍洛旗|
横山县|
万全县|
商水县|
稻城县|
儋州市|
清原|
莫力|
马龙县|
布拖县|
襄樊市|
修武县|
胶州市|
永安市|
逊克县|
抚顺县|
黑河市|
贵南县|
五峰|
丰都县|
内江市|
阳朔县|
团风县|
濮阳县|
顺平县|
长武县|
桂阳县|
太谷县|
湘西|
襄樊市|
农安县|
两当县|
韶关市|
五寨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