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舊文重拾】那一年坐著火車去西藏 之 西藏向西篇

沙蓬

<p class="ql-block">【說明】2013年,隨旅行社首次進藏,于2020年做游記四篇,發在新浪博客上,標題分別為:</p><p class="ql-block">1,那一年,坐著火車去西藏;2, 山水林芝篇;3, 感受拉薩篇;4,西藏向西篇。</p><p class="ql-block">2024,再度赴藏,正在陸續制作美篇。其中,上次進藏到過的地方,因已有游記,故沒做過多文字敘述。特將以上四篇中相關的文字部分摘轉制成美篇,以互為參考和補充。</p><p class="ql-block">此篇為——</p><p class="ql-block"> 西藏向西篇</p><p class="ql-block">網上有文,稱西藏向西,才能領略真正的西藏。因為,西藏向西,更加深入藏區腹地,海拔更高,人口更少,神山圣湖更多,自然風光也更加雄奇。接下來的活動,游扎什倫布寺和納木措,雖然距拉薩都不是很遠,但較前已明顯 “ 向西”,領略了完全不同于藏東南的風光,故 借用“向西”的概念作為這組游記的結束篇。</p><p class="ql-block">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和路上的風景</p><p class="ql-block">日喀則距拉薩近 300 公里, 因扎什倫布寺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而成為西藏僅次于拉薩的著名城市。</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始建于 1 5 世紀中期, 1 7 世紀四世班禪加以擴建,與拉薩的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是格魯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場。 四大寺與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又稱黃教)的 “ 六大寺 ” 。</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依山而建,背倚山坡, 坐北朝南,宮墻沿山勢蜿蜒逶迤,長 3000 多米。 與建于山頂的布達拉宮相比,沒有那般居高臨下的氣勢,但寺院規模宏大,殿宇僧房循序排列,鱗次櫛比, 有一種后有依傍,足有根基的實在感。</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最宏偉的建筑是強巴佛殿。強巴佛,即漢地佛教的彌勒佛,在藏傳佛教中是掌管未來的未來佛,很受信徒重視。佛殿高 30 米, 為五層大殿,由九世班禪主持,建于 1914 年。 所供銅佛高 26.2 米,共用黃金 6700 兩、 黃銅 23 萬多斤,僅佛像眉宇間鑲飾的鉆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就有 1 400 多顆,令人咋舌。銅佛由 1 1 0 個工匠用時 4 年完成,是世上最高最大的銅塑佛像,也是巨型雕塑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寺內最老的建筑,是建于寺院初建時期的大經堂,堂前有個 600 多平方米的講經場,是班禪對全寺僧人講經及僧人辯經的場所,可供 2000 人同時聽講、 誦經。 寺內還建有漢佛堂,供奉著由文成公主帶去的唐代青銅佛像,和清朝歷代皇帝賜與班禪的金印、 經卷及禮品器物等。</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里也建有歷代班禪的靈塔殿,其中,四世班禪就任扎什倫布寺住持 60 年間,對 重修擴建扎什倫布寺貢獻最大,深受僧眾愛戴,他的靈塔殿最為豪華。五世至九世班禪的靈塔殿在 “ 文革 ” 中大部遭毀, 1984 年,國家撥款,由十世班禪主持重建了合葬的靈塔殿。 1989 年,十世班禪主持靈塔殿建成儀式,在日喀則視察期間因操勞過度而圓寂,國家立即作出決 定,撥重金在扎什倫布寺修建大師遺體靈塔祀殿,供世人瞻仰和朝拜,緬懷他愛國愛教的業 績。 靈塔祀殿近 2000 平方米,能容納很多祭拜者。 中間的靈塔面積 253 平方米,高 1 1 . 5 米,塔身金皮包裹,遍鑲珠寶,瑰麗無比,勝于四世班禪的靈塔殿。</p><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扎什倫布寺時,已近中午,除了參觀的游客,禮佛進奉的信眾不是很多。導游引導著我們在各個殿堂間進進出出。由于寺院建在略有坡度的平地,殿堂林立,僧房比肩,巷陌縱橫,轉角相連,兜兜轉轉間,常有身穿紅袍的僧人顯現其間,做著他們的日常。走過一處庭院,人語喧嘩,原來是寺里的“扎倉”(即經院),學佛的年輕僧人正在辯經,侃侃而論,擊 掌頓足,十分投入。第一次見那場面,情景頗為有趣。與之前布達拉宮森嚴莊重、大小昭寺恭敬虔誠的感受相比,感覺扎什倫布寺的氛圍更文化,更俗常,更親和,也似更有活力。聽 導游說,扎什倫布寺有寺屬土地和產業,自收自支,管理嚴格,更是引我好奇與興趣。</p><p class="ql-block">看圖說話。</p><p class="ql-block">赴日喀則途中,車拍。</p><p class="ql-block">藏南地區為農業區,有西藏糧倉之稱。地里收獲的不知是麥子還是青 稞。少見農人。導游說,藏地一年只種一季,不像內地農民勞作辛苦,常見他們干半天活兒,聚在一起跳半天舞,一塊地要干好幾天。小導游是四川人,從農村走出來,對此等勞作頗有微詞,認為過于 “ 疏懶”。 望著車窗外的山水藍天,我倒是覺得,勞作之間舞之蹈之,天、地、人自然和諧,是種多美的畫面。 也或許,這一種 “ 疏懶”,恰是高原缺氧環境的生存節奏,也唯有在這遠離現代生活節奏的邊遠藏地方得一見。徜若溫飽之余無更多奢求,又焉知那不是一種福分呢?</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 感覺它的 “ 俗常”,還因為寺院里隨處矗立的電線桿和橫拉豎扯的電線網,是拍照時躲不過的煩惱。</p><p class="ql-block">格魯派四大寺中,唯扎什倫布寺獨有這高大氣派的曬佛臺。</p><p class="ql-block">打掃庭院和辯經,應當都是“功課”吧?同樣的一絲不茍,同樣的十分認真。</p><p class="ql-block">曲徑勾回,僧院深深。 很有幾分清靜古樸。</p><p class="ql-block">以為,對世間宗教,懂與不懂,應該略知:信或不信,不可不敬。</p><p class="ql-block">遠眺,日喀則江孜宗山古堡,也是江孜宗山抗英遺址。歷史上,江孜是溝通前后藏的重要通 衢,為西藏一大重鎮。 1904 年, 為抵抗英軍入侵,西藏軍民曾在此地發生抗擊英軍的殊死 戰斗,在歷史上留下慘烈悲壯又輝煌的一頁。 電影《紅河谷》記錄了這段歷史。</p><p class="ql-block">江孜縣與浪卡子縣交界處, 307 省道北側,兀然屹立的卡若拉冰川。這是西藏唯一一個公路旁的冰川,距公路只有 300 米。</p><p class="ql-block">冰川海拔 5560 米,站在海拔 5400 米的觀景臺近距離觀望, 冰川像蓄勢待發的猛禽舒展雙翼,匍匐在錐狀起伏的山頂上,巨大的冰舌向下伸展。山體棕褐,冰川潔白,天空湛藍,五色經幡在風中招展,視覺對比十分強烈,壯觀而震撼。</p><p class="ql-block">告別冰川前行不遠,羊卓雍措呈現眼前。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 “ 碧玉湖,在西藏三大圣湖中 ” 位居第三,湖面海拔 4441 米,面積 675 平方公里。從地圖上看,湖面分布很廣,形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在藏語中又被稱為 “ 上面的珊瑚湖”。 到達時,已近黃昏,有風。 翠藍色的湖水蕩著漣漪,映襯著遠處的雪山,瑪尼堆石和彩色經幡在湖邊沿伸到很遠,風光秀麗美不勝收。 小作逗留,惜別。</p><p class="ql-block">險些錯失納木措。</p><p class="ql-block">查百度,納木措,藏語中意為天湖(蒙古語稱騰格里海,同為天湖之意),海拔 4718 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 面積 1940 平方公里,周長 318 公里。 湖水最深處達 1 20 米, 是中國第三大咸水湖。 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 湖的北部是海拔 5000 多米的高原丘陵, 南面和東面受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阻隔而成為內陸湖,鳥類和動物資源豐富。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是全年均可放牧的天然牧場。 納木措在西藏 “ 三大圣湖 ” 中位居第二,是著名的藏傳佛教圣地之一。 相傳自 1 2 世紀藏傳佛教嘎舉派創始人在湖上修習密宗要法,首創羊年轉湖念經之舉,其后,每逢藏歷羊年,都有信徒艱辛跋涉遠道而來,完成轉湖的心愿,以尋求靈魂的超越。 所以,無論從領略自然風光,還是從一睹圣湖容顏的角度,都讓我對納木措之行充滿期待。 然而,造訪納木措那天,遇雪封路,險些與納木措失之交臂。因此,有幸見到納木措令我倍 感珍惜。 特將其放置篇末,以為那一年的西藏之行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p><p class="ql-block">納木措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藏北地區,從拉薩出發約 1 90 公里。 早上出發時,云層很厚,壓得很低。公路先是與京藏鐵路平行。一路上,是大片的草場和蜿蜒的河流,牛群散落其間,一派牧區風光。</p><p class="ql-block">駛近念青唐古拉山時,導游說,山上正在下雪,這樣的天氣道路不一定通行。</p><p class="ql-block">果然,納木措國家公園門前,紅燈禁行。導游詢問后回來通報,山上雪還在下著,路滑,不 知幾時才能放行。陸陸續續已有車輛調轉車頭,準備回返。導游征求意見,是等,還是返回拉薩?讓大家舉手表決。 40 多人的團隊,贊成返回的 1 0 來個人,主要是北京來的一個家庭小團隊,由兄弟姐妹幾個小家組成。 主事的大概是大姐,一疊聲地嚷著, “ 安全第一,回, 回 , 回 ! ” 贊成等的 1 0 來個人,當然包括我。 其余 20 多人沒表態,大半是等則惴惴,棄則不甘。 導游提了折中的意見, 說先等一等,如果 1 2 點半再不放行,集體折返。 焦急等待的時間簡單吃了午飯。</p><p class="ql-block">景區門前,提籃小賣和牽著藏獒的藏家婦女。年輕女人多面容姣好,體態勻稱。許是皮膚保養得好,并不多見“高原紅。 ”</p><p class="ql-block">45 分鐘后,終于等來了好消息,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歸了位。 進入景區,開始翻山。時斷時續還在飄著細碎的雪花,沿途果然道路濕滑。一路上車廂里靜寂無聲,既為車窗外連綿的雪山景色所震撼,也為路況而隱隱擔心。 40 公里車程,感覺開了很久。 途中,翻過海拔 5150 米的那根拉山口。</p><p class="ql-block">車拍道路。 車窗反光,很不清楚。但,一段行程 ,一個記錄,還是放上吧。</p><p class="ql-block">遠遠的,已經望到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雪山腳下,又駛過一段湖濱平原。</p><p class="ql-block">終于,納木措赫然于眼前。</p><p class="ql-block">遠看,山水相依,碧波萬頃,一望無際;腳下,排浪鼓涌 , 一波一波地涌向湖岸,泛起潔白的浪花,感覺像是在浩瀚的海邊。</p><p class="ql-block">當云層裂開縫隙時,原本天藍色的湖水居然變幻成綠色,碧波蕩漾間,像是閃動著光澤的綠 色的綢緞。</p><p class="ql-block">在神話傳說中,念青唐古拉山與納木措是一對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婦,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措的襯托而顯得更加英俊挺拔,納木措因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綺麗動人。</p><p class="ql-block">在離天堂最近的湖水邊,最想做的事情是靜靜地坐著;最大的愿望是無念,無欲,無求,徹底放空自己。</p><p class="ql-block">蒼穹之下,天地之間,由衷地感知生命個體的渺小。</p><p class="ql-block">回程,陽光燦爛,景色旖旎,晚霞滿天。</p><p class="ql-block">【后記 】</p><p class="ql-block">《那一年,坐著火車去西藏》游記 4 篇,補寫完畢。 初涉西藏,選擇跟團,我覺得是正確的。 但, 一直認為那次進藏只是一次初試,是為自己的自由行打個 “ 前站”; 一直認為西藏是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自己與西藏還應有再見之緣。卻不料一擱置已 7 年矣。 整理游記的過程,也是復習重溫的過程,假如能保持身體狀況良好,假如能再度鼓起勇氣,希望能再游西藏,時間更充裕些,節奏再舒緩些,走的地方再多一些。徜若不能如愿,這幾篇游記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交待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夏邑县| 阿拉尔市| 施甸县| 洮南市| 应用必备| 屏山县| 改则县| 阜阳市| 布拖县| 南靖县| 栾城县| 略阳县| 二连浩特市| 启东市| 安仁县| 蓝田县| 通河县| 公主岭市| 沭阳县| 县级市| 宜春市| 师宗县| 镇沅| 石城县| 九江市| 阳江市| 彝良县| 手机| 通辽市| 铅山县| 杂多县| 寻甸| 五寨县| 巴楚县| 安顺市| 湄潭县| 冷水江市| 翁源县| 龙口市|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