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日我們駕車由沈陽出發,途經“宣化”,“定邊”,到達“蘭州”,開啟了《自駕?甘南川西?之行》。</p><p class="ql-block"> 本次自駕路線以甘肅的蘭州為起點,在甘肅、四川、青海三省交匯地區的甘南、川西、等主要藏族區域內采風,后到達四川的成都結束,由成都駕車返回沈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甘南(甘南藏族自治州)隸屬甘肅省,是我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南與四川相連,西南與青海接壤,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地段,下轄七縣一市,面積4.5萬平方公里,是藏、漢文化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p><p class="ql-block"> 甘南的歷史悠久,藏傳文化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類開發這塊亙古荒原,秦時部分地方已屬臨洮管轄,唐初廢郡置州,元屬宣政院管轄,明屬陜西都司管轄,解放后1955年7月1日定為“甘南藏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麗的桑科草原,位于甘南的夏河縣,是傳說中格薩爾王祭奠神靈的地方,以其優良的草場和歷史上多在此舉行盛大的藏傳佛教佛事活動,享譽西北藏區。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p><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藏語稱“達久灘”,即跑馬灘,草場四周群山環繞,大夏河水從南向北緩緩流過,水草豐茂,牛羊肥壯,民族風情獨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間(1709年),至今三百多年歷史,占地1234畝,建筑面積82.3萬平方米,有6座經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樓房,30院佛宮,500余間經輪房,千余間僧舍,建筑風格獨特,藝術精湛,堪稱為藏族建筑之薈萃。</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是甘南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政教中心和西北地區最高佛教學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通往“甘加秘境”的道路兩邊,是美麗的草原,秋天的草場,翠綠中透著金黃,舒暢而寬廣,涼爽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香,使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加秘境的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從秘境內的“八角古城”說起,公元前81年漢昭帝下設“白石縣”,而“白石縣”正是如今的“八角古城”,古城城墻呈八角,弓箭防御無死角,在本地藏民心中這種造型又與防御“魔眾入侵”的圣地“壇城”出奇的一致,甚至印證了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p><p class="ql-block"> 漢唐時期,甘加地區被稱為漢、藏經濟的交流要塞,據《封氏聞見記》記載,在茶馬互市上,甘加地區的游牧民用河曲馬、甘加羊及皮革與漢民換取絲綢、鹽和茶葉,一度成為通商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留下了東到中原,西達印度的南絲綢之路的車轍。</p><p class="ql-block"> 甘加秘境的安多藏區是多民族聚居地,處在“東進內地,西通藏衛,南達川康,北給青海”,扼四省之咽喉的重要位置。</p><p class="ql-block"> 多位高僧大德與學術大師在此專研修行,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宗喀巴大師”,拉撲楞寺奠基人“一世嘉木樣活佛”,佛門奇僧“更敦群培”,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等在此傳道修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藏區行進中,見到滿山遍野的“青稞”已經成熟,藏民們正在忙著收割,山水間道路旁,收割機行駛在田間地頭,與人們忙碌的身影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仁大草原坐落在甘南合作地區,奇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特殊的草原美景。</p><p class="ql-block"> 美仁草原,屬于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草原表面一望無際凸起的大小均勻、排列整齊的渾圓狀小包連綿不斷,是我國獨特的一種草原類型。美仁草原平均海拔3600米,凍土深度達150厘米,典型的凍土地貌,特有的植物群落。</p><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剝蝕風化的巖土及上覆泥炭和草原紛繁生長的植物構成了地貌形的物質基礎,并在凍土和風力、水流侵蝕等地質營力相互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美仁草原的獨特地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被稱為中國最美的100公里,起點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縣扎古錄鎮,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縣扎尕那。沿途景色震撼,極具挑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源于一位美國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當年考察時走過的一條由甘南卓尼縣扎古錄鄉,前往迭部縣扎尕那的道路,因道路崎嶇具有挑戰性和一路上令人驚嘆的自然美景而出名,被稱為“洛克之路”,目前已經成為甘南自駕旅游的一條經典路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這條100多公里的路面大部分沒有鋪裝,沙石路多碎石,大小路坑,山石鋒利,“搓衣板”路,有一半的路程沒有通訊信號……。</p><p class="ql-block"> 但是,它卻充滿了大自然的魅力!穿越了群山峽谷,翻過了高原草甸,走近了原始森林,偶遇到牦牛羊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一路走來,蜿蜒曲折,疊山橫雪,駕車前行,山勢起伏,磅礴曠美。</p><p class="ql-block"> 第四紀冰川地貌遺跡,巨古嶙峋的險峰,幽深狹長的裂谷,海拔4200多米的喀拉克埡口等等,這些俊石、峭峰、森林、藏寨、田園,使人震撼,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駕車走出洛克之路后,來到了位于甘南迭部縣西北28公里處的扎尕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地處迭部縣益哇鄉的叢山峻嶺之中,地形就像一座由石頭組成的規模宏達的巨型宮殿,扎尕那山為藏語,意為“石匣子”。</p><p class="ql-block"> 藏族村民依海拔高低,順山勢分成上、中、下三個自然村落,組成了像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宏、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東邊是:聳歭壁立、凌空入云、云霧繚繞的俊俏崖璧。南邊有兩座石峰拔地而起,相持并立如同石門。再南至東哇、納加一帶,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飛輪,流轉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南的迭部縣,坐落在岷山與迭山形成的大峽谷里,傳說是神仙用拇指摁開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香巴拉王國”。</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山,青山含黛,白雪皚皚,碧水如練。拉桑寺院,古樸神秘,佛經詠頌,璧瓦禪鈴。</p><p class="ql-block"> 雄鷹在鏡泊山的藍天白云間翱翔,南面對歭的虎頭雄峰,雙耳臨風,傲世蒼穹,與東邊的臘子口群峰,遙相呼應,優美獨特的風景,讓人如臨仙境,流連忘返!惟有云白風清,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古稱南番中心,全稱:“德合倉郎木”,意為虎穴天女,又名“格爾登寺院”,始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位于甘肅、青海、四川交界處,平均海拔3800米,山口海拔4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不是一座寺院,是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的一個小鎮,小鎮很特別,一鎮跨兩省,白龍江穿行其中,白龍江西北一側屬于甘肅管轄,白龍江東南一側屬于四川管轄。屬甘肅管轄的叫“郎木寺鎮”,屬四川管轄的叫“納木寺鎮”,藏語中“郎木”和“納木”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由于兩者的地面上都有寺院,所以分別稱呼:甘肅的叫“德合倉郎木寺”(賽亦寺)。四川的叫“德合倉納木寺”(格爾底寺)。兩座寺院都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p><p class="ql-block">瞻佛節日:瞻佛,藏語稱為“貴格先”,字面意思為“展示絲綢佛像”,俗稱“曬佛”。瞻佛的目的:是將佛的偉大形象展示于人間,讓僧俗信眾通過心靈去感受,由此而頂禮膜拜,贊嘆供養,祈愿佛法長住。每年的正月十三日,郎木寺舉行瞻佛日,又稱“曬佛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駕車行駛在瑪曲、碌曲的原野鄉間,美麗的草原牧場,高山濕地,使人精神愉悅!大聲呼喚!放飛心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諾爾蓋縣唐克鎮。</p><p class="ql-block">黃河在這里與白河匯合,形成了一個完美的“U”形大回旋,造就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河九曲第一灣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流經諾爾蓋縣唐克鄉,由于北秦嶺、龍門山和大雪山三大構造帶的擠壓,黃河在此調轉方向,形成了近乎完美的大回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諾爾蓋花湖,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諾爾蓋縣內213國道旁。</p><p class="ql-block"> 四川最大的草原——熱爾大壩草原(海拔3468米),浩原沃野,廣袤無垠,是中國最平坦的濕地草原,原野綠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斕,遍地牛羊如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是全國最大的黑頸鶴保護區,它的周邊有三個相鄰的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干”,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是居中的一個。</p><p class="ql-block"> 諾爾蓋花湖四周數百畝水草地,是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的自然保護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萬倉草原中的寧瑪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鄉境內,寧瑪寺又稱為“娘瑪寺”,藏語全稱為“辦圖丹祥德林”,也稱為“阿萬倉召代寧瑪寺”。</p><p class="ql-block">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教派。是由康區多知欽寺的喇嘛“旺達爾”所建,具體年代不詳,但普遍認為是1834年創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最大的轉經筒:高度約50米,重量達到300噸,筒身為鈦金制作,外部鑲嵌著精美的浮雕佛像,并貼有純黃金金箔1160平方米,內部藏有經書約11萬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獨特的“六字真言塔”建筑,這些建筑和佛像共同構成了寧瑪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宗教氛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蓮寶葉則,又稱為石頭山,藏名“葉爾精扎拉”,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位于四川阿壩縣和青海的久治縣、班瑪縣之間,總面積約800多平方公里,四川境內約500余平方公里,其余在青海境內。在青海境內稱“年寶玉則”,又叫果洛山。</p><p class="ql-block"> 蓮寶葉則山為青藏高原上雄偉的巴顏喀拉山支脈果洛山的余脈,海拔在3500米至5369米之間,最高峰海拔5369米。終年積雪,是藏區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區十大神山的第八位,是安多地區眾神山之首。</p><p class="ql-block"> 是現實版的“魔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壩縣境內的藏族民宅,很有民族特色,這種房屋建設別具一格,與周邊幾個縣的藏宅不同。</p><p class="ql-block"> 房屋的墻體和院落的墻體,都是用夯土夯出來的,墻體先用模板支好固定,再將當地的土放入其中,一層層鋪勻夯實。房屋建好,一面開窗開門,三面無窗無門,一樓倉儲,二樓住人,冬暖夏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壩縣境內的漫澤塘草原,群山環繞,溪水縱橫,景色很美!這里也是黃河的源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魅力九寨溝,景色很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九寨出發,穿山澗過峽谷,沿艱險的盤山道一路前行,路窄彎急,山路陡峭,偶有落石,車到半山腰的時候,突然起了大霧,能見度只有六七米,只能放慢速度,艱難的通過了著名的“二十八道拐”,到達了嫩恩桑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了嫩恩桑措,駕車繼續行駛,前往川西的“四姑娘山”,“畢朋溝”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鏡:臧巖、小群、志明。</p><p class="ql-block">攝影、后期、文字:田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视频|
普宁市|
南靖县|
南陵县|
阿城市|
通河县|
黄浦区|
九江县|
高州市|
玛沁县|
阿尔山市|
兴仁县|
武夷山市|
怀集县|
汝州市|
郑州市|
长葛市|
慈溪市|
绥芬河市|
长乐市|
商河县|
商水县|
宿迁市|
六安市|
政和县|
绍兴县|
朝阳区|
林甸县|
兴安盟|
肥乡县|
商洛市|
中江县|
梧州市|
武宁县|
海淀区|
山阳县|
柘荣县|
乐都县|
汉源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