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臨近冬至節(jié),家家戶戶都有夯年糕、打麻糍和為先人祭祀掃墓的風(fēng)俗習(xí)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冬至的前夕,母親躺在病榻上輕輕地對我說,今年過冬至祭祀去不了啦,你替媽在祖墳上點(diǎn)燭、上香叩拜,愿祖宗大人保佑我們子孫平安。并一再叮囑我,香燭、紙錢存放的地點(diǎn),母親還是有些放心不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看到母親的表情顯得有些沉重,蒼白的臉色露出其無奈的神色,她知道今年的冬至祭祀是難以為繼,心中卻是惦記著已故的親人。次日,我照著母親的囑咐,在寒風(fēng)肅殺的午后,帶著家人去祖宗墳前為先人點(diǎn)燭、上香叩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我都是隨母親一道去為先人祭祀,而這一次是非同以往。母親不在場,寂靜的四周、灰茫的蒼穹,我陡然感到有些孤單和凄涼,仿如就像嬰兒“斷了奶”似的茫然和手足無措。在為父親墓前點(diǎn)燃香燭時,抬頭看到父親墓碑上留著的那處空白,我頓時潸然淚下,激動地直接撲通雙膝跪地。想起病榻上已沉疴難起的母親,預(yù)感父母間的生死之距是愈來愈近,仰望著頭頂掠過的一片烏云,我久久地跪在父親的墳前是幾度哽咽、淚流滿面,從未有過的悲痛之情,腦子里全然是一片空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年冬至過后,枯黃的樹葉在寒風(fēng)中翩然墜落,母親的生命也永遠(yuǎn)定格在大寒節(jié)氣的前夜,她安詳?shù)仉x開了我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從我懂事那刻起,外婆曾對我說過,冬至大于年。每年到了冬至?xí)r節(jié),外婆總會提醒我們晚輩,快過年了,冬至是祭天、祭祖先的日子,不要忘記給天地、先人供奉羹飯、點(diǎn)燭、上香叩拜,做人要知道感恩。外婆的叮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時過境遷,母親從外婆手里接過茬,她從原來的“跟班”也成了一家之長,每年到了冬至前的半個月,母親也照著外婆的樣,早早地張羅著過冬至的事了。祭祀前的幾天,她步履蹣跚忙著備祭品、買食材、購點(diǎn)心、挑吉日,擇定時間召集家人,四世同堂一塊兒過冬至,忙前忙后是不亦樂乎。母親與外婆一樣,她總是替別人著想在先,用她的話來說,做人要不忘祖德、孝敬善良、感恩先人,才會子孫興旺、香火承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年的冬至祭祖,我見母親桌上放著一張紙條,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湊近一看,紙條上寫著冬至祭祀的用品和供奉羹飯的道道菜譜。她說:“歲數(shù)大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外公、外婆喜歡喝點(diǎn)酒,你爸喜水果與飲料,如今墳前流行放盆鮮花,過去羹飯用的是河鯽魚,現(xiàn)在要改用小黃魚了云云,祭祖的羹飯也要跟上形勢,寫在紙上,免得忘記”。母親的虔誠與排場,比起外婆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更與事俱進(jìn)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十五年前,父親過世不久,母親孑然一人生活,為陪伴母親走出孤獨(dú)的陰影,我攜妻兒搬進(jìn)了母親處與其一塊生活。也從這一年起,每年的清明、冬至?xí)r節(jié)祭祖的事兒,我就幫著母親一塊操辦打理了。母親有了我這個幫手也輕松了不少,即便我已是有兒孫三代了,可在母親面前做事,我永遠(yuǎn)是她的孩子,有時也少不了聽她的一番嘮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要記住,做羹飯是不能嘗味道的,煮好的米飯和點(diǎn)心要先留給祖宗的”。她沖著對我說。可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母親是話中有意,她把傳統(tǒng)的習(xí)俗,用最樸素的理念詮釋了祭祀文化中的“百行孝為先”傳承給我,正戳中了吾輩的心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份是給你外婆的、這份是給你爸的……”!母親一邊默默地替我稱呼著已故的親人,一邊把備好的各類祭品小心翼翼地一份一份存放在籃子里,低沉的語氣道出了她對先人的敬仰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出門前,母親拿著她事前寫好的紙條,對著裝在籃子里的各類祭品一一清點(diǎn),生怕忘掉什么。記得有一次在祖墓前點(diǎn)燃香燭時,竟忘帶了火柴,見她在一旁不停地喃喃自責(zé),幸好我是個抽煙人,“啪”的一聲在母親面前揚(yáng)了揚(yáng)打火機(jī),她才自釋重負(f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的冬至前夕,母親與往年一樣,已早早地在籌劃過冬至的事了。12月上旬,連續(xù)的幾天陰雨,天氣是特別的寒冷,一天,母親告知我,待天氣晴了早點(diǎn)去過冬至。她拿出老黃歷,指著本子上已劃上圈的日期對我說:“12月15日氣象預(yù)報是天晴,這天是個黃道吉日,過冬至要早,先人也要過年的”。母親的話不多,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確定了日期,母親與我作了簡要的分工,臨走時,我還特意給母親說:“媽!做菜的事我會來的,你自己注意身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無常,可人生哪有什么歲月靜好,秋風(fēng)瑟瑟時、正是愁時節(jié)。次年的秋天,正逢三年的疫情后時期,新冠變異病毒再次席卷大江南北、肆虐各地,人心的焦慮與恐慌,母親也患上了重病。疫情加劇了母親的病情,她竟一病不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的臘八節(jié)過后,是母親作古三載的祭期。記得3年前的今天,我一大早捧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送到母親的病床前,看到她日益消瘦的面龐,我不忍心地轉(zhuǎn)過身流下了眼淚。心想,明年的臘八節(jié)母親是否能再次吃到兒送來的“臘八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有一位朋友對我說過,失去母親會令兒傷感3年。失母之痛,果是惘然三載,留在腦海里盡是母親生前的音容與教誨和嘮叨,還有母親熟悉的背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后來每年的“冬至節(jié)”去母親墳前為其焚紙燃香時,看見燃起的縷縷青煙朝著父母的“天堂世界”那頭飄去,絲縷青煙是帶著兒的一片寄思。想起詩人余光中先生《鄉(xiāng)愁》詩中的那句“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的那種生死之隔,我在外頭的世界,除了一聲長長的哀嘆,是濕潤的雙眼和難以忘懷的母子情緣在敘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臘八節(jié)</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泸水县|
梁河县|
巨野县|
汝州市|
贵阳市|
贵南县|
青田县|
岑溪市|
日土县|
四子王旗|
启东市|
大田县|
渑池县|
耒阳市|
连平县|
田林县|
溆浦县|
封开县|
安阳市|
新民市|
环江|
温泉县|
隆子县|
沐川县|
阳新县|
建德市|
虎林市|
天镇县|
措美县|
内江市|
安溪县|
喀什市|
西林县|
瓦房店市|
景宁|
马关县|
桦甸市|
喀什市|
邵武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