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撰稿/盧建華</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制作/阿 魯 梁佐琰</i></p> 序 幕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的開封,春來得特別早。道路兩旁,公園小區,百花綻放,處處飄香,灰黑色的仿古建筑風格與通紅的串串紅燈籠更給大街小巷披上了春日的盛裝。</p><p class="ql-block">4月17日,有人在清明上河園里看到了成群結隊的身穿深藍色有空軍標識T恤衫的身影,他們年邁但身體健康,健步如飛。有心人注意到,他們的出發匯聚地是開封維也納國際酒店清明上河園店。</p><p class="ql-block">知情人透露,他們一共有200余人,來自全國各地,是來參加空軍原第八飛行學院第一訓練團飛行大隊人員聚會的老軍人和軍嫂。</p> <p class="ql-block">他們的原部隊在新疆哈密柳樹泉</p> <p class="ql-block">部隊大門</p> <p class="ql-block">柳樹泉“將軍路”</p> <p class="ql-block">營房</p> <p class="ql-block">那里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雙女字”跑道</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個異常艱苦的地方,“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嚴寒酷暑,風沙蔽日是這里的常態。</p> <p class="ql-block">艱苦的生活和飛行訓練環境,把他們的團隊淬煉成了一個英雄集體。</p> <p class="ql-block">25年以來,一團先后更換了六任團長,八任政委。這幾任領導人都能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團的建設與發展中,使一團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一團這個英雄集體長盛不衰,人才輩出。</p> <p class="ql-block">歷任團長</p> <p class="ql-block">歷任政委</p> <p class="ql-block">1976年,一、二團合并后,</p><p class="ql-block">一大隊部分教員、干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8年,二大隊部分教員、干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7年夏,學院政委彭國祥與一團黨代會新選出的黨委委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團是被中央軍委記兩次集體一等功的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的一分子。</p> <p class="ql-block">1990年4月被空軍記集體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一團安全飛行二十五年慶祝大會現場</p> <p class="ql-block">時任團長姜啟忠在大會作匯報</p> <p class="ql-block">榮耀時刻:</p><p class="ql-block">團長姜啟忠、政委王良太在慶祝大會上接受了各級領導機關授予的四面錦旗!</p> <p class="ql-block">1992年7月8日,八飛院安全飛行25周年慶祝大會期間,蘭空司令員孫景華中將親赴一團視察,對一團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 25年來,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改造了生活環境,整修了訓練場地,地面苦練,空中精飛</p> <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20日,二大隊教員鄭健正確處理空中發動機停車,成為八航校首例低空場外迫降成功的典范,榮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教員們在進行四機超低空編隊飛行</p> <p class="ql-block">精心組織,精心指揮</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塔臺指揮樓</p> <p class="ql-block">團長方步清和飛行指揮員趙延江、趙炳銀在研究飛行指揮預案</p> <p class="ql-block">團長盧建華在塔臺指揮</p> <p class="ql-block">25年來,一團為祖國培養了2000多名飛行學員,有30多名空軍和海軍的高級將領和三名航天員從這里起飛。</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八五期學員結業的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航天英雄楊利偉</p><p class="ql-block">他是中國首飛太空第一人,中國特級航天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英雄航天員湯洪波,他是神舟十二號航天員,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并擔任指令長。</p> <p class="ql-block">英雄航天員鄧清明</p><p class="ql-block">他是神州15號航天員,中國特級航天員。</p> <p class="ql-block">被中央軍委授予“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的戴明盟</p><p class="ql-block">他是駕駛殲-15在遼寧艦成功著艦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采訪戴明盟</p> <p class="ql-block"> 許其亮與其教員陸文俊,楊利偉與其教員趙承良,湯洪波與其教員梁萬發,鄧清明與其教員于建修,戴明盟與其教員劉立新,邱光華與其教員梅堯順都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p> <p class="ql-block">許其亮(前排右)</p><p class="ql-block">和他的教員陸文俊(前排左)</p> <p class="ql-block">鄧清明(左一)</p><p class="ql-block">和他的教員于建修(中)</p> <p class="ql-block">戴明盟(左)</p><p class="ql-block">和他的教員劉立新(右)</p> <p class="ql-block">邱光華(中)</p><p class="ql-block">和他的教員梅堯順(右一)</p> <p class="ql-block">197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批準,空軍八航校一團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100名少數民族飛行員。</p> <p class="ql-block">學員們專注于理論課培訓</p> <p class="ql-block">李占生大隊長在教少數民族學員學習漢語。</p> <p class="ql-block">被評為100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羌族飛行員邱光華,就是第一批少數民族飛行員,他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他的事跡感天動地,他犧牲后,被中央軍委追記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在人們眼里,飛行員是萬里挑一的天之驕子,但他們說,我們是為國效力的普通一兵!他們像普通戰士一樣,站過崗,放過哨,拉過煤,修過路,挖過洞,栽過樹。在那巍巍天山下,在那茫茫戈壁中,在那藍天白云里,他們苦了心志,勞了筋骨,漲了知識,學了本領,陶冶了情操,奠定了初心。他們雖然享受著優厚的生活待遇,但肩上卻挑著置生死于度外,守衛祖國領空并傳授飛行本領的重擔。當問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奉獻青春,有沒有后悔呢?他們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絕不后悔!為國為民盡了力我們只有心安,驕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為了搞這次聚會,老團長姜啟忠2020年就提出了框架動議,得到了諸多戰友的大力支持。聚會的三個月前,他親自出馬,多方聯系熱心戰友,成立了組委會。他幾個月如一日,細致入微的進行了組織、指揮、協調工作,為這次聚會奠了基。</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主任姜啟忠團長和王項民、姚二峰兩位副主任在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成員</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副主任王項民、劉海云夫婦戰友情深,費盡心血,全力以赴,慷慨解囊。他從武漢帶來一個服務團隊來到開封,負責資金運籌,接送戰友,整體協調各服務組的各項工作,對戰友的要求有求必應,對戰友的照顧體貼入微,對戰友們的動態關懷備至,及時跟拍大量照片分發大家,及時通報活動進程,深得戰友好評。</p> <p class="ql-block">王項民和夫人</p> <p class="ql-block">王項民在布置具體工作</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成員,開封戰友岳崇璽、于俊霞夫婦招待戰友熱情周到,多年以來,一以貫之。他帶領開封本地的戰友團隊,充分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不遺余力的為戰友訂酒店,聯系旅游,購置發放物資,邀請各方藝人嘉賓,親自駕車接送戰友,全程負責具體接待工作。</p> <p class="ql-block">岳崇璽和姜團長簽到墻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岳崇璽和譚紅在規劃會議背景墻</p> <p class="ql-block">他們埋頭工作,為大家操碎了心,被戰友們譽為無名英雄。宋順戰友對東道主們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用人品、能力、熱情溫暖了戰友的心,他們的汗水灑在了每個戰友的身上!奉獻,奉獻,還是奉獻;感動,感動,還是感動”!</p> <p class="ql-block">感謝王項民、岳崇璽兩位戰友和眾多為大會服務的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姚二峰戰友負責了會務策劃、會場布置、各項會務工作的組織協調,各項活動的組織安排,特別組織了歷次戰友會中規模最大的書法展覽工作,邀請了書法家周鑒明、馬成龍、戴德民、張興仁、馬學忠等戰友,每人為大家捐贈10幅以上墨寶,并親力親為,揮筆疾書贈送墨寶。他工作認真細致,作風扎實,跑前跑后,勤奮有加。保證了聚會按預定計劃順利進行。</p> <p class="ql-block">特別得到大家一致好評的是負責攝影的王陽海戰友,他會前、會中和會后日以繼夜,不辭勞苦,為大家拍攝了2000多張照片和多個高質量視頻,被戰友們譽為“工作狂人”。當大家贊揚他時,他總是微笑著謙虛地說:“能為戰友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榮幸”。</p> <p class="ql-block">戰友史悠森一如既往的為戰友全程服務,他和陳仕新戰友以及金堯康、戚錦秀夫婦、梁佐琰等戰友不斷地穿梭于戰友之間拍攝,制作了多個高質量的小視頻,為聚會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戰友陳昌利、冷建華、李林富、張國民、趙炳銀、張權、于建修、王陽海、游佐國、付和生、楊紅旗、譚紅、牟漢超,根據各自特長分別承擔了大會的各項工作。</p> <p class="ql-block">各期班的召集負責人張萬林、姜啟忠、鄭健、李林富、劉桂清、趙炳銀、任興民、張興仁、陳啟貴、吐爾洪.依明、王克亭、陳昌利、張錦標、張國民、穆學順、王洪太、于建修、羅永東、劉俊奇、樸哲龍等戰友在會前通過各種方式,打了數不清的電話,聯系了近200余名戰友,實現了戰友們久別重逢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更有一些熱心戰友積極為會務提建議,主動參與服務和演出工作,像張萬林、徐東海、鄭健、劉桂清、梁軍、史悠森、王景祝、陳啟貴和吐爾洪.依明等戰友。</p> <p class="ql-block">在聚會群里,戰友張萬林、王利軍、陸文俊夫婦、周敬祥夫婦、宋順夫婦、周子信夫婦、梁軍夫婦、秦秀民夫婦、王景祝夫婦、梅堯順夫婦、李軍夫婦、陳健榮夫婦、周旭旺夫婦等拍了大量照片分發給戰友。</p> <p class="ql-block">才女耿德生老師不辭勞苦時時關注著群里的動態,不斷地評論點贊,深得戰友好評。還有喬淑敏、戚錦秀、李光、劉正蓮、李桂成、蘇家鳳等軍嫂線上發送視頻,照片,線下積極主動與軍嫂交流攀談,使聚會更加生動活潑,有聲有色。</p> <p class="ql-block">戰友中的才子陸文俊、姚二峰、宋順、趙炳銀、吳崇高等戰友還分別以散文,詩歌,感言,評論的形式對戰友會進行了出神入化的描寫,發出了感人肺腑的感概,更提高了大家的精氣神。</p><p class="ql-block">吳崇高戰友的感言說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我為有你們這樣無私奉獻的熱心戰友而欣慰、激動和驕傲!你們辛苦了!我們記下這份情,永遠忘不了”!</p><p class="ql-block">戰友們的共同努力和集體智慧,為搞好這次聚會打下了堅實基礎。</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特別感謝:</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王陽海 王項民 岳崇璽 姚二峰 </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韓鄭 陸文俊 梅堯順等眾多戰友為本美篇提供了照片和視頻拍攝資料。</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赤城县|
岳普湖县|
广东省|
镇巴县|
军事|
越西县|
呈贡县|
东辽县|
霍城县|
鹤庆县|
辽宁省|
扶绥县|
彰化市|
绍兴市|
桐庐县|
岳池县|
白沙|
金山区|
揭东县|
天峻县|
镶黄旗|
吉首市|
宜宾市|
北京市|
余姚市|
女性|
浦东新区|
淮北市|
措勤县|
东城区|
加查县|
凤山县|
海南省|
潍坊市|
齐河县|
湖南省|
汕头市|
通化县|
沙雅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