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掛毛筆的筆架,想必稍有書畫基礎的人都知道它的好處。而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動動手指,去網上下個單是很簡單的事。</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工具房里,不記得是什么時候余下了一小塊半寸厚,約兩尺半長的橡木板,準確的尺寸是2-1/2''x1/2''x29''。也許是當年制作臺球桿架時多買的,也許是一位朋友留給我的。</p><p class="ql-block">這塊板經過長年存放,微微有些彎曲,很多年就這樣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像一個懶散的貴族,什么也不用干,還得供著它。尋常的建筑松木,來來去去,或釘了墻架,或釘了花架,或做了襯板, 真是萬物生來就不同命。同樣的木料,由于材質不同,價格可以天差地別。當然橡木是普通的硬木,還比不上楓木與胡桃木。</p><p class="ql-block">忽然憶起當時做完那個橡木臺球桿架,一位朋友正在請人裝修地下室。拿著我曬在朋友圈的照片給師傅看,師傅說很簡單,會順手給他也做一個。用搭墻架的粗糙木方當然也能做,外表也可以做得漂漂亮亮,而且手藝也肯定比我好。其實市面上簡單的架子很便宜,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做點這種小木工活其實一是種生活的調劑,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通常遠超直接購買,說到底也就是個情懷。</p> <p class="ql-block">近日有機緣結識了書法大家曲永仲先生。蒙曲兄盛情,去他的書齋觀摩書友們揮毫練字,然后一起喝酒聊天,分享生活的經歷和感悟。期間還獲文友贈詩贈字,忽然勾起了荒疏幾十年的書畫興趣。</p><p class="ql-block">小時候寫毛筆字是我喜歡的作業之一。說來有點荒誕,我的毛筆字是初中數學老師教的。在文革那個大背景下,在有限的課業之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老師作為班主任,</span>每周給我們布置”寫大字”的作業。那時也不講什么書家流派,就是一些”描紅本”、”大仿本”之類。字寫得周正就好,根本不提傳承。</p> <p class="ql-block">這樣一個偶然事件之后,我再次見到那塊橡木板,莫名其妙便與它生出一絲感應,它在我的腦海中居然幻化為一個掛滿毛筆的筆架。</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充滿了這些改變我們生活軌跡的偶然。當年女媧補天遺下一石,自恨無才補天,卻不知后來偶然進入曹公筆下流傳千古的故事中。真是福兮禍兮,難以定斷。</p><p class="ql-block">如果把這塊閑木制成筆架,放進書房,與之時時相伴,倒也不枉看它這么多年。</p> <p class="ql-block">心中盤算一番,材料居然剛剛好,幾乎沒有浪費。</p><p class="ql-block">于是圍繞這個筆架的工程就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我總是容易開始把事情想得過于簡單,而忘了自己更善長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從而給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煩。</p><p class="ql-block">表面看上去就是幾根木條釘在一起的事,但如果要認真做好,不僅要花很多心思,而且準備工作比實際工作還要多得多。</p><p class="ql-block">眼瞅著,往車庫里搬去的工具越來越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時已近圣誕,室外常常風雪漫天。</span>起先還每天把工具搬回家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掃干凈車庫,</span>再把車停進去。可是工具多到一定程度,每天搬回家已經不現實,只好把車子停在外面。</p> <p class="ql-block">不僅車庫被工具占滿,林林總總的小工具甚至延續到了門廳。</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會這么麻煩呢?</p><p class="ql-block">比如要切出這個擱筆的凹圓,需要在前后兩面各切六段等大等距的圓弧。這可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必須有可操作的具體步驟、工具和模具。</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定位六個等距圓心。這已經很燒腦,最后用擋板和木銷子試驗兩次后解決。</p> <p class="ql-block">這個預先制作的臺鉆工作臺非常實用。每做一個工程,不論大小,最終產品之前,往往需要制作一堆其它輔助工具。</p> <p class="ql-block">然后把這些等距圓心轉移給工件。用2-1/2” foster 鉆頭打出圓弧。</p> <p class="ql-block">筆架尺寸小,做榫卯很容易劈裂木料,所以決定采用木釘連接框架,于是又添了一種工具。所謂的老師傅,大概就是能夠使用不同工具的匠人吧。一個人購買工具,多半是在施工需要的時候一件一件置辦的,那么在長期的工作中,掌握了這些工具,也就積累了經驗。</p><p class="ql-block">我沒有受過正規的木工教育,在我有限的認知中,木工可分為大木和細木。此前我做的多是裝修地下室之類,釘個墻框,開幾扇門窗,搭幾級樓梯,都是相對粗獷的大木,很少做這類精巧的小東西。木工活看技巧的其實要看細木,各種榫卯、拼板都要求嚴絲合縫。傳說中的十八巧、魯班鎖之類都屬于細木。</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將幾根木條拼接起來,即便使用再精巧的榫卯結構,也還是顯得過于簡單。既然已經興師動眾了,就想加一點修飾。</p><p class="ql-block">傳統的筆架多是頂梁雕兩個龍頭,或者加一些云紋卷。這些都是機器雕刻,人工做不僅麻煩了,而且太大眾化了。思來想去,決定加一點細木條拼圖,這很考驗手藝,未必做得成,但好歹試一試,也有些特色。</p><p class="ql-block">生活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展開,分出并未預料的枝枝叉叉。由朋友聚會,想要再練書法,再到由一塊木板聯想到筆架,日常的軌道便偏到了木工活上。生活也像榫卯一樣,或緊密或松散,有意無意間扣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做這種拼圖很麻煩,也很費時間。首先要做22.5° 、45°和67.5°的切割模具。</p> <p class="ql-block">而要制作和使用這個模具,那么先要做一個莫克桑木鉗。</p> <p class="ql-block">這個紅木迷你刨買了很久,一直當做裝飾。這次因為工件小,試著用它刨了一下,居然非常好用。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具有實用價值的裝飾品,就像我這次做的筆架,首先它是實用的,練過書法的都知道,洗過的毛筆如果不掛起來晾干,筆毛不順,會影響書寫,也會縮短毛筆的壽命。</p> <p class="ql-block">精確量出1/2”寬度。</p> <p class="ql-block">做一個等距槽模具,用來給框架木條開槽。</p> <p class="ql-block">筆架下面的盒子決定用鎖鍵方式制作。為了確保成功,先用小料試做了一個。</p><p class="ql-block">寫這類東西的時候,我往往很疑惑,到底是以事件為主,還是以制作為主?有點像寫游記和旅游攻略的區別。最后送自己四個字:隨心所欲。</p><p class="ql-block">給自己看的東西,那有那么多講究。</p> <p class="ql-block">這個盒子也沒浪費,后來釘到工具墻上French cleats 的一個單元上,放些小東西。</p> <p class="ql-block">這個鍵需要反復測試,做到一絲不差還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切好盒子的所有4塊板,并切出底板槽。</p> <p class="ql-block">盡管有垂直打孔導孔幫助,但還是打了激光線幫助手鉆垂直鉆孔。</p> <p class="ql-block">檢查連接角度。</p> <p class="ql-block">頂板要切不規則形,先制作模板。模板厚度1/4”為宜。</p> <p class="ql-block">模板與工件用雙面膠貼牢,切割時不一定要一次到位,最好慢慢向模板邊緣靠近,特別注意曲率半徑小的拐點處。</p> <p class="ql-block">制作等厚刨床架,用來加工久美子木條。</p> <p class="ql-block">木條的寬度和厚度,用等距刨滑軌模具最后加工。</p> <p class="ql-block">切條先做等距槽板。第一次做的達不到精度要求,作廢了。鋸片寬度窄于木條寬度,也就是說一個槽要鋸兩鋸,這個精確度非常難掌握。稍后給框架木條開槽也是一樣的道理,需用塞尺微調,反復測試。</p> <p class="ql-block">做木工很辛苦,但更煩人的是臟,稍微動動電鋸,就灰頭土臉的。做出來的東西看上去倒是很漂亮很光鮮,但不沾個十斤八斤灰,哪里做得出來。</p><p class="ql-block">網上買了一個吸塵系統,但接口和管道不匹配,有時得反著接。不過效果也還好。只是有一次跳了閘,讓我立刻處于完全的黑暗中,周遭都是工具。車庫只有一路電,15安。所以后來不再開鋸時同時開吸塵,只是事后勤加打掃。</p> <p class="ql-block">這個系統還是挺有效的。鋸末和灰塵基本都落到桶里了,吸塵器底部只有少量木屑。</p> <p class="ql-block">粗一些的框架條,就是在臺鋸上借助等距槽切出來的,有角度的細木條就要用久美子模板手工制作了。</p> <p class="ql-block">22.5°、45°、67.5°一體久美子加工模具。</p> <p class="ql-block">完成45°大斜邊。</p> <p class="ql-block">費了一天功夫,完成第一個圖案。</p> <p class="ql-block">木條計數:</p><p class="ql-block">框架:橫條5根,豎條13根</p><p class="ql-block">內嵌條:45°大斜條12根,67.5°-22.5°斜條48根,這個是最耗時的。45°小斜條24根。</p> <p class="ql-block">完成筆架整體榫卯及膠合。</p> <p class="ql-block">采用鎖鍵結構,切底板槽時會在兩側分別漏出2個小矩形孔洞。用切下的廢料補好。左邊是孔洞,右邊對稱的地方是修補后的效果。這個筆架的盒子很小,修補后不特別觀察不會注意到。假如做的盒子比較大,這樣的修補要注意匹配相同的木紋。</p> <p class="ql-block">筆架主框架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定位打孔,以便安裝掛筆的小圓棒。</p> <p class="ql-block">共打了6個孔,孔距1-1/8”。</p> <p class="ql-block">制作掛筆的圓木棒。</p> <p class="ql-block">一面6個,兩面12個。所以最多掛12支筆。</p> <p class="ql-block">制作最大的挑戰是部件尺寸太小,很難操作。</p> <p class="ql-block">筆架主體與鏤空裝飾并行制作。裝上掛筆圓棒。</p> <p class="ql-block">裝飾件也接近最后的環節。</p> <p class="ql-block">細木條的材質是樺木。木條在筆架中的的高低位置似乎不好決定,有點考校構圖水平的意味,黃金分割率在這里似乎并不適用。于是干脆不永久固定,而將它作為額外的裝飾物,可裝可拆。</p> <p class="ql-block">原想將筆架漆成桃花心木的偏紅顏色,細木條保持原有的乳白色,形成一定的對比。但最近特別喜歡木原色,于是全部統一刷了桐油,隨其自然。</p><p class="ql-block">大功告成。雖有瑕疵,但總算可以使用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百色市|
蒙阴县|
兴城市|
上饶市|
高陵县|
阜平县|
达拉特旗|
井冈山市|
江北区|
富源县|
砚山县|
文山县|
揭东县|
神农架林区|
温宿县|
巴青县|
昭通市|
蓝山县|
绩溪县|
阿尔山市|
乌审旗|
台南县|
申扎县|
荆门市|
长兴县|
海城市|
栾城县|
商南县|
鄄城县|
涟水县|
玛沁县|
汉中市|
长宁县|
黄浦区|
嘉峪关市|
随州市|
阿尔山市|
拉孜县|
会昌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