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謹以此文紀念我的三姑</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歲月催人老 親情不可忘</font></b></h1> <b><font color="#b06fbb"> 我三姑是帶著千般的不舍,萬般的遺恨離開這個世間的!</font></b> <b><font color="#b06fbb"> 三姑走了,新冠白肺,走的太讓人不落忍。</font></b> 2022年12月初,新冠防控政策放開,三姑在第一波疫情中被感染上了,在醫院的走廊中住了兩天醫院,缺醫少藥,無藥可治,滿含淚水和無奈回到了冰冷的家中,吸著氧氣,靠自身的抵抗力與病魔硬扛。<b>2023年1月7日,在這個曠世劫難的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在如此令人煎熬,如此令人難捱的時候,帶著對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無限眷戀,呼吸衰竭,在極大的痛苦中走完了75年的人生旅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親人悲痛,臘月更寒!</b> 三姑染病和去世的這段時間,數九寒天,朔風凜冽,天寒地凍,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也是新冠疫情防控放開后最為肆虐的一段時間,我也沒能幸免,我因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無法回去(西安市鄠邑區)看望和幫助倍受新冠煎熬的三姑。<b>三姑去逝后,也不能致以香燭清酒饌飯之儀祭拜,不能見三姑最后一面,也不能送三姑最后一程,心里非常難受,一直久久不能釋懷。</b> <font color="#b06fbb"><b> 在太平洋彼岸的異國他鄉,靜謐的夜晚,清冷的月光如細水般悄然灑落,牽引著游子的鄉思!</b></font> <b><font color="#b06fbb"> 一眨眼,又到了年關,三姑離世已快兩年了。</font><font color="#167efb">獨自坐在窗前,一念相思起,思緒便紛紛擾擾,穿越了時空和千山萬水,世間萬物都有盡頭,唯有思念和親情沒有,如果世間真有魂靈,唯愿三姑安息! </font></b> <h1><font color="#167efb"><b> -1-</b></font></h1><h3><b> 我的家鄉在西安市鄠邑區秦嶺北麓將軍山下、環山旅游路南的一個村子,半山坡地形,依山傍水,曲峪河穿村而過,常年溪水潺潺,清澈透底。</b>村子里竹木掩映,高低錯落有致,縱橫阡陌,有山有水、有竹有林、有花有草、山清水秀,相映成趣,真可謂“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淙淙,林不大而茂盛,寺不古而靈驗”。</h3> 上個世紀的家鄉,交通閉塞,是一個貧窮落后的村子,鄉親們只能靠山吃山,生活異常清苦。<b>因為閉塞窮困,鮮有人稱村子的大名,周邊的人都以輕蔑的口氣,直呼為“坡底”或“爛咸陽”</b>,這種稱呼讓我從小心里就有一種莫名的自卑和厭惡,一直延續到現在。 <b>三姑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婦女,一生育有兩個兒子,沒有女兒。</b> 爺爺奶奶一生養育了兩男三女五個孩子,我父親是老大,三姑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弟弟,在大家族中排行第三,所以我這一輩從小稱三姑。 <b> 三姑雖然生在農村,但三姑心靈手巧,性格溫和,心地善良,人又長的秀氣嫻雅端莊,爺爺奶奶從小就很喜歡。由于家里負擔重,三姑小學畢業就在農村參加勞動,以減輕家里的負擔。</b> 長大后,沒舍得遠嫁,直接就嫁給了本村同一個生產隊(現在叫組)的一戶人家。<b>姑父初中畢業,性格內向文靜不太愛說話,宅心仁厚</b>,在村子里長期擔任會計和文書。兩人一輩子,互敬互愛,鮮有紅過臉。<b>三姑家距離爺爺奶奶的家,就是我父母的家也就200米左右,步行距離幾分鐘就到了。</b> <h1><b><font color="#167efb"> -2-</font></b></h1> <b>小時候,由于離的近,我們姊妹幾個常去三姑家玩。</b>三姑家的后院沒有向大多數農家后院養豬養雞,所以顯得后院子很大,平平整整,干干凈凈。<b>后院有一顆不知長了多少年的大棗樹,密密麻麻的樹枝,似虬龍一般,另外還有一些梧桐樹。每年春天,棗樹、梧桐樹次第花開,清香四溢,滿院子就像是一幅畫一樣。</b> <b> 屋子前面有一條小水渠,常年流水淙淙,一渠清水輕輕滑過渠底的小石子,順著街道自西向東涓涓流向遠方。小河渠雖小,卻最熱鬧。晨曦微露,河邊便人來人往,腳步匆匆,家家戶戶都趕早上河水清轍干凈來挑水,給家里的水缸中存滿水。</b>河邊便開始了一天的熱鬧,有淘米洗菜的,有在河邊光滑的石頭上浣洗衣物的,棒槌敲打衣裳的聲音清脆而有節奏,令我終生難以忘記。 水渠邊還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核桃樹,一到夏天,枝頭結滿了密密麻麻、圓圓的核桃紐,郁郁蔥蔥,葉繁枝茂,好像一把巨傘,能夠遮住方圓十米左右的地方。<b>天熱了,左鄰右舍的人,閑暇之余坐在下面或乘涼、或小憩、或聊天,空氣特別的清涼芬芳。有勞作歸來的,坐在樹下河邊的石頭上,捧起一掬掬清涼的河水,洗去一天的塵埃與疲憊,使人神清氣爽,困倦頓消,豁然開朗。</b>夕陽西下,核桃樹下,小河渠邊又是一番熱鬧景象,勞作一天的大人們圍坐一起,記錄當天的出勤情況和工分,說說笑笑,談論來日的農活。小孩互相追逐嬉戲,跳皮筋、捉迷藏、丟沙包、踢毽子,天真爛漫的笑聲在天空中回蕩。 <b> 當紅棗和核桃熟了的時候,最迷人的也就是那樹紅艷艷、沉甸甸,一嘟嚕一嘟嚕的大紅棗掛滿了枝頭,像紅瑪瑙似的,迎風搖曳,令人垂涎欲滴</b>,我們去三姑家就更勤了。三姑拿著棗桿,敲打樹上已經紅透了的棗給我們吃,那些紅黃紫相間到發黑的棗子,一口咬下去,甜甜脆脆,清脆香甜回味無窮,在那個清貧的年代真是一種享受。核桃的口感酥脆,香味濃郁就不必說了,在小河渠邊去除核桃皮,砸核桃,嘴、手都染成棕黑色,還有女娃用核桃皮染塑料條,扎成漂亮的馬尾辨或長長的麻花辨。 <b><font color="#167efb"> 棗樹、核桃樹,小河渠是三姑家最醒目的存在,孩提時代,年復一年地見證著歲月的流轉,也見證著我們成長的瞬間!</font></b> <h1><font color="#167efb"><b> -3-</b></font></h1><h3><b> 三姑心靈手巧,會裁縫做衣服,家里有縫紉機,兩個表弟總是穿著合身的衣服,樸素干凈。三姑剪紙的手藝在村里有名氣,一雙巧手、一把剪刀就能剪出絢麗的世界。</b>每到年關,手中的剪刀輕輕舞動,紅紙上便綻放出絢爛多姿的窗花,喜氣洋洋。我結婚時家里的喜字窗花都是三姑匠心獨運,著手成春制作的。</h3> 小時候,我們姊妹五個,家里人穿的戴的都要靠母親手工來做,半夜睡醒時經??吹侥赣H就著昏暗的油燈,不是在納鞋,就是在紡線織布,縫縫補補,一年到頭,她的手都沒有閑的,做完了大的做小的,做完了小的又得做大,鞋子尤其穿得費,一雙布鞋,穿不上兩三個月就爛了,不是腳底穿通了,就是腳指頭給鞋子撐破了。三姑家里只有兩孩子,負擔稍微小一些。三姑經常幫母親為我們兄妹幾個做鞋子。<b><font color="#167efb">我記憶最深的是三姑用棉線做的涼鞋。在我們當地叫麻鞋,鞋底是手工納的千層底子,鞋幫是粗棉線,腳尖頂端是紅色線穗子,看著非常洋氣,惹人羨慕。夏天穿在腳上很輕巧,也很舒適,透氣涼快。所以說麻鞋于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雙舒適的鞋子,更是一段溫馨的記憶,也蘊藏著三姑深沉的親情和厚愛。 </font></b> <b><font color="#167efb"> 無論多忙多累,三姑總是把前后院子掃得干干凈凈,家里收拾的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家具井然有序,炕上床上鋪得平平展展,被褥疊放整潔,讓人感覺溫馨備至,戀戀不舍。每當三姑在院子里剪紙,紡線織布或者在縫紉機上做活,傳出歡快的踩踏聲和說話聲,我總是特別歡喜。我家三代同堂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住在一起,顯得非常擁擠,我心里總是向往著三姑家,覺得那里美好又溫馨。</font></b>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拂過大地,城鄉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物質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三姑和姑父在東西八號路邊開了一間商店,賣生活日用品和食品。三姑能寫會算,還會打算盤,精打細算,吃住在商店,靠著誠信熱情,勤奮經營,薄利多銷,獲得了不錯的回報。后來因修環山旅游路拆遷后,又引進葡萄新品種進行種植?!胺N菜如繡花”,種植水果比種菜還要細法,“一畝園十畝田”,非常累人。人勤地不懶,三姑一家人,起早貪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種植的葡萄也獨具特色,經濟收入豐厚。 <h1><b><font color="#167efb"> -4-</font></b></h1><h3> 在我的記憶里,三姑穿的總是干凈整齊又好看,說起話來<b><font color="#167efb">輕聲慢語,面帶笑容,文文靜靜,不急不躁,又上過學,能寫能算,完全不像是農村婦女的樣子。</font></b>家里家外總是干干凈凈,溫馨寧靜,甚至有一段時間,我覺得三姑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如果日子能一直這樣下去,三姑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吧。</h3> <b><font color="#167efb"> 誰知,上天竟有上天的安排,人間萬般事,上天早注定。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慢慢發現,一切并不都是美好的模樣。</font></b> <h1><b><font color="#167efb"> -5-</font></b></h1><h3><b> 三姑的大兒子,只比我小幾歲,濃眉大眼,小平頭,高高的個子,是人見人愛的帥氣陽光男孩。</b>大表弟從小乖巧懂事,學習刻苦認真,學習成績優秀。</h3> 記得表弟在上初中時,患病發燒住院,出院后時間不長,胃口大開,飯量比以前增加不少,胖了很多,整個變了個人似的。三姑一家也坐立不安,心急如焚,我父親也跟著一起到處尋醫問藥。由于當時的醫療條件和水平有限,檢查治療了大半年,也沒有查出病因,治療也沒有效果。我只聽父親說檢查可能是抗生素、激素產生的副作用,身體正常,沒有其它器質性的問題,確切的原因不得而知。 表弟由于胖,在學校經常遭同學挖苦嘲笑,起了難聽的綽號,時間長了,表弟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自卑,情緒低落,不愿出門與人交流,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就連以前最愛的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愈加不愿上學了。父親、三姑一家人無論怎么勸說,表弟再也不愿上學了。<b>表弟就這樣草草從此結束了人生的學業生涯。</b>表弟輟學回家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三姑開始盤算表弟將來的生活,不能重復上一輩背朝黃土面朝天的生活,覺得薄藝在身,有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便送表弟學習機械車工,幾年功夫就能獨擋一面。又過了幾年,三姑又張羅著給蓋了新房,緊接著<b>成家立業,與三姑分房另住,有了活潑可愛的兒子,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溫馨而滿足,憧憬著美好的未來。</b> 大約在表弟近四十歲時,正在上班干活,突然昏倒在地,經過全力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卻因腦出血量較大,留下了有半身不遂,需要長期康復,生活不能自理。突然的變故,三姑和表弟家的天蹋了,表弟的兒子也才十來歲,正上初中,生活的重擔似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便早早輟學回家,與母親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 三姑與另外一個兒子,就是二表弟一起生活,看到大表弟家庭的突然變故和困境,心都要碎了,四處打聽民間名醫,求偏方、驗方,以期能找到靈丹妙藥。幾年間,中藥針灸和各種治療沒有間斷,幫助兒子盡快康復。<b>2012年時大表弟舊病復發,撒手人寰。白發人送黑發人,讓眾親友痛惜不已,三姑更是心痛欲絕。悲痛無法用語言形容,哀傷如影隨形。</b> 表弟去世后,他的兒子也就是三姑的長孫,在三姑的幫助和疼愛關愛下,也長成大人。<b>前幾年,突然有一天,三姑的長孫卻也因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后危在旦夕。三姑知道后,腦子一片空白,身子一陣搖晃,頭暈目眩,東南西北都不知道了,險些暈了過去。懷里抱著孫子,含淚看著孫子稚氣未脫的模樣,心如刀絞,淚如雨下,泣不成聲,痛不欲生,心有千千言,卻哽咽難言。幾天后,青春正茂還未成家的孫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消逝了,留給三姑的卻是無盡地悲傷,對三姑的傷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b> <b><font color="#167efb"> 生命的脆弱讓我感嘆不已,表弟風華正茂,年輕的生命如夢般消逝,表弟的兒子年輕的生命如花一般絢爛,卻也匆匆凋零,惋惜他們的離去,讓我不禁潸然淚下!</font></b> 不同人的人生中,有不同的苦與不幸,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在經歷著各種磨難。而無論如何?<b>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痛苦無法用言語形容,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幾年的時間里,三姑痛失兩位至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失去,這得有多大的傷痛和錐心啊,讓人感到無助和絕望!</b> <font color="#167efb"><b> 三姑像大病一場似的,幾年的光景里,一直生活在混混沌沌的狀態中!她雖然沒有成天哭天抹淚,但她心里的悲傷,從失神的雙眼里,從下拉的嘴角上,從新添的白發里,都流露出來了。</b></font> <b> 身體受傷了,傷口會痊愈,傷口會慢慢消失不見。心靈受傷了,還能彌補嗎?受傷的心始終會留著傷痕,一直一直留著。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像一把殘酷無形的刀,時時刻刻刺痛三姑的心,讓三姑的晚年留下了今生今世也抹不平的傷痛。星辰變換,歲月流轉,這些傷痛就像影子一樣,緊緊地跟隨著她,度過她生命中的春秋冬夏。</b> <h1><b><font color="#167efb"> -6-</font></b></h1><h3> 三姑與我母親在幾十年相處的日子里,<b><font color="#167efb">誠心相待,至誠至敬,彼此之間相互理解、包容、謙讓、信任、支持,其樂融融。三姑把母親當作自己的親姐姐一樣敬重有加,從未紅過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font></b>生活中的困難、煩惱和家長里短都要向母親訴說,母親也耐心地傾聽,盡最大能力替他們出謀劃策、排憂解難,與他們一起分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h3> 母親晚年因病生活不能自理,常年與我生活在一起。天氣暖和了,我有空就帶母親回老家,看到院子前面停了車,<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姑就會過來坐在母親床邊,如同親姐妹,拉著母親的手噓寒問暖,與母親有說不完的話,陪伴母親聊天,說過去的趣事,講現在的見聞,一起聽收音機秦腔戲來消磨時間岔心慌。</b><font color="#333333">我</font>妻子身體不太好,三姑每次見了我,都要問問妻子的近況和在國外的女兒的情況,囑咐我要照顧好妻子,與國外的女兒多聯系。 <b> 一想起三姑家的變故,母親止不住常吁短嘆,眼里噙滿淚花,就會傷心落淚,坐在輪椅上,手狠狠地砸自己不聽使喚的雙腿,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語:“唉唉,這可咋辦呀,她三姑心里不知咋受呢”?讓我經常去看望三姑,三姑沒有女兒,讓姐姐逢年過節給三姑拜年,添置衣服。</b> 母親回到家鄉,總是傾心勸慰三姑要想開一些,身體要緊,不要過度傷心。三姑依然和以前一樣坐在母親的床前,彼此說一些寬心的話,大部分時間只是<b>呆呆地坐著,寡言少語,對母親的勸說,只是苦笑應著,與以前判若兩人,到了做飯時間就起身走了。由于過度傷心,三姑像變了個人一樣,木訥寡言,神情呆滯,表情凝固,目光遲鈍,仿佛所有的活力都被抽離了身體,再也不是以前溫和慈祥,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熱情的三姑了。</b> 母親病重的那段時間,三姑天天都要來陪伴和看看母親。 母親去逝后,三姑又一次痛哭不已,哭倒在地,<b>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珠子,如泣如訴,淚珠滴落在回憶的每一個角落!</b> <b> 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幾十年的姑嫂情,情同姊妹,怎能不傷心?自己的不幸遭遇,又怎能不悲痛傷心。</b>如泣如訴的哭聲,哀怨悲傷,有多少幽怨,有多少傾訴,有多少期盼…… <h1><b><font color="#167efb"> -7-</font></b></h1><h3><b> 有一次我回到家鄉小住,有鄉鄰從地里干活回來說:“你三姑在你爺、你爸和她兒子的墳上嚎啕放聲大哭,哭的死去活來,幾個人都勸不住,你趕緊去勸勸,別哭出毛病”。</b></h3> <b> 我聽后心里五味雜陳,有說不出來的難受。我非常清楚三姑的痛苦,人不是傷心到了極點,不會這樣做的,每個人的情緒都要有發泄的出口,只能給自己最親的人訴說。</b> <font color="#167efb"><b> 我也能想像到這樣的場景,在自己最親的親人墳前,那塊冰冷的石碑,此刻在她的眼中卻是那么的熟悉,那么親切,那么溫暖,手撫著墓碑,跪倒在親人的墓前,積蓄已久的情緒找到了出口,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痛苦,失聲痛哭起來。</b></font> <b><font color="#167efb"> 三姑傷心欲絕、撕心裂肺的哭聲,仿佛在寂靜、空曠的鄉間田野上空久久回響,仿佛穿越了時空,想要喚醒沉睡的親人,向他們訴說自己的苦痛。那哭聲既是對親人的思念和訴說,更是對親人的呼喚,仿佛期待著某一天,親人還能像從前一樣,笑著回應她的問候。</font></b> <b> 我走到村口,看到步履沉重蹣跚的三姑,淚眼婆娑,雙目無神,神情憔悴。她的腳步顯得格外沉重。每一步,都似乎在丈量著時間的重量,每一寸土地,都記錄著與親人曾經的點點滴滴。</b> <b><font color="#167efb"> 我和三姑執手相看淚眼,默然無言,哽咽著說不出話。</font></b> <font color="#167efb"> 她緩了好一陣子,嘴唇哆嗦著說:“</font><b>你嫑操心姑,姑哭個子,心里就不難受了!”</b> <b> 我完全理解三姑的苦痛,每個人都有一處軟弱,一個缺口,她平生這段最傷痛的經歷,只想自己一個人默默埋在心中,不愿家人分擔。</b> <b> 三姑她點點相思,點點愁;點點淚花,點點流;點點心傷,點點情;點點無奈,點點憂。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b><br> <h1><b><font color="#167efb"> -8-</font></b></h1><h3><b> 三姑一生,從年輕時含辛茹苦地將孩子養大成人,年過半百,人生已經熬過了大半輩子,卻嘗盡人間的悲辛,先經喪子之痛,又歷失孫之悲,是何等讓人撕心裂肺的痛苦??!</b></h3> <b><font color="#b06fbb"> 三姑愛已成空,思念成殤,一面接受回憶的傷,還得仰望生活的光。到了垂暮之年,要面對身體衰弱帶來的痛苦,又患有糖尿病,姑父也因眼皮耷拉,導致上眼瞼無法正常抬起,影響視力,需要照顧,還得自食其力洗衣做飯,歲月蒼桑,風雨相伴,坎坷重重,飽受風霜,眼角的每一道皺紋都訴說著過往的苦難與堅強。</font></b> <font color="#167efb"><b>聽說三姑染上新冠而且病情危急,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三姑身上,我震驚不已,真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b></font> <b><font color="#167efb"> 三姑沒有被失去親人的不幸擊倒,卻沒有躲過了這次曠世劫難,竟然付出了生命,</font></b>三姑的命太苦了,人生如黃連苦澀,離別之痛卻比黃連更戳心。 <b> 消息傳來,我不禁淚如雨下,情不可終,無限心酸,難以自抑……</b> <b> 連續多日,思緒紛飛,念往不能寐,枕書嗟漏長!</b> <b><font color="#b06fbb">驀然之間,就會想起三姑,尤其是回到家鄉,一想起三姑,心里總是疙疙瘩瘩的,中年至晚年之間的不幸和艱辛,作為同脈侄子的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卻又無能為力,讓人無法釋懷。</font></b> <b> 三姑的一生的遭遇,讓我深深地感覺到生活的苦難和生存的悲哀……上天啊,為什么如此不公,讓無比善良、與世無爭的三姑受這般痛、遭這般罪?</b> <font color="#167efb"><b> 疫情肆虐的這三年,時間在無聲地流淌,無聲息地帶走了人們的許多美好的東西,那些無憂的日子,那些美滿的夢想,那些美好的青春,那健康活力的體魄,那些苦難的過往,那些真摯的親情,甚至珍貴的生命……時間無法倒流,一切的一切,都已成過往云煙,成為故事,已無法再現,只能成為念想和回憶。這些故事,有人們對生活的愛,對生活的渴望,對生活的向往,對親情的眷戀,對困境的抗爭,對生命的不舍……</b></font> <h1><b><font color="#167efb"> -9-</font></b></h1><h3><b> 三姑的一生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持家的一生;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是善良賢明、通情達理的一生;她生如春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b></h3> <b> 滿園蒼柏翠,至親魂歸處。老家的集體墳地,在村子最遠最偏僻的地方,就是三姑最后的歸宿。</b> <b><font color="#b06fbb">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午后我們兄弟幾個照例要去祖墳燒紙。燭光搖曳,香火繚繞,紙灰飛揚,寄托著對親人的依依懷念,殷殷之情。</font><font color="#167efb">三姑離開人世也整整一年多了,三姑的墳距離爺爺奶奶和我父母及她大兒子的墳不遠,三姑終于和她的親人在九泉之下團聚了,她不再孤獨了。</font></b> <b> 寒冬臘月,寒意襲人,三姑的墓地,新土已成一方干涸的黃土堆,寂然無聲,已長滿了不知名的草,荒草萋萋,已枯萎變黃。</b>遠處傳來的陣陣爆竹聲,鳥雀飛到樹梢上的啼叫聲,不時打破這里的幽寂…… <b> 冬陽杲杲,陽光的余暉透過斑駁的枝葉,落在墳前的雜草和土地上,一方圓土堆頂上用石塊壓著墓紙,插著孝棍,一個用磚頭和水泥板砌起來的簡陋墓門,就是兒孫們祭奠三姑的地方……</b> <b> 在三姑的墳前,駐足凝望,冰涼的淚水,終于涌出了眼眶,濕了滿臉、滿心…… </b> <b><font color="#b06fbb"> 嗚呼!人生如浮萍,聚散兩依依;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也是歲月的過客,世間沒有永恒,生命不能重來,唯有綿延不息的愛與親情,會在時間中永存!</font></b> <font color="#167efb"><b> 三姑已魂歸上蒼,身入厚土,與泥土為伴,再不復人生的風華!昔日慈顏如日暖,今朝相膈兩重天!我用手輕輕撫摸著墳頭寒風拂過的泥土,是那樣的寒冷、冰涼…… </b></font> …… <h1><font color="#167efb"><b> 三姑,如果世間真有魂靈,愿您放下牽掛,遠離哀傷,沒有病痛,永得安樂……愿天堂沒有傷悲,愿人間充滿幸福!</b></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1月5日于美國西雅圖</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博乐市|
杭锦后旗|
刚察县|
大田县|
广河县|
舞钢市|
余姚市|
织金县|
光泽县|
延川县|
绥芬河市|
南澳县|
华阴市|
望都县|
肇州县|
民权县|
大足县|
靖远县|
巴彦县|
黄山市|
汝州市|
阿拉善左旗|
黄石市|
神农架林区|
连山|
岢岚县|
任丘市|
闻喜县|
泽州县|
家居|
屏东市|
九寨沟县|
湟中县|
莒南县|
丰城市|
扶余县|
河北省|
美姑县|
赤壁市|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