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入冬以來,頗讀了幾本書。開卷有益,拋卷亦有益,對我這種讀書不求甚解之人來說,正是半酣之際。</p> <p class="ql-block">國畫,是流動的詩,是凝固的音樂。它用筆墨和色彩,描繪出一個個生動的畫面,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p> <p class="ql-block">畫畫到最后一定是要做減法。先是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一開始,對什么都新奇,都想去嘗試,這是對的。因為總要去了解熟悉,好多東西都想去表現。所以開始畫畫往往什么都注意到,什么都想畫進去,這是熟悉了解畫畫的一個過程。然而畫到最后,便是要由繁入簡了。和以前不同,畫到后來,要學會對事物的概括。能兩筆表現的盡量不要三筆完成。</p> <p class="ql-block">現代觀者常困惑于“此畫過于簡單”,實則踏入了牧溪的禪機陷阱。禪宗臨濟宗以“棒喝”打破語言桎梏,這柿子是用來擊碎認知慣性的視覺機鋒。</p> <p class="ql-block">無盡、無限、無垠,寫意畫之構圖 在藝術的廣袤天地中,寫意畫以其獨特的韻味和表現力獨樹一幟</p> <p class="ql-block">禪畫是中國禪宗特有的藝術之一,修禪者用筆墨來表達對禪道的感悟。禪與畫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兩者都是性情的流露。禪畫受了禪家“頓悟”精神的影響,不循古法,只抒發自己強烈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水平線構圖法,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無盡的玄機。當我們運用這一構圖方法時,僅僅是水平線在畫面中位置的微妙變化,就能給觀賞者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沖擊和心靈觸動。</p> <p class="ql-block">我選擇在最冷的枝頭綻放不是為了證明什么只是厭倦了春天里盛開的千篇一律</p><p class="ql-block">我選擇在最冷的枝頭守望不是為了等待春風的撫慰而是為了立塊碑致敬冬天緘默的負累.</p> <p class="ql-block">硯水生冰墨未干,</p><p class="ql-block">畫梅須畫晚來寒,</p><p class="ql-block">樹無丑態香沾袖,</p><p class="ql-block">不愛花人莫與看。</p> <p class="ql-block">愿衣襟帶花</p><p class="ql-block">愿歲月風平</p> <p class="ql-block">梅須遜雪三分白,</p><p class="ql-block">雪卻輸梅一段香。</p> <p class="ql-block">禪畫是中國禪宗特有的藝術之一,修禪者用筆墨來表達對禪道的感悟。禪與畫在某種意義上是相同的,兩者都是性情的流露。禪畫受了禪家“頓悟”精神的影響,不循古法,只抒發自己強烈的感受。做畫力求筆墨簡練,不畫名山大川和崇山峻嶺,只畫一般的山頭,不注意細部的刻畫,講究意境空闊,這一切都和禪宗思想意義相通。</p> <p class="ql-block">國畫,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精神的寄托。它以獨特的韻味,訴說著關于時間、生命與美好的永恒話題,讓每一顆在塵世間漂泊的心,都能找到一片寧靜與堅韌的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時至歲尾,一年塵埃即將落定,奔波的人兒,疲憊的人兒,愿你在匆匆之中,終可得幾許閑情,讓生活歸于生活,以犒賞自己在現實的泥濘里勇敢前行不曾退避。</p> <p class="ql-block">閑紙素墨</p> <p class="ql-block">尋常一樣窗前月,</p><p class="ql-block">才有梅花便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這方寸之間,花與露,色與光、靜與動,巧妙融合,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妙圖景。</p> <p class="ql-block">對于人來說,冬藏大約便可理解為閑養,以閑養心,以閑養身,以閑情去涵養平日消耗的精氣神。此時之閑,可謂合乎時,合乎理,亦合乎境也。</p> <p class="ql-block"> 凡成熟了的柿子,不僅于人們健康,是有益處果物,還是入畫好題材,宣紙上一個個妍鮮熾火柿子,總給人以視覺美感。又柿與“事”、“世”諧音,故畫上題寫"事事如意、世世平安"等之類吉利詞句,總還是受歡迎的吧。</p> <p class="ql-block">春歸花不落,</p><p class="ql-block">風靜日月明</p> <p class="ql-block">人閑桂花落,</p><p class="ql-block">夜靜春山空。</p><p class="ql-block">月出驚山鳥,</p><p class="ql-block">時鳴春澗中。</p> <p class="ql-block">相由心生!</p><p class="ql-block">畫終有露!</p> <p class="ql-block">運筆流轉間,</p><p class="ql-block">心似蓮花開。</p> <p class="ql-block">小麻雀神韻。每一根線條都仿佛蘊含著生命的延續</p> <p class="ql-block">水墨在這方寸之間,花與露,色與光、靜與動,巧妙融合,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妙圖景</p> <p class="ql-block">年關已近,當置清供,置的也是一段平安順遂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清供,在我們今日的生活中趨于簡要。或許沒了古董,沒了書畫,沒了奇石,但至少在許多人家,諸如在臘月養一盆水仙的習慣,還仍保持著。等到過年,剛好花就開了。等年來,等人歸,也是等待水仙開花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從平凡物件中發現美的過程,也不失為“供”。清供所供奉的,不正是我們自己的內心?</p> <p class="ql-block">清供,是中國人對生活美學的信奉。古人向來有清供之習。尤喜在冬日里,將諸類清雅之物置于室中,如花木、盆景、文玩、字畫、時果、香櫞等等,既可資賞玩,也為居室帶來生氣和雅味。</p> <p class="ql-block">清供圖,也是繪畫里的大宗。不論何門何派,行家或是戾家,筆下都少不了清供題材。瓶花、蔬果、擺件、文玩、香燭等等,都是常見元素。清供與生活漸漸融合得緊密,無論文人士子,還是市井凡夫,都能欣賞清供之樂,可謂雅俗共賞。</p> <p class="ql-block">“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p> <p class="ql-block">平凡生活里閃光的日常,微小稀碎卻尤為治愈。</p> <p class="ql-block">寫字每一筆,都蘊含著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每一劃,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那黑白灰的世界里,藏著無盡的色彩與情感,讓人心生向往,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留白的作用除了體現在視覺美感上,還能用來強化畫面的情緒,或暗示更深層地思考。常常被一些藝術家用來遮擋畫面重要信息,引發觀眾猜想,或者制造懸念。</p> <p class="ql-block">簡潔之魅</p> <p class="ql-block">舊物,刻著時光的痕跡,總有新物無可比擬的魅力。舊物,有懷古的幽思,也賦予了一份永恒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冬日漫長,春天總會帶著花香而來;苦盡甘來,是自然的法則,也是生活的哲學。</p><p class="ql-block">生活就像一杯茶,不會總是甜,也會有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我只能這樣給你寫信 并不知道我們下一次會在哪里見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現在 我往你的郵箱灌滿了群星 它們都是五筆字形它們站起來 為你奔跑</p><p class="ql-block">它們停泊在天上的某處我并不關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 青山嚴格地存在當綠水醉倒在他的腳下我們只不過抱一抱拳 彼此就知道后會有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你在天上飛來飛去群星滿天跑 碰到你就像碰到疼處它們像無數的補丁 去堵截一個藍色屏幕 它們并不歇斯底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 人們要寫多少首詩?才能變成嶗山道士 穿過墻穿過空氣 再穿過一杯竹葉青抓住你 更多的時候他們頭破血流 倒地不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 你正撥一個手機號碼它發送上萬種味道它灌入了某個人的體香當某個部位顫抖 全世界都顫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 我們并不這樣我們只是并肩策馬 走幾十里地當耳環叮當作響 你微微一低頭間 我們又走了幾十里地</p> <p class="ql-block">一筆一劃,皆是匠心獨運;一墨一彩,盡顯東方神韻。國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我們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一片心靈的凈土。”</p> <p class="ql-block">一幅小畫,一份心情,畫畫可以緩解焦慮,壓制一些達不到的欲望。邊畫畫邊思考,可以沉靜下去。</p> <p class="ql-block">國畫的世界里,黑與白不再是簡單的色彩對比,而是陰陽相生</p> <p class="ql-block">古舊的器物,體現著歲月的靜穆,可以把美的周期無限拉長。而四時的果蔬花草,卻可不拘一格,應季置換,自在生意,各有其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記得小時候,每到深冬臘月,大家便都不約而同地放緩了前行的步伐,留了充分的“閑”時,來整理生活,來享受年節,來修養自己,然后在來年的春天,再滿懷期待地開起新的一年!</p> <p class="ql-block">國畫的世界里,黑與白不再是簡單的色彩對比,而是陰陽相生</p> <p class="ql-block">國畫,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精神的寄托。它以獨特的韻味,訴說著關于時間、生命與美好的永恒話題,讓每一顆在塵世間漂泊的心,都能找到一片寧靜與堅韌的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眼里的花,可以入詩入畫,講究意境美、線條美和內涵美。冬天的花,朵都小,梅花也好,水仙也好,外形雅致、香氣清淡,似乎是自然額外的賞賜,有點兒得之我幸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傳統繪畫的審美跟二十四詩品的審美意境有很多相似的,表述上略有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國粹能教人歷史救贖 藝術能給人心靈寄托 文化能幫人找到玩伴 翰墨怡情,詩文蘊性 皆可以為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關于審美意境的判斷,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到了有高度藝術感知力的時候,才能體會其中細微精妙的差別,還沒有太多藝術感知力的時候,容易墮入概念化……</p> <p class="ql-block">無端垂釣空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魚大船輕力不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憂傾倒,系浮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事從輕不要深</p> <p class="ql-block">水平線下移時,畫面的氛圍則發生了奇妙的轉變。天空在此時顯得更加高遠遼闊,仿佛無限的蒼穹向我們敞開了懷抱。這種構圖強化了天空的深邃與神秘,讓人不禁心生向往,渴望追逐那片高遠的未知。</p> <p class="ql-block">方與圓的鳴唱,</p><p class="ql-block">動與靜的協同。</p> <p class="ql-block">將水平線上移,大地、湖泊或者海洋的廣闊便會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那廣袤無垠的大地仿佛承載著萬物的厚重,湖泊海洋則宛如包容一切的懷抱,給人一種雄渾壯闊的力量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忙著生發,夏天忙著長大,秋天忙著收獲,而到了冬季,只歸于一個“藏”字。藏的是什么呢?在我理解就是一種向內的收斂,將自己的生命能量好好地收養起來,以待來年更好地生發。</p> <p class="ql-block">一幅成功的寫意畫,不僅僅是線條和色彩的組合,更是畫家心靈的傾訴。而水平線構圖法,就像是畫家手中的一把神奇鑰匙,打開了通往不同情感世界的大門。它讓我們在欣賞畫作時,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與生命的多彩。</p> <p class="ql-block">筆尖流轉間,妙筆生花。沉靜專注時,物我兩忘。</p> <p class="ql-block">古人說“人品不高,落墨無法”。畫以人傳。</p> <p class="ql-block">四季良辰,要在小事里反復幸福!</p> <p class="ql-block">永懷善意,</p><p class="ql-block">清澈明朗,</p><p class="ql-block">從始如一。</p> <p class="ql-block">月至天心處,</p><p class="ql-block">風臨水面時;</p><p class="ql-block">如心印心如,</p><p class="ql-block">四時皆一色。</p> <p class="ql-block">往日很美,可我們只能生活在現在。</p> <p class="ql-block">書法之妙,在于每一個筆畫的起承轉合,每一個字的結構布局,都蘊含著書者的情感與思考。</p> <p class="ql-block">在浩渺無垠的書法世界里,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宇宙中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星辰,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無盡的藝術魅力。</p> <p class="ql-block">嗇神養和”,不僅是對古代賢士生活態度的概括,更是對現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種啟示。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里,我們更需要學會節制精神,淡泊名利,涵養性情,追求內心的和諧與平靜。</p> <p class="ql-block">“福”字也來源于祭祀。但先民們表達的不止祭祀本身,而是祭祀對中國人的象征意義。</p> <p class="ql-block">神”字于《圣教序》中,莊嚴肅穆,端莊正直,恰似一位不茍言笑的智者,靜靜地散發著其獨特的神韻。</p> <p class="ql-block">心靈的歸宿在浮躁中平和。學畫是一種藝術風格,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的歸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讀 96</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松江区|
龙泉市|
体育|
宜兰市|
吉木乃县|
渑池县|
洪湖市|
邹平县|
武宣县|
罗山县|
石渠县|
五莲县|
佛冈县|
巴南区|
象州县|
洪江市|
肇庆市|
西昌市|
田阳县|
陆川县|
罗定市|
镇平县|
闽清县|
探索|
齐河县|
瑞昌市|
曲松县|
贵港市|
南岸区|
托克托县|
文山县|
沂水县|
读书|
曲松县|
宝丰县|
图们市|
林甸县|
刚察县|
菏泽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