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彈指間一年又過去了。北京市某單位組織了一場"迎新年聯歡會",我應邀參加并清唱了京劇《淮河營》選段,做為業余愛好者唱得不好,重在參與吧,除舊迎新樂呵樂呵。</p> <p class="ql-block">京劇《淮河營》是京劇傳統劇目《十老安劉》中的一折(西漢初年十位老臣是:陳平、周勃、蒯徹、李左車、欒布、田子春、張蒼、劉賈、劉交、王陵)。</p><p class="ql-block">《十老安劉》是龍彭祖根據史書于1935年編寫的,馬連良在1937年至1938年對其進行了改編。這部完整的劇目組合,由《監酒令》、《盜宗卷》、《淮河營》等部分組成,《淮河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片段。</p><p class="ql-block">馬派創始人馬連良唱的《淮河營》被列為"世界名曲",他的徒弟們一直傳承下來,每年的大型演出會中,都有《淮河營》的身影出現。</p> <p class="ql-block">《淮河營》講的是漢高祖劉邦病故后,呂后專政,大封諸呂為王,欲奪漢室。朝中老臣們甚為不滿,為了匡扶漢室,老臣蒯徹、李左車和欒布受眾人拜托,不顧年邁體弱,不顧自身安危,離開京城長安,千里迢迢趕往淮河營(在淮河流域的兵營)去找淮南王劉長(也作梁王劉通),旨在說服他起兵除呂扶漢。</p> <p class="ql-block">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小兒子,奉命鎮守淮南,掌握兵權且勇武過人。但這個官二代年輕氣盛、驕橫無知且自以為是,對從長安一路奔波而來的三位老臣傲慢無禮、不屑一顧,并命令他們"分作三班去見他"(即一個一個地來拜見)。</p> <p class="ql-block">李左車是武將性格耿直,說話太沖;欒布語言組織能力不強,說話語無倫次。對他二人的勸說劉長根本聽不進去,更不相信,因此這二人先后被綁被囚。</p><p class="ql-block">戲中的主人公蒯徹有膽有識,是秦末漢初著名的縱橫家、辯士,世稱"舌辯侯",他勇敢機智地,用能言善辯的說話技巧化解了危機,說服了淮河王劉長,并向劉長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劉長的生母戚夫人乃是被呂后害死,呂后所說劉長是她親生的那是彌天大謊。</p> <p class="ql-block">劉長得知真相后,方才醒悟。他讓三位老臣回到長安去取皇家宗卷做為證據。當皇家宗卷取回來后,劉長便聯合劉章等幾個諸侯王起兵攻向長安,與周勃等十位老臣里應外合,誅滅了呂氏一族,呂后無奈焚宮自殺。</p><p class="ql-block">最后眾人扶助漢文帝劉恒即位,這才有了后來的"文景之治",使得百姓安居,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在《淮河營》的唱詞中,有一個字我想說一說。剛才我唱的"三人同把鬼門關上踏"這一句,在找字幕配詞時卻顯示的是"三人同把鬼門關上爬"。究竟是"踏"對,還是"爬"對呢?</p><p class="ql-block">著名京劇演員康萬生有一次在天津電視臺的《群英會》欄目中,為別人糾正了這個字,他說:“開始馬連良大師唱的是‘踏’,可是不知何故后來被人唱成‘爬’了,‘踏’是向大殿的臺階上‘踏’,比較符合,‘爬’……則不太符合”。</p><p class="ql-block">我們還是看一下馬連良大師幾十年前的原唱詞吧。</p> <p class="ql-block">我認為"踏"字合適,"爬"字不合適。因為這三個老臣,都是久經沙場的英雄豪杰,而不是膽小如鼠的儒夫,他們當初幫助劉邦打天下時,劉長還沒有出生呢,他們不會那么怕劉長的。</p><p class="ql-block">進劉長的大殿如同進鬼門關,此一去生死未卜。面對生死,"踏"能夠顯示出蒯徹等忠臣挺胸而進、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和慷慨赴死的浩然正氣,而"爬"則顯得有些卑躬曲膝、膽怯懦弱了。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p> <p class="ql-block">《淮河營》在京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馬派的代表作品,由于其經典的唱段和表演,使得它廣為人之,它經常出現在各種演出和晚會上,成為京劇愛好者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p> <p class="ql-block">關于京劇《淮河營》就先聊到這了吧,我要去公園了,公園里的花草樹木還在等著聽我唱戲呢,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芜湖县|
秦皇岛市|
滨海县|
泽州县|
腾冲县|
磐石市|
定结县|
邓州市|
平度市|
门源|
安溪县|
青州市|
正定县|
新巴尔虎左旗|
房山区|
贺兰县|
邓州市|
邯郸县|
蒙山县|
临沭县|
达孜县|
容城县|
绍兴市|
夏邑县|
许昌县|
太湖县|
舞钢市|
田东县|
大荔县|
策勒县|
克什克腾旗|
全州县|
彝良县|
桃源县|
达州市|
平凉市|
峨边|
福贡县|
柞水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