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邊城往事

草原駿馬ds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邊城往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 杜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說的邊城,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城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西北邊陲,行政區域面積為4356平方千米,距離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53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前蘇聯領導人奉行大國沙文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政策,趁我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機會,撕毀合同撤走專家的同時,又在新疆北部的伊寧、塔城地區,散發“僑民證”,誘騙邊民外逃,策動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疆獨”前身)發動暴亂,沖擊黨政機關,搶奪機密檔案文件,奪槍襲警,殺人放火,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伊塔事件”。在一個多月里,外逃風潮蔓延到塔城地區管轄的額敏、托里、沙灣、烏蘇等10多個縣,先后有6.1萬人逃蘇,近30萬頭牲畜被帶走,致60余萬畝土地荒蕪。</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上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這種情況下,騎兵第一師于1962年8月奉命進疆,布兵于額敏、托里、烏蘇、沙灣、精河一線,有效的維護了西北邊疆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騎一師進疆后,發揚我軍既是戰斗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的光榮傳統,在做好戰備訓練的同時,積極支持和配合當地政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參加助民勞動、搶險救災、為各族人民群眾大辦好事,很快使北疆地區社會秩序恢復穩定,受到各族群眾的熱烈歡迎和愛戴。</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春,烏魯木齊軍區指示由騎一師組成工作隊,幫助塔城地區開展社會主義教育(簡稱社教)運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騎一師立即組成了以師長路克杰、政治部主任殷福全、副主任李生榮、副參謀長張光輝等300余人組成的"社教"工作隊,于1966年4月進駐塔城,幫助地方"社教"。我也有幸被選為隊員,參與其中。工作隊雖然身著綠軍裝,但是不戴領章帽徽,不帶武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進入塔城后,騎一師領導與塔城軍分區領導共同組成了社教團領導班子,騎一師師長路克杰任社教團團長,塔城軍分區政委閆澤民任社教團政委。塔城軍分區也抽調了部分干部與騎一師共同組成社教工作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據塔城地區是伊塔事件的重災區,社會情況比較復雜的現狀,社教團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加強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助地方做好學習毛主席著作活動,加強地方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幫助城鄉企業和公社農牧場大力發展生產,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了徹底肅清“伊塔事件”的影響,社教團還組織在"伊塔事件"中逃蘇返回人員現身說法,教育廣大群眾認清蘇修侵略者的本質,堅定熱愛祖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作之余,我們還幫助塔城修筑了一條九公里的柏油馬路,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路師長為了了解基層工作的情況,還專門派高炮營副教導員周能華和我,到郊區的博孜達克農場和一枝花公社去做調查研究。博孜達克農場在郊區,比較近,在這里主持工作的是炮兵團宋祿同志。一枝花公社比較遠,周能華付教導員和我騎著自行車前行,一路上幾次被牧民的狗包圍。到一枝花公社后,我們倆就住進一家哈薩克族家里,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我們為領導進一步搞好農牧場社教工作提供了一些改進意見,供領導參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城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對于糾正干部多吃多占、強迫命令、欺壓群眾等問題,和解決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過半年多時間的社教,各族群眾的思想覺悟和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經濟建設欣欣向榮,社會局面安定和諧。?</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社教工作即將完成的情況下,社交團決定召開一次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集體和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總結經驗,宣揚先進,鞏固社教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作為黨政團推選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參加了這次代表大會。上圖是這次會議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這張照片上方的題字是:《黨政隊出席社教團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集體、積極分子大會代表合影留念 ——1966年12月3日於塔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黨政隊出席社教團學習毛主席著作會議的先進個人中,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師政治部保衛科科長車書元,后排左起第二人是師政治部宣傳科杜森,第三人是一團四連老排長郭漢忠。其中還有民族干部。持獎牌者是先進集體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讓我特別高興的是,在塔城社教團見到了四連二排長郭漢忠。雖然我是四連一排一班的戰士,但是二排郭排長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愛兵如子的作風,對我印象很深,我從心里崇拜他。但是自從1963年我從一團四連調出來以后,多年沒見過他了,這次在塔城相逢,令人格外高興!所以對這張照片也很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這張照片后來怎么也找不到了!直到最近清理舊物時,才發現它在一本老相冊的另一張照片下面壓著,真讓人喜出望外!于是也觸發了我對這段往事的回憶。</span></p> <p class="ql-block">  19<span style="font-size:20px;">66年底,文革開始了。我們社教團于1966年12月底撤出了塔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離城那天,天氣很冷,天上還飄著雪花。數千名群眾一大早就自動聚集在塔城街頭,夾道相送,與我們依依話別!我們的汽車開出好遠了,還看見送行的人們久久不愿離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為老風口下了暴雪,公路被嚴重阻塞,因此,我們在駐額敏的一團團部休息了一夜。當晚,路克杰師長叫我起草了一份發給師部領導的電報,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我們的汽車開出好遠了,還看見送行的人們久久不愿離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早飯后,在養路工人用拖拉機推雪開道的情況下,我們的車隊緩緩通過了老風口,回到巴音溝駐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參加過社教的同志們歸建以后,大多數人都在第二年的三支兩軍工作中又一次發揮了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7年春天,全師共抽調3000多名干部戰士,擔負起從烏魯木齊有關廳局和企業,到北疆地區的克拉瑪依、獨山子、塔城、烏蘇、沙灣、精河、托里、額敏、和豐、奎屯農七師、石河子農八師等地的城市、公社、團場等單位的宣傳隊和軍管會的“三支兩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師的“三支兩軍”工作由師長路克杰、政委崔虎全面負責,崔虎政委和李正忠副師長負責克拉瑪依軍管,楊毅副政委和李生榮主任負責奎屯農七師宣傳隊,雎萬金副政委在沙灣,劉喜宗副師長在烏魯木齊重工業廳,向榮副師長在石河子。各團團長政委負責額敏、托里、和豐、烏蘇、精河、沙灣等駐地的“三支兩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騎一師1962年8月進疆到文革“三支兩軍”工作結束,部隊通過戰備訓練、64年軍事大比武、66年“社教”、67——69年“三支兩軍”工作、以及經常性的“擁政愛民、擁軍愛民”、搶險救災、為人民大辦好事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維護了北疆地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為新疆各族群眾的幸福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幅照片前排左起:后勤部協理員呂國杰、后勤部部長海尚清、副師長李正中、秘書科長陸志英、宣傳科長徐文軒;第二排左起:邢世凱、秦洲灜、杜森。除師首長外,大部分都是三支兩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中的后勤協理員呂國杰,是1953年參加過騎一師天安門檢閱的老同志。他有一個雅號叫“龍蛋”,據和他一起參加過天安門檢閱的戰友說,這個雅號也與那次檢閱有關。他的老戰友曾給我系列性地介紹過呂國杰同志的逸聞趣事,希望我能把這些記下來,寫出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6年塔城社教時,呂國杰同志被派往塔城中學工作,他性格詼諧,說話幽默風趣,有超強的記憶力,能把當時發表的毛主席語錄和三十多首詩詞倒背如流,在塔城中學師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社教結束以后,他又被師里抽調到三支兩軍辦公室,負責接待來部隊進行擁軍愛民活動的地方群眾,包括紅衛兵。他常常以風趣幽默的即興演講,讓前來擁軍的群眾心花怒放,拍手叫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后來,凡是到巴音溝擁軍愛民的地方群眾,幾乎都會提出一個特殊要求:要見一見八零一零部隊的“龍蛋”。呂國杰同志成了當時這個天山山溝里的名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兴安县| 巴中市| 罗甸县| 石阡县| 滨州市| 保德县| 安达市| 阿合奇县| 金华市| 收藏| 垫江县| 安溪县| 安义县| 阿合奇县| 岳阳县| 育儿| 闵行区| 荥经县| 芷江| 龙游县| 山东省| 旺苍县| 南部县| 阿荣旗| 马山县| 太谷县| 新密市| 贵阳市| 宁武县| 阳信县| 当阳市| 崇州市| 恩施市| 鹤壁市| 新和县| 北宁市| 福鼎市| 肇庆市| 清镇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