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姥山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自然遺產,秀拔于東海之濱,最高峰917.3米,號稱"山海大觀""中國海邊最美的山"。傳說東海諸仙經常聚會于此,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舊稱才山。相傳黃帝老師容成子曾棲此煉丹。堯時古閩越人始祖母種藍山中,用白茶為百姓治病,后羽化成仙。民間奉為太母娘娘,為閩地第一位女神,改稱太母山。漢武帝時被冊封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母"為"姥",定名太姥山。</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是典型的花崗巖峰叢石蛋地貌,以"峰險、石奇、洞趣、霧幻"為四絕。有54峰、108洞、360處象形石景和佛、道、儒、摩尼四教勝跡、摩崖石刻、白茶祖地等多元人文景觀。融山海川島、地質畫廊于一體。既可玩山、觀海,體驗看石、探洞之樂趣,又能感云霧之變幻、日出云海之壯美,周邊箭山島、九鯉溪、翠郊古民居和牛郎崗、小白鷺海濱等景區,是理想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太姆山雖然海拔不高,917.3米,但是它以險著稱,整個兩邊的山峰非常陡峭,尤其是烏龍崗跟虎頭崗這兩側的山峰是比較陡峭的,一般正常的團隊不會走這兩個點。除非你是特別愛爬山的,登山的愛好者以及驢友這些團隊性質的人,就會爬這兩個險峰。最高的山為新月峰,也叫福鼎峰。新月峰非常陡的一個木龍桿,坡度達到70° ,走上山容易,下山就非常困難。</p> <p class="ql-block">它太姥山早期原來不叫太姥山,元代閩月古代時期,太姥山原名叫才山,傳說才山上有一位女子叫蘭姑,她非常樂善好施,有一天,才山山腳下有一群孩子突然得了蕁麻疹,高燒不退。蘭姑受仙人指點,夢里說,你去才山上紅雪洞邊上有一株綠雪崖,白茶的這個母株,你去采摘,然后燒制曬干,烹飪給小孩子喝。于是我們蘭姑爬山涉水來到才山的紅雪洞邊懸崖壁上,真找到了這顆母株白茶樹。白茶也有它的一株母株叫綠雪芽,這是福鼎白茶的最早的一株樹種。然后蘭姑采摘完以后,日曬萎凋曬干以后,燒烹煮,把這些小孩子的蕁麻疹治好了。</p><p class="ql-block">蘭姑受到當地人非常的愛戴,有一天姚帝乘船經臨東海之候,發現這個鄉下女子特別像自己的母親,因此封她為太母。太母是母親的母親演變而來的,因此,這座山就命名為太姥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建的武夷山、太姥山,浙江的雁蕩山被稱為閩越的三坐名山,被譽為三足鼎立之勢。</span>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封閩越三十六大名山的時候,讓大臣東方朔,把太姥山分為第一名。因此他的地位跟等級就升高了,母親的母親叫什么?姥姥,因此這個字就讀成的太姥(mu母)山。早期的發音讀母親的母,姥它是個多音字讀姥也沒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石奇,千奇百態,巧奪天工,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砌而成,實際上它是都是大自然形成的,沒有一塊是人工雕琢的。太姥山的花崗地貌,距今有9000萬年到1億年的白堊時期的產物,它是由粗糲的瓜分巖地貌而形成。山上的石頭非常獨特,有的像花鳥,有的像魚獸,有的像人的部位,有的像神仙,你說像什么它就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石奇必須跟著導游走,聽導游說,要不然一路走下來就顯示的是:遠看石頭大,近看石大,真是大石頭,石頭真是大這種感覺。</p> <p class="ql-block">夫妻峰(花崗巖象形地貌)太姥山的標志性景觀之一。遠處山峰頂端一高一低的兩個石蛋,形如一對夫妻親密地相擁相抱,故而稱之夫妻峰。</p><p class="ql-block">相傳太姥山下海邊的小漁村,住著一對非常恩愛夫妻,有一天男人出海捕魚,女的就在家耕地織布。這個丈夫出海捕魚久久未歸,他的鄰居陸陸續續的都歸來了。鄰居就跟妻子開玩笑說,我們都陸續回來,你丈夫好幾天又沒回來了,是不是有可能發生海難了。這個妻子覺得自己丈夫沒見到他尸體,一定還活著,于是就等,左等右等自己的丈夫還是沒回來。</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朝廷選美選美選到太姥山,官兵看到這家的孤身一人的小女子,長得挺標致,于是他起了歹意,想抓這個小娘子去宮廷里面去拿賞銀,沒當上妃子,當上宮女也好。小妻子看出官兵的歹意,于是來不及跟鄰居告訴一聲,就跑了。跑了三天三夜以后,累倒在太姥山中,被一位好心的尼姑救治了。這個官兵不死心,說你這小女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就在你家茅草屋駐扎著。</p> <p class="ql-block">幾天后小女子沒回來,于是一把火把她的房屋給燒毀了。隔天小女子發現自己房屋被燒毀了,又無家可歸,又灰溜溜返回到尼庵求師太收留她。又過了兩三個月,發現自己的丈夫沒來找他。尼姑說,你丈夫沒來找你,是不是你丈夫真的是遇難了?于是在尼姑的引薦下,小女子也是看破紅塵尸化為尼姑了。然后大概過將近一年的后,丈夫出海捕魚,修好船歸來,發現自己的房屋跟妻子都不見了。鄰居說好像是被抓走了,可能在宮里過上了妃子般的生活,不要再找了。</p> <p class="ql-block">小丈夫在廢棄房屋上在修了個茅草屋,苦等了幾年,沒等回自己的妻子,于是死心了,削發為僧。一天小和尚在云游四海,逛到太姥山看到一個尼姑的頭,特別像自己的小妻子,于是喊了一聲,尼姑回頭看一下自己的丈夫,喊了一句歡哥,兩人相擁而抱,訴說的這幾年的思苦之情,這時一位修仙的南海法師從這個太姥山經過,說一個和尚跟一個尼姑子摟摟抱抱成何體統,小和尚跟小尼姑苦苦哀求,說明他們分開的原因,但是南海法師鐵面無私,說你們這樣做就是有悖佛法。</p><p class="ql-block">夫妻峰為什么女的高呢?是因為丈夫小和尚背著自己的妻子尼姑妻子準備跑,只聽那吧哩麻哩轟把他定在了太姥山的夫妻峰上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現在走這條路,以前是石板路,為了游客方便走,為了太姥山申報5A景區,修建了這個棧道,包括觀海棧道。在2013年10月3號太姥山被評為5A景區。</p> <p class="ql-block">迎仙棧道:這是一條生態木棧道,全長800米,蜿蜒而至海拔666米的迎仙臺。沿途溪流相伴、林木蔥郁、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有曝龍潭、柳杉林、太姥之心、迎客峰、仙翁對弈等多個景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這是天然形成的石葫里,面裝的是“玉液瓊漿”,把七仙喝的酩酊大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把那大屁股對著我們。摸摸神仙屁,來日顯神氣。</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十八羅漢趕齋(花崗巖峰叢地貌)</p><p class="ql-block">前方這組林立的山峰,拔地頂天,高低錯落,形如一群高矮胖瘦、形態各異的羅漢,疾走如飛,衣袂飄飄,趕往山頂白云寺用齋,故稱十八羅漢趕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姥之心:天然的石頭形似心臟,藤蔓纏繞,樹根抱石,生生不息,故稱太姥之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迎客峰:</span>山峰像五指并攏的仙人手掌,揮手歡迎四方游客。迎客峰的的右側是仙翁對弈,一左一右兩位仙翁,中間一個棋子,一位舉棋不定,一位端坐靜觀,棋逢對手,難分高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先仗峰,河馬嘯天</p><p class="ql-block">中間筆直的山峰像一把仙人拐杖,聳立于山間。左邊的巨石似河馬張開大嘴,仰天長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鼠啃豬肝,生活奔小康。</p> <p class="ql-block">仙人鋸板(花崗巖中的節理):巨石被鋸成了三片平行排列的石板,長近10米,巖體上留有明顯的藤蔓斑痕,第三塊上面還有很粗的黑色墨斗線痕。傳說是天上的仙匠所為,故稱仙人鋸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柱峰(孤峰地貌)</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孤峰地貌,其四周的花崗巖沿垂直節理面風化、崩塌后所殘留的石柱,高約40米,如擎天一柱,傲立群峰。</p> <p class="ql-block">大盤石(三種花崗巖地貌)</p><p class="ql-block">因巨石如盤,故名之。站在這里,四面臨風,視野開闊,遠近諸峰盡收眼底,游客可以看到太姥山三個時期、三種類型的花崗巖地貌,東南方向為花崗巖石蛋地貌,海拔約為900米,西南方向為花崗巖峰叢地貌,海拔為700至900米,東北方向為溝谷地貌,流水沖刷明顯,海拔在500米以上。海拔越高,說明地貌形成的時間越早。四周還有風動石、撥云峰、鷹嘴巖、茶壺石等景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風動石</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花崗巖中的隘谷)</p><p class="ql-block">太姥山最為奇特和刺激的巖洞景觀,國內最窄的一線天,洞長60多米,高40多米,最窄處20厘米,僅容一人側身貼壁而過,仰望洞頂,懸石欲墜,天如一線。這是一條典型的垂直節理受風化等影響而發育的線性隘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仙子石,五個腳趾頭。</p> <p class="ql-block">玉兔聽潮(花崗巖象形地貌):巨石酷似一只兔子,從樹叢中探出腦袋,豎起兩只長耳朵,靜靜地在傾聽山下大海的潮音。這是花崗巖長期球狀風化而形成的石蛋地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凌空觀海棧道</p><p class="ql-block">太姥山凌空觀海棧道位于太姥山東南方向,因懸于葫蘆洞東側的峭壁沿線,且全方位觀賞秦川海濱風光而得名。棧道全長820米,平均海拔為600米,起點在葫蘆洞口,快到終點時分為二路,一邊到一線天洞口、一邊抵白馬洞口,漫步在這個立體曲折的畫廊,只要不吝嗇你的目光,隨時可將太姥山錯落有致的美麗以及浩瀚無邊的海色景致盡攬自己的眼簾,銘刻在自己的腦海里,而且久久不會忘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蛇龜相會:兩塊石頭,一石像金龜露出頭部,一石似銀蛇仰首面對,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豬蹄石</p> <p class="ql-block">石柱群:太姥山晶洞花崗巖體發育兩組相互交叉成棋盤的垂直節理,它們與水平節理一起,將花崗巖體切害模不等的方形、菱形塊體,經風化剝蝕和重力崩塌,柱、石堡,因水平節理發育,形成石堡、石柱頂部的石處為晶洞花崗巖沿密集的垂直節理崩塌形成的石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蛋:太姥山晶洞花崗巖沿縱向、橫向和水平三組相互垂直的節理風化崩裂形成的巖塊,經球狀風化后成為渾圓的石蛋。太姥山石蛋極為發育,散落于溝壑,堆疊于山巔,兀立于石堡、石柱之頂,千姿百態、形成惟妙惟肖的象形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福建全景游,整個行程松緊有度,不怎么太累。唯有太姥山時間緊沒有玩好、玩夠,很多景點,特別是最美的景色沒有走到,很是遺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些景點就是在圖片上看看也過癮,只是更覺得遺憾。</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每個石頭、每個峰都有故事,因為與導游走散,許多故事未能記下,也很遺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密山市|
育儿|
广元市|
司法|
浦东新区|
夏邑县|
察隅县|
城步|
逊克县|
凤阳县|
融水|
吉木萨尔县|
新昌县|
凤台县|
偃师市|
如东县|
连云港市|
蚌埠市|
额尔古纳市|
嘉义县|
尼木县|
琼海市|
彭泽县|
东丰县|
介休市|
斗六市|
锦屏县|
山东省|
中阳县|
师宗县|
田林县|
南陵县|
游戏|
龙陵县|
卫辉市|
辽阳市|
石河子市|
屯门区|
郸城县|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