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0年9月5</span>日<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一行八人應黃同學的邀請,發小結伴赴膠東半島自駕游。去看日出日落,聽濤觀浪,燒海鮮喝鮮啤,來一次愉悅的旅行。</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倆自退休后,一直忙于照顧老人和外孫女,很少外出旅游。而現在老人離去、娃娃上小學一年級,我倆可開啟自由安排日程的生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輛車早七點從省農科院出發,途經膠州灣大橋,600多公里的路程,下午三點到達了青島龍湖?滟瀾海岸。</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住在黃同學在青島的</span>三層樓<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別墅家中</span>,</h1> <h1>9月6日上午,去超市購菜燒飯</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特色食材滿滿當當的擺了一大桌,我們吃了個肚肚圓。</span></p> <h1>在黃同學三層樓別墅陽臺上,晨看朝霞暮看夕陽,美輪美奐。</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6日下午,到城陽區海月湖沿著湖邊走走,湖水清澈見底,湖畔綠樹成蔭。</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夕陽西下時,湖面波光粼粼,我們的剪影在湖邊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span></h1> <h1>9月7日上午,到黃島的金沙灘游玩。</h1><h1>從膠州灣隧道穿過。該海底隧道連接黃島區和市南區,全長約7.8公里,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膠州灣隧道下潛深度達82.8米。</span></h1> <h1>青島金沙灘景區因水清灘平,沙細如粉,色澤如金,所以得名于“金沙灘”,也是中國沙質最細、面積最大、風景最美的海水浴場之一,被稱為“亞洲第一灘”。</h1> <h1>金沙灘東側臨山,敞開的喇叭型地貌讓從黃海上吹來的強勁海風在這里掀起的浪濤總是三五成群涌上海灘。</h1> <h1>9月7日中午,在“開海”品嘗海鮮餃子。這門面看著不咋的,可走進店堂里的海鮮著實讓我開眼了。</h1> <h1>鲅魚,墨魚,八爪魚,大蝦餡的餃子</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各式海鮮餃子琳瑯滿目,有種只恨肚皮太小的感覺。</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7日下午游玩海邊石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海邊的石灘上隨意走走,我三人正好穿著不同色彩的亮麗衣服,為石灘增色了。</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往大海的堤壩上特別適合拍照,我們擺出各種姿勢互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赤腳走在沙灘上,有著別樣的感覺。</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的八大關景區,是萬國建筑博覽會,每一處建筑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與文化。</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蝴蝶樓、公主樓、西班牙風情館、花石樓、比利時領事館舊址……,我們在一條條路上的各式建筑群中邊走邊欣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水準零點公園(門票半價30元),位于青島浮山灣東側。</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準零點指中國海拔0米的地方,刻度之始,是高度的度量之源。,是中國地面點高程的起算面,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及的海拔高度數據即起源于此。</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準零點標志雕塑,高6米,重10余噸,底座像一個鉛錘,寓意老一輩測量人工作的辛苦,頂部地球儀上有6個小圓球,寓意世界上6個著名的海拔原點。在零點雕塑的下面是一個觀測井,觀測井的底部設有一個價值不菲的巨大的紅色瑪瑙球,這個球體的頂平面就是我們國家海拔0米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青島水準零點公園的夕陽下留個影。</span></p> <h1>9月8日上午,購菜,燒飯(羊肉、牛肉等),下午到嶗山九水公園,因沒有預約無法進入。</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途風光也極美,我們沿途見到美的風光就下車拍攝。</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日落映紅水面的圖片是不是</span>很美<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爬到高臺上選拍攝的角度也是拼了,我擔心他摔下來,只好在后面扶著。</span></p> <h1>9月9日上午,在青島市走街串巷,看德式建筑。</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背后是青島棧橋</span>及回瀾閣,全長440米,寬10米,始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是青島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碼頭、也是最具青島代表性的城市地標之一。</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12月,棧橋及回瀾閣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火車站: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站,經歲月的洗禮多次翻修后,以全新的面貌重現了。</span></h1> <h1>原青島火車站由德國人魏爾勒和格德爾茨設計,主要由鐘樓和候車大廳二大部分組成,樓南角聳起一座造型優美的尖鐘塔,鐘塔的基座、窗邊、門邊及山墻和塔頂的裝飾都用花崗石砌成,屋頂為四坡頂,面覆中國雜色琉璃瓦。</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天主大教堂﹕原稱圣彌厄爾大教堂,始建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934年10月落成),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筑風格而設計,總占地11480平方米。天主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體兩翼,各聳一座尖塔,塔高56米,頂端各立有一個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span></h1> <h1>天主大教堂大廳高18米,可納千人,內部采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穹頂繪以圣像壁畫。天主教堂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國唯一的祝圣教堂。<br></h1><h1>疫情期間,游客在室內都必需帶上口罩呢。</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建筑面積4083平方米,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風格為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建筑樣式與青年風格派相結合。先后為德國總督、日本駐青島守備軍司令、國民黨駐青島市長的官邸。</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6年,總督樓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h1> <h1>青島海軍營部大樓:建筑面積1515平方米,屬德國文藝復興式建筑風格。建筑平面呈不規則形,地上二層,地下一層。</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島郵電博物館: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膠澳德意志帝國郵局,是青島現存最早的郵電營業樓之一。</span>分為三層,展示著古董電話墻、膠澳1901慢遞等郵政歷史和文物。</h1> <h1>中午在棧橋公園的沙灘旁,吃哈利、大蝦、螃蟹、大黃魚等海鮮,喝青島鮮啤酒。</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邊吃喝邊看沙灘上的排球比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味覺和視覺都得到極大的滿足。</span></p> <h1><p>9月9日下午爬信號山公園。</p>從公園大門口爬到山頂十多分鐘,山頂的“大蘑菇”是360度旋轉觀景臺,透過玻璃,沒有任何遮擋,無死角遠眺青島的各個地標建筑。</h1> <h1>旋轉觀景樓上看青島市全景。<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旋轉觀景樓上看青島的棧橋</span>及回瀾閣<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h1> <h1>9月10日,上午八點離開青島,11點半到達威海的九龍城吃自助餐。飯后開往威海榮城香庭海岸盧同學家。</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0日下午,開車前往威海榮成的成山頭(也稱“天盡頭”)景區游玩,(半票74元,另兩輛車40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關于“天盡頭”,有一個神秘的傳說:當官的人不能去。為什么?按照字面理解,天盡頭即做官做到頭了,而歷史上確實很多君王在前往瞻仰該碑后落得個不好的結局,所以傳言與事實兩相印證,廣為流傳。而我們都已退休又不做官,并不在意這一心理暗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乘坐景區電瓶車進景區,游玩了始皇廟、秦代立石、拜日臺、國際燈塔、大霧笛、海龍石、秦橋遺址等景點。</span></p> <h1>秦始皇曾稱這里是“天之盡頭”,并在此留下了全國唯一的一座“始皇廟”。漢武帝劉徹更是被成山頭的美麗景色所折服,下令在此修筑拜日臺。這些古代帝王的足跡和傳說,為成山頭景區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莊重。</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山頭是中國陸海交接的最東端,與韓國隔海相望。是最早看見日出的地方。自古以來,這里就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素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是下午到達,不可能看日出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山頭岬角的成山頭燈塔,始建于1821年,1950年重修。其主要作用是為航經成山頭水域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有船舶自動</span>識<span style="font-size:20px;">別系統(AIS)基站,地理位置:37°23′.7N 122°42′.1E,塔高:16米,燈高:60米,燈質:閃(2)白20秒,射程:25海里。</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一人走到燈塔下,見大門開著,走進爬上16米的燈塔,</span>看<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見</span>許<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聚燈,拍了張照片沒敢停留立馬下來。</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成山頭返回途中見日落西山的景</span>色好美,停車又是拍、拍、拍。</h1> <h1>9月11日,清晨五點左右天蒙蒙亮,我倆乘電梯到18樓想看日出,可是天空多云遮擋太陽,只好失望而下。</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早走到海邊,風車在風的推動下不停的轉動,小舟上漁民打漁歸來,</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購魚的老鄉幫忙拖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邊,牛兒三口之家悠閑的吃草,一位漁婦在岸邊撿拾海草。</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邊這平靜的畫面不忍心去打擾,我靜靜的走入,也成了畫中人。</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逛周莊集市(該集市一次/五天)。農村</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1, 51, 51);">集市(菜市揚)定期在固定地點聚集進行買賣貨物。集市里交易的都是百姓生活的必須品。我們閑逛逛,有二人還去品嘗了羊雜湯。</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逛過集市去游玩</span>石家河公園內的<span style="font-size:20px;">錦繡花海,這個景點占地百余畝,</span>好多好多美麗的花兒爭奇斗艷。</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小轉了一圈,回盧同學家吃午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盧同學夫婦在家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以海鮮為主(螃蟹,鮑魚,扇貝,海鱸魚等),我們又吃了個肚肚圓。</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1日下午從威海市乘船上劉公島游玩。島上自然景有:旗頂山、東泓、荷花灣、劉公泉、五花石、板礓石、聽濤崖等;人文景觀以北洋水師提督署、丁汝昌寓所、鐵碼頭、水師學堂、石碼頭、炮臺等文物為主,并有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甲午戰爭陳列館、劉公島博覽園、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span></h1> <h1>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總面積達十多萬平方米,所轄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的歷史遺跡28處,館藏文物有歷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文物資料200多件,打撈艦船文物300多件。截至2022年底,館有藏品數量6180件/套,有珍貴文物70件/套。</h1><h1>1988年1月,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的28處北洋海軍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定遠”艦是甲午海戰中清朝北洋海軍的旗艦,“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就在這艘戰艦上指揮戰斗。停泊在威海灣畔的這艘“定遠”艦,是全亞洲第一艘按原型1∶1完整復制的清代軍艦,其外觀與歷史原艦完全相同。</span></p><h1>登上這艘戰艦,<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在鐵甲巨艦上,恍若跨越時空。百年往事歷歷在目,甲午英雄的故事、鐵甲巨艦的雄風、黃海大戰的慘烈</span>……。</h1> <h1>9月12日,早上八點,沿著海邊的最美公路向煙臺蓬萊出發,途經貓頭山,停車在以礁石棧道相連的2號觀景臺觀海,此處風急浪高,洶涌澎湃的海灣盡入眼底,聽巨浪撲打著石崖的浪濤聲。</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2日下午,游玩蓬萊閣風景區。</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蓬萊閣</span>∶地處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歷代屢加修葺,沒有經過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因“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而聞名四海,“蓬萊十大景”中有八景位于蓬萊閣;自古有“人間仙境”之美譽</h1> <h1>1982年,蓬萊閣作為“蓬萊水城及蓬萊閣”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1> <h1>游覽完蓬萊閣,乘坐纜車游覽黃渤海分界線碑(<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乘坐纜車30元/人</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1> <h1>黃渤海分界線碑∶蓬萊岬與遼寧旅順老鐵山之間的連線構成了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老鐵山角位于遼東半島的尖端,延伸進入黃海和渤海,形成自然分界。東部黃海部分水呈深藍色,而西部渤海水則顯得渾濁,略呈微黃色,是因所處海底地溝所形成的自然現象。</h1><h1>?蓬萊黃渤海分界坐標位于蓬萊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h1> <h1>乘坐快艇(60元/人/轉一圈)感受大海的壯闊與神秘,這里的海水湛藍如玉,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滿天飛舞的海鷗更是為這里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船長貼心的準備了火腿腸,讓我們喂食海鷗,海鷗追艇飛翔,便于我們拍攝。</h1> <h1>9月13日,早上八點開始返程。坐在小車里,看著藍天云朵不斷的變幻著圖案,想著九天來的所見所聞,外出游玩真好!</h1><h1>750公里,傍晚18點半左右平安到家。</h1> <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长宁县|
亚东县|
宜宾市|
锡林郭勒盟|
汝阳县|
赤壁市|
板桥市|
舒兰市|
小金县|
鲜城|
秦皇岛市|
应城市|
邵阳县|
富源县|
崇礼县|
灌南县|
洪江市|
建水县|
伊通|
建平县|
宣恩县|
马鞍山市|
上林县|
都江堰市|
新营市|
平武县|
新源县|
台东县|
泌阳县|
盈江县|
监利县|
祁阳县|
稷山县|
成安县|
长乐市|
友谊县|
本溪市|
石楼县|
顺义区|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