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生忽已鉆石婚(散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忽已鉆石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年4月,旅奧著名畫家張文斌先生在奧地利林茨市伊麗莎白修道院舉辦個人畫展。我對其中一幅畫有收藏意愿,張文斌太太焦老師說:等9月份畫展結束后,運回維也納后給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月初我回到維也納,對畫家的另一幅畫也有興趣收藏,焦老師說等張焦帶團回來以后,一起送到你家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的維也納冬季時刻來臨之際,近11月底,我去張老師家與他告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這次回上海會多住一些時間,圣誕、元旦和春節可能不會在維也納見到他們了。焦老師在邊上講,老張也非常想回北京看看,只是腳不太靈便,看樣子是永遠不會再回到那里去了。我看張老師的眼神,雖有一絲委婉同意太太的直言,但大多顯露的是,就那么一回事吧,不要一聽到別人要回去,就把自己的窘境攤出來,現在不是老沈還在這里嗎,明年他總有一個時間要回維也納的,也還會坐在這里“侃侃而談”的。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盡管此時他們老夫婦兩人神色有微秒不同,我仍為張老師感到婉惜,想回北京已經是不可能了,他的表里是否一致呢?不要使他多思那不愿想的事,就馬上講起這次回維也納后去了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和安道爾小國等等。前兩個星期又一次去了西西里,昨天剛剛回來,是第三次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把自己在西西里“塞林納特”發生的那件與狗不愉快又非常有趣的小事,繪聲繪色地講給了兩位老人聽,還把褲腳管拉起來,當然也講了其他一些在旅途中的趣事,兩位很愿意聽那些小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說,人是故事的動物,因為人有記憶,記住以往的事。這些經歷被人或自己描述之后,就以故事流存下來,再加上一點藝術,加上一些偶然,會成為歷史或真理,任何奧深的真理都來自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一個人在西西里旅游,沒有租車,利用小車、大巴車和火車這些交通工具,就會有一些故事產生,況且這西西里島2000多年來,經過一次又一次外國人的“入侵”,則故事更多,每一個小村鎮都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然,我也不能講太多,因為老人不容易集中精力很長時間,10分鐘15分鐘內,他們會有一些興趣聽聽別人的事。我就馬上轉移話題,夏天的上海,我兩次去參加張老師大兒子帶樂團的演出。這引起了焦老師的話,非常心疼兒子為帶樂團勞累奔赴,說他也是近60的人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說,大兒子近60了,那么你們的婚姻應該也有60年了。這個問題馬上引來了焦老師的回應,明年1月1日是我們結婚60年了。她馬上拿來一張公證書,我恭恭敬敬接過這份公證書,仔細看完后,又看了一眼兩位老人,這一張紙很沉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下來,我就開始像一個好奇的記者,向兩位老人提了幾十個問題,1月1日是元旦日,政府機構的人怎么會給你們登記結婚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焦老師回憶了1965年1月1日辦好證書后的兩三天,在她學校的一個學習會后,讓他帶了那份結婚證書,與幾位學校同事見面,講了這件結婚的事,同事鼓掌表示祝賀,這就是全部的儀式。我想大概背后的含義是,我們要向學校臨時借一房間住,沒有幾天,目的達到,喜上加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問你們談戀愛多長時間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焦老師講,當初自己把與張老師談朋友的事,與家里人講了之后,山東家里人是有意見,張老師不是北京人,其實這個關系還不大,山東農村的人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女兒到了北京后,找了一個蒙古人談戀愛想結婚。山東大姑娘是很有顏值的,超過當時周圍大部分同齡姑娘,又是優秀運動員,還是一個學校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能家里人對蒙族人只有圖畫上的概念,蒙古在地圖上哪個位置也不太清楚,那些整天騎在馬背上、只吃牛羊肉過日子、一直在風沙吹拂下過日子的男子漢,他們的臉會是怎么樣的呢?山東農村中的父老鄉親是沒有一個人會有稍微一些美好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還好焦老師有姐妹在北京,她們見過完全像漢人一樣,面色溫柔,英俊有神遠比那些北京人看上去更像漢人、像一個真正的北方男子漢的張文斌。他從小生活在蒙古貴族家庭中,身體素質營養和家庭教育都無可置疑一流的,還是美院大學生,在出版社做編輯。觀察匯報給山東家里人,這樁婚事也就得到了認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0多年前的事,從張老師的口中講出,還是記得那么清晰,和連許多小的細節都能記住,我想大概是藝術家的原因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張老師還記起自己的畫畫啟蒙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共產黨想平穩地把蒙古地區的貴族封建制度像其他地區的制度一樣過渡,從北京派了一些黨員,和政治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的人來,引導蒙古人向北京政權靠攏。這位畫家老師,首先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參加蒙古工作過渡的,來到張老師讀書的小學,把學校中喜歡畫畫和能夠畫畫的組成一個班,他就是當時班中最小的學生。美術老師就對他特別關心,因為是當地貴族子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當時一個帶有政治任務的老師,沒有什么特殊藝術才能,那么在小學里就不可能有一個美術班,老張繪畫才能就少一個從小就能夠得到培養啟蒙的機會,一個偶然再加上另外一個偶然,張文斌就走上了畫畫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過去也聽張老師講過,那時北京會有節日的游行,游行隊伍中經常把體育學院的學生組織來,步行和彩車上有些女青年穿著緊身的運動服,顯出優美的身材,在馬路上看游行的張老師此時就會“春心萌動”,這些人與自己身邊走過的女青年是多么不一樣,是否就是以后找運動員妻子的原因,只有張老師自己知道,或者只是張老師對我講自己故事的一個引子,這就是張老師的幽默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提的每一個問題,夫婦兩人都很樂意仔細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指著桌上放著的那份“關于他們在1965年1月1日結婚的公證書”,要他們讓兒子與區政府有關機構聯系一下,有可能必須去一次區政府,把各種證件和公證書一同帶上,到時會有政府人員上門來,送一份500歐元“鉆石婚”的獎金,和一瓶法國高檔香檳酒。如果你不愿意政府人員上門,也可以選擇自己去取紅包,區政府的規定是如果不提前告知,等到明年1月2號再去區政府,講自己已經有60年的婚姻了,那時已經超過了申請時間,是拿不到一分獎金的,什么都沒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離開兩位老人時,我再一次關照,現在應該馬上去辦,千萬不要忘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張老師兒子發出的“1965年元旦,結婚60周年紀念 同舟共濟,白頭到老”小年糕。后又看到焦老師也把這個“小年糕”發在自己的朋友圈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帝保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們兩位老人沒有忘記這么一天,自己歷史上重要的一天。但我還是想,他們是否忘記了去區政府報備呢,從朋友圈里看不出,也沒有透露出,有過大吃海喝香檳茅臺的一絲信息。又不好就這個500塊歐元的事去問,兩位老人會生氣我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就不多想了,寫一篇小文吧。除用文字祝賀外,還介紹維也納政府機構有這么一個福利,每對夫婦都有可能得到的福利,我們每個維也納華人要爭取享受。雖然可能,卻也是非常非常的困難。首先是健康問題,還就是兩人都健在,那就是兩個人的健康問題。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必須“對路子”,在80多年的歲月中,遇到那些非健康的偶然后,必須用健康的偶然加以排除。讓健康生活一次又一次“偶然地”光臨兩個人,就像每個人都是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一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離開維也納前一天,張焦把兩幅畫送到我家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沈憲 《人生忽已鉆石婚》 散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畫家張文斌夫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1日 于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內圖片來之張焦的“小年糕”</p> <p class="ql-block">最近收藏的二幅張文斌的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朝阳县|
南澳县|
雅安市|
奉化市|
温宿县|
英德市|
金秀|
南澳县|
海丰县|
和田县|
山阴县|
诸暨市|
曲阜市|
康马县|
二手房|
景东|
南宫市|
调兵山市|
大宁县|
长汀县|
禹城市|
娄底市|
东源县|
亳州市|
上杭县|
应用必备|
林西县|
西畴县|
德格县|
佛冈县|
营口市|
广平县|
遂宁市|
吉首市|
永和县|
资中县|
扬州市|
武安市|
溆浦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