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篇《東線兵團秩事》,本篇接著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濟南戰役之前,擬提山東兵團三科副科長之事,隨著劉少卿參謀長因病長期住院,不了了之。副參謀長安慰,許司令經常各處轉轉,工作搞上去了,提拔的機會有的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無巧不成書,檢驗紙上談兵的這一天終于到來。接到通知,戰役完勝的許世友司令員,要來檢查工作。兵團通信科長交代父親,我去接司令員,科里面的工作,你要象平時一樣,主動協調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平時的協助,工作井然有序,各崗位井井有條,哪位老先生來搞突然襲擊也不怕。結果許司令真的來了,不坐上座,不喝不抽,啥也不干,啥也不看,不聽匯報,不看材料。一沓沓的操作規程,一疊疊的工作報告,一摞摞的學習筆記本,就像士兵列隊,整裝待閱,只等司令掃視一眼,哪怕隨從順手翻閱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許司令大將風度,目不斜視,背著手,低沉的聲音,挑幾個女同志打靶來看看,他叫原九縱的隨從在名單上,勾出女報務干部,女機要干部和女話務排長,進行手槍實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名單念完,靶標豎起。參加實彈的女干部,列隊一排,好整以暇,開始射擊,三秒三靶,從容不迫,叭叭叭叭,射擊完畢。隨從還在說朝哪打,報靶員已分別報出,″二十八環,二十七環,二十七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爾后,司令員轉了一圈,也不發話。越是不吱聲,大家心里越是沒底,搞得科長更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并且不停的給父親遞眼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司令員坐上汽車,轉過頭來下達命令。命令外線排長,騎通排長,警衛排長每人扛個磙(滾)子,把電話線接到五里以外的野戰臨時醫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要說三個線滾子,百分百的接不去,就是十個線滾子,也接不去。大家一下傻了眼,這下檢查肯定過不了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看了一眼科長,科長點了點頭。父親轉身叫住外線排長,問西城線路圖背下來沒有?排長說背下來了。父親說那好,騎通排長聽令,牽六匹馬來,三匹馬各馱四個線滾,另三匹馬載你們三人,每人各背一個線滾,共計十五滾。再利用原國民黨的廢舊線路和民用線路,每人帶上野戰電話,順藤摸瓜接過去。外線帶領大家先跑一趟,然后以接線為主,指揮為輔。騎兵排長當搬運工,以最快的速度搬運電線,但不能把馬跑殘,按照外線排長的命令,把電線送到指定位置,并且拉直,野戰電話線全部鋪在直線路邊,大彎度走弓弦鋪在田埂上。警衛排長二者兼顧,既要連接線頭,又要當馬夫搬運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時不少人還在搖頭,司令員乘坐的可是美式吉普喲。父親也著急,喧賓奪主,大聲說道,司令員舍近求遠,野戰醫院明明在西門外,汽車卻駛向了東門,這就是給了我們勝利的砝碼。看了一眼科長的表情,科長把頭向上抬了抬,父親接著發號施令,各部門抓緊時間,捋順各自的銜接處,騎兵排全體戰士,把馬匹牽出聽令。外線排全體戰士,把所有的線滾都抬出來,四個一組,全部馱在馬背上,準備送貨,助力加油。三個排長人不歇氣,換馬再跑。警衛連二排二班,準備溫開水毛巾,沿線當好宣傳員、警衛員、服務員,維持秩序。外線排全員當好服務員的助手,大家立刻行動。只見各班班長一聲上,出籠小老虎呼的撲了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指揮的技巧,用兵的技巧,檢查的技巧,練為戰,以練促工作。外線排長有技術,心中有電話線網絡的地圖坐標。騎兵排長有馬,可以用戰馬馱電線,大部分電話線,還是搭接在人家電話線上,有馬就不怕來回跑路。警衛排長看的是他的拼命精神,服從命令的決死信心。這叫做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用胸膛迎接炮火是英雄,把電話線接到火線同樣是好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許司令乘吉普到醫院,還沒有慰問完傷病員,報告部隊工作的電話,就已經打到了醫院。隨從后來說,當時司令員一臉高興,通知到起義部隊視察。許司令這一高興,沒準就把父親這個小干部提拔的那檔子事兒,忘得一干二凈。不久許司令調山東軍區任副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進入領導崗位以后,一改夫子書生的培訓方式,要求手下,必須練出與自己一樣的射擊水平,男學員必須練習擒拿格斗,士兵必須練刺殺,單項戰斗力,必須達到步兵連的水準。當分隊長的時候,領導一個排,就強調一個排。領導一個連,就要求一個連。當軍區縱隊兵團區隊長和科長的時候,就訓練一個營,同時強調,要求兵團所屬各縱隊各師各團的通信部隊參照執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日練兵,用在一時, 許司令檢查能不能過關,看的是部隊的綜合能力。按照首長的說法,單打一的干部,只能放在地方軍區工作。實際上地方軍區還好一些,實惠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民解放軍是一所大學校,訓練教育培訓是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父親對于年輕的士兵,不僅搞專業訓練,更加強調文化培訓,識文斷字,粗通文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干部素質政治第一,同時要求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的作風,宣傳教育慨當以慷的氣質,技術研究學而不厭的精神。達到這一步,方可放手獨當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一九四O年七月算起,父親增加步兵訓練科目,提高通信兵的戰斗力。到第一次被首長檢驗通過,足足有二千八百多天,在那個殘酷的年代,崢嶸歲月,許多的通信戰士前赴后繼,舍生忘死。報務員女報務員個個視死如歸。每當父親想起這些英靈,總是心存愧疚,夜不能寐。因為各級首長有死令,不準父親到一線,自己沒有了獻身的機會。父親說想起手下的干部戰士,個個既是合格的技術人員,又是鐵血死士,不是孬種,不是戰姿壯烈,就是保護設備光榮之形象,腦海泛起這些回憶,心里多少留存著一絲欣慰。每當有下屬犧牲,父親總是千叮萬囑,要求作好上報撫恤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操練通訊兵軍事技能的工作,還是得到了兵團許世友司令員,譚震林政委,劉少卿參謀長的認可,司令部要求全面推廣執行。但在絕大多數人認為,小白臉使用槍支的時候,司令部早被人家給端了,所以沒當回事兒。而且父親草擬的電文是,望各部參照執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兵團副參謀長補簽存檔報文的時候,對父親提出批評,指出上級臺就是上級,不是請客吃飯。沒有請,沒有參照。后來追發電文,抬頭是某縱隊,然后是命令你部,遵照執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結果是,后來老紅軍出身的老戰友見面了,開玩笑說你小子,還命令我臺遵照執行,難道參照執行就降了你的格調 ,還命令。當然,不是生死老戰友,是不敢開這種玩笑的。當時山東兵團(原東線兵團)指揮二縱、七縱、九縱、十三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說的這個副參謀長,獨斷專行,安排父親進入兵團通信科,代理分管訓練教育、代理分管財務。副參謀長不知是睿智過人,還是有十多年的成見或癖好。一點點的財務經費,器材伙食費用,只能由有文化的南方干部來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成了不二人選。這里面的玄妙是,南方人不會刻意追求吃水餃。兵團通信科及所部,三個食堂幾百張嘴,三頭豬,十幾袋白面,一頓水餃,吃掉大半個月經費,剩下日子吃糠咽菜,遭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既沒有精打細算過日子經驗,也沒有帳房先生之精明。而是跟著共產黨過苦日子,過窮日子,過習慣了。簡單的辦法,一個月三十天,月經費除以三十五,這個辦法錢就用不完。加上雜糧當家,管夠。稀糊糊隨便吃,管飽。行軍、訓練、作戰增加干貨,平時菜團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解放軍的殺手锏之一就是夜戰。可營養不良,夜戰就是句空話。當時的物價,兩個銅板買一大籃子貓魚,而且炊事兵洗魚馬馬胡胡,內臟沒有擠干凈,魚肝留在里面,就是最好的維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方人的首長,日子過得也是苦巴巴,能夠咪上一口帶苦膽的魚羹湯汁,冬天吃上一口魚凍子,就算是人間美味。有了孫藻勛管理兵團通信科的經費,通訊部隊的夜盲癥,得到了有效遏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一長,老紅軍炊事班長發現一同參軍的副參謀長,經常來蹭油,干脆上菜市囗買菜,每次討價還價,收老鄉的地腳攤子。同樣的價格,多出了一成半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管經費的土辦法苦辦法,雖然說解決了經費短缺的問題,解決了夜盲癥的困擾,解決了吃不飽肚子的現象,但是眾口難調。最后,黨委會有不同意見,提出可否一個季度,在不超支的情況下,吃一頓肉菜餃子,解饞。最后達成,黑面就中,肯定是菜多肉少,而且菜幫子當家,大蔥提香,湊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幾十年以來,家里也是經常包餃子,大家湊在一起,一邊包,一邊講一個笑話。連隊吃餃子,殺豬的豬雜、豬下水,干部也能夠解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有一個曲藝節目,講的是指導員開導炊事班。一個連有幾個連長?一頭豬有幾副豬肝?豬肝歸誰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親很少參加包餃子,只是親自煮水餃,防止大家煮成一鍋粥。偶爾一次來包餃子,不知是誰又講起這個豬肝。父親說戰爭年代絕對不行,多吃多占,撤職查辦,回鄉滾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集體反駁,內臟下水,豬頭豬蹄,一個人吃一筷子不夠,咋辦?可父親一講,大家秒懵,除了豬糞毛骨,全部做餡。豬血過水后放涼,剁小粒做餡子,豬頭豬蹄豬皮燉湯,肉骨拆分后剁碎,大多數內臟焯水剁碎,攪拌在豬肉里。湯里面的肉渣凍豬油撈出,攪拌在素菜餡子里面,最后就是一個雜貨餃子。豬油渣第二天剁碎,做酥油餅子。煉好的豬油,裝入飯盒送醫院。少數內臟,包括水餃,燉骨頭的高湯,送給傷病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什么是生死戰友?什么是同生共死?這里的死,看過前面篇章的,可能好理解一些。戰友用生命和鮮血掩護了活下來的同志,即使自己不吃,最好的也要送給傷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非戰爭年代,沒有身臨其境,絕對不會有這種感受。挨黑槍,遭倒戈,光桿司令逃臺灣,喝兵血恐怕就是主要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濟南戰役后,沒有幾個月的時間,父親作為兵團指導小組的接收大員,前往河北地界,督促三十五軍改編整訓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是技術干部出身,眾多工作指導過為具體,以至于形成越俎代庖。不少的起義人員干脆時時請示,處處匯報。軍通信科長太過大智若愚,父親深陷具體事務工作之中。迫不得已,兵團下令任其軍司令部黨委委員,指導軍通信科工作。戰局演變,部隊開拔,無可奈何,后任軍通信科副科長,兼通訊營黨委書記,掌握軍通信科實權,控制兵權。由于肩負軍司令部黨委委員一職,工作直接向司令部黨委書記負責,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這種局面,持續一年,直到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父親的軍通信科副科長的職務,才得已崴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span></p><p class="ql-block">使用音樂:暫時使用美篇自帶音樂《十月你好》 </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 筆者翻拍 </p><p class="ql-block">故事情節: 來自父親早年口述 </p><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寿宁县|
溧水县|
富顺县|
香格里拉县|
淮安市|
石屏县|
井冈山市|
广元市|
翁源县|
肃南|
清徐县|
宜春市|
神农架林区|
彰化市|
建平县|
定襄县|
和静县|
历史|
杂多县|
寻甸|
梁河县|
和硕县|
陆川县|
和平县|
石门县|
鄂州市|
庆安县|
鄂托克旗|
勃利县|
广灵县|
册亨县|
兴安县|
揭东县|
安陆市|
娱乐|
彰化县|
黑水县|
太和县|
四平市|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