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黃河九曲十八彎,最美不過乾坤灣”。乾坤灣,過去偏僻、閉塞,別說去了,聽說過的人也不多。現在成了旅游景區,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也還是有諸多不便。我們自駕從山西一側的壺口前往,先要往東南繞道,而后掉頭北上黃土高坡,在國道、省道、縣道、高速公路、旅游公路乃至鄉村道路間不斷地“切換”,大約一百五十公里的車程,走了三四個小時,若沒有導航指引,很難找準路線。</p> <p class="ql-block"> 乾坤灣景區入口在一個高高的黃土山坳上,沿黃土坡蜿蜒下行約四五里,有一小村莊,村旁建有紅軍東征紀念館,再往下是景區客服中心。我們去時恰逢初冬“小陽春”,本是外出游玩的好天氣,可一路走來,沿途車輛稀少,景區冷冷清清,才下午三點來鐘,已經見不到游客的蹤影了。好在游玩以放松心情、娛悅身心為要,“冷清”有時也可算作是一種別樣的意境,所以沒有影響我們的游興。</p> <p class="ql-block"> 景區的游覽線路從客服中心始,沿景區道路往下步行數百米,穿過一片叢林,有一塊寬大的平臺,平臺以上是土質高崗,以下是巖石山體。平臺上鋪有石徑,外圈有圍欄。看景區導游圖,這條石徑繞著平臺邊緣,是景區主要觀景線路。踏上石徑,眼前突然一亮,平臺下一個巨大的弧形崖壁,直直地插向山崖深處,崖壁下幽暗的山影中,一灣幽水從拐角處舒緩地流入,水面泛著明亮的銀光……</p> <p class="ql-block"> 乾坤灣,這個深藏于“冷清”中的河灣,僅僅“看上一眼,便醉倒一片”,而河灣的美景,遠不止初見的一瞬。沿石徑至平臺最突出的中點再看,黃河由北邊的山崖拐角處飄然而來,在山崖下面畫上一個巨大而精致的半圓,然后對應著來時的模樣,向南飄然而去,在這遼闊的山野中畫下了一個碩大無比的“乾坤圈”,那種既雄奇又柔美,既飄逸又寧靜的大美姿態,叫人心生悸動,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乾坤圈”過于恢弘巨大,若不借助于航拍設備,從平臺上的任何位置任何角度都無法拍下他的全景。“乾坤圈”也不只我們眼前所見的這一個,而是一串。乾坤灣一帶的黃土塬,經過千萬年雨蝕風吹,形成了上百條大川大溝,上千條流水溝道,黃河流經此處,與百川一道在黃土與山石之間,塑造了這里特有的地質地貌,“蛇曲地貌”。蛇曲地貌的特征之一,就是一個挨著一個“S”形的大河灣。</p> <p class="ql-block"> 這些河灣以“乾坤”冠名,除了與乾坤圈形似的原因,其實還有著更深層的意涵。古人認為,蛇曲地區是天地交接、陰陽交匯之所,是龍興之地。上古時代,華夏人文先祖伏羲深諳此處“通天達地”,專門在此設壇,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運轉周天,融合陰陽,推演創立了代表古代最高哲學思想的八卦,由此,天地人和諧共生,世間萬物融為一體。景區平臺中間有一石臺,傳為伏羲觀天象演八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發生在乾坤灣離我們最近的一段史話是紅軍東征。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初到陜北的中央紅軍為打破國民黨的封鎖與圍剿,開辟華北抗日戰場,發起了東征戰役,打破了敵人的封鎖,恢復鞏固了陜甘蘇區。紅軍東征時多條東渡線路就在乾坤灣一帶。我們不知道“乾坤灣”對紅軍東征是否有所助力,我們知道,中國革命在毛主席領導下趕走了日寇,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扭轉了乾坤,實現了改天換地。</p> <p class="ql-block"> (此圖翻拍自景區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離開乾坤灣,回到來時的黃土山坳,發現旁邊還有一條新修的岔道,一塊小小的指示牌上寫著“黃河一號”,我們毫不猶豫地將車駛了上去,行進三四里,道路斷了,前方是層巒疊嶂的黃土塬。乾坤灣,在黃河一線的旅游景點中,自然景觀堪稱一流,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也值得人們回味。盼黃河一號沿黃旅游公路早日修通,讓更多的人能夠更便捷地到這里來欣賞蛇曲美景,讓這清冷之地不再冷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兰考县|
许昌市|
石景山区|
彭泽县|
桓台县|
天全县|
塔河县|
丹棱县|
凤庆县|
体育|
张北县|
大庆市|
青州市|
平昌县|
清新县|
兴业县|
六盘水市|
类乌齐县|
策勒县|
桑日县|
清河县|
深水埗区|
安化县|
莱州市|
赞皇县|
镇安县|
祁阳县|
根河市|
宁陕县|
台前县|
平谷区|
安宁市|
象山县|
白沙|
时尚|
德州市|
望都县|
博白县|
双鸭山市|
仁怀市|